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一种年龄(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领悟致自己)

发表时间:2023-08-12 热度: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年龄,一种快乐,下句怎么说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年龄,一种快乐; 一种年龄,一种淡泊,这种年龄,超然忘我。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年龄,一种快乐,下句怎么说

古代各种年龄男女都怎样称呼

1、幼年 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2、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4、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5、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扩展资料: 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古人对1到140岁的称呼,美到让人窒息!
1,汤饼:出生三天。 2,初度:周岁。 3,生小:幼年。 4,教数:9岁。 5,外傅:10岁。 6,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7,舞勺:13岁。,一般指15岁左右。 8,及笄:指女子15岁。 9,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10,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11,而立:指30岁。 12,不惑:指40岁。 13,艾:指50岁。 14,花甲(耳顺):指60岁。 15,古稀:指70岁。 16,耄耋:指八九十岁。 17,期颐:指百岁。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古代称谓来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我国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参考资料:年龄称谓-百度百科
古代各种年龄男女称呼如下: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3、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7、教数:9岁。 8、外傅:10岁,出外就学。 9、舞勺:13岁。 10、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6、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7、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18、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19、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20、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21、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22、强壮:指四十。《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23、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24、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25、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26、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27、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28、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9、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30、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31、重开:指两个花甲,即一百二十岁。 32、双庆:指两个古稀,即一百四十岁。 扩展资料: 1、百姓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 2、朋友称谓: (1)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7)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8)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9)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10)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11)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年龄称谓
(1)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拓展资料一、简介(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2)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3)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4)及笄:女子十五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5)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6)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7)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耄(mào):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8)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龆龀:指儿童。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以上皆出自《记》。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杖家之年:指五十岁。杖乡之年:指六十岁。杖国之年:指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以上称谓,出于《庄子》。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古代各种年龄男女都怎样称呼

人有几种年龄?

日历年龄:人们的日历年龄随着时间的消逝均等地增长着,不管你怎么善于保养,也无论你怎样懂生活,在日历年龄的增长面前,任何人的岁月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外貌年龄: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保养的差异,日历年龄相同的人其外貌年龄也会大不相同。 生理年龄:人们生理年龄不一定相同,有些人未老先衰,百病缠身;有些人则宝刀不老,青春常驻。 心理年龄:人们在心理年龄面前并不是平等的。有些年轻人,在心理上却老得多,迟钝、保守、僵化;有些人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童心未泯,难得胡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社会年龄:社会年龄是与人们的经验、知识和才能积累成正比的。有些人年纪一大把,办起事来却幼稚可笑;有些人则“人小鬼大”,老谋深算。活动广泛,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思想深刻,足智多谋是社会年龄高的标志。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人有几种年龄?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领悟的意思是什么?

林清玄,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中写道: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境由心生,境遇好坏之别不是人生下来的坐标,而是后天修心的结果。 人生修行,从心开始。 有人说:“唯有灵魂安静的时候,才是我们和自己贴得最近的时候。” 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面对外界的浮躁与喧嚣,我们的内心时常会疲惫、会厌倦。 此时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意思就是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感悟。 形容心境的句子: 1、醉翁之际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 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4、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6、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10、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领悟的意思是什么?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领悟

恰到好处的喜欢最舒服,懂分寸的关系最迷人。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就是: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 换了一种明白: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谁也没有义务一直对谁好。就连父母给的爱也是一样的,我认为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责任感,我们现在时常会烦她们的唠唠叨叨,但是父母的爱就是这样,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很幸运有爱我的父母,让我一路走来不孤独。 换了一种心境才明白:人最容易付出代价的三件事是:乱说话、乱发脾气、乱花钱。世界上对别人伤害最大的是语言。我虽 不太会安慰别人,但我尽量让自己的语言温和。乱花钱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做好金钱上的断舍离,管好心态,有原则赚钱。我是一个从小就不乱花钱的人,因为我深知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我所用的钱来自父母。我管好了自己的口袋,做好了自我节制。我想用自己赚的钱给自己买安全感,给我爱的人买幸福感。乱发脾气是要付出代价的,从前的我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整天的好心情,但是现在换了一种心境,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宽容与忍耐。自己发的火,只能自己浇灭。 换了一种心境我才明白: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白的经历。遇上很多人,听闻许多事,谁是真心待我,谁值得我真心待他。我一直坚信:真心是双向的,你真我就真,你假我会比你更假。我从来不患得患失,因为我明白,该来的总会来,会走的留不住,也不想留。再爱情中,我不会成为卑微的那一个人,我也不允许我爱的人显得卑微,我要的是平等,是理解,是相互磨合的过程。 换了一种心境我才明白:忙着就清醒做事,闲着就糊涂做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懂得糊涂。对朋友糊涂一点,其实快乐就多了。许多人说大学期间很难交交到知心朋友,哈哈,那我算不算一个幸运儿呢?我认为如果人人都带着一颗防备心,那么交不到也是意料之中嘛!现在的我很快乐,家里有爱我的父母,在外有知心的朋友,我们互相诉说心事,吐露真情。我不知道未来的我们会怎么样,当至少我拥有过。对爱人糊涂一点,给他一点私人空间。记得有那么一次恋爱中,我明明什么都知道,但就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我在等失望攒够,然后跟他毫无遗憾的说:从我的世界离开,你不配。当然最后也没这么说,这不是我的说话风格。伤过我的我不会铭记于心,因为不值得。 不属于我的我从不强求,被人抢去的我不会再要,我有感情洁癖! 哪怕前路漫漫,布满荆棘我也要闯过去,因为我倔强的性格不允许我说不,我肩上的责任不允许我放纵,爱我的人不允许我轻贱自己。在未来,爱我的及我爱的人需要我去照顾。现在的我涉事不多,能力不足,但谁能说这就是将来的我呢?哈哈,连我自己都不信呐。 愿自己能在往后经历风雨仍旧如同现在一般乐观。
一种年龄,一种心境,一种领悟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