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经典名句6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心一真,便霜可飞, 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 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霜可飞: 这里指真诚能使六月飞雪挂霜。 陨: 坠落、毁坏。 真宰: 人的灵魂。 贯:贯穿。 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人心如果足够真诚,就可使六月飞雪挂霜,能够哭倒厚实的城墙, 能够使贯穿坚硬的金石. 如果一个人内心虚伪,就空有一副躯壳,真正的灵魂早已伦丧,与人相处时会让人觉得其面目狰狞,即便是独自一个人时也会为自己感到惭愧。 一点感悟,与君分享: 一两的真诚胜过一吨重的聪明。权力能逼迫人去做,奸诈欺骗人去做,而真诚却能让人心甘情愿去做。真诚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优秀品质,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就没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没有孟姜女对丈夫的一往情深,弱女子的泪水怎能哭倒长城? 真诚待人,即使秋叶飘落、鲜花凋零,也不会感到孤独;真诚待人,就算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也总有一颗爱心依旧守侯;真诚待人,让草木重生,让春天永驻;真诚待人,让时光倒转,让天地动容。 什么是真诚?真诚就是: 我的说一不二,你的誓言铮铮; 我的热情似火、你的温暖相迎; 我的毫不设防、你的无疑相信; 我的一言驷马、你的信任倾心。
1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菜根谭》 【译文】花儿开放、败落,春都不在意,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对别人说。水的冷暖鱼儿自然知道,遇到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望能独自赏玩。 【感悟】不要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你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你的悲伤,说了,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理解。人,要学会沉默。有些事不必争辩,懂得自己就是最好。 2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菜根谭》 【译文】千年难遇的好东西,都比不上好书与好朋友;一生清闲自在的生活,就在于碗中清茶与炉中轻烟之中。 【感悟】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饱的点心。与日常琐细共有一种呼吸的节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积蓄力量,收获不需要理由的快乐。 3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菜根谭》 【译文】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来去自由无牵无挂,无论是远去还是停留与别的事物都没有任何关系;明月高悬空中,人间的安静与喧闹都与它毫不相关。 【感悟】人生于世,不过关关注他人,只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菜根谭》 【译文】我有恩于人,不可以常常放在心上,我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不可以不放在心上;别人有恩于我,我不能忘记,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我不能总是记在心中,要学会忘记。 【感悟】施恩不望报,心境就豁达。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果不重视,容易引来祸端。有豁达之心,则心平;有感恩之心,则无愧。 5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菜根谭》 【译文】睡土床,枕石枕,家风虽然清贫,但睡着时梦里也感到清爽;麦饭豆羹,滋味虽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时牙齿与腮颊仍留有余香。 【感悟】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 6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菜根谭》 【译文】人如果执迷不悟,那么喜悦的境界也会变为痛苦的深渊,就像水凝结成冰一样;如果能清醒觉悟,那么即使身处痛苦的深渊也会变为快乐的境界,就像冰融化成水。由此可见,苦与乐本来就不是两种不同的境遇,迷与悟本来也不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其区别只在于念头转变的一瞬间。 【感悟】执著总是与痛苦绑在一起。放下一点执著,就会减轻一点痛苦;而放下了全部执著,就会获得最自在的快乐。 7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菜根谭》 【译文】忽然看到天边的彩云,转眼间便飘然而去,由此常使人怀疑世上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虚幻的事物;再看山中的古树,因没有用处而得以保存下来,由此使人相信世上那些清闲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感悟】心闲之人,才是有福之人。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8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菜根谭》 【译文】东海之中,波澜起伏,从来没有静止不动的波浪,人世的事情也同样有不平,那么对待人世的事情何必常感到愤怒或惋惜呢?北邙山上,坟墓密集,已看不到空闲的地方,由此可知人生都不免一死,那么对待人生应该乐观超脱。 【感悟】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会失去,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一世,何不看开? 9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菜根谭》 【译文】耳中常听一些不顺耳难听的话语,心中常想着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人修养身心、培养良好德行的磨刀石。如果每句话都顺耳好听,每件事都能称心如意,那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浸泡在毒酒之中了。 【感悟】处乱则警醒,居安要思危。如果一个人一直躺在蜜罐里,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1)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之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洪应明 《菜根谭》 2)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 《菜根谭》3) 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洪应明《菜根谭》4)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5) 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菜根谭》菜根谭经典句子6)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 ——洪应明 《菜根谭》"7)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镜调心。 ——洪应明 《菜根谭》8) 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菜根谭》9) 拂心处莫便放手 ——洪应明 《菜根谭》10)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洪应明 《菜根谭》11)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菜根谭》12)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菜根谭》13)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 《菜根谭》14)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15)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洪应明 《菜根谭》16)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 ——洪应明 《菜根谭》17)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18)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菜根谭》19)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 20)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
1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菜根谭》 【译文】花儿开放、败落,春都不在意,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对别人说。水的冷暖鱼儿自然知道,遇到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望能独自赏玩。 【感悟】不要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你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你的悲伤,说了,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理解。人,要学会沉默。有些事不必争辩,懂得自己就是最好。 2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菜根谭》 【译文】千年难遇的好东西,都比不上好书与好朋友;一生清闲自在的生活,就在于碗中清茶与炉中轻烟之中。 【感悟】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饱的点心。与日常琐细共有一种呼吸的节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积蓄力量,收获不需要理由的快乐。 3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菜根谭》 【译文】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来去自由无牵无挂,无论是远去还是停留与别的事物都没有任何关系;明月高悬空中,人间的安静与喧闹都与它毫不相关。 【感悟】人生于世,不过关关注他人,只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菜根谭》 【译文】我有恩于人,不可以常常放在心上,我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不可以不放在心上;别人有恩于我,我不能忘记,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我不能总是记在心中,要学会忘记。 【感悟】施恩不望报,心境就豁达。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如果不重视,容易引来祸端。有豁达之心,则心平;有感恩之心,则无愧。 5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菜根谭》 【译文】睡土床,枕石枕,家风虽然清贫,但睡着时梦里也感到清爽;麦饭豆羹,滋味虽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时牙齿与腮颊仍留有余香。 【感悟】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 6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菜根谭》 【译文】人如果执迷不悟,那么喜悦的境界也会变为痛苦的深渊,就像水凝结成冰一样;如果能清醒觉悟,那么即使身处痛苦的深渊也会变为快乐的境界,就像冰融化成水。由此可见,苦与乐本来就不是两种不同的境遇,迷与悟本来也不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其区别只在于念头转变的一瞬间。 【感悟】执著总是与痛苦绑在一起。放下一点执著,就会减轻一点痛苦;而放下了全部执著,就会获得最自在的快乐。 7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菜根谭》 【译文】忽然看到天边的彩云,转眼间便飘然而去,由此常使人怀疑世上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虚幻的事物;再看山中的古树,因没有用处而得以保存下来,由此使人相信世上那些清闲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感悟】心闲之人,才是有福之人。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8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菜根谭》 【译文】东海之中,波澜起伏,从来没有静止不动的波浪,人世的事情也同样有不平,那么对待人世的事情何必常感到愤怒或惋惜呢?北邙山上,坟墓密集,已看不到空闲的地方,由此可知人生都不免一死,那么对待人生应该乐观超脱。 【感悟】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会失去,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一世,何不看开? 9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菜根谭》 【译文】耳中常听一些不顺耳难听的话语,心中常想着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人修养身心、培养良好德行的磨刀石。