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感悟经典名言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名言1 1、人最大的不智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迟迟不愿去做,所以平庸却又自怜的人很多。 2、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 4、这个世界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站在原点,甘于平凡,尘埃落定的似空非空的人;一类是穿越紫陌红尘,追逐梦想,走向无穷的似醒非醒的人。 5、你永远不需要去寻找、追逐,或赢得爱,因为爱不会躲藏,不会跑走,也不会向你要求任何代价。你只要在心里为它留一块空间,爱就会自然地注入你心中。 6、手,放开了才明白拥有时的珍贵;泪,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会很痛;心,碎了才了解爱情带来的苦涩;爱,走了才清楚被爱抛弃的痛楚。 7、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8、如果你不努力发现有趣,那么空虚、无趣和无聊,甚至虚无,很快就会填满你的脑子,弥漫你的生活。 9、有些缺陷放在别人身上看起来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些缺陷若放在自己身上,则很难轻松看待,甚至一生都不能释怀。 10、有心无难事,有诚路定通,正确的心态能让你的人生更坦然舒心。当然,心态是依靠你自己调整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给自己的一个正确的心态。 11、人生所求,得之可喜,不得无忧。苦乐随缘,得失随缘。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 12、你唯有珍惜此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13、当不幸降临在别人头上时,他们往往都能像智者一样劝慰别人;而当同样的不幸降临自己身上时,人往往很难同样地开导自己。 14、我们走遍了全世界,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笑容才是最美的风景。 15、你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一蹶不振,但只要有一个理由你就要坚强站起! 16、当别人在公众场所不小心出丑时,我们往往一笑了之;而当同样的情境在自己身上出现时,我们往往好长时间不能从尴尬中走出来。 17、一个穷人看见富人时想,他们什么都有,真让人羡慕。一个富人看见一个穷人时想,他一无所有,却又那么快乐。其实,我们就是那个总是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穷人或富人。 18、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19、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那种在寒冷的日子里,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地向前走的感觉。 20、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 21、做人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要记住越是忍住泪水,越会变成幸福的良药。 22、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使不是在今天,总有一天会的。 23、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24、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你就完全被别人控制。 25、自己说过、做过伤害别人心灵的事,有可能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别人说过或做过的伤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且无法原谅。 26、他人身上的缺点就像白纸上的黑点,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自己身上的缺点却很难发现。 27、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取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决定人生的,不是命运,而是你自己的每一次抉择。 28、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29、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30、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31、漂亮的脸孔是给别人看的,而有智慧的头脑才是给自己利用的。 32、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33、生活中没有参照物的人,可怜;选错参照物的人,可悲。 34、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35、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36、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37、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38、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39、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 40、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41、社会就像鱼塘,虽然泥沙俱下,可要真是清水一潭也有点可怕。家庭就像鱼缸,需要清洗,需要换气,需要精心护理,不然就生存不下去。 42、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 43、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44、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45、结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可能是烦恼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开始。 46、在冬天的餐桌上谈论春天的花朵,是奢侈;在春天的花园里幻想秋的落叶,是无情。 47、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48、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49、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50、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佛教人生感悟经典名言2 1. 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 un,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2.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3.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4. 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5.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6.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7.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8.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9.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10.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11.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12. 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13.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14. 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5. 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16. 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17.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18. 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9.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20. 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21.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宗嘉节自《圆觉经》) 22.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23. 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24. 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25. 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26. 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27. 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28. 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29.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30.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集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以下我帮大家整理了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1 1、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 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3、在乎世事的曲折。心不迷失,苦从何来? 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6、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 7、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8、如干草积等须弥,投芥子火必烧尽,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盘。 9、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10、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11、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15、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16、一个善良的人生观,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方向不怀疑、不迷失,不管面临如何的道德危机关头,没有为什么,只选择做什么,这才是人生的关键。 