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的散文
诗: 据《五总志》记载,北宋一位地方官以为本朝宰相王安石善于诗文,自然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送来一方砚石,并当面夸耀道:此玉“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并笑吟:“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宋代诗人林稹的《冷泉亭》一诗,以泉寓意,颇有特色:“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如。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此诗意讲泉水出山流向西湖,浮载着游船画舫,沾染粉污脂腻,已不似在山谷时的洁净了,借以指人要注意洁身自好,不做不应做的事,不追求不应得的财 还有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反行贿的《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他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惜,留得清白在人间”更是脍炙人口的咏廉绝句 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

写一篇廉政散文100字以内
廉是一种形象。“廉”的本义是指堂屋的侧边。因为侧边都是直角,看起来方方正正,就引申出方正、棱角和锋利的意思,用来比喻人,就是说人的方正,再引申为品质上的正直、不苟取,与“贪”相对。 廉是一身正气。清代的张聪贤在《官箴》这样写道“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时杨震为东莱太守,下属一县令王密是杨震曾举荐过的茂才。为表示对杨震的感激,夜里携金百两来拜见杨震。杨震严拒,王密说:“时已暮夜,定无人知。”杨震正言厉色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王密听后,惭愧而去。假使杨震听从了王密“时已暮夜,定无人知”的劝说,收受了那百两黄金,不仅开启了自己的贪欲,给窥伺他手中权力的小人们发出了暧昧的信号,更败坏了自己的君子之德,自此王密们也不会再因其“廉”而尊重惧畏他了。 廉是一种生活态度。“廉”,可以理解为高洁、俭约、明察。生活俭约方能廉。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克制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静坐而常思己过,洞察自己的内心,保持方正高洁的人格,才能真正做到“廉”。 廉是一种内心修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当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方能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 廉贵在坚持。“事或见一利而丧万机,取一福而致百祸”本是得不偿失的蠢事,但生活中却有一些人总是喜欢做这种蠢事,为了蝇头小利而误了大好前程,图一时快乐潇洒而身败名裂。“君子”在见一利、取一福时要慎之又慎,只取分内之财,勿使贪欲横纵,以免造成因得一利、取一福而丧万机、致百祸的悲剧。 廉始于足下。领导对我说“每年会有大量经费经手,一定要在廉洁自律上把握好自己”;家人对我说“你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绝不能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我对自己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一定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时刻绷紧法纪之弦,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让领导和家人放心。” 廉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告诫我们:“必须时刻敲响清廉的警钟,牢记党的各项纪律要求,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自觉保持勤政廉政、克己奉公的作风,要做到经得起利益的考验、耐得住诱惑的吸引。”贪婪就是枷锁。我们共产党人,在物质上要知足常乐,在精神上要不断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清贫。“对修身要有勤勉之志,对事业要有遵纪之心。”堂堂正正做人,自尊自爱,不义之财不可取,固守勤廉心最安!
552545876325866
552545876325866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2)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清廉 散文作者: 小溪 孔子曾对水有过高度的评价,言其有五德,大意是:川流不息惠及生命有德,穿山越岭百折不回有勇,顺天有理自西向东有志,流必向下逆不回首有义,浩大无尽顺高顺低有道。圣人寥寥数语,把水的品行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文学角度来看,圣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水喻人;毋庸置疑,有此五德的人几近完美;这也是人对人的一种自身期望与最高要求。人,应该以水为镜常常“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日子在一天天的过着,人也难免有迷失的时候,对身边的环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顺从妥协,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渐渐丧失“五德”。人常饱有自省的态度,时时倾听身边每个人的意见,每每夜深人静时反思自己,就能更加平和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就能沉下心来,一日三省,洁身自好,保持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听得进良言。 “水往低处流”,水的这一品行一直激励着“人往高处走”。你知道吗?高处不胜寒,人也应像水一样往低处走走,去领略一下低处的风景,权高位重者尤应如此。 “廉洁”一词自古有之,公堂之上,明镜高悬,以示其廉。包拯以以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闻名于世而名垂青史,并传为典范;和坤却以其贪污闻名于后世,因而被后人谥以“贪污之王”的恶号,成为世人的反面教材,为其唾弃。这正反正反两面人物,能不让后人有感有悟? 曾见过一段文字,摘来与大家分享:“一岁出场亮相,十岁读书对抗,二十岁青春荡漾,三十岁职场对抗,四十岁岁身体发胖,五十岁打打麻将,六十岁老当益壮,七十岁常常健忘,八十岁摇摇晃晃,九十岁迷失方向,一百岁挂在嘴上。”看似戏谑却精辟入理。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无论生时有多风光,最终都化为乌有。人的一生可不求重于泰山,但也不要被后世所不齿。 也许,社会的纷繁、时代的飞跃、物欲的横流冲淡了一部分人对美丑善恶的比较、计较,或者已经被扭曲。