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第二讲党领导的新时代改革观后感5篇

发表时间:2020-10-26 热度: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观后感范文一

  当《春天的故事》再次响彻南粤大地,我们迎来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件大事、盛事、喜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庆祝大会,勉励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努力续写更多的“春天的故事”。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组工干部更应意气昂扬、接续奋斗,为特区建设添墨加彩!

  要有规绳矩墨的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回顾40年来深圳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这项伟大事业,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党的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忠诚于党和人民是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是组工干部最基本的党性原则。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好本职工作,用忠诚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组工干部的初心。

  要有浓墨重彩的力量,更新知识观念。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的组工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字字珠玑,我们要对此全面学、系统学、认真学。理论学习是首要前提,要把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经验学习是鉴往知来,要坚持和发展好过往四十年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精通专业是看家本领,组工干部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当前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要有泼墨挥毫的劲头,掌握过硬本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总书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更高要求需要更加过硬本领。组工干部要掌握过硬本领就要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最终都要落脚于真抓实干。在日常工作中要俯下身子埋头干,一天当做两天用,两步并做一步走。以实干再实干的作风、落实再落实的干劲,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四十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无问前路多磨砺,一心只做追梦人,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更远,离不开每一位包括组工干部在内的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为续写更多的“春天的故事”添墨加彩!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观后感范文二

  创新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时代潮流奔涌向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各地要努力培养锻造一支改革创新“尖兵”,激励干部在“闯、创、干”中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

  锻造攻坚能力。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能力不会与生俱来,而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不断培养提升。要主动引导干部走出“舒适圈”,摆脱“千篇一律、千天一事”的工作疲态,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发展一线去、到困难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当几次“热锅蚂蚁”,多接几回“烫手山芋”,提升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解决难题的硬本领。要培养干部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引导其打破常规思维,敢于“憋自己一把”,把挫折当“存折”,把磨难当“磨砺”,在一次次突破“自我极限”中收获成长。要针对性开展干部提能培训,克服干部培训中的形式主义,把培训内容聚焦到干部实际能力需求上来,同时加强干部理论转化能力,做到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攻克难题。

  培养创新思维。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改革在很多领域进入了深水区,但一些干部仍想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提升干部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激活干部“头脑风暴”,尊重干部首创精神,鼓励干部突破定势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引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不当事业的“守成者”,学会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多“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创新前沿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坚决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误区。要引领干部紧跟全面深化改革新步伐,主动向广大“改革先锋”们学习,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处发力,从工作的难点痛点处发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多些“从0到1”的突破,争当新时代的改革“闯将”。

  建立激励机制。改革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改革创新活力。要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改革创新探索中干部出现的失误,该“容”的要大胆地“容”,并鼓励其继续心无旁骛地“闯”下去;对于改革创新中出现苗头性方向性错误的,要及时进行“纠偏”,引导其转变思维,找准方向再出发。要尊重干部的改革创新成果,切实担起“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责任,完善“优者奖”的激励措施,对于在推动改革创新中有重大成果、起重要作用的干部人才,要在精神上、物质上、待遇上给予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对改革创新干部的关怀,认真了解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让其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永葆创新激情,向着改革创新的高峰进发。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观后感范文三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10月20日上午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向受到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军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显著政治优势。军民携手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应对突发事件等无数事实证明,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在新时代,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赓续拥军支前的优良传统。“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民谣是拥军支前优良传统的生动展现。我们知道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所以各地一定要坚持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在新时代将拥军支前的优良传统赓续传承。要坚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以矛盾问题为导向,大力支持部队提高实战能力,加快建立拥军支前工作制度机制,推进拥军支前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按照“打仗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支前就准备什么”的标准,紧盯部队打仗急用、改革急需,想方设法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极大改善官兵战备、生活条件。

  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推动下,我们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建立健全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全社会褒扬英烈、尊崇军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当然我们的拥军优属工作不能止步于此,还要在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上持续发力。要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出台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教育培训、荣誉激励等政策,建立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长效机制;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部队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竭尽全力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解决其后顾之忧。

  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永远做人民子弟兵,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我们在强调拥军优属的同时,还要注意推动拥政爱民,教育引导广大部队官兵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在完成好军事任务的同时,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在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勇当先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挥洒青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用一次次“最美逆行”书写“人民至上”的答卷,不断为党旗、军旗增添光彩。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双拥工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亿万军民凝聚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观后感范文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要用好“三颗心”,点燃干事创业激情,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和服务群众水平。

  以庄稼汉的“责任之心”,点燃“精耕细作”的激情。“庄稼汉”一生以耕作为生,放得下身段,俯得下身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风里来、雨里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精心耕作自己的责任田。年轻干部要以庄稼汉的责任之心,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干事创业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会一蹴而就。干事创业路上总是充满各种风雨、泥泞和坎坷。唯有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吃苦历练、百炼成钢,练就敢担当、能敢当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以工匠人的“敬业之心”,点燃“精益求精”的激情。细节决定成败,卓越引领未来。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爱岗敬业、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年轻干部需秉承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要摒弃差不多、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懒政怠政思想,改变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能创新的局面。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好中求好、锦上添花的卓越追求落实好每一项工作,主动适应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愿景变为现实。

  以实干家的“求实之心”,点燃“脚踏实地”的激情。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雷声大、雨点小,承诺多、兑现少,工作浮于面上,政策挂在嘴上,这些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伤了群众的心,丢了干部的面。年轻干部要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崇尚实干、狠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以贯之,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用实干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答卷。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二讲观后感范文五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年轻干部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解决难题。年轻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与时代同行,乘风破浪,成就“亲爱的自己”。