如果每句话都顺耳好听,每件事都能称心如意,那就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浸泡在毒酒之中了。 【感悟】处乱则警醒,居安要思危。如果一个人一直躺在蜜罐里,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1)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之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洪应明 《菜根谭》 2)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 《菜根谭》3) 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洪应明《菜根谭》4)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5) 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菜根谭》菜根谭经典句子6)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 ——洪应明 《菜根谭》"7)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镜调心。 ——洪应明 《菜根谭》8) 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菜根谭》9) 拂心处莫便放手 ——洪应明 《菜根谭》10)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洪应明 《菜根谭》11)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菜根谭》12)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菜根谭》13)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 《菜根谭》14)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15)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洪应明 《菜根谭》16)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 ——洪应明 《菜根谭》17)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18)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菜根谭》19)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 20)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

菜根谭经典语录
菜根谭经典语录 一、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 二、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三、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四、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菜根谭》 五、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 《菜根谭》 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菜根谭》 七、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八、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洪应明 《菜根谭》 九、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菜根谭》 十、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一、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洪应明 《莱根谭》 十二、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三、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洪应明 《菜根谭》 十四、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五、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一日。 《菜根谭》 十六、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十七、放得心下,入圣脱凡。 《菜根谭》 十八、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洪应明 《菜根谭》 十九、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二十、拂心处莫便放手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一、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菜根谭》 二十二、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二十三、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 《菜根谭》 二十四、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五、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六、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七、春日繁华,不如秋爽。 《菜根谭》 二十八、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洪应明 《菜根谭》 二十九、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菜根谭》 三十、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分不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菜根谭》 三十一、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菜根谭》 三十二、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菜根谭》 三十三、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矣。 《菜根谭》 三十四、进步思退步,着手先放手。 《菜根谭》 三十五、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 《菜根谭》 三十六、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菜根谭》 三十七、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洪应明 《莱根谭》 三十八、净从秽出,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 《菜根谭》 三十九、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万事随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 四十一、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 《菜根谭》 四十二、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三、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 《菜根谭》 四十四、花开半看,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是烂漫,便成恶境美。履盈满者,宜思之。 《菜根谭》 四十五、人情世态,不宜认真。 《菜根谭》 四十六、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七、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八、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洪应明 《菜根谭》 四十九、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洪应明 《菜根谭》 五十、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 五十一、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五十二、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菜根谭》 五十三、可风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五十四、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菜根谭》 五十五、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洪应明 《菜根谭》 五十六、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洪应明 《菜根谭》 五十七、净从秽出,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 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 《菜根谭》 五十八、涉世浅,点染亦浅,涉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拘慬,不若疏狂。 《菜根谭》1、 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 《菜根谭》 五十九、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洪自诚 《菜根谭》 六十、人能看得破,才可任负担。《菜根谭》 六十一、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菜根谭》 六十二、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六十三、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而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洪应明 《莱根谭》 六十四、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洪应明 《菜根谭》 六十五、骄矜无功,忏悔无罪。 《菜根谭》 六十六、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菜根谭》 六十七、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闻耳。 --洪应明 《莱根谭》 六十八、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菜根谭》 六十九、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洪应明 《菜根谭》 七十、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菜根谭》 七十一、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菜根谭》 七十二、万事随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 七十三、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七十四、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洪应明 《菜根谭》 七十五、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堪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洪应明 《菜根谭》 七十六、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菜根谭》 七十七、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洪应明 《菜根谭》 七十八、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 《菜根谭》 七十九、浓不胜淡,俗不如雅。 《菜根谭》 八十、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洪应明 《菜根谭》 八十一、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八十二、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 《菜根谭》 八十三、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镜调心。 --洪应明 《菜根谭》 八十四、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 水之清者常无鱼 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 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菜根谭》 八十五、去留无所系,静躁不相干。 《菜根谭》 八十六、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八十七、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八十八、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八十九、进步思退步,著手先放手。 《菜根谭》 九十、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菜根谭》 九十一、不夸妍洁,谁能丑污? 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十二、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菜根谭》 九十三、春日繁华,不如秋爽。 《菜根谭》 九十四、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十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十六、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九十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十八、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洪应明 《菜根谭》 九十九、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菜根谭》 ;

