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民国第一才女是谁?
说道民国才女,通常有四大才女和十大才女之说。 不可否认像萧红、石平梅、林徽因、史良、盛爱颐、吴健雄、陈衡哲、苏雪林、陆小曼、凌叔华、谢婉莹这些杰出女性个个才华横溢像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但一定要我说谁是民国第一才女,那么我选张爱玲。 1、系出名门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四岁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 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1932年,12岁的张爱玲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1936年,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馨评》。在《凤藻》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1938年张爱玲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可谓少年天才。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良好的家庭出身和环境让张爱玲从小就博览群书、爱好诗文写作,有着知书达理、温婉优雅的大家闺秀气质。 2、多产作家张爱玲从12岁发表作品到1995年去世,在75年的生命中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几百部,比较著名的有《霸王别姬》《金锁记》《倾城之恋》《连环套》《封锁》《《沉香屑·第一炉香》《色,戒》《小团圆》《半生缘》等另有散文集和译著多篇,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而收到广泛好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质量之高, 都是其他才女不能比的。 3、造诣极高1943年,23岁的张爱玲以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横空出世,同年接连创作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茉莉香片》。质量之高,数量之丰,几乎一举超越同时期所有的中篇小说。傅雷赏识其才情,撰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称张的出现“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文中高度评价了《金锁记》 张爱玲写作用词精准绝妙,往往很平常的几个词汇排列组合就能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尤其擅长以景抒情,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如小说《封锁》片段: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 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封锁了。 摇铃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又如《倾城之恋》中: 如《倾城之恋》中的开头写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 4、影响巨大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也对张爱玲推崇备至:“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王安忆也给予张爱玲很高评价:“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直到现在,她的书信都有人研究,她的金句传播甚广......
我觉得民国第一才女应该是张爱玲,她笔下的文字写的非常好,文字功底深厚,从小被称为天才少女
我觉得民国第一才女应该是张爱玲,她写了许多有名的小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看。
我认为民国第一才女是林徽因,连大建筑师梁思成都特别的爱戴她,而且林微因自己也写了非常多,非常出名的作品,被人们称为民国第一作家。
当然是林徽因了。原名徽音,祖籍福建福州。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30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文学著作方面的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我觉得民国第一才女应该是张爱玲,她笔下的文字写的非常好,文字功底深厚,从小被称为天才少女
我觉得民国第一才女应该是张爱玲,她写了许多有名的小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看。
我认为民国第一才女是林徽因,连大建筑师梁思成都特别的爱戴她,而且林微因自己也写了非常多,非常出名的作品,被人们称为民国第一作家。
当然是林徽因了。原名徽音,祖籍福建福州。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30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文学著作方面的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张爱玲散文《迟暮》赏析是什么?
赏析如下: 作者紧紧跟踪着人物的情感变化。梦醒后的空虚、惆怅与悲哀又一齐化作喟叹的追问,对春天的不平的恨意变成了对造物者的无力的责难。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予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 稍纵即逝的人生春天与循环往复的自然春天相比,是多么的不协调,可见造物者不公。 因想到倒不如做一只与韶光共始终的蝴蝶,感情又跌宕。何苦还有一个人类呢?在短短的青春之后有那长长的灰色人生!又回到了对造物者的责难追问上来。 简介: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张爱玲《迟暮》赏析
读《迟暮》,谁能想到它出自一个孩子的手笔。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孩在同龄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年龄里,就开始试着用她的笔雕刻成年人的人生,的确让人感到十分的意外。 题目便告诉了时间。“迟暮”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古典的意象,它让读者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从天幕边缘渐渐涌上来的黄昏。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这里,作者一起笔就写空间,空间里的景致。写东风、酡艳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 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来为它们拟态,把一个放任、纵情、颠狂的春天写足了。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 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 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作者从“她”带着朦胧睡意的眼中读出人物此时此刻乍惊乍惧的心态。 “她”正在梦幻与真实的边缘徘徊着、犹疑着、挣扎着,不肯相信现实的真实,一如不能相信梦幻的虚幻。然而,无情地,青春的梦幻正在一点点地消褪,只剩下真实裸露着。真实的是热闹、繁荣竞逐的春天和自己与温馨青春的永远的告别。她已没有资格与春天共舞,所能拥有的只是落伍者的空虚、惆怅与悲哀。 扩展资料: 张爱玲的散文成就也很突出。在张爱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于一体。 一方面,她的散文讲究世俗情趣,实实在在而又心怀憧憬地透视现实人生,谈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饮食、生活起居等等。 但张爱玲并不过多地迷醉在生活的浅表层面,而是对生活做更深一层的挖掘,对上述的生活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细致的感悟、思考,进而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从而使她的散文在情趣之中又带上了理性思辨色彩。 事实上,张爱玲如此不厌其烦地描写人间生活的琐琐碎碎的人生体验,点点滴滴的人间快乐,正是因为这一切具体的物质生活才是“安稳的人生”的本质,它使生活显得更为真实。张爱玲清醒地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因而她把世俗的生活写得情趣盎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爱玲
