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诗
温庭筠的诗 1、《江上别友人》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2、《春日偶作》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3、《寄山中友人》 惟昔有归趣,今兹固愿言。啸歌成往事,风雨坐凉轩。时物信佳节,岁华非故园。固知春草色,何意为王孙。 4、《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5、《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比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6、《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7、《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8、《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9、《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0、《南歌子》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1、《杨柳枝》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12、《杨柳枝》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13、《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14、《杨柳枝》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5、《送人东归》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6、《春日》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飞。美人鸾镜笑,嘶马雁门归。楚宫云影薄,台城心赏违。从来千里恨,边色满戎衣。 17、《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18、《春日野行》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19、《夜宴谣》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 20、《元日》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温庭筠 苏武庙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释: 1、云边句:汉要求苏武回国,匈奴诡言武已死。后汉使至,常惠教汉使向单于说:汉帝射雁,于雁足得苏武书,言其在某泽中,匈奴才承认苏武尚在。雁断:指苏武去国久。胡天:指匈奴。2、陇上句:指苏武回国后,羊仍回原处。陇:通垄,高地。3、冠:古男子二十岁加冠典。4、茂陵:意谓苏武回国时,武帝既死,也得不到他封侯之赏。 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赏析: 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温庭筠这首诗正是塑造了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的对仗颇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 温庭筠 利州南渡 《利州南渡》 作者: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 1、澹然:水波动貌。2、翠微:指青翠的山气。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桨,也指船。4、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5、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灭吴,为上将军。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 译文: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乃声惊散沙洲草丛的鸥鸟,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意义,飘泊五湖独自忘掉世俗心机。 赏析: 诗写日暮渡口的景色,抒发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诗的起句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层次清晰,色彩明朗。 温庭筠 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南。2、动征铎(du):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3、槲(h):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4、枳花照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宋开玉《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6、凫(f)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温庭筠的主要作品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南歌子词二首/ 添声杨柳枝辞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诉衷情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野史轶闻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 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悰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从此以后,温更加不得意。累身岂止干皇帝在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连不断地得罪了上级,那他青云直上的希冀恐怕就会被无声无息地取消了。这可真是令人深感悲哀的事情。晚唐时期的著名诗词作家温庭筠,①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他少年时期便已天才雄赡,词气英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写成数万字的文章,却丝毫不觉得费力。他只要把手交叉着调弄了八次,一首声情并茂的七律诗便出来了。但只是很可惜,他在考场里的出色表现只能当“枪手”而代人捉刀——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里常说的代考者的“发轫”吧,而他自己却始终是那么不如意。只是他的文名委实太大了,以至于连爱好写诗的宣宗皇帝,因想不出拿什么来对“金步摇”时,遂想要让这个还考不取进士的温庭筠来对;温当即就对以“玉条脱”,②宣宗也不得不佩服他这敏捷的才思了。针对“白头翁”,温庭筠就来个“苍耳子”;这对仗也极工稳,所以自然又引来了人们的一片赞叹之声。而温却是一个性格放荡不羁的人,为此,他给自己后来的生活添了许多麻烦。在一个冬日里,天色比较阴暗,爱好微服出行的宣宗跟温庭筠在一个旅馆里凑巧遇上了,但他俩当时互不认识;温比较傲慢,而且还带有戏谑的口吻问宣宗:“您不就是当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吗?”在得到否认后,温又继续问询:“那么,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人吧?”对温所涉的一众小官,宣宗只得说道:“皆非也!”回宫后,宣宗心里实在觉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温贬谪到了方城当县尉去。为此,给他送行的一群诗友都为之深深叹息;在大家为这次送行所做的诗里,诗人纪唐夫的七律诗是写得最好的,其诗云: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且尽绿醹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③事实上,温庭筠在冒犯皇帝被贬谪到远方任小官之前,他还得罪过时任宰相的令狐绹,致使他受到疏远,导致他的仕途尤其蹭蹬不堪。当时,宣宗爱好听那些漂亮的宫女歌唱《菩萨蛮》词,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宰相令狐绹便把这事儿交给了温办理。温把词写好并让令狐呈献给皇帝后,当即就得到了赞赏。令狐原本吩咐过温不要把这代作词的实情“捅”出去,结果温还是给捅了出去。这样一来,觉得自己的老脸无处可搁的令狐绹不觉大怒,从而就疏远了温;使温在考进士时受尽磨折。但温毕竟是很有才华的,后来令狐仍向他咨询一些事情。谁知温又慢条斯理地拿令狐开玩笑,说大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南华经》里便可找到;要知道,它并不是什么冷僻的书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国家大事之余,也不妨多看看些书。这话更是惹恼了令狐绹,从而他就不再理会温了。所以温在诗里就写有“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的句子,④用来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叹,但于事却已无补了。到了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仕途上略微有些起色的温庭筠,出任选拔秀才的主考官。由于自身深受进士考试的一再打击,所以他对那些贫寒家庭出身的读书人很能照顾,极力予以荐拔。但他的官也就仅仅做到国子助教而已,后来他却又不幸流落而死。⑤这可真要令人为之洒上一掬同情之泪了!按:① 此据《旧唐书》等,而《新唐书》作“温廷筠”;至于《北梦琐言》则又作“温庭云”。② 此据《北梦琐言》卷四,而《唐才子传》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则以为温跟令狐绹之间事,恐非是。③ 醹,《唐诗纪事》作“醽”,可从。路,汲古阁本作“远”,可从。而“沾”一作“沾”,实同。又,累,去声。④ 胡震亨《唐音癸签》则以为此诗句属温哭其亡友之作,原作“终知此恨难消遣,辜负《南华》第二篇。”俟再详考之。⑤互参本书《登第凭谁怜下第》。

