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清明节手抄报文案(清明节手抄报文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3-08-30 热度: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精选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下面是我整理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清明节的资料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清明”二字,古书上解释说:“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其它书中也有“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清明象征着我国黄河流域,万木凋零的寒冬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到来了。劳动人民依据节气来安排庄稼活计。二十四节气中就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之说。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契机。各地青少们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旅行、访名胜、采标本,丰富了节日内容。 文化: 对于清明节,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也同样情有独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可谓家喻户晓。小小诗中描绘出一幅充满淡淡哀愁的雨中春景,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同样著名的还有唐代诗人韩罖的《寒食》,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既反映了春天风光,又讽刺了当时权贵的泛滥,赋上了不少政治色彩。一同回味这些与清明有关的诗词,在浓浓春意中享受一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大餐。 提起清明,还不得不提一下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总计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吃青团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植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献中早有记载。清明本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清明”这个词。到了汉代,《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形成节日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汉代规定清明在寒食节后两天,具体日子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唐宋时改为寒食节后一天。清明节因寒食节演变成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其由来则与绵山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有关。 4、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6、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拓展知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1-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清明文明祭祀手抄报标语文案 (精选40句)

清明文明祭祀手抄报标语文案【篇一】 1.抵制封建迷信,破除传统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2.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3.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4.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5.警钟长鸣抓防范、联防群管保林安。 6.远离土葬,厚养薄葬,利国利民。 7.清明节上坟不用火文明祭祖保平安。 8.一颗烟头能毁掉千顷林海,半柱香火可烧光万亩绿原 9.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10.提倡文明祭扫,杜绝上坟烧纸。 11.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 12.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13.清明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14.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15.上坟不烧纸,植树祭亲人。 16.建设秀美山川护林防火当先。 17.崇尚文明缅怀方式 建设“三个适宜”城市 18.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提高森林防火认识。 19.祭扫禁放鞭炮 限制烧香焚纸 20.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污染保环境。 清明文明祭祀手抄报标语文案【篇二】 21.珍惜生命和健康,请勿燃放烟花爆竹。 22.山火无情、请君当心。 23.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24.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25.禁止燃放鞭炮,,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6.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27.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28.文明祭扫 低碳过清明 29.用文明行为扮靓文明城市 30.倡导文明新风,莫燃烟花爆竹。 3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创造宁静、安全、清新的`生活环境! 32.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 33.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 34.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35.文明祭祀进社区 36.小小烟头不算大,森林景观它吞下。 37.加强预防预报措施,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38.从严查处在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39.秋冬风高物燥、莫忘森林防火。 40.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清明文明祭祀先辈的宣传标语 清明文明祭祀先辈的宣传标语(篇一) 1.万绿成荫久长时,星火燎原一瞬间。 2.管好星星火、保住片片林。 3.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 4.文明祭奠,低碳清明 5.上坟不烧纸。 6.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7.秋冬风高物燥、莫忘森林防火。 8.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9.保护生态除陋习 文明祭扫树新风 10.强化火源管理、严防森林火灾。 11.文明祭扫,平安清明 12.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保护生态环境。 13.清明拜祭草茵茵,莫留星火把它烧。 14.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15.千辛万苦造林,切莫一火全焚。 16.烧香烧纸祭先祖,森林防火记心间。 17.防范没有终点、预防贵在坚持。 18.森林植被易燃烧、野外用火须谨慎。 19.走进森林、认识环境、进入林区、防火第一。 20.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清明文明祭祀先辈的宣传标语(篇二) 21.上坟不烧纸,植树祭亲人。 22.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23.倡导文明祭祀,树立和谐健康、文明时尚社会新风。 24.清明祭祖、注意防火;关注消防、共享平安! 25.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 26.关爱生命,平安出行。 27.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28.破除陋习 崇尚科学 崇尚健康 崇尚文明 29.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 30.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31.告别街头烧纸陋习 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32.林火可防、重在宣传。 33.迷信烧纸何须用 文明祭扫慰故人 34.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35.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36.推广文明低碳现代祭扫方式 37.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38.倡导厚养薄葬,弘扬人文关怀、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39.过一个文明、祥和、平安的清明节。 40.珍爱森林,防火于未“燃”。 无火清明文明祭祀语句2022 (40句) 无火清明文明祭祀语句2022(篇一) 1.扫墓烧纸不提倡,引发山火徒悲伤。 2.植树献花祭亲人,生态健康又文明。 3.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提高森林防火认识。 4.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5.文明祭扫 低碳过清明 6.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7.山火无情人有情、森林防火保山青。 8.野火无情防为主、大意成灾法必究! 9.清明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10.珍爱森林,防火于未“燃”。 11.文明祭奠,低碳清明 12.加强预防预报措施,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13.倡导文明新风,莫燃烟花爆竹。 14.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毁于星火。 15.禁止骨灰"二重葬"。 16.炼山要选阴天、桔杆勿烧山边林区杜绝烟火、严防随意用火。 17.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18.清明时节祭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茵;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19.秋冬风高物燥、莫忘森林防火。 20.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无火清明文明祭祀语句2022(篇二) 21.森林防火戒严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22.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23.天冷草枯树叶黄、护林防火放心上。 24.