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过的名言名句。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 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曾国藩名言名句 1、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3、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5、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8、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10、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11、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12、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1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1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1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1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1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而过于保惜。18、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19、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20、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2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22、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2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24、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2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2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27、百种弊病,皆从懒生。28、盛世创业之英蛙,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29、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30、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3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3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3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3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3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36、小仁者,大仁之贼。37、知足则乐,务贪必忧。3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39、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坚其志,苦其心,bai劳其力,事无大小du,必有所成。——曾国zhi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dao话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智困顿、困惑,使他吃力身受劳累之苦,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他的能力,以后不管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2,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曾国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话意思是居家之道,只有崇尚节俭才可以长久,处于乱世,更应该以戒除奢侈为第一要义。日常的衣物不宜缝制太多,更不宜大镶大滚,过于华贵奢侈。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天下最正义的人士就能打败或者是征服天下最邪恶的人,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 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事能勤苦俭约,没有不兴盛的。做事常骄奢倦怠,没有不失败的。意思是保持勤俭节约、努力克服的品德和生活,个人才会有所成就,事业和家业才会兴旺。 5,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实在是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的优
曾国藩名言名句 1、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3、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5、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8、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10、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11、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12、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1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1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1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1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1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而过于保惜。18、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19、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20、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2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22、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2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24、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2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2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27、百种弊病,皆从懒生。28、盛世创业之英蛙,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29、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30、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3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3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3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3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3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36、小仁者,大仁之贼。37、知足则乐,务贪必忧。3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39、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坚其志,苦其心,bai劳其力,事无大小du,必有所成。——曾国zhi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dao话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智困顿、困惑,使他吃力身受劳累之苦,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他的能力,以后不管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2,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曾国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话意思是居家之道,只有崇尚节俭才可以长久,处于乱世,更应该以戒除奢侈为第一要义。日常的衣物不宜缝制太多,更不宜大镶大滚,过于华贵奢侈。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天下最正义的人士就能打败或者是征服天下最邪恶的人,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 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事能勤苦俭约,没有不兴盛的。做事常骄奢倦怠,没有不失败的。意思是保持勤俭节约、努力克服的品德和生活,个人才会有所成就,事业和家业才会兴旺。 5,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实在是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的优

曾国藩名言语录
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名言语录吧!!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名言语录,希望你喜欢。 曾国藩名言语录 1)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4)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5)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6)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7) 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可不忌。 8)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9)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0) 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责之己,此是至简于易之事。 曾国藩语录经典 1)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2)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3)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4)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5) 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6)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7)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8)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9)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11) 君子之学也,忧不得乎实,不忧名之不得也。君子之仕也,忧不崇其德,不忧官之不崇也。 12)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3)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14)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5)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6)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17) 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8)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9)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20)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曾国藩语录经典句子 1)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2)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3)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4)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5)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6)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8)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9)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0) 矜名誉,畏讥毁,自好也。忘检制,肆偷惰,自弃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导之使为善也。自弃者,民之为下矣。 11)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12)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13)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4)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15)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16)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17)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8)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19) 行事常思退一步。 20)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21)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22)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23) 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24)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25) 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26)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27) 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28)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29)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_曾国藩励志名言语录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他说的话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很有道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经典篇】1.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曾国藩 2.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曾国藩 3.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 4.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 道矣。 ——曾国藩 5.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曾国藩 6.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 藩 7.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 ,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 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曾国藩 8.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曾国藩 9.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 易。 ——曾国藩 10.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 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精选篇】1.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 二字, 兵贵神速, 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曾国藩 2.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曾国藩 3.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 两截人矣。 ——曾国藩 4.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曾国藩 5.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 盛德事。 ——曾国藩 6.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曾国藩 7.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曾国藩 8.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 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曾国藩 9.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 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曾国藩 10.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 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曾国藩 11.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曾国藩 12.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 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曾国藩 13.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 14.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 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曾国藩 15.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 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曾国藩 16.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 徒,止付一笑。 ——曾国藩 17. 嘲戏人自事恶事, 尤不可入一二壮语, 入壮语则戏者皆真, 每令人恨。 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曾国藩 18.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曾国藩 19.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曾国藩 20.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 但必不得已而后用。 专意利人而用, 谓之圣贤。 可不必用而用, 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曾国藩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热门篇】1.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 2.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曾国藩 3.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 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曾国藩 4.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曾国藩 5.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 见人有失意事, 便当生怜悯心。 皆自己真实受用处。 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曾国藩 6. 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曾国藩 7.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曾国藩 8.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曾国藩 9.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曾国藩 10.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 11.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2.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3. 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4.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5.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6.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7.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8.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9.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20.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精选22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名言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国藩名言名句 1 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3.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5.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6.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7.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8.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9.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10.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曾国藩名言名句 2 1.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2.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4.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5.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6.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7.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8.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9.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10.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11.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2.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13.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14.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15.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6.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17.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18.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9.纶綍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诚浩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20.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曾国藩名言名句 3 1.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2.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3.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4.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6.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7.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8.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9.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10.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1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2.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13.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14.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6.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17.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18.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9.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20.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21.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2.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3.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24.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25.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曾国藩名言名句 4 1、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4、好谈己长只是浅。 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6、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7、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9、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0、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1、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12、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1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4、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5、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7、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8、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21、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2、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4、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5、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6、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7、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2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2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2、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34、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5、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6、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3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8、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4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41、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4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43、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44、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5、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4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7、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4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5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53、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5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5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56、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5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9、侍亲以得欢为本。 60、人伦明,则礼乐兴。 61、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62、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63、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6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6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66、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6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69、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70、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71、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72、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73、甘苦自得。 74、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75、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6、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77、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7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7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80、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8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82、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83、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84、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85、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86、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8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8、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8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9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91、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9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93、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9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9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9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98、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99、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00、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01、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曾国藩名言名句 5 1、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 1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3、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4、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1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6、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7、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0、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2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2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7、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8、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0、广其识则天下大。 31、心至苦,事至盛也。 3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3、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3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36、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7、知足天地宽。 3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4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4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42、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43、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44、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4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46、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47、小仁者,大仁之贼。 4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49、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2、有其功,必有其效。 5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 5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55、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57、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58、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59、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6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61、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62、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63、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64、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65、智慧愈苦而愈明。 6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68、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6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70、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7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72、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73、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74、人不可无缺陷。 ;

曾国藩的名言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 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曾国藩》在广阔的晚清历史背景上刻画了曾国藩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历史形象。
《曾国藩》在广阔的晚清历史背景上刻画了曾国藩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历史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