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精选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希望大家喜欢。 美到爆的生僻宋词 1、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宋•柳永《昼夜乐》 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4、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宋•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七之一》 5、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6、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7、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宋•晏几道《蝶恋花》 8、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宋•姜夔《莺声绕红楼》 9、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0、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生僻却唯美的宋词 1、瘦损腰支不奈愁。扇欹灯背晚庭幽。不如眠去梦温柔。 昨夜凉风生玉砌,旧时明月在兰舟。一生真得几回眸。 ——严绳孙《浣溪沙》 1、断颊微红眼半醒。背人蓦地下阶行。摘花高处赌身轻。 细拨薰炉香缭绕,懒涂吟纸墨欹倾。惯猜闲事为聪明。 ——吴伟业《浣溪沙》 2、前身定解星前语,生就玲珑。多谢东风。放出桃花满镜红。 分明六曲屏山路,那得朦胧。心似孤蓬。长系残香薄醉中。 ——龚鼎孳《采桑子》 4、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 鸦啼门外柳。逐渐教人瘦。花影暗窗纱,最怕黄昏又。 ——吴绮《醉花间》 5、春寒中。酒也有些无用。城上苍山看似梦。风凄山欲动。 一曲小池烟冻。一树野梅香送。折到胆瓶添水供。水寒花骨痛。 ——黄景仁《谒金门》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 1、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宋·柳永《昼夜乐》 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4、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宋·陆游 《鹧鸪天·送叶梦锡·七之一》 5、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6、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7、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宋·晏几道《蝶恋花》 8、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宋姜夔 《莺声绕红楼》 9、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0、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古文
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本文整理了几首生僻却很美的宋词,欢迎阅读。 《浣溪沙》 严绳孙 瘦损腰支不奈愁。扇欹灯背晚庭幽。不如眠去梦温柔。 昨夜凉风生玉砌,旧时明月在兰舟。一生真得几回眸。 《浣溪沙》 吴伟业 断颊微红眼半醒。背人蓦地下阶行。摘花高处赌身轻。 细拨薰炉香缭绕,懒涂吟纸墨欹倾。惯猜闲事为聪明。 《水仙子•舟中》 元朝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漫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风雪与诗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宋朝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水调歌头》 清朝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落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生查子·独游雨岩》 宋朝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唐多令》 清朝蒋春霖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背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 适合做昵称的古诗词
宋词,只是非常有意境的一种词了,在语文课本上就有。就来看看都有哪些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还有就是古诗词里都有哪些词适合做昵称呢? 一、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 1、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陆机《文赋》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3、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题春绮遗像》 8、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9、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1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1、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2、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 13、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二、适合做昵称的古诗词 1、惟诚 2、景行 3、行墨/墨彰 4、蓁蓁(音真) 5、逸亭 6、静姝 7、燕飞 8、扶摇 9、慕诚 10、惠然 11、珂鸣 12、思齐 13、任生 14、蕉下客 15、潇湘子 16、虞美人 17、寄生草 18、雨霖铃 19、醉花阴 20、万古愁 21、济沧海 22、轩辕台 23、彩云飞 24、千秋雪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有哪些?
1、《一剪梅·怀旧》汪元量〔宋代〕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翻译:十年愁眼不开眼泪巴巴,今天思念家乡,明天思念家乡。一团明晃晃的燕月照在窗纱上,塞上又传来阵阵胡笳声。玉人劝我斟酌美酒,手指快速搓转弹琵琶,慢搓转弹琵琶。此地一别后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处。 2、《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赵令畤〔宋代〕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翻译: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 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 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3、《少年游·草》高观国〔宋代〕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翻译: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4、《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宋代〕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翻译:天上碧桃露滋养,不同俗卉与凡花。乱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画为谁开?清寒细雨显柔情,怎奈春光短暂,美景将逝。为君酣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人断肠。 5、《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宋代〕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翻译: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