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五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发表时间:2023-11-09 热度: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数学手抄报内容:比例 一、比例的意义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③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求出比例的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20:25=4:x 20x=25×4 20x=100 x=5 二、正比例的意义 ①工作时间变化,工作总量也随着工作效率变化,也就是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一定) 工作时间 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可以用画表、举例的方法判断成不成正比例。 ②正比例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③正方形的周长和变长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变长不成正比例。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正方形的体积和棱长不成正比例。 三、反比例的意义 ①像这样每天生产的吨数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着变化,总吨数不变,也就是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②每天生产的吨数×需要生产的天数=总吨数(一定) 四、用比例解决应用题 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例如:两支钢笔10元钱,有70元,能买多少支? 解:设能买x支。 10:2=70:x 10x=70×2 10x=140 x=14 答:能买14支。 五、题目练习 彩带每米售价4元,要买90米的彩带,需要多少钱? 4×90=360元 答:需要360元 解比例 x:9=8:3 3x=8×9 x=24 ;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手抄报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1、正确的看法是,数学不仅拥有真,而且拥有非凡的美——一种像雕塑那样冷峻而朴素的美,一种无须我们柔弱的天性感知的美,一种不具有绘画和音乐那样富丽堂皇的装饰的美,是唯有最伟大的艺术才具有的严格的完美。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2、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这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华罗庚 3、数学是特别适于处理任何种类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中它的力量是没有限度的。由于这个原因,一本关于新兴物理的书,只要不是纯粹描述实验的,实质上就必然是数学书。——狄拉克 4、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通向宇宙之美的关键。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光学家) 5、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玻利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6、“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得一尺得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7、思索,连续不断的思索,以待天曙,渐渐地见得光明。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却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牛顿(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8、钻研数学——这是一种需要全部灵活性和刻苦耐劳的智力体操。——维纳(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 数学名人: 勒奈·笛卡尔 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亚历山大里亚),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是几何学的奠基人。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去寻找这个支点,要勇于寻找真理。 高斯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说完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被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 数学故事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们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桃子吗? 数学科学家的小故事 高斯上小学时,就对数学很感兴趣。有一天,数学老师白尔脱先生有点不高兴,他一走进教室,就扳着面孔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课是你们自己算题,谁先算完,谁就先回家吃饭。”说着,他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 1+2+3+……+100=? 同学们立刻拿出练习本,低头认真地算了起来。白尔脱则坐在一边,看起小说来。谁知,他刚刚看完一页,小高斯就举手报告老师说: “老师,这道题我算完了。” “算完了?”白尔脱没好气地挥挥手,“你算得这么快准会算错,再算算吧!” “不会错。我检查过,还验算了一遍。”高斯理直气壮地说。“白尔脱走到高斯座位前,拿起他的练习本一看,答案是“5050”,显然一点没错。 “你是怎么算的?”白尔脱不无惊奇地问道。 高斯一板一眼地回答说:“我发现,这个题目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都是101,总共50个101,所以答案应该是:50×101=5050。” “真妙呀!”白尔脱兴奋地拍一下桌子,接着大声地对全体同学说:“真没想到,你们当中竟会出现数学神童!” 自此以后,白尔脱先生完全改变了对农村孩子的看法,尤其对高斯更是喜欢。后来,在白尔脱先生的精心培养下,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造诣也越来越深。在他17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数学是一科比较难学的科目,通过制作数学手抄报绘画活动,可以吸引对数学的兴趣,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的手抄报内容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数学的手抄报内容资料一:该走哪条路】 过路智力题之该走哪条路 个人站在岔道口,分别通向A国和B国,这两个国家的人非常奇怪,A国的人总是说实话,B国的人总是说谎话。路口站着一个A国人和一个B国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现在那个人要去B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只许问一句。他是怎么判断该走那条路的? 答案: 如果甲是A国人,说的是真话,问甲:"如果我问乙哪条路是安全之路,他会指哪条路?"他指出的乙说的路就是错误的,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答案2:如果甲是B国人,说的是假话同样的问题问甲,因为乙说真话,甲会和乙的答案相反,那么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数学的手抄报内容资料二:数学名言】 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Cantor)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Cantor) 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希尔伯特(Hilbert)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Hilbert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他必须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柏拉图 高斯(数学王子)说:“数学是科学之王” ;
