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关于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热门问答有哪些_广东2021高考填志愿要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1-03-19 热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热门问答有哪些_广东2021高考填志愿要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喜欢。

  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热门问答有哪些

  一、常识类

  适用:已实施、即将实施新高考的省份

  1、2021年高考,全国有哪几个省市实行了新高考改革?

  答:第一批:上海、 浙江

  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第三批:湖南、湖北、广东、江苏、辽宁、河北、重庆、福建

  2、全国新高考省份分别采取哪种志愿填报模式?

  答:【院校+专业组】模式: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上海、海南、天津、北京

  【专业(类)+院校】模式:河北、辽宁、重庆、浙江、山东

  3、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答:志愿填报的单位不同,招生计划编制模式不同,投档分数线及志愿填报数量不同。

  4、新高考改革下,志愿填报有哪些规则是必须要了解的?

  答:本省录取批次的划分、志愿填报方式、志愿填报梳理、投档方式、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等。

  5、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和往年参考数据都在哪查询?

  答:主要有三种途径:(1)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3)各高校官方网站相关招生栏目。(4)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平台。

  6、一分一段表公布后,如何划定志愿范围?

  答:新高考考生可提前遵从“基于往年录取数据进行院校选择”和“基于考生选科选择能够报考的专业”两个原则,按顺序划定志愿范围。

  7、想提前进行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划,有没有比较好的工具可以推荐?

  答:志愿填报推荐大家使用高考志愿填报VIP卡,输入分数和位次,一键获取可报考院校及专业!

  按照冲、稳、保方式计算录取概率,发挥高考分数最大价值!还能一键查找全国高校录取数据,专业实力,校园环境等。

  8、“3+1+2”新高考录取,批次分数线怎么划?

  答: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划线。

  9、新高考还存在专业调剂吗?

  答:新高考中,院校专业组设置专业调剂,专业(类)+院校不存在调剂。

  10、新高考还会被退档吗?

  答:新高考模式下,依然存在退档、滑档风险。

  11、取消一本二本,如何确定自己能不能报一本院校?

  答:新高考改革省份虽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但是会依据高考成绩划出特殊招生批次线,可视为一本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往年位次确定学校。

  12、新高考第一年,报志愿排位还能参考去年的位次吗?

  答:高校往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位次可以作为志愿填报的参考,但是具体还要依据当年该院校专业的报考热度以及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来确定最终院校。

  13、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优势?

  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14、新高考志愿填报的难点在哪?

  答:一是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的以院校为单位进行选择,现在需要以专业/专业组为单位选择;

  二是考生需要选择的志愿数量最多可达300个,志愿的选择和排序是一大难点。

  15、新高考志愿填报对高中生有哪些要求?

  答: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但是同时也要求考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明确方向,从选科开始就需要考虑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

  16、新高考批次合并,对志愿填报的影响大吗?

  答:批次合并,对志愿填报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首先,考生的选择空间更大了,但是志愿填报的难度也会随之上升,因为学校之间的区分难度加大了。再者,批次合并之后,本科批次的控制线降低,以前的报考数据失去了参考价值,增加院校选择的难度和志愿填报的风险。

  17、志愿填报可以同时填报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次吗?

  答:在考生没有被提档录取前,都可以填报其他批次的志愿。

  18、限报物理/历史/不限报专业,如何估算录取位次?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大体上讲以往理科的专业可参照理科位次;往年文科的专业要向中间位次靠拢;而文理兼招的专业录取位次估算要向理科专业位次看齐。

  19、江苏省的,今年在填报志愿时,在参照以往大学及专业位次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答:江苏今年是第一年新高考,且高考满分改为750分,因此往年的录取分数失去直接参考价值。在择校时,要更多参照录取位次,尤其是中高分段;另外,八省联考模拟志愿填报结果也可作为高考正式志愿填报参考。

  20、如何参考往年的位次?减少偏差?

  答:新高考志愿模式下,可填报的志愿增多,就需要考生设置各个志愿时候,切忌“扁平”,冲稳保三档志愿都要有,最好能提前做好模拟志愿填报!

  另外,如果想减少误差,需要综合其他因素,如院校专业实力、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专业选考人数和要求等等,提前了解好高校的招生章程等数据,综合而定。

  21、什么是“冲稳保”志愿填报策略?

  答:简单讲要敢于填报自己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增加录取率防止滑档。

  22、新高考填报志愿,冲稳保的志愿梯度如何把握?