《迟暮》是张爱玲13岁时写一篇散文,其中少年的苍凉,笔力的老道,让人感慨,也只有张爱玲才有这样天赋吧。《迟暮》是她1933年发表在圣玛利亚年刊上的第一篇散文,初试啼声就劈面惊艳!但是,谁能想到它竟然出自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的手笔呢!美人迟暮,这种亘古以来时间切割红颜的永久命题,居然被她用稚嫩的小手描绘得如此细腻和透彻,在这篇文才与思想齐飞的佳作里,我们感受到了张爱玲天才早慧的扑面气息!“迟暮”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古典的意象,它让读者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从天幕边缘渐渐涌上来的黄昏。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这里,作者一起笔就写空间,空间里的景致。写东风、酡艳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来为它们拟态,把一个放任、纵情、颠狂的春天写足了。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作者从“她”带着朦胧睡意的眼中读出人物此时此刻乍惊乍惧的心态。“她”正在梦幻与真实的边缘徘徊着、犹疑着、挣扎着,不肯相信现实的真实,一如不能相信梦幻的虚幻。然而,无情地,青春的梦幻正在一点点地消褪,只剩下真实裸露着,真实的是热闹、繁荣竞逐的春天和自己与温馨青春的永远的告别。她已没有资格与春天共舞,所能拥有的只是落伍者的空虚、惆怅与悲哀。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一张稚嫩的脸,偏偏盖着一颗苍老的心。昏暗的丑恶让她不忍直视,偏偏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美好,一如她心里过往的、美丽的青春,一瞬间抓握不住,让人痛恨。可痛恨何尝不是羡慕,一如古代的皇城,现代的大家族,何尝不是唱念走板繁腔缛词之下,一个个怯生生的眼睛、一张张让人作呕的嘴,啃食着新鲜。
布吉岛,你自己品
《迟暮》是张爱玲13岁时写一篇散文,其中少年的苍凉,笔力的老道,让人感慨,也只有张爱玲才有这样天赋吧。《迟暮》是她1933年发表在圣玛利亚年刊上的第一篇散文,初试啼声就劈面惊艳!但是,谁能想到它竟然出自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的手笔呢!美人迟暮,这种亘古以来时间切割红颜的永久命题,居然被她用稚嫩的小手描绘得如此细腻和透彻,在这篇文才与思想齐飞的佳作里,我们感受到了张爱玲天才早慧的扑面气息!“迟暮”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古典的意象,它让读者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从天幕边缘渐渐涌上来的黄昏。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这里,作者一起笔就写空间,空间里的景致。写东风、酡艳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来为它们拟态,把一个放任、纵情、颠狂的春天写足了。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作者从“她”带着朦胧睡意的眼中读出人物此时此刻乍惊乍惧的心态。“她”正在梦幻与真实的边缘徘徊着、犹疑着、挣扎着,不肯相信现实的真实,一如不能相信梦幻的虚幻。然而,无情地,青春的梦幻正在一点点地消褪,只剩下真实裸露着,真实的是热闹、繁荣竞逐的春天和自己与温馨青春的永远的告别。她已没有资格与春天共舞,所能拥有的只是落伍者的空虚、惆怅与悲哀。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一张稚嫩的脸,偏偏盖着一颗苍老的心。昏暗的丑恶让她不忍直视,偏偏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美好,一如她心里过往的、美丽的青春,一瞬间抓握不住,让人痛恨。可痛恨何尝不是羡慕,一如古代的皇城,现代的大家族,何尝不是唱念走板繁腔缛词之下,一个个怯生生的眼睛、一张张让人作呕的嘴,啃食着新鲜。
布吉岛,你自己品

张爱玲散文集短篇迟暮
张爱玲(1920.9.30—1995.9.8),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中国现代作家。以下是我整理的张爱玲散文集短篇迟暮的内容,欢迎阅读! 张爱玲经典散文:迟暮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扩展阅读:张爱玲爱情经典句子 1、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2、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3、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4、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5、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更相信的。 6、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7、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爱情不是一种宽容,更不是一种容忍,爱情是绝对的自私、绝对的拔扈、绝对不容一粒沙子的。 8、女人还没得到自己的一份家业,自己的一份忧愁负担与喜乐,是常常有那种注意守侯的神情的。 9、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10、对于大多数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11、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12、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13、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14、同一个人,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当他重复地伤害你,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感觉已经麻木了,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15、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16、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17、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18、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19、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20、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 21、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22、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点贱。 23、一些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又喜欢去感化坏的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24、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 25、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迟暮》最新txt全集下载
迟暮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散文:迟暮张爱玲著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了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这风力,俯下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六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有问题再找我
已发送,请采纳。
已发送,请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