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孔子(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发表时间:2022-10-15 热度:

孔夫子的各类名言大全

一、孔夫子的各类名言大全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三、孔子做人名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巧言乱德。 26、巧言令色,鲜矣仁。 27、刚、毅、木、讷近仁。 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听其言而观其行。 3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1、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9、礼之用,和为贵。 40、放于利而行,多怨。 四、孔子劝学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9、不学诗,无以言。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3、有教无类。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五、孔子政治名言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7、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2、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关于孔夫子的名言汇总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夫子的名言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各类似名言警句大集会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屠格涅夫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托尔斯泰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巴甫洛夫 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巴斯德 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我们只能说还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高尔基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培根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各类优秀的名人名言 张小娴说: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亦舒说: 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刘心武说: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 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 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张爱玲说: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三毛说: 一个朋友很好,两个朋友就多了一点,三个朋友就未免太多了。 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 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雪小禅说: 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 郭敖说: 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三毛说: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 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 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梓色心晴说: 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 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得放弃了。 玄漪说: 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 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张爱玲说: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 不是我爱你、我恨你, 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马云说: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饶雪漫说: 这个世界欺骗了我,我必须给与还击,我不会放掉任何一丁点儿属于我的幸福, 哪怕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坠入地狱,我也在所不惜。 郭敖说: 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 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三毛说: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 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 张小娴说: 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 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人非草木说: 再丑的人也能结婚,再美的人也会单身! 张爱玲说: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莎士比亚说: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 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 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几米说: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 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 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 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 错过了一切的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 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 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 刘心武说: 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 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 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亦舒说: 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郭敬明说: 我终于发现自己看人的眼光太过简单,我从来没有去想面具下面是一张怎样的面容, 我总是直接把面具当做面孔来对待,却忘记了笑脸面具下往往都是一张流着泪的脸。 刘心武说: 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 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韩寒说: 再累再苦就当自己是二百五再难再险就当自己是二皮脸。 安妮宝贝说: 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 她只是寂寞。 遇见平凡说: 缘分像一本书。 翻的不经意会错过童话读得太认真又会流干眼泪。 关于各类挫折的名人名言33条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2、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问题的两面观》 3、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邹韬奋 4、困难出英雄。——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 5、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6、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8、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 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0、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11、古人成大业者,皆自忧患始。——清·刘岩《赠人》 12、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清·崔念陵《断句》 13、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邹韬奋《能与为》 14、穷当志益坚。——宋·欧阳修《送黄通之郧乡》 15、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 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7、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清·曹端《书户》 18、苦是甘的代价。——谢觉哉《论“同甘共苦”》 19、人生在世必遇患难。——《旧约·约伯记》 20、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古罗马]塞内加《论天意》 21、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美]富勒《至理名言》 22、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23、铁是愈炼愈硬的。——[前苏联]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24、人要经过一番苦难才能成才。——芬兰谚语 25、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多还贵重。——朝鲜谚语 2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7、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28、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29、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法]巴尔扎克 30、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法]伏尔泰 31、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32、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3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孔夫子的各类名言大全》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孔夫子的各类名言大全

孔子的名人名言

一、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7、道不同,不相为谋。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二、孔子人生名言: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3、放于利而行,多怨。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三、孔子做人名言1、不学礼,无以立。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4、过,则匆惮改。15、不迁怒,不二过。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5、巧言乱德。26、巧言令色,鲜矣仁。27、刚、毅、木、讷近仁。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29、听其言而观其行。3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31、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3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3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3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39、礼之用,和为贵。40、放于利而行,多怨。四、孔子劝学名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19、不学诗,无以言。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23、有教无类。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五、孔子政治名言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6、君子之行也,度于礼。17、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1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2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2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3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3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32、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7、朽木不可雕也。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25、见得思义。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3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3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35、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3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3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39、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4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4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47、小不忍,则乱大谋。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5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5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5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54、听其言而观其行。(经典语录)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5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56、名不正,则言不顺。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57、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5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59、有教无类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6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30.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7.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8.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4.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45.乐而不淫,衰而不伤。46.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52.德不孤,必有邻。53.见其过而内自讼。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5.仁者先难而后获。5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5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60.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1.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62.克己复礼以为仁。6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65.居之无倦,行之以忠。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67.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68.君子以文会友,以反辅仁。69.居外恭,执事敬,与人忠。7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7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7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7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4.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7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76.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7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78.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7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82.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83.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8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8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86.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8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88.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8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90.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9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92.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设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93.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94.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95.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96.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97.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9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99.请留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赫拉克利特 10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蹈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拈落,多不接世。
下面分享60个孔子的名言的内容,希望看完对你有些许激励与启发!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小不忍则乱大谋。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2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巧言令色,鲜矣仁! 3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8.不学礼,无以立。 3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4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4.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9.朝闻道,夕死可矣。 5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1.听其言而观其行。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8.不迁怒,不贰过。 5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的名人名言

孔子的名言

关于孔子的名言60句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
孔子的名言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有很多,那孔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我分享了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供你参考。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最新版】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3、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5、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孔子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8、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1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1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孔子经典名言名句【经典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经典名言名句【热门版】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3、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5、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孔子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8、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1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1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猜你喜欢: 1. 孔子经典语录语句大全 2. 孔子著名名言 3. 孔子的名人名言 4. 孔子 名言警句大全 5. 孔子的名人名言 6. 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精选50句)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孔子名言名句(精选50句),欢迎阅读参考。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3、放于利而行,多怨。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32、不学礼,无以立。3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3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4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4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4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45、过,则匆惮改。46、不迁怒,不二过。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孔子名言名句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