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关于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12 热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荷叶圆圆》教案

  预设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板贴荷叶图)瞧!这是什么?板书:荷叶。我们刚学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就写到了荷叶。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你能说说荷叶长什么样吗?(课件出示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多圆,多可爱的荷叶呀!多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喜欢吗?一起夸夸这荷叶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所以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欢荷叶,我们来听一听,都有谁喜欢荷叶,来和荷叶玩呢?

  2、师配乐范读。

  3、生回答,板贴画。

  4、小伙伴都认识了,他们的名字你也认识了吗?(课件出示四个小伙伴的名字。)

  认识生字“珠”,在古代王字旁当作玉来讲,跟珠宝玉器有关系。你能给珠找找朋友吗?

  读准“小鱼儿”的儿化音。

  5、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啊!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呀!赶紧打开书读一读吧,把课文读正确了、读通顺。

  6、指名四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词语卡片正音:翅膀(读准翘舌音)停机坪(读准后鼻音)

  课件出示句子: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学习生字“嘻”。读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句子很长)这么长的句子该怎么读呢?

  师小结:读长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也就是要换气。(指名两人读。)

  7、大组分段读。想一想,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8、课件出示句子: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你能给“篮”组词吗?与“蓝”区别。)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看图理解“停机坪”,说说生字“停”的小故事。仔细观察一下“坪”,你发现了什么?形声字看偏旁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真是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

  9、开火车读句子。

  (1)师引:小水珠,你为什么要把荷叶当作摇篮啊?(一阵微风吹来,荷叶翩翩起舞,小水珠在上面滚来滚去,就像躺在摇篮里一样。)感觉怎么样啊?(多舒服啊!)能把这一段读好吗?

  (2)小蜻蜓你觉得这停机坪怎么样啊?

  飞累了,停在这宽敞的停机坪上休息一下呢!也来读读这段话吧。

  (3)小青蛙在这圆圆的歌台上面,唱什么歌呀?真是好嗓子!你一定能获得本年度的金嗓子奖!有信心吗?那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4)小鱼儿,在这大大的凉伞下玩得开心吗?

  10、句式训练,还有谁也是荷叶的好朋友?他又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

  ()说:“荷叶是我的()。”

  11、你最喜欢谁,你就投入地去读一读那个自然段吧。

  12、指名读。

  三、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1、听着大家这么动听的朗读,似乎真的把我们都带到了荷叶姐姐的身边。给大家配上优美的乐曲,让我们都来和荷叶交上朋友吧!

  2、配乐,师引读: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小水珠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生接。

  四、复习巩固

  1、游戏,攀登词语金字塔。

  2、读儿歌。老师把这篇散文诗变成了一首儿歌,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准生字。

  五、书写指导

  1、课文读得这么美,能把生字写漂亮吗?

  2、课件田字格里出示:是、朵、美;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都是上下结构;有有一长横;都有撇和捺。

  是:横要长,撇和捺要舒展。

  朵:横折弯书空三次。

  美:先写秃尾巴羊,再写大。古代的人说:羊大为美。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小树谣》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展示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

  4、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5、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7、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

  (3)、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

  3、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有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

  4、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1、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2、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把你最喜欢的选几个填在花篮里。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2、请四名同学读课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名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名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课后小结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世界多美呀》教案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叫《世界多美呀》。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朗读,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把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4、同桌轮读,相互正音。

  5、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

  [注]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此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自读活动,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我通过听配乐朗读、自读、指读、轮读、跟读等方法,让学生熟读课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另外,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朋友已把故事读了好几遍,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鸡被美丽的世界吸引住了,现在我们就和小鸡一起把这美丽的世界看个够,好吗?(学生戴上小鸡头饰扮演小鸡)。

  师:蛋壳里的小鸡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它先是睡着的,(配上动作)渐渐地,渐渐地,小鸡醒了,它揉揉小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周围一片黄乎乎的,于是,它就觉得——

  (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指导朗读,体会小鸡的内心活动,读出小鸡的可爱。〖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3、老是呆在蛋壳中多没意思啊!这时你们想干些什么?

  (1)出示:它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指名朗读,(评价:你们才出生不久,力气是那么小,啄起来可费劲了,谁再来试试?)再次指名读。

  (2)师述:小鸡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让我们赶紧伸出小脑袋,这一看可不得了,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①轻声自由读,想象画面。

  ②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在静听中努力想象画面。

  ③带着脑海中的画面朗读给大家听。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读,你们脑海中的画,会更鲜艳,还会有好听的声音,试试看!)

  ④再次指名试读。

  ⑤师: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说。

  ⑥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张大眼睛,放眼望去,还能看到什么景色?

  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说出“——是的。”如:花朵是红的,稻子是金灿灿的……

  4、世界真精彩呀,小鸡可高兴了,急着想干嘛?

  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上台表演。

  (3)指导朗读。

  5、鸡慢慢从蛋壳里走出来,看着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红艳艳的花儿……小鸡情不自禁地想说——世界多美呀!(学生齐说)

  [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在这里,我让学生戴上头饰当“小鸡”,带他们进入认识世界的情境中,感悟到语言文字之美,并通过体会小鸡的内心活动,认识到世界的五彩缤纷,并由衷地热爱这个世界。

  6、伙伴们,世界那么美,我们用笔把它画下来,好吗?(学生分组绘画)

  7、谁愿意把这美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呢?

  指名学生上台演说。

  [注]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美好的生活画面需要用五彩斑斓的笔和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学习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内化课文的语言。

  四、熟读成诵,积累内化

  1、利用插图指导背诵。

  2、闭眼想象背诵。

  五、总结深化,指导说话

  在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请你在平时留心观察,然后把看到的美丽世界向同学说一说。

  [注]总结时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描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认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笔画,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书写姿势。

  [注]写字时,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