  答: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该考生所在省份的志愿个数设置来定。一般情况下建议:

  冲的志愿,不高于考生成绩20分的院校作为冲的志愿,冲志愿的个数设置为小于等于总志愿个数的1/3;

  稳的志愿,就是选择录取分数线略高于成绩的大学,可以关注高校比较热门的专业或者比较有优势的专业;

  保的志愿,选择录取分数线与成绩相当或稍低的大学,可选择王牌专业、自身最感兴趣专业。

  23、高考录取中,分段录取什么意思?

  答:简单说,就是把分数分成各个段,由低到高分不同分数段录取,不同的段位线决定了你的志愿填报时间以及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

  未合并高考批次省份分提前批、本科一二三批、、专科一一二三批等录取;有些合并批次的省份直接按提前批和普通批录取,而浙江省则是按照一定原则分三段录取,每个分数段有划定了相应的分数线。

  24、浙江省普通批分段线如何划分?

  答:一段线: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老高考的一批线

  二段线:按实考人数的60%划定,≠老高考的二批线

  三段线:按实考人数的90%划定

  25、什么是位次?考生位次如何划分?

  答:位次是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26、什么是一分一段表?有什么用?

  答:一分一段表即该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分数段及排名位次的汇总,表中会列出该年高考考生的每个分数段及同分段的人数,这是考生志愿填报时候的重要参考数据。

  27、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答: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28、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吗?

  答:不能。若投档后被退档,说明一轮一次的机会已经使用,其他专业平行志愿也不能再投档,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段志愿填报和投档。

  29、如何看待大类招生?

  答:大类招生是按学科大类招生,进校后再根据意愿分流具体专业,这是目前的一个主流招生模式,避免学生选择自己不适合的专业,但操作起来很困难。

  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人数太多难以吸纳。所以需要考生提前做好志愿规划。合理填报!

  二、【院校+专业组】模式

  适用: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上海、海南、天津、北京

  30、什么是“院校+专业组”志愿?

  答:“院校+专业组”志愿是指在志愿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单独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若干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一所高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连续或者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31、如果考生档案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会有什么影响?

  答: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考生所填报的其它院校专业组志愿。

  32、“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考生需要填报多少个志愿?

  答:一般普通本科批次中,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一般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目前,上海最多填96个专业志愿,海南最多填144个,北京最多填180个,江苏和福建多填240个,湖北、湖南和广东最多填270个,而天津最多能填450个(A段300,B段150)。

  33、“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下,一所学校有几个投档线?

  答:“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下,考试院公布的投档分以1个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所学校有在所在省有几个专业组招生就有几个投档线。

  34、院校专业组志愿如何填报?

  答: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以相同选考要求的专业为1个专业组,按组形成专业组志愿,以“1个院校+1个专业组+若干专业”为1个志愿单位进行志愿填报和投档。

  35、“院校专业组”模式对考生有什么好处?

  答:“院校专业组”模式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 并填报志愿。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36、平行志愿下同一院校专业组里的专业怎么填,有顺序关系吗?

  答: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投档到某一高校后,再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一般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专业志愿顺序在先的会优先录取。

  37、在院校优先模式下,在确定报考某个专业组前,需要注意什么?

  答:要保证测算位次会录取到“中间”专业,特别是专业组内有“不可接受”的专业,如果仅能录到最后几个专业,要注意不要勾选“服从调剂”选项。

  38、“院校专业组”模式下,志愿填报的顺序还重要吗?

  答:很重要的。如果考生总分相同,一般按三大主科、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的顺序依次比较进行优先投档,如果都相同,就看志愿顺序了。投档后,其他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无效。

  39、上海市考生,想问同一个专业组是否可以重复填报?比如,某个专业组有10个专业,能否在一个志愿中选择其中4个专业,在下一个志愿中选择另外4个专业?

  答:如无特殊要求是可以的,不过志愿设置的顺序很重要。

  40、广东省,八省联考642分,排名1042,可以报那些专业?

  答:成绩很优异,冲一冲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稳一稳建议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至于选择那些专业要看选考组合了,尽量选择院校中的王牌专业。

  41、广东省女生,选考史生化和物生政的话,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答:这也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每位家长自己要先确定好,这样填报志愿才不会反复纠结。个人觉得文科类其实很难说,谁强谁弱,更多的依靠学校的招牌,而理工科类就业更注重你的专业能力。

  建议是文科学校优先,专业自己能够接受即可。理工科学校和专业兼顾,学校以档次大致划分,优先档次,然后保证专业。

  42、广东省选考物化地,598分能报什么院校和专业?

