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为什么八月十五叫中秋节?

发表时间:2019-05-31 热度:

  为什么八月十五叫中秋节?

  为什么八月十五叫做中秋节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解释一下它的缘由吧。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但最重要的和最具文化內涵的是這六個——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陽。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很快就到了2018年的中秋節了,那就和大家聊聊這個節日的“前生今世”吧!

  中秋作為節日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上古時期就形成了,不過那時候古人是如何具體過這個節的無人知曉,但肯定和月亮是“脫不了干係”的。在古代帝王的禮儀制度中,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傳統,在《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已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有本書叫《諸仙記》說:“武夷君,於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山上置慢亭,化虹橋,大會鄉人。”從這個記載來看,至少在戰國末期我國就有八月十五日親人團聚的習俗了。

  那為什麼八月十五日被稱作“中秋”呢?因為我國古代都是以農曆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每個季節都有三個月,它們依次叫作孟、仲、季),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中間,所以叫中秋。南宋文人吳自牧在他的著名作品《夢梁錄》中記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信明于常時,又謂之‘夕月’。”這段描述,說明當夜的月亮比平常明亮許多,所以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夕月”。月亮圓,而且月光皎潔,這種氛圍的確美好,所以賞月就變成了高雅人士的特別愛好,後來才漸漸推廣到民間。這個過程歷經了五六百年之久,賞月的習俗應該在魏晉之前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就全民普及了。這個還要感謝那個浪漫的皇帝唐玄宗,在《開元遺事》中記載:“玄宗八月十五日也,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唐玄宗率領後宮到開闊的水面賞月,這個場面是十分宏大的。有皇帝帶頭,在詩人輩出的唐朝想必這種活動是“于斯為盛”了,幾乎每個詩人都會以“賞月”為主題寫作詩篇,在四萬余首全唐詩中,其中八月十五日賞月詩共一百一十一首,出自六十五個詩人之手,還不算一些遺失的作品。這些詩作中有些還是千古傳誦的名作,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白居易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還”等等。到了宋代,賞月是一項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非常看重的社會活動了。宋代的另一部很有名的作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都城汴京中秋賞月的盛況:“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宵。”由此可見,宋代的賞月活動幾乎是全民參與,老百姓的自由度和開放度達到了空前。但是大家要注意,賞月活動本身是從祭月活動演變而來,但是在漢代到南北朝這漫長的時間裡,祭月只能是宮廷專有,民間是不允許的。而且,祭月活動以前是放在秋分節氣中的,但是因為秋分不常遇見圓月的時候,所以慢慢將祭月活動與中秋合併,演變成“賞月活動”,中秋節到唐代就固定下來,而宋代、明代賞月活動達到了頂峰,慶祝形式變得更加五花八門了。

  到了明代,賞月活動增加了吃月餅的內容。關於月餅,它的起源很早,如要追溯,那濫觴就在殷商時期。到了漢代西域時盛行的一種“胡餅”,它可能是較早的月餅原型,唐朝初年為了祝賀軍隊出征匈奴凱旋,在八月十五日晚皇帝李淵用西域人進獻的圓餅對著月亮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到了明代,月餅不僅是祭月的必需品,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物品,大家通過這種方式人情往來,增加感情,團結人心,因為它有一個反抗暴政的美好傳說:傳說在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聯合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法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辦法,到處散佈流言,說有瘟疫流行,只有家家戶戶在中秋節買月餅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現月餅中夾著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口號,於是大家聯合起義反抗統治者。其實月餅的來歷最靠譜的還是因為祭月活動,明代史書記載八月十五祭月時,果餅必須用圓月餅,瓜果也必須切成蓮花形狀,還要從市場上買來月光紙,上面繪有坐蓮花,是月光偏照菩薩的意思。祭月活動結束之後,就燒掉月光紙,把祭月的食品分給家中的每個人。這時候回娘家的媳婦一定要回夫婿家吃月餅,因為明代民間把中秋節稱作團圓節,吃月餅就有團圓的意思。這種習俗傳到清代,還增加了女性出遊的內容,在《清嘉錄》中說:“婦女盛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走月亮。”

  不記得哪一年,有個社會學家在全球範圍進行了一個專項調查,就是: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哪一個?結果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是洋溢著家庭、親情和友情的中秋節。因為中國是一個特別重視倫理道德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把親情放在重要的地位,而親情體現的最佳方式和最高境界就是闔家團圓。闔家團圓的時刻,長輩、子輩和晚輩歡聚一堂,共度美好時光,人間喜悅讓人歡樂滿懷。當然在古代,親人團圓的節日並不只有中秋節,比如春節、重陽節,但是因為有了滿月的緣故,中秋節顯得尤為特殊,再加上它在秋季,是古人思親思鄉最盛的時候,“團圓”的意義被無限放大,中秋在古人的心目中變得非常重要了。

  我很欣賞唐朝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寫盡了中秋面對明月時對親人的思念:“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不過,我更喜歡的還是宋代著名文人蘇軾的那首傳誦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把對親人的感情、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都融入到那輪中秋明月之中,所以才能膾炙人口,永世流傳。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