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有哪些?
余光中的诗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具体如下: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韵。2、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3、留美时期(1958-1959)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4、虚无时期(1960-1961)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5、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以《武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6、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7、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8、历史探索时期(1974-1981)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自然。9、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1981以后)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诗歌经典:乡愁 碧潭 风铃 等你,在雨中 招魂的短笛 寻李白 天问 火浴 石器时代 星之葬 或者所谓春天 第叁季 圆通寺 永远,我等 山雨 乡愁四韵母难日(三则)之一< 今生今世 >之二<矛盾世界> 之三 <天国地府>唉 太多了,写的手都酸了。 诗集: 《武陵少年》,文星,1967。《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 》,大地,1974。《 天狼星 》,洪范,1976。《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隔水观音》,洪范,1983。《紫荆赋》,洪范,1986。《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 》,洪范,1996。《五行无阻》,九歌,1998。《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高楼对海》,九歌,2000。《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唉.......忙了半天,也许还不全,希望您能满意,给个采纳好吗。谢谢。
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从母亲到外遇 [余光中] 4.风铃 [余光中] 5.秦俑 [余光中] 6.所谓永恒 [余光中] 7.石器时代 [余光中] 8.或者所谓春天 [余光中] 9.星之葬 [余光中] 10.夜色如网 [余光中] 11.寻李白 [余光中] 12.火浴 [余光中] 13.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14.蛛网 [余光中] 15.布谷 [余光中] 16.月光光 [余光中] 17.问烛 [余光中] 18.对灯 [余光中] 19.中元月 [余光中] 20.天问 [余光中] 21.扬子江船夫曲 [余光中] 22.算命瞎子 [余光中] 23.下次的约会 [余光中] 24.永远,我等 [余光中] 25.狗尾草 [余光中] 26.乡愁四韵 [余光中] 27.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28.黄昏 [余光中] 29.银叶板痕 [余光中] 30.海棠纹身 [余光中] 31.当我死时 [余光中] 32.五陵少年 [余光中] 33.连环 [余光中] 34.向日葵 [余光中] 35.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余光中] 36.戏李白 [余光中] 37.乡愁 [余光中] 38.欢呼哈雷 [余光中] 39.圆通寺 [余光中] 40.蜀人赠扇记 [余光中] 41.鼎湖的神话 [余光中] 42.梦与地理 [余光中] 43.大度山 [余光中] 44.碧潭 [余光中] 45.纱帐 [余光中] 46.寄给画家 [余光中] 47.第叁季 [余光中] 48.等你, 在雨中 [余光中] 49.焚鹤人 [余光中] 50.催魂铃 [余光中] 51.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 52.余光中诗集 [余光中] 5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54.猛虎和蔷薇 [余光中] 55.书斋·书灾 [余光中] 56.白玉苦瓜 [余光中] 57.呼唤 [余光中] 58.六把雨伞 [余光中] 59.双人床 [余光中] 60.水乡宛然 [余光中] 61.松下有人 [余光中] 62.纸船 [余光中] 63.蒲公英的岁月 [余光中] 64.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66.乡愁 [余光中]
诗集<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诗歌经典:乡愁 碧潭 风铃 等你,在雨中 招魂的短笛 寻李白 天问 火浴 石器时代 星之葬 或者所谓春天 第叁季 圆通寺 永远,我等 山雨 乡愁四韵母难日(三则)之一< 今生今世 >之二<矛盾世界> 之三 <天国地府>唉 太多了,写的手都酸了。 诗集: 《武陵少年》,文星,1967。《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 》,大地,1974。《 天狼星 》,洪范,1976。《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隔水观音》,洪范,1983。《紫荆赋》,洪范,1986。《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 》,洪范,1996。《五行无阻》,九歌,1998。《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高楼对海》,九歌,2000。《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唉.......忙了半天,也许还不全,希望您能满意,给个采纳好吗。谢谢。
