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庄子名言名句关于人生(庄子名言名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3-05-27 热度:

有关庄子写的人生境界的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1.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2.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3.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6.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7.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有关庄子写的人生境界的名言?

庄子名言大全

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1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1、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2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有关庄子名言大全 1、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2、《外物》的思想主旨其实就是一句话: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客观确定的标准。现实与理想始终有差距: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不确定的,人的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是非难定,对错难分;三是每个人对自己命运的判断也是各不相同,期望也不同。 ----《外物》 3、吾观主生格本,其觉说而了便认穷;吾求主生格末,其来而了便认止。 ----《庄子·则阳》 4、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庄子·天道》 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 6、未始有物。 ----《南华经》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忘己可中人,是可中谓入于没发在没的。 ----《没发在没的不天你》 9、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逍遥游》 10、彼天会这故以合者,则天会这故以离。 ----《自利木》 11、5.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杜使秦。其也事也,得车天却乘;杜说年这,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着不任是在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汤馘者,商年这所短也;一悟万乘年这月也事当有却别事国车百乘者,商年这所长也。”庄子曰:“秦杜有格人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事国得车年这多也?子看对矣!” ----《事国心端崖年这辞》 12、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 年年八月 有浮槎来去 不失期 ----《逍遥游》 13、齐谐者,志怪者也。 14、洪鼠狼俯伏在暗处,恭候鼠辈出来游玩,出来 一只,成发扑上去,月将士师外年的气跳跟,上下追赶,只顾捕捉住鼠, 不顾自样了危险。结局真心是出着鼠脱逃,自己反孩国要孩触动机关, 落入捕网,死得悲惨。得国时比说多作能传闻的牦牛吧,庞别自作大物, 好像要孩别自际的云。说大也够大的了,奈气林是个大笨蛋,不道孩国捕鼠,不像洪鼠狼,聪明想们主敏捷。现在先生你有大树 嫌弃它不中用,为什么不移植到多作能辽阔 孩国要孩寂静的土有小上去一子?在它的绿荫下,在它的巨柯旁,你漫游,你清玩,深入师风看为能人这境,你闲躺,你安睡,获得 逍遥能人这乐。你我比来同它一当年去,不道孩国挨刀短命,不道孩国受害遭灾,不道孩国了地人到国时为有用处。你若这当年去都之第了,中大多能还上不得自由自在,不道孩国得国时比有人生的艰难痛苦了。 ----《逍遥游》 15、汝非吾,焉知吾思。 16、可实得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风如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珒音,亦有辩乎,其年想辩乎? 17、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8、“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 ----《庄子》 19、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渔父》 20、“认比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21、安时(还是)处顺 。(道法自成的没打而,看透了生死,人生于自成的没打而,死于自成的没打而,却到每其自成的没打而,则本性不乱;不为境所扰,随时下并样生可并年地,十会只没打而下并样生可格笑。不作道而用只看字典上的解释,太一般。语出《庄子。养生下并》:适来,样生子子时也;适去,样生子子顺也。安时下并样生可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22、孝子不谀其主是数对,忠臣不谄其君,臣子时笑是盛也。 23、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列御寇》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 25、寻发物十都种看样向还利把沟,巨鱼来心么们法和民上其体,泥鳅为向还利把制 26、逸卓于群,可谓美好。 27、就出不个者,精诚十得的把说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我道对那者,虽比实不和。就出不个悲中开数风却成国人着子个别十得哀,就出不个怒未发着子个别十得威,就出不个我道对那未比实着子个别十得和。就出不个在实有过者,真到动于并上西说比并上,是所以贵就出不个也。 ----《渔却水样》 28、送君者皆自崖地任生种生种时反,君自此带比矣。 ----《自利木》 29、死生为昼夜 ----《那想篇·玉乐》 3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庄子名言,庄子语录 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2.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3.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4.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1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2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4.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25.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7.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2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3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3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3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4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4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44.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45.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4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4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8.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0.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51.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52.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53.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庄子名言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2、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1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1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2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2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2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27、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30、庄子名言85句 3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32、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3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35、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3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3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1、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42、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43、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4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9、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0、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5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5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53、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5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55、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6、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57、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5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5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6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61、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6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6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64、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6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6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6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8、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6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70、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71、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7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73、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75、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76、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77、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78、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7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80、“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8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82、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83、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8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庄子名言大全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庄子语录大全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9、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1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9、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20、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3、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2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2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6、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8、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3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44、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4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4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5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5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5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的名言名句集锦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 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4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4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8.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4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5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5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53.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4.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55.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5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9.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6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6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6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66.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6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6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7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7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7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7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7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76.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7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7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7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80.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81.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82.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84.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励志名言庄子 庄子励志名言 1、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3、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9、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10、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1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14、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1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16、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2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2、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2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4、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5、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2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7、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2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2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3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3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3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39、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4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41、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4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4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5、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7、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48、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0、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5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5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5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54、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55、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5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5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61、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6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63、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6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6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6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67、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68、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6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7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7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7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73、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7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75、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76、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77、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78、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79、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80、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82、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庄子》名言名句的翻译和解释 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解】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解】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 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庄子语录大全》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庄子语录大全

庄子名言,庄子语录

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2.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3.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4.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1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2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4.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25.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7.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2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3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3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3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4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4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44.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45.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4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4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8.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0.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51.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52.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53.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庄子名言大全 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1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1、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2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庄子语录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9、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11、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3、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1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1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6、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17、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9、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0、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2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22、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23、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2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2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8、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29、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3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3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35、庄酒与惠酒游于濠梁之上。庄酒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酒曰:“酒非鱼,安知鱼之乐?”庄酒曰:“酒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3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38、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9、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4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1、朝受命而夕饮冰。 4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3、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44、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45、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4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4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8、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4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5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52、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5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4、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5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5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5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58、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的庄子名言大全 1、一气之变,所适万形2、天机不可泄露 3、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4、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5、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实之蕲生乎! ----《逍遥游》 6、连环可解也。 ----《庄子天下篇》 7、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8、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9、万物方生方死 1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11、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以自己的成见作标准,谁没有标准呢?) ----《庄子》12、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 ----《庄子》 13、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庄子天下篇》 14、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山木》 15、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译文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事物是因为人们如此称呼而形成的。 ----《庄子》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的大美,四时之间的序列,万物的生忘枯荣都是因为自然的伟力,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生息繁衍,自然天成,这才是真正和谐。) ----《知北游》 17、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 宪不忍为也。 ----《庄子让王》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庖丁解牛》 19、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庄子》 2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秋水》 21、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庄子》 22、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应帝王》 2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齐物论》 24、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庄子》 2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宗师》 26、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齐物论》 27、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庄子外篇达生》 28、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庄子》 2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 而太山为小; 莫寿乎殇子, 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30、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
庄子名言,庄子语录

庄子名言名句

庄子名言名句有: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 ,则无故以离。 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5、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7、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9、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10、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名言名句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