“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用于励志的 名言 警句也被有些人常常挂在嘴边而不行之。法律准则在某些范围内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是强制性的外力;但还有人却跃跃欲试对抗着法律,不撞南墙不回头。与此相反,能真正将这些名言警句深深印刻在脑海并付之行动的人,才称得上是人中之上乘者。 人,不管身处何位、权力多大,都要时刻以廉洁奉公为己任,以清正为人为宗旨。即使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也要时刻不辱使命,保持廉洁奉公;有鲜明的爱憎观,有崇善扶弱、嫉恶如仇之心,有严于自律、勇于自戒之毅力。即使当身处社会污浊之中,当为自身生活、生计奔忙求援之时,还能够真正地做到如水一样的德行,防微杜渐,不要因一次小小的不检点而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被众人爱戴与敬仰的人。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廉洁从感恩开始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廉洁的注释是:“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沾污,就是廉洁。 保持清正廉洁是人民公仆、也是我们法院工作人员应有的本色。但这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有贪官落马。这些人曾经有着自己的梦想,有较好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收入,有幸福的家庭,他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过突出的贡献,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然而,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他们迷失了人生的航标,丧失了理想信念,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铁窗生涯。联系实际,我们后勤岗位同样存在风险、同样有着陷阱、同样面临诱惑,工程项目会有人攻关,业务联系单位会请客送礼,我们同样需要警惕、需要自律、需要自爱。在诱惑面前应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定力,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历史证明: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防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因此必须加强廉洁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曾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带来不公,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大家只有在工作中懂得感恩,感恩群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组织,才能理解人、体贴人、关心人;只有感恩的思想,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感恩是廉洁的保证,是廉洁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同时,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所以廉洁要从感恩开始。 感恩是一种美德。受恩思报,是道德进步的起点,是人格提升的起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先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动力。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感恩是一种境界。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如何奉献。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学会如何做人。 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珍惜现有的岗位。岗位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戒浮躁,精心学习,苦读不辍,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才能在各方面有所作为。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珍惜政治生命。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以高度的自觉性、极大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各种消极腐朽思想进行抗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是组织的需要,都是神圣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好工作。自己做到了,还要帮助别人做到,自己做好了,还要帮助别人做好。 法院系统同样有许多感恩的人,如陈燕萍、宋鱼水,她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百姓,感恩自己周围所有的人。感恩内化于胸,十多年如一日,不为名趋,不为利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护着法律的天平;她们笑对村民百姓,甘处家长里短,以平凡之职践行着司法为民。她们平凡而又不平凡之举,源于一颗感恩之心,进而升华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只要我们怀有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百姓的心,就会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法院集体的凝聚力、法官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都会明显增强。 有感恩之情,就会有正义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内化成一种定力,才会“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才会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帐、健康账,才会每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无孔不入的诱惑中始终保持“自律”。 制度约束是一种刚性约束,只能管束人的行为;感恩是一种柔性约束,可以控制人的心灵。制度犹如一条渠,不让“水性”的行为放任自流;感恩仿佛一条线,紧紧系着灵魂的“风筝”。让制度辅以感恩,使廉洁的“花朵”常开不败。(张金毛) 猜你喜欢: 1. 关于廉洁的优秀散文随笔 2. 有关廉洁的精美散文诗歌 3. 爱莲说廉洁主题文章

关于廉洁手抄报的题目(构思巧妙、意义明确) 还有廉洁的美文(简短、鲜明) !!!!!!!!