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从母亲到外遇 [余光中] 4.风铃 [余光中] 5.秦俑 [余光中] 6.所谓永恒 [余光中] 7.石器时代 [余光中] 8.或者所谓春天 [余光中] 9.星之葬 [余光中] 10.夜色如网 [余光中] 11.寻李白 [余光中] 12.火浴 [余光中] 13.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14.蛛网 [余光中] 15.布谷 [余光中] 16.月光光 [余光中] 17.问烛 [余光中] 18.对灯 [余光中] 19.中元月 [余光中] 20.天问 [余光中] 21.扬子江船夫曲 [余光中] 22.算命瞎子 [余光中] 23.下次的约会 [余光中] 24.永远,我等 [余光中] 25.狗尾草 [余光中] 26.乡愁四韵 [余光中] 27.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28.黄昏 [余光中] 29.银叶板痕 [余光中] 30.海棠纹身 [余光中] 31.当我死时 [余光中] 32.五陵少年 [余光中] 33.连环 [余光中] 34.向日葵 [余光中] 35.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余光中] 36.戏李白 [余光中] 37.乡愁 [余光中] 38.欢呼哈雷 [余光中] 39.圆通寺 [余光中] 40.蜀人赠扇记 [余光中] 41.鼎湖的神话 [余光中] 42.梦与地理 [余光中] 43.大度山 [余光中] 44.碧潭 [余光中] 45.纱帐 [余光中] 46.寄给画家 [余光中] 47.第叁季 [余光中] 48.等你, 在雨中 [余光中] 49.焚鹤人 [余光中] 50.催魂铃 [余光中] 51.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 52.余光中诗集 [余光中] 5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54.猛虎和蔷薇 [余光中] 55.书斋·书灾 [余光中] 56.白玉苦瓜 [余光中] 57.呼唤 [余光中] 58.六把雨伞 [余光中] 59.双人床 [余光中] 60.水乡宛然 [余光中] 61.松下有人 [余光中] 62.纸船 [余光中] 63.蒲公英的岁月 [余光中] 64.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66.乡愁 [余光中]
诗集<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余光中最经典五首诗歌(值得收藏,值得分享)
(一)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二) 《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三)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四) 《月光光》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 月如砒,月如霜 落在谁的伤口上? 恐月症和恋月狂 迸发的季节,月光光 幽灵的太阳,太阳的幽灵 死星脸上回光的反映 恋月狂和恐月症 祟着猫,祟着海 祟着苍白的美妇人 太阴下,夜是死亡的边境 偷渡梦,偷渡云 现代远,古代近 恐月症和恋月狂 太阳的膺币,铸两面侧像 海在远方怀孕,今夜 黑猫在瓦上诵经 恋月狂和恐月症 苍白的美妇人 大眼睛的脸,贴在窗上 我也忙了一整夜,把月光 掬在掌,注在瓶 分析化学的成份 分析回忆,分析悲伤 恐月症和恋月狂,月光光 (五) 《永远,我等》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余光中(1928- ),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80年代后,他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

余光中的代表名篇是什么?
余光中的《乡愁》写作背景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于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余光中于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湾。1952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7年主编《蓝星》周刊。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 余光中已出版诗集《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荆赋》、《守夜人》等。《乡愁》曾被选入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余光中的诗有哪些!
1、《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3、《我之固体化》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4、《西螺大桥》矗然,钢的灵魂醒着严肃的静铿锵着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严肃的静。于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既渡的我将异于未渡的我,我知道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此岸的我但命运自神秘的一点伸过来一千条欢迎的臂,我必须渡河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走廊,我微微地颤抖但西螺平原的壮阔的风迎面扑来,告我以海在彼端我微微地颤抖,但是我必须渡河!矗立着,庞大的沉默。醒着,钢的灵魂。5、《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太阳升火,月亮沉珠哪一波是捉月人?