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道家思想,道家最经典的一句话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古老的道家思想精华,创立了道家这一思想流派。自那以后数千年,道家思想一直在流变中发展、前进,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学术著作、经典理论。那么今天的道家文化就为你总结,道家传世智慧中,哪一句最经典。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顺应自然乃无为,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赏析: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赏析:老子在此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也就是说只有顺从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生活,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处世善于安居卑下,心地善于保持深沉,交友能相亲相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才能,行为善于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赏析:道家认为,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而有道行的人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 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所以我知道了“无为”的好处。 赏析:“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家思想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至柔”在这里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老子在这句话中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 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赏析:道家认为,在自然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各自按照各自的规律生存、进化、发展着。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 以上这些出自道家经典的句子,都是历经千年流变依然脍炙人口,盛行不衰的智慧之语。但其中最经典的,应该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属,这句话,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登场亮相,想必大家经常听、也经常引用,但也正是这句话,暴露了我们最常犯的国学错误。 许多人以字面来理解这句老子名言,认为“不仁”指的是“不仁慈、残暴无道”,反应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然而实际上,“不仁”指的是不感情用事,全句不是表达遭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相反,指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即,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这句话表述的是老子无神论的思想倾向,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否定了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结束语:道家思想深奥莫测,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玄学色彩,从古至今引起人们的各种揣摩与解释。当今道家思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了解、学习道家典籍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凭空猜测臆断,否则就难以感受道家思想的魅力了。

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
1、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悟道:不贪不腐心安然,潜心修行天地宽。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 第八章》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悟道:水利万物而不争,顺势而为成大道。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译文: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悟道:心灵从容不忘本,贫富贵贱无杂念。 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悟道:勤奋耕耘天地间,言行举止要规范。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道德经 第五十章》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悟道:养生适度多吃素,寿终正寝不吃药。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悟道:低调做人纳百川,潜心做事天地间。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人生悟道:建功立业不彰显,戒骄戒躁写人生。 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译文: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悟道:顺其自然修自己,改变他人徒枉然。 9、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译文: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悟道:藏起锋芒显混沌,不漏棱角成大器! 10、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 第三十一章》 译文:战争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悟道:常怀一颗善良心,人中豪杰善中来。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名字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名字有哪些
1、太阴星君  2、龙川道长 3、玉玄子 4、玄诚道人 5、六御天帝 6、太阳星君 7、九鹰道长 8、凌风子 9、凌霄道人 9、金母木公 10、武德星君 11、玄清道长 12、玉道子 13、玄诚子 14、佑圣真君  15、虎啸真人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如下: 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养神惜气以持盈,喜坠阳兮怒损阴。两目内明驯虎尾,朦朦双耳听黄庭。 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速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6、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天发杀机,奕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路,人发杀机,天地翻覆。用九,群龙无首,吉。
天发杀机,奕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路,人发杀机,天地翻覆。用九,群龙无首,吉。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诗句类】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2、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道德经》 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老子《道德经》 5、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道德经》 6、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道德经》 7、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1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 【通俗类】  1、前世,你为我入魔;今生,我为你成仙。 2、我欲度你成仙,却被你度成了人。 3、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名人名言】 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 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4、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7、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9、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10、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语录类】 1、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5、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