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句道家经典禅语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下面给大家精选了50句道家经典禅语,喜欢的朋友可以读一下! 1.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5.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6.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0.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11.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2.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13.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14.自以为拥有的人,其实是被所拥有。 15.情执是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 21.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2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23.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4.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7.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3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3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33.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4.恋爱不是慈善,不能随便施舍的。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5.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6.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7.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9.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40.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41.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42.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43.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44.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定要保有颗完整的本性和颗清净的心。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47.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48.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49.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50.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上面给大家精选的道家经典禅语,希望大家喜欢!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  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6、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8、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9、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0、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3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5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5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2、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3、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4、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6、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一种人生一句禅语  一种人生一句禅语 1、人生难免经受挫折,风雨过后就是彩虹;生活难免遭受苦难,雨过天晴终有阳光。 2、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3、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则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4、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 5、运动使人充满生机活力,音乐使人充满浪漫快乐,思考使人充满智慧理智。 6、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7、生活不能游戏人生,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生活不能没有游戏,否则就会单调无聊。 8、给自己找茬是诊断,给自己找事是磨练,给自己剖析是知己,给自己嘲笑是激励! 9、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没有休止符;前进路上大步走,天下谁人不识君! 10、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11、拥有了一颗赤城的心,便拥有了朋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了友爱。 12、要感谢给你提意见的人,他使你成熟;要感谢给你造困境的人,他使你坚强。 13、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14、要留下人生足迹,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要少走人生弯路,就必须三思而行。 15、生命因运动而精彩,生活因乐趣而充实,学习因思考而深刻,交友因真诚而持久! 16、不求牛气冲天,只求默默耕耘;不盼牛高马大,只盼俯首成孺子牛! 17、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18、当你对自己微笑时,世上没烦事能纠缠你;当你对自己诚意时,世上没人能欺骗你。 19、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 20、开拓者独辟蹊径,保守者因循守旧,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 21、做人要地道,好人有好报;做事要踏实,步履才坚实! 22、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 23、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24、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最易迷失自己;处在别人的关爱中,最易弱化自己。 25、别为失败找个理由,这样容易失去自信;要为失败找个对策,这样才能产生力量。 26、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会跌倒。 27、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智慧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索;快乐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28、财富是一时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荣誉是一时的荣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知识,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 29、要改造世界,得先改造自己;要成就事业,得先劳苦自身;要胜利登顶,得先奋力攀登。 30、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 31、从未失败就意味着从未成功;从未挫折就意味着从未胜利;从未反思就意味着从未经历;从未跌倒就意味着从未登顶。 32、我们要为快乐而生活,为自信而前行,为辉煌而攀登,为理想而奋斗,为事业而尽力,为祖国而献身,这样才不枉此生。 33、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34、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35、在人生征途中有许多弯路、小路、险路、暗路,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远方。 36、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 37、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38、当你习惯过一种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过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会过得很精彩。 39、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40、事物是辩证的,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失去另一些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41、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 42、没有运动,生活等于昏睡;没有思考,生活等于盲从;没有节制,生活等于毁灭;没有快乐,生活等于凝固。 43、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44、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45、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扰;做人中最苦恼的是委屈。 46、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47、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谨慎选择才能确保正确方向,糊涂选择就易步入歧途,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 48、学会赞赏吧,它能拉近朋友间的距离;乐于赞赏吧,它能鼓励朋友不断上进;自我赞赏吧,它能激发自身的潜能。 49、路由足与各组成,所以才人各有路;正因为人各有路,所以才人各有成。 50、生活六朋友:信心是支柱,目标是动力,三思是舵手,运动是健康,知识是财富,知足是大乐。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家经典禅语静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1 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1.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2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 治人事天,莫若啬。 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5.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6.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9.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3 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4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4、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6、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7、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8、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0、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3、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2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30、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3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32、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33、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3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3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3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37、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39、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4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41、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4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4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4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4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49、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51、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5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5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55、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5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5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5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6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6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6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6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7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1、唇亡则齿寒。《庄子l箧》。 7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7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7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5、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76、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7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7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7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8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8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8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8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84、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8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86、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8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8、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8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91、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淮南子精神》。 92、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93、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淮南子道应》。 94、大勇反而不勇。《淮南子道应》。 ;

道家经典禅语
道家经典禅语(精选170句)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下是我整理推荐的道家经典禅语(精选170句),喜欢的朋友可以读一下! 道家经典禅语 篇1 1、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5、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6、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0、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11、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2、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13、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14、自以为拥有的人,其实是被所拥有。 15、情执是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 2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21、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2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23、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4、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7、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28、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29、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30、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3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32、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3、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3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3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3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3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0、恋爱不是慈善,不能随便施舍的'。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2、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3、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44、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45、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46、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47、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48、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49、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50、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定要保有颗完整的本性和颗清净的心。 道家经典禅语 篇2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4、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6、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7、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8、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0、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3、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2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30、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3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32、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33、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3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3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3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37、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39、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4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41、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4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4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4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4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49、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51、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5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5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55、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5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5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5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6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6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6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6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7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1、唇亡则齿寒。《庄子l箧》。 7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7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7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5、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76、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7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7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7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8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8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8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8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84、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8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86、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8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8、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8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91、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淮南子精神》。 92、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93、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淮南子道应》。 94、大勇反而不勇。《淮南子道应》。 3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7、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9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9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0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家经典禅语 篇3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道家禅语
道家禅语大全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以下是我整理推荐的道家禅语大全,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领悟。 道家禅语大全 1.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淮南子·精神》。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6.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7.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9.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1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1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5.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1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2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2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8.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2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6.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0.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4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43.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4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5.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8.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49.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5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道家经典禅语大全 51.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52.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53.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5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7.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5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59.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60.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61.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6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7.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68.唇亡则齿寒。《庄子·胠箧》。 69.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0.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7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72.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73.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74.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75.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7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7.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7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7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8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8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8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85.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8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88.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8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9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2.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5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3.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9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7.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98.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99.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10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

道家的经典禅语
道家的经典禅语 关于道家的经典禅语,我们中国先贤做出了无尽的阐释,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吧!下面为大家搜集道家的.经典禅语,很希望能帮到你! 道家的经典禅语(一)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4、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6、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7、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8、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0、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3、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2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30、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3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32、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33、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3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3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3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37、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39、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4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41、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4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4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4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4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49、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51、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5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5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55、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5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5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5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6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6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6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6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7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1、唇亡则齿寒。《庄子·胠箧》。 7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7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7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5、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76、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7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7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7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8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8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8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8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84、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8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86、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8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8、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8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91、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淮南子·精神》。 92、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93、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淮南子·道应》。 94、大勇反而不勇。《淮南子·道应》。 道家的经典禅语(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治大国,若烹小鲜。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