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吊古听,鱼龙东去,扰扰多少水族当我老去,千尺白发飘该让我曳着离骚袅袅的离骚曳我归去汩罗,采石矶之间让我游泳让不朽的大江为我涤罪冰肌的江水祝我永生恰似母亲的手指,孩时呵痒轻轻,那样的触觉大江东去,千唇千靥是母亲舔,我轻轻,吻,我轻轻亲亲,我赤裸之身仰泳的姿态是吮吸的资态源源不绝五千载的灌溉永不断奶的圣液这乳房每一滴,都甘美也都悲辛每一滴都从昆仑山顶风里霜里和雾里幕旷旷神话里走来大江东去,龙平媒向太阳龙尾黄昏,龙首探入晨光龙鳞翻动历史,一鳞鳞一页页,滚不尽的水声胜者败败者胜高低同样是浪潮浮亦永恒沉亦永恒顺是永恒逆是永恒俯泳仰泳都必须追随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颊侧侧转转挥刀不断失眠的人头枕三峡6、《五陵少年》台风季巴士峡的水族很拥挤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黄河太冷需要渗大量的酒精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再来杯高梁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声传说祖父射落了九支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千金裘在拍黄行的橱窗挂着当掉五花马只剩下关节炎再没有周末在西门町等我於是枕头下孵一窝武侠小说来一瓶高梁哪店小二7、《火浴》一种不灭的向往向不同的元素向不同的空间至热或者至冷不知该上升或是该下降该上升如凤凰在火难中上升或是浮於流动的透明一氅天鹅一片纯白的形象映着自我长颈与丰躯全由弧线构成有一种欲望要洗濯也需要焚烧净化的过程两者都需要沉淀的需要沉淀飘扬的飘扬赴水为禽扑火为鸟火鸟与水禽则我应选择选择哪一种过程西方有一只天鹅游泳在冰海那是寒带一种超人的气候那□冰结寂寞结冰寂是静止的时间倒影多完整曾经每一只野雁都是天鹅水波粼粼似幻亦似真在东方在炎炎的东有一只凤凰从火中来的仍回到火中一步一个火种蹈着烈焰烧死鸦族烧不死凤雏一羽太阳在颤动的永□□上升清者自清火是勇士的行程光荣的轮回是灵魂从元素到元素白孔雀天鹅鹤白衣白扇时间静止中间栖着智士隐士永□流动永□的烈焰涤净勇士的罪过勇士的血则灵魂你应该如何选择你选择冷中之冷或热中之热选择冰海或是选择太阳有洁癖的灵魂啊□是不洁或浴於冰或浴於火都是完成都是可羡的完成而浴於火火浴更可羡火浴更难火比水更透明比火更深火啊永生之门用死亡拱成用死亡拱成一座弧形的挑战说未拥抱死的不能诞生是鸦族是凤裔决定在一瞬一瞬间□火的那种意志千杖交笞接受那样的极刑向交诟的千舌坦然大呼我无罪!我无罪!我无罪!烙背黥面我仍是我仍是清醒的我灵魂啊醒者何辜张扬燃烧的双臂似闻远方时间的飓风在啸呼我的翅膀毛发悲泣骨骸呻呤用自己的血液煎熬自己飞凤雏你的新生乱曰:我的歌是一种不灭的向往我的血沸停腾为火浴灵魂蓝墨水中听有火的歌声扬起死後更清晰也更高亢8、《星之葬》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9、《风铃》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10、《纱帐》小时候的仲夏夜啊稚气的梦全用白纱来裁缝圆顶的罗帐轻轻地斜下来星云□□的纤洞细孔仰望着已经有点催眠而捕梦之网总是密得飞不进一只嗜血的刺客——黑衫短剑的夜行者只好在外面嘤嘤地怨吟却竦得放进月光和树影几声怯怯的虫鸣一缕禅味的蚊香招人入梦向幻境蜿蜒——一睁眼赤红的火霞已半床11、《寄给画家》他们告诉我今年夏天你或有远游的计划去看梵谷或者徐悲鸿带着画架和一头灰发和豪笑的四川官话你一走台北就空了吾友长街短巷不见你回头又是行不得也的雨季黑伞满天黄泥满地怎麽你不能等到中秋?只有南部的水田你带不走那些土庙那些水牛而一到夏天的黄昏总有一只两只白鹭彷佛从你的水墨画图记起了什麽似的飞起12、《第三季》第三季第三季属於箫与竖笛那比丘尼总爱在葡萄架下数她的念珠串子紫色的喃喃叩我的窗子太阳哪太阳是迟起的报童扔不进什麽金色的新闻我也不能把忧郁扔一只六足昆虫的尸骸那样扔出墙去当风像一个馋嘴的野男孩掠开长发要找谁的圆颈我欲登长途的蓝驿车向南向犹未散场的南方13、《芝加哥》新大陆的大蜘蛛雄踞在密网的中央,吞食着天文数字的小昆虫,且消化之以它的毒液。而我扑进去,我落入网里--一只来自亚热带的难以消化的金甲虫。文明的群兽,摩天大楼压我们以立体的冷淡,以阴险的几何图形压我,以数字后面的许多零压我,压我,但压不断飘逸于异乡人的灰目中的西望的地平线。迷路于钢的大峡谷中,日落得更早--(他要赴南中国海黎明的野宴)钟楼的指挥杖挑起了黄昏的序曲,幽渺地,自蓝得伤心的密根歇底沏。爵士乐拂来时,街灯簇簇地开了。色斯风打着滚,疯狂的世纪构发了--罪恶在成熟,夜总会里有蛇和夏娃,而黑人猫叫着,将上帝溺死在杯里。而历史的禁地,严肃的艺术馆前,巨壁上的波斯人在守夜盲目的石狮子在守夜,槛楼的时代逡巡着,不敢踏上它,高高的石级。而十九世纪在醒着,文艺复兴在醒着,德拉克鲁瓦在醒着,罗丹在醒着,许多灵魂在失眠着,耳语着,听着,听着--门外,二十世纪崩溃的喧嚣。14、《圆通寺》大哉此镜看我立其湄竟无水仙之倒影想花已不黏身光已畅行比丘尼如果青钟铜扣起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自盘得的圆颅塔顶是印度的云塔顶是母亲启古灰匣可窥我的脐带联系的一切曾经母亲在此母亲不在此释迦在此释迦不在此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佛在唐佛在敦煌诺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在摇篮之前棺盖之後而狮不吼而钟不鸣而佛不语数百级下女儿的哭声唤我回去回後半生15、《鼎湖的神话》用的是盘古公公的钢斧劈出昆仑山的那一柄蛀的是老酋长轩辕的乌号射穿蚩尤的那一张涿鹿,涿鹿在甲骨文里雪人在世界的屋脊上拾到鹏的遗羽当黄河改道乾河床上赫然有麒麟的足印五百年过去後还有五百年喷射云中飞不出一只凤凰龙被证实为一种看云的爬虫表弟们据说我们是射日的部落有重瞳的酋长有彩眉的酋长有马喙的酋长卵生的酋长不信你可以去问彭祖彭祖看不清仓颉的手稿去问老子老子在道德经里直霎眼睛去问杞子杞子躲在防空洞里拒绝接受记者的访问早该把古中国捐给大英博物馆表弟们去撞倒的不周山下坐在化石上哭一个黄昏把五彩石哭成缤纷的流星雨而且哭一个夜表弟们把盘古的眼睛哭成月蚀而且把头枕在山海经上而且把头枕在嫘祖母的怀里而且续五千载的黄梁梦在天狼星下梦见英雄的骨灰在地下复燃当地上踩过奴隶的行列16、《戏李白》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