旷世奇书《菜根谭》中的经典名句及译文
1、风不留声雁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 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而依然晶莹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所以君子临事之时才会显现出本来的心性,可是事情处理完后心中也恢复了平静。 2、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3、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4、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译文】 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5、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译文】 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6、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枪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7、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译文】 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8、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 假如上天不给我许多福分,我就多作些善事来培养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劳苦来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身体;假如上天用穷困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我的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点,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 9、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译文】 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宁静并非真宁静,只有在喧嚣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狂歌热舞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10、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译文】 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最好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事情作一些准备,等到忙碌起来就会有受用不尽之感;当平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为日后担任艰巨工作作些准备,等到艰巨工作一旦到来就会有应付自如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没有任何人看见的地方时,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产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坏事,如此才能使你在众人面前受到人们的尊敬。 11、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译文】 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12、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 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13、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纯洁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有能当机立断的魄力,聪明睿智而又有不失于苟求的态度,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这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地甜,海产的鱼虾虽然淹在盐里却不过分地咸,一个人要能把持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作美德。 14、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在困苦时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当问题解决时自然能得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而跟他人结下冤仇,种下日后发生祸患的悲剧根苗。 15、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 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时期,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应宽严互用。 16、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17、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18、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19、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一颗大慈悲的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致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拓展内容】 《菜根谭》读书心得 这段时间,闲时一直在看从女儿那儿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烦恼的大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烦恼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书心得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每次去烈士公园散步,在进门不远处,都要经过菜根香酒店,也多次在此店享受“菜根”的香味,却不知还有一本名为《菜根谭》的书,可见自己多么孤陋寡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初见《菜根谭》这部书,见其文字就如同与洪应明本人对话,一句话,足可受用一辈子。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 《菜根谭》读书心得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 《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

菜根谭的名言名句
菜根谭的名言名句 1.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2.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 3.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4.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5.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6.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贪驴,终为不了禅师。 7.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8.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9.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10.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11.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12.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3.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14.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15.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16.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 17.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18.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19.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20.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21.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洪应明《菜根谭》 22.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23.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24.径路窄处,留一少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25.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菜根谭》 26.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 27.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28.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29.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洪应明《菜根谭》 30.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31.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32.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 33.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34.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35.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36.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37.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38.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39.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40.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41.遇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42.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43.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44.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45.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46.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47.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

菜根谭经典名句有哪些?
菜根谭经典名句有如下: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2、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4、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5、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 6、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 7、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8、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9、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