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发表时间:2021-05-27 热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1

  5月22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病逝,举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生前,袁老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他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唯愿众生无饥寒”的伟愿,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国之脊梁”致以哀悼,并在缅怀中学习他的宝贵精神,接过他未竟的“禾下乘凉”梦想。

  面对国际权威科学家对杂交水稻宣判的“死刑”,袁隆平没有胆怯没有退缩,而是打破“教条”、勇闯“禁区”,通过千百次的不懈实验,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为全人类的粮食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法”。立足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变幻,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多重考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具备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在荆天棘地中筚路蓝缕,善于在穷山恶水间另辟蹊径,敢蹚“地雷阵”,敢下“深水区”,奋勇当先地为党和人民探索出一条独树一帜的中国道路。

  “让我不下田,除非田里没有水稻了。”带着这句话,袁隆平耕耘田野数十载始终不曾停歇。三系配套、两系法、超级稻……一次又一次科研突破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身为院士仍亲自下田,直到耄耋之年仍苦耕不辍,身价千亿,却不慕半分荣华,躬耕半生,也不曾叫苦一句,他埋首田间,却托举起了全国人民的“铁饭碗”。广大党员干部应学习这种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要记住,不论官做得多大,仍是人民的公仆,不论位置站得多高,也是田间的老牛,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将文章写在大地上,才能耕出肥沃的“发展田”,结出丰硕的“复兴稻”。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怀着这样崇高的觉悟,袁隆平将研究方向选定为杂交水稻,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真正做到了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他将个人理想熔铸到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他所惦念的,从不是一家一姓的享受,而是万家百姓的温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党员干部应提高思想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涵养为民情怀,怀揣“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觉悟,深刻认识到肩负责任之重,承担使命之巨,用“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爱国襟怀鞭策自己“不辞辛苦出山林”,学习袁隆平老人为苍生谋,不为己谋,谋天下利,不谋私利,在为国为民的征程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先贤已逝,唯有怀念,让我们在悲痛中汲取力量,在瞻仰中学习精神。只要我们挺直腰杆、不懈奋进,尽快成长为党和国家新的脊梁,“禾下乘凉”的梦想就必不遥远、计日可期!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2

  5月22日13点0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在米香弥漫的餐桌上,一家人热泪盈眶,直到现在我仍然难以相信或是不愿相信这一事实。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更是护佑我们不挨饿的民族脊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成功的,骄傲的,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在深深的缅怀中读懂,在深深的崇敬中传承,并将其当作人生和事业的“指南”,不断激励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院士是这样说,更是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去做的。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农大学生,经历过挨饿的他,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在他因病住院前夕,每天坚持下田,孜孜不倦。这正是因为他有“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作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强劲地激发他全力以赴,鞠躬尽瘁。现在,他研究超级杂交水稻追梦的身影,依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感动得网友纷纷泪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时代的我们要自觉涵养家国情怀,牢固树立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大事”之中,耐住寂寞,踏平坎坷,在干事创业征程中“追梦”,在孜孜以求中“逐梦”,在任劳任怨中“筑梦”。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众所周知,全世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学者数不胜数,但大多数人都在攻坚过程中因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没有成功。而袁隆平院士却是敢于创新的“有为人”,凭借在十几万株稻穗的采集和观察过程中发现了“突破口”,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反复试验直至培育出超级的杂交水稻,进而用“一粒种子”解决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甚至是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创新如同导火索上“呲呲作响”的火花,能引爆震撼无比的力量。新时代的我们要勇立潮头,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把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去品悟,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传统束缚,大胆探索应用新科技新手段,选准选好摆脱瓶颈的“突破口”,如袁隆平一样使自身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进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不断推广这样优质的“新品种”,持续不断地开拓新局面。

