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实守信的古典名言
1、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6、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0、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6、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17、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8、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9、民无信不立。——孔子 2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2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26、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2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4、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5、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6、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7、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1、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5、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6、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7、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8、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20、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1、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2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 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七、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十、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十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十二、民无信不立。——孔子 十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十四、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十五、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十六、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十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十八、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十九、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二十、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二十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二十二、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二十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二十四、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二十五、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二十六、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二十七、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二十八、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二十九、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三十、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出自《礼记·儒行》。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出自《荀子·大略》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6、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出自(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8、华而不实,耻也。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出自《国语·晋语》。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10、君子诚以为贵。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礼记·中庸》12、君子一百,快马一鞭。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13、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意思是: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档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 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七、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十、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十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十二、民无信不立。——孔子 十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十四、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十五、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十六、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十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十八、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十九、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二十、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二十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二十二、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二十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二十四、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二十五、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二十六、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二十七、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二十八、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二十九、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三十、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出自《礼记·儒行》。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出自《荀子·大略》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6、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出自(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8、华而不实,耻也。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出自《国语·晋语》。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10、君子诚以为贵。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礼记·中庸》12、君子一百,快马一鞭。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13、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意思是: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档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关于诚信的名言文言文
关于诚信的古文名言汇总如下 1、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6、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0、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6、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17、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8、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9、民无信不立。——孔子 2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2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26、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2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2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诚信的古语
1、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33、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3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4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48、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9、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5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5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5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54、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5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56、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5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58、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5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0、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6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62、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63、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64、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6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66、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67、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68、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69、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70、失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7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7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73、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7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75、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7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 7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78、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斯宾诺莎 79、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80、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凯洛夫
1、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33、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3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1、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33、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3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守信的古语有哪些?
守信的古语有: 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三、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五、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七、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十、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关于诚信的名言成语和故事有哪些
1. 关于诚信的名言成语诗句故事 关于诚信的名言成语诗句故事 1.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故事1.成语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名言警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3. 故事 故事一: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路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二: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故事三: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2.诚信的故事、名言警句、成语诚信名言: 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惟读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在作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选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富科3.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故事典故名言都有哪些诚实守信的几则小故事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成语: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4.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故事成语: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名言: 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 洪都拉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故事: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5.求有关诚信的古诗词和小故事(成语典故)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6.求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名言和中国的故事【诚信的成语】 言必信,行必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诚信名言警句】1)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2)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3)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4)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6)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7)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8)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10)诚实比起腐败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莎士比亚1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12)诚实不需假于笔墨,美丽不需假于粉黛。——(英国)13)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1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诚信的故事】1. 孟母教子 孟母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2. 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3. 郭汲守信的故事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 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4. 曹操断发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有很多坏毛病,但是他却在他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一次,曹操亲自统领大军去打仗。 行军的路上,看见路边的麦子都已经成熟了。原来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 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说:“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田的人,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 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蹚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欢喜称颂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有一只鸟惊叫着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了惊吓,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儿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想要自刎。 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曹操用剑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找替。”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