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八):勇气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善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闪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听着上海南京路商业街朗读亭里,一个来自上海的盲童小姑娘,自己创作的《与黑暗一起走过的日子》,献给不断努力和怀揣梦想的自己。看着她拿着放大镜去看读本的样子,不免觉得心疼,也为她的坚强感动。正文:在与黑暗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经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黑暗让我变得更坚强,黑暗让我更好地懂得了爱与付出,黑暗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随着《朗读者》的播出,越来越多的故事在朗读亭里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起书本,为身边最爱的人朗读一篇文,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给最爱的人朗读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朋友,你也可以思考一下。 江一燕,1983年9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音乐创作人、写作者、摄影爱好者、山区支教老师。 2007年,江一燕因拍摄电影《撒谎的村庄》而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长洞小学的学生们结缘,她为当地的贫困孩子们筹集了几万元的善款,随后又为学校修路、为学生们建立广播站,这一切爱心行动让学校的孩子们对江一燕倍感感激,都尊称她为“小江老师” 。 从2007年到现在,她坚持做了10年山区支教老师,每一年她读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去到支教的学校,一般都是直接过去,在那里,她教孩子们各种科目,包括朗读,陪孩子们一起玩耍。当她谈到孩子们的时候,是那么的满含激情,不再是那个参加《我们来了》时候,镜头下那个不自在的江一燕。 她的勇气来自于曾经的舞蹈老师--章燕,她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告诉她:上我的课,要坚持。然后她就跟着老师学了舞蹈,由于父母比较忙碌,没时间去接她,老师就把她带到宿舍,吃过饭后,骑着自行车送江一燕回家,她至今还记得坐在老师自行车后面幸福的画面。 她说是老师一直陪着她,陪着她到北京,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把陈忠实老师《晶莹的泪珠》送给最亲爱的章燕老师和大山的孩子们,听着文章中的故事,仿佛写的就是那些大山中她的孩子们,她也是那些单纯善良的孩子们一直热爱的小江老师。 她是一个少有绯闻的演员,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时间,她拍电视、演电影,开摄影展,写书,小小的身躯藏着大大的能量,期待更多的作品与大家见面。 后记:2015年9月起,她开始在各地举办“江一燕LOVE公益摄影展”,将所有的收入捐献给支教事业;11月,江一燕出席美国《国家地理》举办的全球摄影大赛,病获得《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12月,她成为中央电视台年度《感动中国》22位候选人之一,央视网称其为“以工艺指教为生活方式的明星”。 汪明荃,1947年8月28日生于上海,其后移民香港,香港著名女艺人。 罗家英,1946年9月22日生,祖籍广东顺德,粤剧表演艺术家。1949年罗家英跟随父亲罗家权定居香港。 看着采访的时候,两个人斗嘴,感觉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爱情,1987年,因为罗家英的搭档离开了,朋友就给罗家英介绍了汪明荃作为搭档,平日里,除了工作之外,两个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去旅行。 2004年,在罗家英患上了晚期肝癌,汪明荃驾车去医院看望罗家英的时候,出于想照顾罗家英,汪明荃就跟罗家英说:我们结婚吧。 后来因为罗家英的母亲去世,香港的习俗是需要在报纸上发讣告,汪明荃觉得没结婚,没有名分所以不同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所以他们于2009年5月2日,61岁的汪明荃和62岁的男友罗家英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结束了这段长达21年的爱情长跑。 听着采访中罗家英老师说:自己头一次结婚,而汪明荃第二次结婚,所以他更金贵,汪明荃老师说:珍贵,突然觉得他们的生活中,应该充满了各种的开心。 董卿老师问:你们对于2009做出结婚这个决定是对的吗?罗家英老师说:绝对对,因为我找了一个好老婆,我的一生中,唱戏也不出名,拍电视也不出名,但是我的老婆很有名。 还记得罗家英老师出演的《国产凌凌漆》和《大话西游》的精彩演出。祝愿两位老师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2002年9月17日,一对双胞胎兄弟秋歌秋语出生,秋歌秋语的名字取自《诗经东门之池》中的可与晤歌、可与晤语,寓意就是想要孩子长大后,每天能欢歌笑语。 秋爸是分子生物学的博士,秋妈是个白领,孩子的出生本应充满欢声笑语,对她们来说却是一片寂静。2004年,秋爸秋妈忽然发现,已经两岁的双胞胎儿子还不会说话,眼神空洞。经检查,2004年11月15日,两个儿子均被确诊为孤独症。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个怎么都无法接受的事实,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教会孩子做会一些基本的动作。 这么多年里,家里换了7、80个陪护的人,因为谁也不确定兄弟俩下一秒会做些什么,所以必须有人在身边看着,他们在烦躁的时候,拿头撞击墙壁,抓妈妈的头发,即便妈妈疼了,也不懂的放手,秋爸秋妈说,他们的一生都需要有人看护着。 更让人觉得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哥哥秋歌又被确诊为白血病,让这个家庭在寒冬中又颤了一颤。在而后的治疗和化疗中,由于孩子的各种不配合,老是拔针管,没办法,就找人24小时陪护,摁着孩子的手,不让他拔针头,万幸的是最终孩子,还是顺利的通过化疗,熬过了白血病医学上的5年危险期。秋爸秋妈凭借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苦苦支撑,给孩子重新撑起了一片天。 董卿老师问:走到现在,再回望你们的这种勇气是来自哪里? 秋妈:我觉得是来自于爱,还有一种为人父母的使命感,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宝宝、贝贝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的活着,这辈子我想做他们的守护神,我的愿望就是比他们多活一天,因为这样,我才能够多照顾他们一天。 秋爸:爱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每个家长的天性吧,光哭或者抱怨,或者你躲,这些都没有用,我们只能够迎上去,面对现实吧! 听着秋爸秋妈这样的回答,眼泪不自觉的往下流,回望每个人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背后的父母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汗水。 