阴山动龙门开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惊涛与豪笑万里涛涛入海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无中生有不止不休黄河西来大江东去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有一条黄河你已够热闹的了大江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天下二分都归了蜀人你踞龙门他领赤壁17、《招魂的短笛》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诞生台风的热带海,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太阳火车的单行道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脚心。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驯鹿的白色王国,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18、《黄昏》倘若黄昏是一道寂寞的关西门关向晚霞的匆匆的鞍上客啊,为何不见进关来,只见出关去?而一出关去就中了埋伏晚霞一翻全变了黑旗再回头,西门已闭——几度想问问蝶上的边卒只见蝙蝠在上下扑打着噢,一座空城19、《夜色如网》你知道夜色迷离是怎样来袭的吗?从海上?一盏渔火接一盏渔火?从陆上?一柱路灯接一柱路灯?从风上?一只归鸟接一只归鸟?恢恢的天网疏而不漏撒网的手向无中生有你知道是怎样放怎样收的吗?看坡下斜斜的一行马尾松须发蓬茸,背光的姿态愈来愈暧昧,也愈朦胧面海的那扇长窗正要说暮色来了忽然一变色说,夜色来了说,灰茫茫的天网无所遗漏正细孔密洞在收口无论你在天涯的什么半岛地角的什么楼20、《风铃》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一、余光中的诗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具体如下: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韵。2、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3、留美时期(1958-1959)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4、虚无时期(1960-1961)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5、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以《武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6、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7、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8、历史探索时期(1974-1981)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自然。9、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 (1981以后)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 二、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诗集 <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余光中诗集 扬子江船夫曲算命瞎子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钟乳石我之固体化天问火浴石器时代或者所谓春天星之葬纱帐五陵少年第三季圆通寺春天,遂想起连环银叶板痕民歌海棠纹身问烛乡愁莲的联想等你,在雨中碧潭当我死时在冷战的年代灰鸽子大江东去下次的约会白玉苦瓜永远,我等夜色如网月光光狗尾草乡愁四韵黄昏蛛网中元夜所谓永恒与永恒拔河戏李白寻李白风铃寄给画家布谷控诉一支烟囱珍珠项链梦与地理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欢呼哈雷蜀人赠扇记附:读《蜀人赠扇记》中元月向日葵秦俑鼎湖的神话对灯浪子回头与海为邻 高楼对海
乡愁最有名了哈
一、余光中的诗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具体如下: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韵。2、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3、留美时期(1958-1959)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4、虚无时期(1960-1961)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5、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以《武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6、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7、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8、历史探索时期(1974-1981)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自然。9、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 (1981以后)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 二、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诗集 <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余光中诗集 扬子江船夫曲算命瞎子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钟乳石我之固体化天问火浴石器时代或者所谓春天星之葬纱帐五陵少年第三季圆通寺春天,遂想起连环银叶板痕民歌海棠纹身问烛乡愁莲的联想等你,在雨中碧潭当我死时在冷战的年代灰鸽子大江东去下次的约会白玉苦瓜永远,我等夜色如网月光光狗尾草乡愁四韵黄昏蛛网中元夜所谓永恒与永恒拔河戏李白寻李白风铃寄给画家布谷控诉一支烟囱珍珠项链梦与地理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欢呼哈雷蜀人赠扇记附:读《蜀人赠扇记》中元月向日葵秦俑鼎湖的神话对灯浪子回头与海为邻 高楼对海