17、梦里的一切不能永远挂在你的心上,现实中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如此?能在心中常住的,不过是佛性而已。 18、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19、梁武帝问:“什么是佛教的最高真理?”达摩说:“世间空空,并没有什么最高真理。”可以这么理解:有我,有执着;无我,无忧愁。 20、人生许多烦恼,很多是来自如何取舍、权衡得失,牢牢记住一条: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明智的取舍是一种智慧,学会放弃什么、留住什么,人生一回,究竟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走过烦恼,还要生活。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2 1、佛曰:“世间一切事物,皆有缘而来,该去的就随风而去吧!”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强求的,一切顺其自然,凡事随缘,就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反而还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所以,做自己该做的事,若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一切随缘,凡事顺其自然。 2、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不偏激,不执着。得到时不自喜,失去时不郁闷,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3、烦恼天天有,不拣自然无。沉浮人生,心路历程,让来的来,让去的去,心平气和的迎来送往,来来往往,一场过往。禅门有语:不忘人恩,不计人怨,不思人非,不念人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头无闲事,便是自在人。 4、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得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5、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个心胸,心宽时能纳须弥,心窄时不容一针。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尽世事繁华,还是平淡最真。 6、那些让你心灵负重的人,让你郁闷不堪的事,时刻在撕扯着你来时的记忆,牵绊着你去时的.步履,让你觉得生活好烦、好苦、好累。失之交臂的,就彻底放过吧,相信错过亦有一种轮回;痛心疾首的,就统统忘掉吧,疤痕会在你的抚摸中日益清晰。人生似树,只有删除了遗憾与悔恨的繁枝蔓节,才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7、学会淡然,不要让心随着得与失起起伏伏,人生真正的“得”,是得到一份坦然,一份从容,一份淡定,一份勘破,是内心得到宁静与祥和。放开对世间间烦恼的纠结,才能发现世界的宽阔。 8、闭上眼细数己身之得失,从生至死,有何得失?一双鞋,一件衣服,一份工作,一些赞美,亲人、朋友,乃至生命,有哪一样不是由得而失?喜欢的、眷恋的事物如是,厌恶的、恐惧的亦何尝不是如此:让生命感觉沉重的种种责备、侮辱、毁谤、艰辛、压力这些最终也不过如遮月的云彩一样,来了,去了。 9、生活需要规范和磨练我们的人生信念,看取莲花净,内心不染尘,仰头是青天,低头是流水。人生总是要经历西风的吹打,恩怨情仇的劳心,上山须弯腰,同路知让人,人生的幸福,本来就建立在对人生的信念上,不必出众,但须出力。 10、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不如随缘。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随缘才能顺利,放下才能得到。 11、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12、人生这一场,无法把握的东西已太多太多。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恣意纵横洒脱自由地过完这一生。不言世间懊恼事,心头自开白莲花。人生相遇多欢颜,心地无碍自洒脱。 13、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即使有人亏待了你,时间也不会亏待你,人生更加不会亏待你!若说有亏待,也是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14、生活需要理解和沟通,起伏中的平和,抱怨中的宽恕,更要拥有那些忍耐与包容的素质,幸福也就成了一种心境与态度。生活的故事,不会有多少能够称心如意,就更需要内心的宽阔,去应对烦恼的伤害,去承担那些生活的压力,而不是让那些压力给生活添堵。 15、人生这一场路过,不是在经历什么劫数,而是在锤炼一种人格,不要去渲染它的寂寥与悲哀,人生活的是一种内心的觉醒,去理解周围,去理解所有风能吹动、风也吹不动的事物,生活的所有提醒,在于自我的觉醒,还是被生活吓醒。 16、竞争是为了不争,竞争是暂时的一种动力;真正做到不争而能不懈努力,即已达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静的境界了。 17、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18、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茫然。“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19、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20、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21、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2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3、一切皆为虚幻。 24、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2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5、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26、光之精灵彩衣斑斓,赤橙红绿青蓝紫,那是阳春予它的骄傲,三月予它的娴雅,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整个世界的柔美,我将它抖落捧于手心,在指间溶成艳色一滴的倾城容颜,凝聚成唯一不灭的记忆。 27、蔷薇花又开了,与那年的一样幽美芬芳。篱笆栅栏下的蔷薇花之光斑,飘飘荡荡,带着浓浓的忧伤。闭上眼睛,微微发呆,记忆深处,你笑唇比这花儿甜。 28、支撑的力量是伟大的,支撑的过程是困难的,支撑的结果也是沉默的。我们只有把握好人生的“三角形”,才能支撑住我们自己的光彩人生。 29、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30、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两篇)
篇一: 1. 人生不能后悔,千万不要抱怨。只需平淡顺其自然。时间,会沉淀正是信念的真实写照。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人生的最佳状态是淡定从容。过去的事,不后悔;将来的事,不害怕。学会适应,让环境变得明亮;学会宽容,让心中没有烦恼;学会奉献,让生活充满阳光。 2. 一生要铭记四个字:莫怕,勿悔。取舍间别犹豫,想好了就去做,退却中易错过;得失前别忐忑,是你的跑不掉,不是的少强求;成败中别浮躁,追来逐去,皆要消散,除了心之淡定,其它都是浮云。若怕,唯有让;若让,多是败;若败,只剩悔。前半生莫怕,后半世勿悔。别承载过甚,智者不惜死,懦夫苟且生。 3. 仔细想来,世上大多都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日子不在高岗,也不在谷底。所以,人生中有无数个这样的时刻,都发自肺腑的想要感谢这命运赐予的平和,所遇到过的那些陪着自己走过几程的人。也许分离让未来的我们山水不再相逢,但还是想要祝愿此后的我们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不枉这一场相逢又别离。 4. 某些东西,你就是攥得再紧,也终要放手,我们无力抓住什么,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少些刻意的追寻,拥有时多珍视,失去后要洒脱;再美的风景,如果缺了相爱的人陪伴,也只是一种凄美的孤独,那些爱着你的人,才是衬托你人生至美的背景。只有惜时、惜缘,路途才会有斑斓的精彩,终点才会少些愧悔与抱憾。 5. 昨天是冰封记忆的一本书,今天是书写人生的一页纸。我们的悲剧在于,很多时候将昨天和今天本末倒置,沉浸于昨天的舞台;缅怀于过去的辉煌;迷茫于现实的脚步;困惑于路在何方。不管昨天有多风光荣耀,抑或苦涩不齿,都过去了,无可更改,无法再来。唯有重拾心情,重新上路,才是我们今天唯一的抉择。 6. 不管走在何处,我们都不要迷失自己。我们一起回首,隔着十年岁月的长河,回首曾经的山盟海誓、轰轰烈烈,早已消失在目光的尽头。时光已经泛黄,过不去的都过去了。人生活在得失间,得亦是失,失亦是得。你越怕、越担心、越不敢迈步,厄运越会降临;你越乐观、越积极、越是勇敢面对,好运就会来到。 7. 时光向前,人生的质量和时光没有关系。一路前行,许多故事要发生,继续和更新,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送远,不管是欢喜还是悲伤,总不能把昨天的疲倦带给今天,把今天的伤痛带到明天扛得起的现在,放得下的过去,所有向前的都是崭新。既然不辜负过去的那些不期而遇,更不要辜负未来的那些未知未逢。 8. 生活就像一杯酒,需要细细来品尝,喝在嘴里也许会感觉到苦涩,可咽下去就是醇香的。对于人生没有过不去的辙,只有放不下的太多。生活像首歌,婉转着一曲平平仄仄的旋律,弹奏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聆听着,感怀着,而它不是单一的岁月的薄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9. 真正的牛人不是生下来就很牛,而是通过付出惊人的努力而不断前进的人。天上从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当抛弃。在努力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却很少人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承担后果。命,不是没机会,而是不会选择。 10. 20岁时,我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的看法;60岁时,我们会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在意我们。因此,不必处处寻求别人的认可,如果别人认可,就坦然接受;如果没有得到认可,也不要过多地去想它。你的满足应该来自于你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快乐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篇二: 1、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有一千万种不幸,但只有一种幸福:冥想和爱。 2、佛教歌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眉微颦】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我们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也不虚伪,这完全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表露。在这种真实的自我中,心灵自然地解放了。 4、佛家禅语: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你如何净化你的心?不要做坏事,一切善行,自净其意义,都是佛教. 5、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邵阳市隆回县南杰克逊的语录”解释:禅宗集文本、谈心交流,看看眼睛君子见面,在沉默和开明的佛神。) 6、不要在第三方面前批评别人,更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聪明人不会放松自己。他们努力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7、将军的马是在佛教寺庙里养的,对驴子很傲慢。不久,这匹马病倒了,不能去战场,被卖给农场的粪便拖车。禅师:不要被一时的财富所压倒。 8、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