秋爸后来和北京另外两个理科生家长,做了一个面向自闭症家庭的一个网上免费的平台,有的家长会找他,秋爸说,极端的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跳海,秋爸一般在平台上劝那些父母都说:苦不苦看看秋爸,他们家两份堵;累不累看看秋爸,他们家两份罪。这样才能够让其他父母平息一下自己的心情。 秋爸秋妈把海桑《给我的孩子》送给秋歌秋语,祝愿这个家庭能够幸福下去,祝愿秋歌秋语能够平安健康的成长,少些磨难。 后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李宁,壮族,男,生于1963年3月10日,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 1982年 12月22日,李宁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获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比赛中夺得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项冠军,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接近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的1/5,成为该届奥运会中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退役后,李宁以其姓名命名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 李宁品牌从创业初期,到现在品牌店遍布全国各地,李宁人相信:人有无限潜能。运动让人更加自信,敢于表现,不断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有这样的品牌观,并始终不渝地付诸实践。 李宁接受媒体采访谈到2012的困难:从生意和事业上来讲,人生难免高潮与低潮。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脱离市场。现实很痛苦,我的压力很巨大,这是源于我对自己理想梦想的追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是我的能力,学习和承受的东西已超出自身的条件,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把握机会,鼓起勇气向前进。这是高潮也是低潮。 面对互联网的今天,2014年李宁品牌遭受了一定的挫败,李宁担任CEO,走在最前端和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克服每一个困难,在2015年,就出现了扭亏为盈的状态。 李宁说: 有信心就会有勇气,有梦想就会有冲动。 李宁把巴金的《做一个战士》献给陪伴在身边一起奋斗的人,当董卿老师问到: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李宁说: 做一个战士,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是不会被假象所迷惑的。 翟墨,航海家、艺术家,1968年出生,山东泰安新泰人。 第一次看见老师的造型,就感觉好有艺术家的风范,对于他这些年做的有挑战的事情,更是觉得所有的经历就像老师的造型一样,独一无二。 2000年以来,多次自驾帆船访问南太平洋诸岛国,进行文化、艺术考察,并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成为 “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 (环球航海的定义:国际上一个规定,就是穿越地球的所有的经线。) 他回忆道:当时在新西兰,拍纪录片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问一个老船长,你开着这个船去过多少个国家?船长说:为地球转了一圈半了。于是就自己买了一艘船。 他说当时途径汤加海沟的时候,赶上了地震和恶劣的季风,十二级的风刮了5天,他在那么恶劣的天气下,又是缝帆,又是缝因为进船舱时候受伤的脚,他说:在远程航海或者极限运动的时候,能活着回来,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董卿说:勇气是让你能够走出家门,也希望每一次都能够平安回来。他说:谢谢。 他说当他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看不到别的鸟类,只有海燕。他把高尔基的《海燕》献给有勇气正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和船长。 樊锦诗,汉族,女,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 现年79岁的樊锦诗,满头白发,她说念中学的时候,就对文章中那段莫高窟特别感兴趣,独爱历史专业,后来就读了考古学。 大学毕业后,就去了敦煌工作,婚后,她的先生原本在武汉大学,后来也去到莫高窟工作,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她就把孩子背在身上,接着工作,5个多月的时候,孩子从床上摔下来了一次,后来她就把孩子送回老家给孩子姑姑带,5年后老二出生,就把老二放在农村老家,把老大带出来,就是这样的热爱,让她把觉得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 樊院长的先生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和樊院长的一生:相恋在未名湖,相爱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 为了莫高窟的数字工程,樊院长花了30年的时间。樊院长回忆到:1908年,莫高窟被盗,其中一个法国人叫伯希和,他不是一般的毛贼,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他去了以后,就拍了好多照片,去翻的照片发现那个时候的莫高窟,有的地方已经退化了,有的是脱落了,所以更应该加紧做档案,加紧做档案就要拍照,但是照片放时间久了会变色,接着就做了10年。 80年代末,樊院长一次到北京出差,一个人知道她在做科技保护,就找到她,说可以通过电脑来做,结果不是特别满意,又过了10年,到了90年代末,已经跟国外合作,洞窟里铺轨道,《五台山图》十三米多长,三米多高,40多平米,用六千多张照片拼接出来,一点也不能变形,这样数字敦煌就保存下来,达到了初步效果。 董卿对于樊院长做的事情,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逆天。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感谢为了保护莫高窟而奉献一生的考古学家们,为全人类守护着人类历史的财富。 朗读者作品系列: 《朗读者》(一):遇见是缘分的开始 《朗读者》(二):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朗读者》(三):人生的选择 《朗读者》(四):活着就是最好的礼物 《朗读者》(五):第一次 《朗读者》(六):生活不相信眼泪 《朗读者》(七):告别

董卿的名言名句勇气
