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有哪些?
余光中的诗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具体如下: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韵。2、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3、留美时期(1958-1959)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4、虚无时期(1960-1961)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5、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以《武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6、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7、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8、历史探索时期(1974-1981)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自然。9、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1981以后)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诗歌经典:乡愁 碧潭 风铃 等你,在雨中 招魂的短笛 寻李白 天问 火浴 石器时代 星之葬 或者所谓春天 第叁季 圆通寺 永远,我等 山雨 乡愁四韵母难日(三则)之一< 今生今世 >之二<矛盾世界> 之三 <天国地府>唉 太多了,写的手都酸了。 诗集: 《武陵少年》,文星,1967。《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 》,大地,1974。《 天狼星 》,洪范,1976。《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隔水观音》,洪范,1983。《紫荆赋》,洪范,1986。《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 》,洪范,1996。《五行无阻》,九歌,1998。《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高楼对海》,九歌,2000。《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唉.......忙了半天,也许还不全,希望您能满意,给个采纳好吗。谢谢。
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从母亲到外遇 [余光中] 4.风铃 [余光中] 5.秦俑 [余光中] 6.所谓永恒 [余光中] 7.石器时代 [余光中] 8.或者所谓春天 [余光中] 9.星之葬 [余光中] 10.夜色如网 [余光中] 11.寻李白 [余光中] 12.火浴 [余光中] 13.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14.蛛网 [余光中] 15.布谷 [余光中] 16.月光光 [余光中] 17.问烛 [余光中] 18.对灯 [余光中] 19.中元月 [余光中] 20.天问 [余光中] 21.扬子江船夫曲 [余光中] 22.算命瞎子 [余光中] 23.下次的约会 [余光中] 24.永远,我等 [余光中] 25.狗尾草 [余光中] 26.乡愁四韵 [余光中] 27.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28.黄昏 [余光中] 29.银叶板痕 [余光中] 30.海棠纹身 [余光中] 31.当我死时 [余光中] 32.五陵少年 [余光中] 33.连环 [余光中] 34.向日葵 [余光中] 35.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余光中] 36.戏李白 [余光中] 37.乡愁 [余光中] 38.欢呼哈雷 [余光中] 39.圆通寺 [余光中] 40.蜀人赠扇记 [余光中] 41.鼎湖的神话 [余光中] 42.梦与地理 [余光中] 43.大度山 [余光中] 44.碧潭 [余光中] 45.纱帐 [余光中] 46.寄给画家 [余光中] 47.第叁季 [余光中] 48.等你, 在雨中 [余光中] 49.焚鹤人 [余光中] 50.催魂铃 [余光中] 51.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 52.余光中诗集 [余光中] 5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54.猛虎和蔷薇 [余光中] 55.书斋·书灾 [余光中] 56.白玉苦瓜 [余光中] 57.呼唤 [余光中] 58.六把雨伞 [余光中] 59.双人床 [余光中] 60.水乡宛然 [余光中] 61.松下有人 [余光中] 62.纸船 [余光中] 63.蒲公英的岁月 [余光中] 64.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66.乡愁 [余光中]
诗集<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诗歌经典:乡愁 碧潭 风铃 等你,在雨中 招魂的短笛 寻李白 天问 火浴 石器时代 星之葬 或者所谓春天 第叁季 圆通寺 永远,我等 山雨 乡愁四韵母难日(三则)之一< 今生今世 >之二<矛盾世界> 之三 <天国地府>唉 太多了,写的手都酸了。 诗集: 《武陵少年》,文星,1967。《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 》,大地,1974。《 天狼星 》,洪范,1976。《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隔水观音》,洪范,1983。《紫荆赋》,洪范,1986。《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 》,洪范,1996。《五行无阻》,九歌,1998。《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高楼对海》,九歌,2000。《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唉.......忙了半天,也许还不全,希望您能满意,给个采纳好吗。谢谢。
