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敬的名人名言
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内睦者,家道昌。 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10、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意,面带欢笑。 13、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1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8、父母惟其疾之忧。 19、父母者,人之本也。 2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2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2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2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 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7、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3、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2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2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感恩与孝敬的名人名言 感恩与孝敬的名人名言 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8、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9、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1、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9、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21、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2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2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32、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3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3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3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3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4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1、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42、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43、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4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4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感恩名人名言大全 学会感恩名人名言感恩珍惜的名人名言68条关于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_名言警句 1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2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4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5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6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7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8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9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0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1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12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3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4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15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16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17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18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1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2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23 首孝弟,次谨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4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25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26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7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8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9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0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31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32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3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4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35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6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37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38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9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0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1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42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43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44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45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6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47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48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49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50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51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52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5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54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5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6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7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8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59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60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1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2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63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64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65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6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67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68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孝的名言名句?
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出处:《孟子》 2、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3、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出处:劝孝歌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7、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处:《孟子离娄上》 9、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作者:《劝孝歌》 1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出处:《劝孝歌》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作者:孟子 1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作者:但丁 13、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14、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作者:林语堂 15、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1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出处:《孝经》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处:《增广贤文》 18、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作者:戴达菲尔德 19、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出处:劝孝歌 20、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21、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2、晴川退出成全了怜儿的星梦,怜儿采珠成全了父亲的仕途,阿灵阿直谏为成全勤太妃的愿望,勤太妃放弃册封是为成全儿子的幸福,十七爷救怜儿成全怜儿的孝道,送怜儿进宫是为成全母亲的心愿爱是成全,爱是我把阳光照在你身上! 23、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作者:孟轲 24、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2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处:《孟子离娄上》 2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出处:劝孝歌 27、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作者:萦福克勒斯 28、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作者:孟子 29、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作者:王永彬 30、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作者:(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3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2、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作者:〖宋〗何铸 33、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34、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作者:罗素 35、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6、父母养育之恩,重于泰山,即使我们再忙再累,孝道也不能少。 3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作者:高尔基 3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出处:《劝孝歌》 39、重情轻物,厚养薄葬。作者:字严 40、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41、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作者:诸葛亮 42、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作者:孔丘 4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44、你替人报仇,报完之后又添新仇你懂不懂啊?你光想着你师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那些被你白白打了的人。那些都是无辜的人。其实呀,葬礼的规格和孝心的多少没有关系。只要你心里惦记着他。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让他担心。也不要让他丢脸。这就算你尽孝道了。 4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处:增广贤文 46、【佛教十劝】:一劝世人行孝道,父母恩情比山高…;二劝世人休争强; 三劝世人莫奸刁,刁里求财刁里消;四劝世人莫乱淫;五劝世人莫贪财; 六劝世人莫杀生; 七劝世人莫赌钱;八劝世人莫偷盗;九劝世人莫斗气; 十劝世人多行善,与人方便自方便,多检己过少怪心,广修福慧结善缘。47、首孝弟,次谨信。作者:李毓秀 出处:弟子规48、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作者:鲁讯 4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作者:孟子5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孟郊51、今日征婚我报道,脾气温和不暴躁,闲妻良母能做到,权利义务分得好:你挣钱来我管钞,你做家务我跳操,丈母娘家你要跑,全当替我尽孝道,说东你不许西跑,花钱你要立刻掏,不能条条都做到,休想电话能要到!52、承欢叹口气,“我是长女,总得先尽孝心。” 毛咏欣不以为然,“他们不是你的责任,你还是照顾自己为先,健康快乐地生活,已是孝道。” 承欢颔首:“这是一种说法,可是子女婚后人力物力必不大如前,所以我母亲心中惶恐,激发对我百般刁难。” “了解她心理状况就容易原谅她。” “是呀,她一向对丈夫没有信心,认为只有我为她争气,她婚礼只是草草,故此要藉我的婚礼补偿,渐渐糊涂,以为拼命争取的是她的权益,刹那间浑忘不是她结婚,是我。” “可怜。” “是,她巴不得做我。” “旧女性统共是寄生草,丈夫不成才就转移到子女身上,老是指望他人替她们完成大业。”作者:亦舒 出处:承欢记53、父母,唯其疾之忧。54、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出处:《增广贤文》5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56、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出处:《格言集锦》57、父母惟其疾之忧。出处:《论语为政》58、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作者:王永彬5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作者:伊索克拉底60、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出处:《对联集锦》61、女是娘的罗裙带。6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作者:袁采63、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作者:程颢6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作者:孔子65、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作者:孟轲6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作者:孟子67、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出处:《格言联璧》68、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作者:李纲 69、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70、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71、母爱胜于万爱。