请你挑些写吧。 历史典故1、东汉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2、包拯《诫廉家训》北宋包拯,他为官清正廉洁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3、马寅初拒贿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4、周恩来总理的衣服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议厅,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5、以廉为宝春秋时,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6、杨震暮夜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7、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8、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9、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10、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11、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12、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13.手好不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14、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15、廉洁的孔繁森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16、晏婴一裘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编辑本段三、相关谚语和文献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廉不贪直不倚。(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 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己。(《明史·循吏传》)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临大利而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 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孔子集语·漆雕氏》)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廉洁公益广告 (明·于谦《入京》)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其有。(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战国·屈原《渔父》)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机《猛虎行》)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廉。(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唐·李群玉《放鱼》)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时了?(唐·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宋·林逋《省心录》)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三国·曹植《九咏》)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明·黄遵素《霞舟随笔》) 世上没有比人的可诅咒的贪心更难抑制的东西。([古希腊]荷马《奥德修记》) 贪心的人至死也干不好任何事。([英]威尔逊·T《有关高利贷的谈话》) 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俄]克雷洛夫《贪心的人和母鸡》) 即使整个世界放在贪心者面前,他也不会满足。([波斯]萨迪《蔷薇园》) 人不贪财鬼也怕。(中国谚语) 宁可没钱,不可伤廉。(中国谚语) 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中国谚语)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中国谚语) 不贪财,祸不来。(中国谚语) 贪心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英国谚语) 口里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咙。(意大利谚语) 要是不花钱,贪婪的人连毒药也会喝下去。(朝鲜谚语)
廉洁进校园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听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疑问,我们只是一所学校,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机关相比,廉洁怎么能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呢?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坚定。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这样的坚定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腐朽现象的侵蚀,而且这种不良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就难以纠正。现在,某些电视节目充斥着对灯红酒绿生活的渲染,部分书刊上堆积着对奢侈生活的描写,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辈们的“迎来送往”。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醒,很多孩子便会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为,从而埋下隐患。而若想改变这些可能,则离不开我们的勤奋工作,廉洁从教,恪尽职守。因此,如何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做到廉洁从教,是我们每一位 老师都需要真心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亲爱的老师们,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教育事业中去!
以廉为宝
廉洁进校园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听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疑问,我们只是一所学校,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机关相比,廉洁怎么能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呢?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坚定。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这样的坚定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腐朽现象的侵蚀,而且这种不良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就难以纠正。现在,某些电视节目充斥着对灯红酒绿生活的渲染,部分书刊上堆积着对奢侈生活的描写,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辈们的“迎来送往”。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醒,很多孩子便会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为,从而埋下隐患。而若想改变这些可能,则离不开我们的勤奋工作,廉洁从教,恪尽职守。因此,如何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做到廉洁从教,是我们每一位 老师都需要真心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亲爱的老师们,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教育事业中去!
以廉为宝

歌颂廉洁的散文诗有哪些?
歌颂廉洁的散文诗: 1、廉洁颂 廉洁,是春天的竹,绿影婆娑,历经风雪坚守正气的节。 廉洁,是夏天的莲,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 廉洁,是秋天的菊,喷芳吐艳,不同桃李争春色。 廉洁,是冬天的梅,暗香浮动,傲骨英姿斗冰雪。 廉洁,是一种高洁的气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廉洁,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心中常怀苍生愿,一身正气天不怕。 廉洁,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廉洁,是一种坦荡的人生哲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两袖清风展芳华。 啊,廉洁,它是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细细地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灵。 2、《廉》 廉是一棵柏,岁月更替,她总是四季常青。 廉是一株竹,搏风迎雨,她千磨万击还坚韧。 廉是一簇梅,傲霜斗雪,她依然风骨犹寸。 廉是一种品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浩气满乾坤。 廉是一种境界,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廉是一种官德,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廉是圣洁,有才者倍出。 廉受百姓拥护欢迎,廉令不正之风退却,廉让蛀虫硕鼠不敢前行。 廉是政治文化的要求,廉是民族美德的传承。 廉是权利民主的标志,廉是人类正义的化身。 廉要常思贪欲之害,廉要常怀律己之心。 廉须常修为政之德,廉须具有为民之情。 廉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