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2.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3.从母亲到外遇 [余光中] 4.风铃 [余光中] 5.秦俑 [余光中] 6.所谓永恒 [余光中] 7.石器时代 [余光中] 8.或者所谓春天 [余光中] 9.星之葬 [余光中] 10.夜色如网 [余光中] 11.寻李白 [余光中] 12.火浴 [余光中] 13.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14.蛛网 [余光中] 15.布谷 [余光中] 16.月光光 [余光中] 17.问烛 [余光中] 18.对灯 [余光中] 19.中元月 [余光中] 20.天问 [余光中] 21.扬子江船夫曲 [余光中] 22.算命瞎子 [余光中] 23.下次的约会 [余光中] 24.永远,我等 [余光中] 25.狗尾草 [余光中] 26.乡愁四韵 [余光中] 27.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28.黄昏 [余光中] 29.银叶板痕 [余光中] 30.海棠纹身 [余光中] 31.当我死时 [余光中] 32.五陵少年 [余光中] 33.连环 [余光中] 34.向日葵 [余光中] 35.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余光中] 36.戏李白 [余光中] 37.乡愁 [余光中] 38.欢呼哈雷 [余光中] 39.圆通寺 [余光中] 40.蜀人赠扇记 [余光中] 41.鼎湖的神话 [余光中] 42.梦与地理 [余光中] 43.大度山 [余光中] 44.碧潭 [余光中] 45.纱帐 [余光中] 46.寄给画家 [余光中] 47.第叁季 [余光中] 48.等你, 在雨中 [余光中] 49.焚鹤人 [余光中] 50.催魂铃 [余光中] 51.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 52.余光中诗集 [余光中] 53.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54.猛虎和蔷薇 [余光中] 55.书斋·书灾 [余光中] 56.白玉苦瓜 [余光中] 57.呼唤 [余光中] 58.六把雨伞 [余光中] 59.双人床 [余光中] 60.水乡宛然 [余光中] 61.松下有人 [余光中] 62.纸船 [余光中] 63.蒲公英的岁月 [余光中] 64.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66.乡愁 [余光中]
诗集< d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余光中的代表作有什么?
余光中的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代表作品《乡愁》、《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
乡愁啊!,还有《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
余光中代表作品《乡愁》、《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
乡愁啊!,还有《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

余光中最著名的几首诗是什么?
《舟子的悲歌》,野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钟乳石》,中外画报,1960。 《万圣节》,蓝星诗社,1960。 《莲的联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简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参考资料 360问答:http://wenda.so.com/q/1361974357066866?src=140
还有天狼星
还有天狼星

余光中最著名的十首诗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绝色》 与海为邻 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却无壁可隔 一无所有 却拥有一切 ——余光中《与海为邻》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外,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浆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余光中《碧潭》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 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 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 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 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握你的手而死是幸运的 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 凤凰死后还有凤凰 春天死后还有春天,但至少 有一个五月曾属于我们 每一根白发仍为你颤抖,每一根潇骚 都记得旧时候,记得 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 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 你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 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 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 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 爱情的一端在此,另一端 在原始。上次约会在蓝田 再上次,在洛水之滨 在洪荒,在沧海,在星云的叆叆 在记忆啊记忆之外,另一端爱情 下次的约会在何处,在何处? 你说呢,你说,我依你 (你可相信轮回,你可相信?) 死亡的黑袖挡住,我看不清楚,可是 嗯,我听见了,我一定去 ——余光中《下次的约会》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永远,我等》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斩龙顺民心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忆李白》 云只开一个晴日 虹只驾一个黄昏 莲只开一个夏季 为你 当夏季死时 所有的莲都殉情 ——余光中《诀》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星之葬》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如下: 等你在雨中 永远,我等春天,遂想起中元夜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大江东去月光光招魂的短笛下次的约会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向日葵布谷黄昏所谓永恒狗尾草五陵少年白玉苦瓜——故宫博物馆藏风铃夜色如网寄给画家星之葬戏李白风铃火浴圆通寺我之固体化问烛秦俑 ————临潼出土战士陶俑西螺大桥无题蛛网芝加哥对灯纱帐鼎湖的神话中元月石器时代第三季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