作者:莎士比亚 72、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7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处:礼记 74、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出处:《名贤集》 75、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作者:孟子 76、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作者:沃蒙塔古 7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处:《劝报亲恩篇》 78、没有母亲,何谓家庭?作者:艾霍桑 79、中国人咎由自取,不能产生廉洁干练的政府官员,这是不能否认的。中国人的伦理历来不注重公共义务,而家族观念却很重。当官的必须供养他的亲属,如果要为官清廉,肯定要放弃孝道。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中国要进步,家族制度必须打破。作者:罗素 出处:中国问题 80、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作者:康熙 81、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则。胸怀感恩敬孝之心,饮水思源,进而知恩尽孝不忘本,均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敬孝不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基础,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8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作者:歌德 83、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出处:后汉书8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作者:庄子85、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86、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87、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8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出处:《格言集锦》8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处:《劝报亲恩篇》90、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作者:忒壬斯9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作者:孟子92、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作者:伯罗索93、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94、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9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作者:孟子96、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97、--很老了,小心照顾她,要尽孝道啊,等你想孝顺时,母亲已不在了。 --对,到时拿着被褥铺到坟墓去也没用。作者:小津安二郎 出处:东京物语98、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他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国外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既要他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国外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出处:教育报99、道可道,非常道,你心中所追求之物、牵挂之物、执着之物,就是你的道。有人痴 情一生,修得便是痴情道;有人至孝,修得便是孝道;有人嗜杀戮,修得就是杀戮道。100、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唐山。10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作者:莫泊桑102、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出处:《二十四孝为母埋儿》103、好吧,我跟你回。就这样,我又把已经还乡的外婆接回了她实在不愿终老的深山,现在想来竟是万分惶恐――我这样违拗一个老人的夙愿,究竟是孝道还是残忍呢?作者:野夫 出处:尘世·挽歌104、睹万物,竞相逐,刹那芳华光阴促,天地轮回道有术。反自顾,不歇足,勇往直前未却步,满腔热血聚抱负。贵人扶,佳友助,百感交集结晨露,千言万语凝情愫。明世故,谙世俗,情谊仁义可兼顾,忠诚孝道两不误。105、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作者:字严10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作者:孟子107、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处:《劝报亲恩篇》10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0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作者: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11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作者:庄子111、但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常识极不发达的民族。我们要相信一个东西,往往就要走极端。比如儒家讲孝道,就非要走到“二十四孝”里面的“郭巨埋儿”、“割肉疗亲”的地步;道家讲养生,就要追求长生不老,哄得那些皇帝一个个都早早地进了棺材,仍不知反省。文革中,对伟大领袖的信仰也一定要用把像章别在肉上这种方式来表达,否则好像就不够虔诚。我们不相信彼岸的神,但相信此岸的预兆、禁忌、神功、气数、卦象、祥瑞、符咒、灵怪、魔障、风水、命相,以及各种无法解释的“奇技淫巧”中国人始终没有真正脱离对“怪力乱神”的兴趣和对迷信的需要。民主集中制演变成了半个世纪的造神运动,而科学技术即使成了第一生产力,也还是变相的奇技淫巧,没有多少人对其中的科学原理真正感兴趣。不顾常识而追求传奇作者:邓晓芒:武侠小说与常识 出处:邓晓芒:武侠小说与常识112、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处:《名贤集》113、母勤女懒。11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出处:《孝经》 11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作者:萨克雷116、有其母,必有其女。117、不问也是一种孝道。作者:梅长苏 出处:琅琊榜 118、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1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处:《增广贤文》120、长幼有序。作者:孟子121、打在儿身,疼在娘心。122、河里孩子岸上娘。123、母爱最高尚。124、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12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出处:《礼记》 12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出处:吕氏春秋

孝道的名言警句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长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2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2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34、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3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3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1、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2、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4、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7、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5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5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5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5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54、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5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5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5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5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5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60、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6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6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6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6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6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6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6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6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70、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7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7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73、孝顺父母古诗词名人名言,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7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7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7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7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7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8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82、孝顺父母古诗词名人名言,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8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84、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关于孝心的名人名言
关于孝心的名人名言如下: 1、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5、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8、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1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关于孝敬的名人名言
关于孝敬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有学过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孝敬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会喜欢,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关于孝敬的名人名言 1、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2、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3、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7、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9、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1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2、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4、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15、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6、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7、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0、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2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22、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2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6、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2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3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弟子规》 3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3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3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3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相关文章: 1. 关于孝的名人名言大全 2. 关于孝敬父母名人名言 37、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3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3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40、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41、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42、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4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44、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46、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47、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48、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4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5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5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52、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5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5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5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56、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5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58、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5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0、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6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6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6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65、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66、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罗斯福 67、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68、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6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7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1、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7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73、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74、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7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76、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77、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7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79、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