  实践反复证明,业精于勤荒于嬉。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学习和实验,91岁高龄的他依然经常奔波于田间地头。他参加完“共和国勋章”授勋仪式后,第一时间就跑到千里之外的试验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只有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才是他最大的快乐,即使是已经仔细观察过几十万株。他习惯于“50元”的衬衫衣着和简单的饮食起居,以便心无旁骛地集中精力投入科研之中。只有实践和奋斗的汗水,才能让每个人的“责任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新时代的我们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时刻保持“战斗的姿态”,时刻强化“勤奋敬业”“孜孜以求”的意识,学习袁隆平院士“业精于勤”的品质,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丢”掉架子、“深”入基层,时刻记挂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刻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诠释为民情怀,用“辛勤汗水”不断开拓干事创业的“责任田”,不断提升新时代我们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如今,让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摆脱饥饿的英雄已如巨星般陨落。在沉痛的哀思和缅怀中,我们更加读懂了您,更加明白了该如何传承您来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在米香弥漫的中国,会有千百万个像您一样胸怀天下,开拓创新、勤勤恳恳的民族脊梁,时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3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您安详地与大家告别了。有人说,您是在等大家好好地吃过午饭,再和大家告别。我认为,您是不想看到我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难过。因为这是您的初心——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还记得小学教科书里记载的关于您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九个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是杂交水稻,后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大家吃的大米就是水稻成熟之后的产物,全国上下现在每顿饭能吃饱吃好,是有着袁隆平爷爷的汗水在里面的,听罢,深感您的伟大,难怪,米饭如此香甜。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在学校的走廊里看过您的大幅画像。您身着白衬衫,深蹲在稻田里,双手轻柔地捧着金黄饱满的稻穗,面带微笑又稍显一丝庄重。后来我知道,您在考大学时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深刻明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可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您就有了这么深远的目光,有了这么崇高的理想,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拼搏,这注定了您终将成为“国士”,终将成为“大师”。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读过您写给母亲的那封信,深受感动。您在信中写了很多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说,您的理想是让人们远离饥饿,那么母亲就是助您实现理想的不竭之力。袁隆平爷爷,不要觉得有所亏欠,我想您的母亲一定能够理解您是在“舍小家,为大家”,明白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个目标在奋斗,明白您是为了全世界的人类造福。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看过一段关于您的视频,深受震撼。您说到了您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更加高产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您和您的团队努力下,水稻亩产公斤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的杂交水稻,在您和科研人员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9年9月29日,89岁的您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至高无上荣誉,进京之前,您先是下田和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年纪大没关系,我还没有痴呆,还可以干下去。”您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袁隆平爷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好好牢记,并“以光盘为荣”。袁隆平爷爷,您的坚定理想、不辞辛苦、心有大爱、淡泊名利,我们会认真学习,积极向您看齐。袁隆平爷爷,我们会谨记您的勉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担当!

  袁隆平爷爷,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我知道那里有“稻香满溢”,那里到处可以“禾下乘凉”,愿您安息!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4

  小时候拿起画笔,最喜欢画的是蓝天白云下一眼看不到边的田野;小时候关于秋天的作文,总是描写成“沉甸甸的稻穗缀弯了头,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小时候最喜欢唱的歌谣,“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依然清晰记得书本上对您的介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年以来,您坚守初心和使命,让全国人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您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基本每天都去田地里,风雨无阻。您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到北京参加完“共和国勋章”授勋仪式回到家乡后,第一时间就跑到试验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90后”的您,在摔倒之前依然坚持到三亚南繁基地工作。实干出真知,苦干结硕果,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您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践为我们青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爱国奉献”课。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老您常说的一句话,您也用毕生在认真的注释。您先后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20余项国内外大奖,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中长辈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为一生的习惯;您见证过国家和人民遭受的磨难,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解决了温饱问题,扎根大地,矢志不渝。吾辈当自强,听着您故事的孩童长大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定将“榜样精神”厚植于心,外植于具体工作,始终不忘初心,胸怀赤子之心,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继承和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挥洒满腔热血,奉献无悔人生。

  先生之风,山高稻长。何其有幸,与您在同一世界同一时间的分分秒秒。从此以后,碗中有米,脑中有你,心中有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将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

  2021袁隆平送别仪式观后感5

  我想天堂也一定有稻花香了吧!有人说,“有些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从未想过您会离去,因为记忆里,您依然还是课本里的模样,那时您弯着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着稻苗开心地笑着。您是当代神农,一生为国为民谋温饱而努力奋斗。我知道,你生命的终结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传承发扬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您的精神定会薪火相传,年轻的一代会接过你的接力棒,继续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挥洒热血与青春。

  您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您把对祖国爱融进了每一粒饱满的稻穗中。从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您的每一项创举都令世人赞叹。“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而您将一生所学都融进了一粒种子,用它改变了世界,帮助14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不仅能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9日,媒体报道,袁隆平杂交水稻团队再创亩产1004.83公斤佳绩。

  您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梦里,试验田里种植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微风拂过,稻浪声此起彼伏,而您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向孩子们讲述着稻穗里关于丰收的故事。为了这两个梦,您倾尽了毕生血汗,从1964年开始,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您和您带领的科研团队为研发优质高效水稻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您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更高的预期目标顺利推进。您的研究成果,不断刷新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造福全人类,更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力量。

  您说,“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失败就失败,跌跤就跌跤,爬起来再干就是了。”所以,在杂交水稻研究生涯中,你遭受过诋毁、质疑,却从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尽管已90高龄,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哪怕是在病重住院期间您还念念不忘稻子的长势。入院之初,您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今天多少度?”心系稻穗的成长状态和生长环境。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骗我不要剩饭不然脸上会长麻子;长大后,才知道是前辈们从未停止奋斗才解决了亿万人民口粮问题,从今后我们要更好生活,珍惜粮食,从一粥一饭中缅怀您。

  从此,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有一颗编号8117的小行星,他叫“袁隆平星”,在浩瀚的银河中,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便无惧黑暗!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