1.人生的不可测,在任何时候,都要抱着一份希望。 2.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3.可以说脚踏大地,泥泞,我相信一定会磨砺他们的青春,让他们的人生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华,这光华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 4.其实,当一个人真的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什么也带不走的,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心底里存下来的那些记忆。 5.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6.他们说人生有六个字,前面三个是“不害怕”,后面还有三个,“不后悔”,努力去做吧。 7.这句话背后其实自有真意,没有一个强大的自信的文化,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的强国。 8.可能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我们可以不顾一切的、我们可以不顾虑任何的角色形象,把最真实的自己还原的那个人,还原在她的面前,可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 9.勇气是让你能够走出家门,也希望你每一次都能够平安回来。 10.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而我们今天真的是一位老人(樊锦诗),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感谢这世界所有的勇气,正是这些勇气在改变着历史,创造着奇迹!

《朗读者》第八期董卿开头说的一段话和最后总结每位朗读者的句子分别是哪些?
第八期节目主题词是勇气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而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文学史家樊锦诗,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之后,她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而她为敦煌所做的一切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是功德无量。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莎士比亚说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又一位朗读者身上的勇气。。。

《人生海海》最辛辣的一句话,戳中成年人痛点,董卿含泪朗诵,你知道吗?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是大家熟悉的“谍战小说大神”,他所写的《解密》、《风声》、《暗算》,都拍成了电视剧,看过的人很多,而《暗算》更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在大家都因为麦家之后还会写谍战小说的时候,麦家却写出了最新力作《人生海海》,这本书经过了5年时间打磨,和以往的谍战不同,写的是麦家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这本书,是麦家因为自己的父亲而写的。 麦家小时候因为和父亲之间的隔阂,曾经20多年没有回过家,这其中的对错,外人是说不明白的。 之后因为汶川地震,麦家看着流离失所,痛失家人的场景,突然明白,自己是要回家的,这不仅是想要原谅父亲,更是想要和自己和解。 但是在回家之后,麦家才发现已经太晚了。 因为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不认得自己是谁,包括自己的儿子。 在浙江的老屋里,父亲拉着他的手,对他说:“你能让我家老二回来看看我吗?”他蹲跪在地,对父亲大声重复“爸,我就是老二啊”。而不管他如何耐心解释,父亲都是一脸漠然,再认不出他。 3年后,麦家的父亲去世,在之后的三年时间中,麦家几乎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在父亲去世后的第8个清明节前后,麦家在小说《人生海海》中写出了他对父亲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正因他几乎剖开胸膛般残忍的真情实感,让无数人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人生海海》最辛辣的一句话,戳中成年人痛点 有人说“《人生海海》究竟哪里吸引读者?”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因为没打开书之前,腰封上写的那句非常辛辣的话: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感觉到焦虑与不安,甚至想到死亡,严重的患上抑郁症,压力最大的成年人更是如此。 而这句话却非常直白的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句话吸引了很多人,确实,它也没让读者失望,看完此书,意犹未尽,人物形象更值得人们去品味,书中的故事总觉得是真实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董卿为此止不住地流眼泪 董卿读完《人生海海》之后说: “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面,对着电脑。天色越来越黑,可是我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去开灯。电脑蓝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脸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泪。” 它戳中了她内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问题,我们要勇敢的活着,接受生活带来的挑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生活带给你的是惩罚还是奖励。 就像麦家写给杨洋的信:“顺风多些小心,逆风时多些耐心”。

董卿励志经典语录
1、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2、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 在描写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 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 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 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 我没有想过结婚 遇到你之后 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 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3、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 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5、陪伴意味着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了一种习惯。约定好的相逢,伴你天荒地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6、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7、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8、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 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 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 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