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数学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数学的手抄报内容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手抄报吧,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手抄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数学的手抄报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逆推法解决数学问题】1.一个农村少年,提了一筐鸡蛋到市场上去卖。他把所有鸡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一个顾客;又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二个顾客;再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三个顾客..当他把最后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六个顾客的时候,所有的鸡蛋全部卖完了,并且所有顾客买到的都是整个的鸡蛋。请问:这个少年一共拿了多少鸡蛋到市场上去卖?要想清楚,第六次的一半加半个只能是一个鸡蛋。倒推法简便可靠,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2.毛毛虫爬树星期天的早晨六点钟,有一条毛毛虫开始爬树。白天,到十八点钟,它爬上去了五米;晚上,它退下来了两米。请问:它什么时候爬到九米?9÷(5-2)=3,显然不对。因为经过两个昼夜,在星期二早晨,毛毛虫已经爬到了六米;而这个白天,它会继续往上爬,到十八点钟还能爬五米。6+5=11(米),已经超过了。请算一算,它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正好爬到九米?当然,毛毛虫的爬行是等速的。【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数学手抄报大全简单又漂亮数学手抄报大全简单又漂亮。”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数学手抄报大全简单又漂亮黑板报。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 “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数学简介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数学定义为“数量数学”,这个定义直到18世纪。从19世纪开始,数学研究越来越严格,开始涉及与数量和量度无明确关系的群论和投影几何等抽象主题,数学家和哲学家开始提出各种新的定义。这些定义中的一些强调了大量数学的演绎性质,一些强调了它的抽象性,一些强调数学中的某些话题。即使在专业人士中,对数学的定义也没有达成共识。数学是否是艺术或科学,甚至没有一致意见。[8]许多专业数学家对数学的`定义不感兴趣,或者认为它是不可定义的。有些只是说,“数学是数学家做的。”数学定义的三个主要类型被称为逻辑学家,直觉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每个都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学派。都有严重的问题,没有人普遍接受,没有和解似乎是可行的。数学逻辑的早期定义是本杰明·皮尔士(Benjamin Peirce)的“得出必要结论的科学”(1870)。在Principia Mathematica,Bertrand Russell和Alfred North Whitehead提出了被称为逻辑主义的哲学程序,并试图证明所有的数学概念,陈述和原则都可以用符号逻辑来定义和证明。数学的逻辑学定义是罗素的“所有数学是符号逻辑”(1903)。直觉主义定义,从数学家L. E. J. Brouwer,识别具有某些精神现象的数学。直觉主义定义的一个例子是“数学是一个接着一个进行构造的心理活动”。直观主义的特点是它拒绝根据其他定义认为有效的一些数学思想。特别是,虽然其他数学哲学允许可以被证明存在的对象,即使它们不能被构造,但直觉主义只允许可以实际构建的数学对象。正式主义定义用其符号和操作规则来确定数学。 Haskell Curry将数学简单地定义为“正式系统的科学”。[33]正式系统是一组符号,或令牌,还有一些规则告诉令牌如何组合成公式。在正式系统中,公理一词具有特殊意义,与“不言而喻的真理”的普通含义不同。在正式系统中,公理是包含在给定的正式系统中的令牌的组合,而不需要使用系统的规则导出。 ;
数学的手抄报内容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内容

数学确属美妙的杰作,宛如画家或诗人的创作一样 —— 是思想的综合;如同颜色或词汇的综合一样,应当具有内在的和谐一致。以下是数学手抄报的资料内容,欢迎阅读。 初中趣味数学知识 1、 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2、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3、 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假设沿着从a城到b城的方向笔直地刮着一股持续的大风。如果在飞机往返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样,这股风将对飞机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响? 怀特先生论证道:“这股风根本不会影响平均地速。在飞机从a城飞往b城的过程中,大风将加快飞机的速度,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大风将以相等的数量减缓飞机的速度。”“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赞同,“但是,假如风速是每小时l00英里。飞机将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从a城飞往b城,但它返回时的速度将是零!飞机根本不能飞回来!”你能解释这似乎矛盾的现象吗? 答案 怀特先生说,这股风在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减少量。这是对的。但是,他说这股风对飞机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不发生影响,这就错了。 怀特先生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考虑飞机分别在这两种速度下所用的.时间。 逆风的回程飞行所用的时间,要比顺风的去程飞行所用的时间长得多。其结果是,地速被减缓了的飞行过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无风时的情况。 风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厉害。当风速等于或超过飞机的速度时,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变为零,因为飞机不能往回飞了。 4、 《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 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雄、兔各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数学名言 NO1.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 NO2.看《数学形成思想》,不要看《数学变成死相》。 NO3.看《数学中的语言》和《数学中的模式(题型)》。 NO4. 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 NO5. 会用数学公式,并不说明你会数学。 NO6. 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想学数学就不要想玩游戏——你以为你做到了,其实你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和你通关的能力一起变高——其实可以时刻记住:学数学是你玩“生活”这个大游戏玩的更好! NO7.浮躁的人容易说:学数学没有用,应该学一些有用的;——是你自己没用了吧!? NO8.浮躁的人容易问:我到底该怎么学;——别问,学就对了。 NO9.浮躁的人容易问:上课到底把老师的板书记下来好还是跟着老师的思维不记笔记好?——告诉你吧,都好——只要你学就行。 NO10 浮躁的人分两种:a)只观望而不学的人;b)只学而不坚持的人。 NO11请不要做浮躁的人。 NO12 把新奇的解题方法挂在嘴边,还不如把常规的解题方法记在心里。 NO13 数学不仅仅是解题。 NO14 学习解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研究例题。 NO15 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认为自己解过的题已经足够多了。 NO16 请阅读《数学教材》,掌握数学的标准用语。 NO17看得懂的例题,请仔细看;看不懂的例题,请硬着头皮看。 NO18. 别指望看第一遍书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 NO19.不要停留在基本题型这个摇篮上,要学会把基本题型当成零件“组装”出来的综合题。 NO20.不要因为数学中的一些词语与自然语言中的词语看上去相同,就认为它们的意义完全一样。 NO21.学习数学的秘诀是:解题,解题,再解题。 NO22.记住:数学中的概念、对象不只是数学专有的,在其它学科中不要忘了“用数学”。 NO23.请把书上的例题亲自做一遍。 NO24.请找一些习题,把在书上学到的解题方法用上去! NO25.请重视解题中的细节错误,并在考试前提醒自己。 NO26. 经常回顾自己以前解过的题,并尝试新的解法,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进去。 NO27.不要漏掉书中任何一个练习题——请全部做完并记录下解题思路。 NO28. 当你在一个解题思路上完成一半却发现自己的方法很拙劣时,请不要马上丢弃,至少要在用新的更好的方法解完题之后,回过来重新分析一下前面的思路。 NO29.决不要因为题目“很小”就不遵循某些你不熟练的解题规范——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一次记住的。 NO30.每学到一个数学难点的时候,尝试着对别人讲解这个知识点并让他理解——你能讲清楚才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NO31.保存好你解过的所有习题——那是你最好的积累之一。 NO32.请热爱数学!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内容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