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25.烧香烧纸祭先祖,森林防火记心间。 26.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27.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28.森林防火责如天、常备不懈勿懈怠。 29.倡导文明祭祀风尚 树立节俭过节新风 30.提倡文明祭扫,杜绝上坟烧纸。 31.文明祭扫,平安清明 32.若要奔小康、山林别烧光。 33.清明祭祖、注意防火;关注消防、共享平安! 34.街头烧纸危害多 文明缅怀暖心窝 35.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36.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 37.麻痹是肇事的根源、违章是火灾的密友。 38.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创造宁静、安全、清新的`生活环境! 39.改上坟烧纸陋习,倡植树献花新风。 40.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无烟无火清明文明祭祀的文案 无烟无火清明文明祭祀的文案(篇一) 1.乱烧一堆火、毁掉一片林。 2.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3.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4.推广文明低碳现代祭扫方式 5.林火可防、重在宣传。 6.用文明行为扮靓文明城市 7.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污染保环境。 8.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9.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10.祭祖宗多怀念做孝子,爱子孙保环境好老子。 11.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12.关爱社会 关爱家人 厚养薄葬 文明缅怀 13.一颗烟头能毁掉千顷林海,半柱香火可烧光万亩绿原 14.关爱我们的家园---文明缅怀、文明祭祀。 15.清明时节祭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茵;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16.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17.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摒弃上坟烧纸陋习。 18.远离土葬,厚养薄葬,利国利民。 19.抵制封建迷信,破除传统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20.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无烟无火清明文明祭祀的文案(篇二) 21.文明祭祀进社区 22.上坟不烧纸。 23.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24.共享森林美景,严防森林火灾。 25.扫墓烧纸不提倡,引发山火徒悲伤。 26.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2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28.森林植被易燃烧、野外用火须谨慎。 29.积极行动起来,坚决禁止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30.珍惜生命和健康,请勿燃放烟花爆竹。 31.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严查严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32.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33.时时注意森林防火、人人重视森林防火。 34.倡导文明新风,莫燃烟花爆竹。 35.清明节寄哀思,鲜花一朵告天知。 36.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37.清明拜祭草茵茵,莫留星火把它烧。 38.告别街头烧纸陋习,营造一方清新空气。 39.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40.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
清明文明祭祀手抄报标语文案 (精选40句)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清明节已经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也是国家法定的节日,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四月年二十四就是清明节了,下面跟我一起来看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吧。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1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2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默默念着这首诗,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潮湿起来。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面朝乡下老家的方向,我想起了父亲的坟墓,我心中一酸,想跪下。 清明节是农历的一个节日,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要追根溯源,城市人其实都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只是,在城市里生活久了,许多人就把农历淡忘了,连纪念自己那些去世的先人的清明节,也被许多城市人忘记了,也许不是要故意忘记的。如今,大多的城市总是记得圣诞节和情人节,却不记得清明节。 但是,我却忘不了清明节,忘不了传统的农历,也许我的身上还没有失去乡村的泥土气息。 我去世的父亲在清明节这天魂归故里时,看到老家寂寞的院落,会不会伤心。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过生日的情景,在外面玩得兴高采烈,母亲使劲把我拽回家,桌子上是让人一下子开心而笑的香喷喷的鸡蛋面。我大口吃着,母亲笑着问,慢点吃,锅里还有。我问,妈,今天啥日子,为啥吃面?母亲笑着说,今天你的生日呀,你整天就知道玩,啥也不记得了。父亲在一旁抽着劣质的纸烟,笑呵呵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面,说,真是个傻小子,连纪念日也忘记了。 我后来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父母也不会忘记孩子的生日,那是孩子的出生纪念日。 对于去世的父亲来说,清明节就是他的纪念日。虽说我比较忙,我也应该抽出时间给九泉之下的他问个好。最起码,我不能忘记。 想起小时候的清明节,父亲总是带着我和哥哥去坟地里给先祖烧纸钱、扫墓,还要摆一些供品,敬三杯老酒。看着坟地里热闹的景象,我就觉得亲情的味道在四处弥漫,心里热乎乎的。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那些冷冷清清的坟地,不禁想,去世之后,有后人记得纪念和祝福真是温暖的事情。父亲经常说,不论到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先人,没有先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做一个人,饮水别忘记思源。 这个清明节到来时,我心中伤感。回望故乡,我默默流泪了。 其实,清明节是一个谁也不能忘记的纪念日。 清明节,我思念我的父亲。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下面是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1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1、天人永隔,却不是最遥远的距离,逝去的故人在心里住着。 2、清明时节雨纷纷,雨过后,大地春暖百花齐放。 3、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4、草木之大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清明正当今月夜,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大。 6、感谢你们,英雄们,你们用献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我们一定会好好地珍惜。 7、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勿忘国耻,勿忘故人。 8、人死不能复生,丧葬亦可适度,生活节约光荣,浪费最是可耻还有多少同胞,生活还不富裕,同志仍须努力。 9、清明时节语纷纷,郊外游客笑嘻嘻,欲问酒家何处停,路边农妇欢迎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催,商隐弹泪谁人,信香烛鞭炮金钱知。 10、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11、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先人正时分,文明风俗吹遍遍,海葬树葬为千秋。 12、清明里总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古诗 其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其三、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其四、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其五、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其六、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其七、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其八、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其九、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其十、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其十一、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其十二、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其十三、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3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一、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二、清明节节日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三、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 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你知道可以写什么吗?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去踏青,祭拜祖先和放风筝。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可以写清明节的由来和其习俗。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1 清明节的概述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渊源 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2 主要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