温庭筠代表诗句
1《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4《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5《梦江南·千万恨》唐代: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6《过分水岭》唐代: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7《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8《莲花》唐代: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9《更漏子·玉炉香》唐代: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10《元日》唐代:温庭筠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 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题西明寺僧院》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题裴晋公林亭》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鄠杜郊居》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遐水谣》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送淮阴孙令之官》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送李生归旧居》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题西明寺僧院》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题裴晋公林亭》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鄠杜郊居》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遐水谣》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送淮阴孙令之官》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送李生归旧居》

温庭筠诗句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新添声杨柳枝词》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 《梦江南·千万恨》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温庭筠古诗词 1.《商山早行》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忆江南·梳洗罢》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3.《酒泉子·楚女不归》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玉钗斜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4.《梦江南·千万恨》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5.《南歌子·倭堕低梳髻》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6.《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7.《瑶瑟怨》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8.《苏武庙》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代: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 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通首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颇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
温庭筠古诗词 1.《商山早行》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忆江南·梳洗罢》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3.《酒泉子·楚女不归》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玉钗斜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4.《梦江南·千万恨》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5.《南歌子·倭堕低梳髻》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6.《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7.《瑶瑟怨》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8.《苏武庙》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代: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 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通首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颇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

形容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诗句
1. 关于英年早逝的诗句 关于英年早逝的诗句 1.关于“朋友英年早逝,惊讶痛惜”的诗句都有哪些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2、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梦微之》——唐代:白居易 释义: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3、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哭李商隐》——唐代:崔珏 释义: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4、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蔡中郎坟》——唐代:温庭筠 释义:古坟零落唯有野花正逢春,我听说蔡中郎也有了后身。 5、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元稹 释义: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2.感悟英年早逝的诗词歌赋感悟英年早逝的诗词歌赋有: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代杜甫《蜀相》,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非瑜背诺,天不假年。 出自江上柳如烟的策瑜文《周郎》,意思是:不是我周瑜要背弃辅佐孙权的诺言,而是上天不给我时间。 3、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沦落不过君。 出自唐代白居易《李白墓》,意思是:虽然你曾写过惊天动地的文章,可是,诗人一向多薄命,而在薄命诗人中,却没有人比你更失意沦落的啊! 4、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出自元代赵孟頫《岳鄂王墓》,意思是: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5、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出自唐代白居易《梦微之》,意思是: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3.英年早逝的文人以及著名诗句纳兰容若,三十一岁逝著名的诗句有: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王勃,二十六岁逝著名诗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线1、亭夜宴——王勃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2、风——王勃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3、泉宴——王勃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4、道观——王勃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5、关晨度——王勃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6、薛华——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4.英年早逝的文人以及其著名诗句有哪些英年早逝的文人和其诗词 纳兰容若,,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 著名诗句有: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二十六去世。 著名诗句有: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5.推荐几首“悼英年早逝的同学”的诗词1、《哭李商隐·其一》唐·崔珏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2、《哭李商隐·其二》唐·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3、《李白墓》唐·白居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4、《岳鄂王墓》元·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5、《梦微之》唐·白居易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