佛认为: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希望你喜欢。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精选1)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2)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3)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4)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5)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6)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最新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9)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0)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1) 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12) 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13) 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14) 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15) 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16)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17)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18)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19) 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20) 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集锦1) 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2)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3)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4)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5)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6)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7)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8)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9)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10) 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11)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12) 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13) 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14) 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15)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16)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17)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8)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9) 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20)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1)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22)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3) 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24)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5)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6)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27)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8)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29)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30)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相关文章: 1. 佛教人生哲理名言 2. 佛家最有人生哲理的话 3. 佛教感悟人生的句子 4. 佛教哲理句子 5. 佛说人生经典人生感悟句子 6. 佛学经典人生感悟句子 7. 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8. 佛教名言名句 生活实用

佛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
佛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下面是由我为你精心编辑的一份佛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欢迎阅读! 佛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精选 1、(1)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能。(2)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禅师:胃与脚谁力气大?弟子:脚,脚能搬动肚子。禅师:若胃不提供营养,脚搬得动吗?事物各有所长,没绝对一说。 3、六道:天、人、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五戒:不杀生、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这些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4、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5、执役僧有时把死鸡丢给野狗,没想野狗吃馋了来偷鸡,被防黄鼠狼的夹子夹断了腿,禅师: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念动灾星到。 6、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7、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8、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9、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0、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11、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2、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13、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4、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15、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16、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17、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18、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19、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20、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21、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22、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23、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24、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25、(1)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2)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跟随他。 26、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的事;冷落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许多真正的乐趣。 27、禅师在寺院空地上洒了些蜜,许多苍蝇赶来,因舍不得走被蜜粘住了脚,再也飞不起来,禅师诫谕: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28、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29、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30、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31、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3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3、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34、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5、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佛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大全 一、一切皆为虚幻。 二、不可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