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名言名句故事是什么?
诚信的名言名句 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3、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诚信的故事是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和故事有哪些?
关于诚信的名言: 1、你务必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2、用难得易失。费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后来大家都不信任他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3、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英国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关于诚信的故事: 1、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她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2、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 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三约体现了关公对汉室,对刘皇叔的忠诚,在文字上约法三章,表明他对兄弟桃园结义承诺的践约之志。

诚信的名言名句故事有哪些?
诚信的名言名句故事有: 一、名言名句: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5、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6、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二、故事: 1、一诺千斤”的由来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3、买啤酒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守信用的名言50句 守信用的小故事
1、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1)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33)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3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4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48)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9)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2、守信用的小故事: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和故事
将一些可能有问题的字词加《垩》字隔开了。 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七、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八、精垩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十、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十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十二、民无信不立。——孔子十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十四、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十五、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十六、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十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十八、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垩一垩大垩师十九、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二十、信不足,安有信。——《管子》二十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二十二、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二十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垩真垩人。——陶行知二十四、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二十五、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二十六、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二十七、祸莫大于无信。——傅玄二十八、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二十九、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三十、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三十一、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