  志存高远,永葆初心,成就“想干事”的自己。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朝气蓬勃、活力盎然。然而韶华易逝、青春难驻,年轻干部要在短暂的青春年华中释放无限的光彩,首先要志存高远,抛弃“咸鱼文化”“佛系思想”,胸怀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远大理想。年轻干部也要明辨初心,想干事,要明确为谁干事、为什么干事、干什么事,思考“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要说对群众掏心的话、干群众暖心的事、解群众烦心的事,不能只干“看得见”的事,也要干“润物细无声”的事,成为永葆初心的自己。

  敏而好学,遇事尽心,成就“能干事”的自己。能干事,先要有“能”,能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能啃得动“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变、群众工作等能力,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亟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年轻干部要用心琢磨,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在平时学习中加强政治素养、业务知识,在具体工作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于知行合一中提高本领,理清任务痛点、摸清工作重点,做到既能下“稻田”,也能上“前线”,让“能干事”成为领导、同事贴给自己的“标签”,逐步成长为遇事尽心的自己。

  实干笃行,凡事称心,成就“干成事”的自己。“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大道至简实干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年轻干部有思想、有能力,最终一切工作都要落到真抓实干。年轻干部要涵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砥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挑山工”精神,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愚公”精神,俯下身子沉下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要干的事干好,把干好的事干实,做到所干之事,事事称心。

  鲜衣怒马,快意人生。年轻干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与时代同行,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瀚洪流中,不辱使命,成就“亲爱的自己”。

  视频内容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的改革。

  可能有人问,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和十八大之前的改革是什么关系?和中国的改革为什么成功又是什么关系?可以说,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和我们新时代的改革都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边的改革是基础,是前提。新时代的改革是深化,是发展,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新时代的改革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注重经济发展到注重社会公正,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五大发展理念,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改革永远在路上。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新时代的中国改革,第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第二是改革发展的新理念,第三是全国改革一盘棋,第四是我们形成一股合力。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017年10月31号,十九大闭幕刚刚过去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着政治局常委,来到了上海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这两个红色的基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这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的地方。他们来到这里,寻找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足迹,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可以说,现在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革命的对象也有很大变化,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化,这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增强人民福祉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的期待,保证人民公正参与,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个问题是确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确立一个正确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方式、根本原则。那么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的发展理念推动了我们国家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也就是说,在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下,我们要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要调整经济结构,要促进、激发新的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由原来的高投入、高成本变为以科技为动力驱动发展。创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社会进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年德国、日本正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当然中国科技发展也越来越快,科研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曾经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他说,现在中国对待像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就像美国人对待一位篮球明星一样,这一点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所以这个创新要真正地实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整个地不断地改革我们的制度来促进科技创新,要通过制度来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要通过制度来设计公正、合理、有效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

  我们看第三个方面,全国改革一盘棋。应该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和我们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我们改革的协同性进行密不可分。在开始改革的时候,我们曾经出现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改革各自进行。当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显示出一定的问题。这就是不同部门的改革往往互相掣肘,有时候互相影响,各弹各的琴,各唱各的调。一只青蛙,它跳到水里就归农业部管,它跑到岸上又归林业局管,我们说几个大盖帽管不好一头猪。所以这个社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比方说我们修一条路,那就需要交通、自来水公司、电力、电信、燃气这些部门相互合作。你不能说今天我交通部门修好了一条路,明天自来水公司说我这个水管还没铺好,把这个路就扒开了,后天电力部门、燃气部门说我还要铺管子,然后又把这个路给扒开了。你说这个路还能修好吗?所以我们的改革要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加强顶层设计,新时代的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那么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整体性的改革。所以我们要建构一个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使这样的制度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我们看第四个问题,新时代的改革形成一股合力。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取决于新时代的改革能够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力量、共同的行动。实际上这个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动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种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改革的作用力,另一种就是这些作用力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力量,需要一种平衡的机制。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有效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很大地激发了我们个人的力量。但是我们个人的力量在新时代的改革当中需要形成一种合力。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寓言,这个寓言是这样的,天鹅、大虾、梭鱼,它们一起要拉一辆车,但是拉了半天,这辆车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天鹅伸着脖子使劲往天上拉,大虾弓着背使劲往后扯,梭鱼就往水里钻,三个都很使劲,结果效果等于零。所以我们党要形成一种合力,要激发每一个人的力量,这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也非常重视自身的建设、自我革命,以此来提高党的纯洁性、统一性和先进性,提高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那么形成社会的合力与这种公信力和凝聚力关系密切。2014年,习近平同志到河南兰考县进行调查,他在讲话中指出,古罗马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塔西佗陷阱,这个塔西佗陷阱告诉我们,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的时候,不论你政府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人们都认为你是说假话,你不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大家都认为你在做坏事。我们当然没有达到那一种状况,但是如果依此下去,它会离散民心,会危害、危及我们的执政基础。

  孔子也早就讲过这个问题。他的弟子曾经问他,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说有三条,一是老百姓吃饱肚子,二是军备充足,三是政府有公信力。那这三个当中如果去掉一个,哪一个最不重要?孔子说是军备充足。再去掉一个,他说是老百姓吃饱肚子。那么剩下的最重要的,孔子就认为是政府有公信力。

  我们密切群众的联系,增强我们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一点是我们形成一个合力的根本。当然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形成这个社会合力,发挥我们制度的优势。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