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一点.
教师节的来历: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教师节日期的争议: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现代人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尊师重教如今已蔚然成风,教师的生活待遇、工作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这些都显出设立教师节的意义。那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原来,教师节是由中科院院士、曾任北师大校长的王梓坤教授提出的。 那天早上冒出的灵感,促成了教师节的最早倡议“那天早上一起床,我就突然想到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面容清瘦、身体硬朗的王梓坤教授说。那是1984年,王教授就任北师大校长。来到全国师范院校的最高学府,这位院士心中的教师情结越来越深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教育,但许多地方领导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王教授整天琢磨,怎么才能促使全社会都能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呢?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一早起来,灵感来了。早上8时,他把电话打到《北京晚报》。次日,晚报就刊出一条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简讯,文中说:“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一周后,王教授邀请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等名教授共同商讨,结果他们一致同意这一倡议,并联名向社会提出。“没想到相隔仅一个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就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王教授说,“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决心让我激动不已。”第一个教师节,学生们在庆祝大会上打出“教师万岁”的横幅 在王教授的相册里,珍藏着北师大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的照片: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激情欢呼,高举“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北师大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两万人的集会。就是在这个两万人的集会上,学生们自发地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学生对我们的职业有了高度评价,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大上,同意该议案,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新生入学伊始,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活动和突出报道,促进在全国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缩减版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尊师重教如今已蔚然成风,教师的生活待遇、工作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这些都显出设立教师节的意义。那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原来,教师节是由中科院院士、曾任北师大校长的王梓坤教授提出的。 那天早上冒出的灵感,促成了教师节的最早倡议“那天早上一起床,我就突然想到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面容清瘦、身体硬朗的王梓坤教授说。那是1984年,王教授就任北师大校长。来到全国师范院校的最高学府,这位院士心中的教师情结越来越深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教育,但许多地方领导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王教授整天琢磨,怎么才能促使全社会都能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呢?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一早起来,灵感来了。早上8时,他把电话打到《北京晚报》。次日,晚报就刊出一条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简讯,文中说:“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一周后,王教授邀请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等名教授共同商讨,结果他们一致同意这一倡议,并联名向社会提出。“没想到相隔仅一个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就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王教授说,“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决心让我激动不已。”第一个教师节,学生们在庆祝大会上打出“教师万岁”的横幅 在王教授的相册里,珍藏着北师大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的照片: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激情欢呼,高举“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北师大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两万人的集会。就是在这个两万人的集会上,学生们自发地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学生对我们的职业有了高度评价,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大上,同意该议案,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新生入学伊始,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活动和突出报道,促进在全国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缩减版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的由来100字 教师节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今年的教师节即将到来,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节的由来100字,仅供参考! 第1篇:教师节的由来100字 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同国家的教师节时间不同。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第2篇:教师节的由来100字 教师被人们称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受到全社会尊重的一种职业。早在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就曾建议设立教师节,发表了《教师节宣言》,呈请当时的中央政府批准,并于1931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庆贺教师节的仪式。但当时的教育部没有批准把这个节日列入学校校历。尽管这样,后来许多学校的教师仍于6月6日自动举行纪念活动。 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规定以每年的8月27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并颁布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后来未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经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而将教师节改在同“五一”国际劳动节一起纪念因无教师特点,实行效果很不理想,后来教师节便销声言迹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第3篇:教师节的由来100字 教师被人们称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表明教师在全社会是受到尊重的一种职业。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这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以及记者节这三个行业性的节日。9月10日教师节的确定,是历经了很长的`一段历程的。 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教育家邰爽秋和程其保就建议设立教师节这个节日,并且发表了一篇《教师节宣言》,呈递上去请中央政府批准,在1931年的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庆贺教师节的仪式,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当时的教育部没有批准把这个节日列入学校校历。尽管这样,后来许多学校的教师仍于6月6日自动举行纪念活动。 拓展阅读 教师节的来历作文 关于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由来,起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的一个灵感。1984年12月9日,王梓坤一早起来,“突然”有了给教师设立节日的念头,早上8点,他打电话给《北京晚报》的一位记者,并告诉对方这个想法,立即得到这位记者的赞同。第二天,《北京晚报》刊出了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一条200多字的简讯,简讯中写到:“……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王校长认为,尊师重教月可定在每年寒暑假前的二三月或八九月份。……”于是,这条短短的简讯就成为倡议设立教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大约一周后的12月15日,王梓坤校长为了进一步推动此倡议,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了北师大著名教授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贤智、黄济、赵擎寰等人参加讨论,这个倡议得到教授们的一致同意,并联名向社会提出。第二天,《北京日报》登出了关于这一倡议的简讯,但这条简讯编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北师大校长王梓坤倡议每年九月为尊师重教月,建议九月的一天为全国教师节”。这是设立教师节的倡议第二次出现在媒体上。 王梓坤教授在两次公开发出倡议后,认为已经做了一名教师、一个校长的最大努力,于是又埋头到繁杂的学校事务中。但是,相隔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5年的9月10日,全中国的老师过上了第一个教师节。至2016年9月10日,已经是第32个教师节了。 ;