  答:新高考做志愿定位,最主要参考里面来的位次去定位院校,其次结合专业意向、地域等等其他因素,方法同下问。

  43、广东女孩,496分省内排名在8万7千名左右,选考物生地组合能报什么学校?

  答:物生地组合可选专业比较多,大部分理工科和医学专业都能报,能报考的学校自然很多,如大连海洋大学、渤海大学等等。

  这里就分享给你们定位方法:可先定位专业,然后根据去年广东理科投档线用目前的位次筛选对应可报的大学,找到与目前位次相差不多的心仪院校,在选择一些冲刺和保底的院校就可以了。

  44、广东史政地组合,八省联考排位28000左右,如何更优填报志愿,上到最合理的专业院校?

  答:建议冲稳保策略,方法同上问。一定要提前查好报考院校的选考要求,一般史政地组合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大多数专业受限,其余专业均可选择。

  45、广东2021年高考,选考史化政,可以学医吗?

  答:不建议学医,大部分医学热门专业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和中医学都需要选考物理,都不能报考。只能报一些护理学、药学类、中医学类和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专业。

  46、江苏6000名大概能考起什么大学?

  答:一般按照去年投档情况,给大家大致整理推荐一下相应院校。

  47、江苏省各高校里的专业对江苏招生有没有名额限制,比如说,2021年,哈工大的软件工程专业在江苏招几个人,有这方面的具体材料吗?

  答:有的,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招生计划,每年填志愿前高校都会公布,一般每年中学都会给考生发相应的材料。

  48、江苏适用性考试会不会公布各高校专业组模拟填报后的录取分数线?

  答:根据此前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方苑在直播中透露:此次适应性演练只是模拟测试,期模拟录取结果不向考生提供。

  49、填报了院校专业组,但分数没到这个专业组提档线,会不会被该院校其他未填的低分专业录了?

  答:不会的。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

  50、天津市,50个志愿组如何拉开梯度,冲稳保垫分别填报多少个志愿组比较稳妥?

  答: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冲的志愿不要高于考生成绩20分,数目不超过总填报数1/3,至于每两个相邻院校之间的梯度,是可以自由度量的。

  针对不同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当年的招生计划变化情况、本省的高考分数分布情况,同时考虑考生对于地域、院校层次和专业的偏好,完全可以排除很多方案。

  51、湖北省,第一志愿不同意分配,后面会滑档吗?

  答:可能会的。一般投档后,其他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无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档机会。

  52、不同位次的考生,志愿填报时候差别有多大?

  答:对整个录取而言,不同考生之间,位次很重要,位次在前的考生,其填报志愿先被投档。

  三、【专业(类)+院校】模式

  适用:河北、辽宁、重庆、浙江、山东

  53、什么是“专业(类)+学校”志愿?

  答:“专业(类)+院校”模式,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元,进行填报和投档。在投档录取时,院校投档分数线的呈现上以专业代码为单位公布投档分数线。

  54、“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考生最多可填报多少个志愿?

  答:目前浙江最多可填报80个志愿,河北、重庆和山东最多填96个,辽宁最多可112个。

  55、新高考志愿填报“专业(类)+院校”模式,报考冷门专业是不是更容易被录取?

  答:志愿填报时,冷门专业的投档人数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具体的还要看学校的招生计划,一般来说,投档人数少的专业录取的概率更大。

  56、“专业(类)+院校”模式下,志愿填报的顺序还重要吗?

  答:专业(类)+院校模式依然遵循平行志愿,志愿填报的顺序还是十分重要的。

  57、“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下,一所学校有几个投档线?

  答:“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下,考试院公布的投档线以1个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所51、学校在你省有多少个专业招生就有几个投档线。

  58、“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下,还需要担心“被调剂”的问题吗?

  答: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不用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59、浙江省考生,请问80个志愿的顺序有区别吗?

  答:80个志愿的顺序很重要,按照填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一旦招生计划数还有,考生即被录取,后续志愿作废。

  60、山东省高考报考军校或者警校的话,眼近视的话现在做手术还来得及吗?警校的所有专业眼睛手术以后都可以报考吗?