乡愁最有名了哈

余光中的诗词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著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余光中《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余光中《月光光》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月如砒,月如霜落在谁的伤口上?恐月症和恋月狂迸发的季节,月光光 幽灵的太阳,太阳的幽灵死星脸上回光的反映恋月狂和恐月症祟着猫,祟着海祟着苍白的美妇人 太阴下,夜是死亡的边境偷渡梦,偷渡云现代远,古代近恐月症和恋月狂太阳的膺币,铸两面侧像 海在远方怀孕,今夜黑猫在瓦上诵经恋月狂和恐月症苍白的美妇人大眼睛的脸,贴在窗上 我也忙了一整夜,把月光掬在掌,注在瓶分析化学的成份分析回忆,分析悲伤恐月症和恋月狂,月光光 ——余光中《永远,我等》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我又何惧?当我爱时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余光中《碧潭》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飞来蜻蜓,飞去蜻蜓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这小舟该多轻这双浆该忆起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听唐朝的猿啼划去潺潺的天河看你发,在神话里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你在彼岸织你的锦我在此岸弄我的笛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余光中《星之葬》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余光中《下次的约会》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握你的手而死是幸运的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凤凰死后还有凤凰春天死后还有春天,但至少有一个五月曾属于我们 每一根白发仍为你颤抖,每一根潇骚都记得旧时候,记得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你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 爱情的一端在此,另一端在原始。 上次约会在蓝田再上次,在洛水之滨在洪荒,在沧海,在星云的叆叆在记忆啊记忆之外,另一端爱情 下次的约会在何处,在何处?你说呢,你说,我依你(你可相信轮回,你可相信?)死亡的黑袖挡住,我看不清楚,可是 嗯,我听见了,我一定去
等你,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涛涛入海 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 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 大江 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领赤壁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永远,我等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星之葬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豆瓣 搜索douban icon豆瓣App跟有趣的人一起刷小组 打开App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诗歌avatar星期一诗社2017-06-15 06:44:52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诗歌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等你,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涛涛入海 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 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 大江 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领赤壁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永远,我等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星之葬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豆瓣 搜索douban icon豆瓣App跟有趣的人一起刷小组 打开App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诗歌avatar星期一诗社2017-06-15 06:44:52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诗歌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