教师节的来历是什么?
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感恩 教师也许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悠闲的职业。每个周都可以休息,而且还有寒暑假。但是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人都知道其实教师真的很累。每天教师都要兢兢业业的,有时候下课后还要在教室里看着孩子,生怕孩子出什么事情。教师每天除了传授知识外,每天还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优秀的人。老师在孩子的眼中可以说是第二个父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教师节送给教师一份礼物,来表达自己教师的感谢。教师节 二、因为特别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才会送给她礼物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年轻化,她们年轻漂亮更加的温柔,所以孩子特别的喜欢她们。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其实特别的单纯和简单,在教师节的时候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也是一份特别的心意。教师节 三、别的同学都送,自己不能落下现如今,在孩子的心中攀比心理也是非常的强烈。如果在教师节,学生看到别的同学送了礼物,而自己却没有礼物送给老师,孩子的心里会特别的不舒服。所以在教师节的时候,学生都喜欢送给教师礼物,也想要在老师的心中博取好感。教师节 四、想要在彼此之间留下一点温暖的回忆教师和学生能够相遇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学生在教师节喜欢送给教师礼物,其实也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老师的喜爱,想要在匆匆的岁月中留下一些温暖的回忆。时光流逝,在学生和教师的心里,能够留下的也就是一些美好的回忆。 
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感恩 教师也许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悠闲的职业。每个周都可以休息,而且还有寒暑假。但是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人都知道其实教师真的很累。每天教师都要兢兢业业的,有时候下课后还要在教室里看着孩子,生怕孩子出什么事情。教师每天除了传授知识外,每天还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优秀的人。老师在孩子的眼中可以说是第二个父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教师节送给教师一份礼物,来表达自己教师的感谢。教师节 二、因为特别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才会送给她礼物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年轻化,她们年轻漂亮更加的温柔,所以孩子特别的喜欢她们。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其实特别的单纯和简单,在教师节的时候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也是一份特别的心意。教师节 三、别的同学都送,自己不能落下现如今,在孩子的心中攀比心理也是非常的强烈。如果在教师节,学生看到别的同学送了礼物,而自己却没有礼物送给老师,孩子的心里会特别的不舒服。所以在教师节的时候,学生都喜欢送给教师礼物,也想要在老师的心中博取好感。教师节 四、想要在彼此之间留下一点温暖的回忆教师和学生能够相遇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学生在教师节喜欢送给教师礼物,其实也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老师的喜爱,想要在匆匆的岁月中留下一些温暖的回忆。时光流逝,在学生和教师的心里,能够留下的也就是一些美好的回忆。 

为什么是9月10教师节呢?
据说当初在确定教师节的具体日期时,有关部门曾经征求各方意见,最终采纳了大名鼎鼎的现代教育艺术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建议,将日期定在了9月10日。 其中的含义很简单,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养成一种尊师崇教的意识,让学生牢记教师的辛勤,崇尚教师的光荣。 简介 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主要在各大中小学校举办,庆祝方式各地也大同小异。由于教师节既不是传统节日,也不是全民性的节日,所以它不像中秋节、端午节那样有多年传承下来的习俗。 每年的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这个日子是1985年初正式确定的。虽然自上个世纪30年代起,我国也断断续续地在不同的日子设立教师节进行庆祝活动。比如1931年将6月6日定为教师节;1939年将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将6月6日、5月1日定为教师节。但都没能持续下来,影响面也不够大。

教师节为什么定在9月10号 为什么把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
导读:我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教师节的存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校的教育事业,同时也让学生群体学会感师恩,只是,大家知道教师节为什么定在9月10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为什么把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 教师节定在9月10号是因为考虑到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养成一种尊师重道的意识,让学生牢记教师的辛勤,崇尚教师的光荣。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节日简介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教师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党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教师节的演变过程 1、6月6日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2、月27日教师节 1939年,国民党政府1939年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3、5月1日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4、月10日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的意义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