  答:一般近视眼手术1-3个月视力会稳定,只要保证体检时视力达到标准就可以。

  广东2021高考填志愿要注意什么事项

  平行志愿投档采取一次性投档

  纵观今年的志愿填报规则,主要有两大变化。邓老师介绍道,往年本科批次分两次投档录取,第一次投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待相关院校录取结束后,第二次投普通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在库考生(含未被录取的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也就是说,填报志愿后,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进行第一次投档,未被录取的学生,与优先投档线下的考生一起,再进行一次投档。现在取消了优先投档线,意味着高优线上考生和本科线上考生均实行一次性投档,即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进行投档。对高优线上考生而言,少了一次在本科线退档重投的机会;对于本科线上考生而言,投档的机会没有增加也不会变少。

  此外,今年广东新高考新增“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主要用于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以及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录取,符合条件考生全部投档给院校。有意报考特殊类型院校(专业)的考生需要留意该分数线。

  看好自己的排位,遵循选科要求

  本科批次不再设高分优先投档线后要怎么填报志愿?考生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邓老师认为,新的变化带来了填报志愿的新的机会和挑战,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了解今年志愿填报的报考模式、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等相关信息。今年是广东省第一次实行“3+1+2”的选科模式后的高考志愿填报,新高考将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将拆分若干院校专业组,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在填报要求上,按照“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两条线分开填报、投档和录取,这与以往的文科、理科的分类有所不同,不同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填报要求也有所不同,不同学校有自己学校专业的选科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细心检索自己的选考科目所对应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一些,不能按照以前的文理科志愿报考逻辑进行选择。避免出现填报了该专业却因为选考科目不符合不能录取的情况。

  其次,考生要注意区分名次和位次的区别,看自己的成绩排位,帮助准确定位。新高考实施后,普通类考生按照必考+选考的总分进行排序,每个考生取得一个“位次号”,考生的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等高低依次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考生填报志愿时候要注意,位次号不能等同于往年的名次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和对比。往年的名次号可以作为一些参考,但是不能照搬。此外,因为今年的招生采用的是专业平行优先选择的原则,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选科组合要求,就会出现一个学校有多条最低录取分数线(对应位次),大家在填报志愿时候也要注意与往年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线不能直接照搬。同时,要慎重选择是否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建议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机会。

  最后,广大考生和家长要重视《指南》,认真研究、深入了解,只有在《指南》里的院校和专业才能填报。

  尽早了解相关专业,做好生涯规划

  对于现在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说,填报志愿虽然还有段时间,但平时空闲时也可以对自己的目标院校或相关专业进行一些了解,避免在填报志愿时“临时报佛脚”。邓老师建议大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一,考虑内部因素:从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专业,自身的性格特点是内向还是外向、偏好直觉思考还是重视细节、做决策时候是偏好逻辑分析还是情感判断、自己看重的人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分别是什么,自己能力优势和不足分别在哪里,将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和对照分析可以得出自己相对合适的专业方向、最优的专业。

  第二,考虑外部因素:报考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考生自身家庭环境和资源、父母意见等。考生可以从公共网络以及专业网站、相关书籍上检索或与行业人士进行访谈交流等方式去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借助父母家庭成员力量,帮助自己扩展对于职业社会和专业选择和发展的认识,将有助于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

  第三,结合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再做决策。决策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初步定位——行动尝试(比如利用假期亲身进行专业对应的职业体验、到相关大学参观、参与相关专业的线上线下论坛等方式)——修改调整——再决策”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循环探索才能帮助我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及对应的院校专业设置情况,了解到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比如高校招生计划、大学网站、学长学姐访谈、高校招生热线、招生咨询现场、高校教师、亲朋好友、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等渠道搜索感兴趣专业的相关信息,通过《2021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查找什么院校开设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通过登录开设该类专业的院校网站、校园贴吧,检索查询获得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主干课程、对应的能力要求、就业去向、专业全国排名等信息,让自己的选择做到胸有成竹,稳定信心,为未来的生涯规划发展助力。

  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要准备什么

  了解当年的招生录取政策

  在这里强调一下,了解这些政策,不建议去百度搜索,很有可能会搜索到一些错误的信息。

  建议去所在省市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去查阅《2021年__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其中__代替的是考生所在的省市,就可以了解到当年的一些政策了。

  认真阅读权威资料

  每位考生考生都会有一本2021年自己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是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学校会发给每一位考生。这就是最权威的填报志愿资料,有关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每个专业的学习方向和课程都会有介绍。所以家长和考生是需要认真阅读的,上面的内容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依据。

  了解填报志愿的一些名词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专用名词,为了不在填报志愿时懵圈,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了解这些名词的意思。如果考生实在是时间紧张,家长是需要提前了解一下的,这样会在填报志愿时带来很大的便利。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