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菜根谭修身八言(菜根谭第八则)

发表时间:2024-04-01 热度:

《菜根谭》修身篇:意净则心清

2022.05.19周四晴D139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8 《菜根谭》修身篇 36 吾身小天地,天地大父母 原文: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译文: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世界,能够使自己无论高兴与愤怒都坚持不犯错误,喜欢与憎恶都有一定的准则,这就是协和调理的功夫;天地是人类的父母,能够使人们没有牢骚抱怨,使万物不受各种灾害迫害而顺利生长,这也是天地造物的恩德,天地间一片和谐的景象。 解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古人有天人感应论,讲人与天地自然之间交相感应。人与自然确实有相类似之处,由大自然的变化可以反省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相通。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自然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喜怒哀乐都不过分,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那么对人就不会造成损害。如果喜怒哀乐没有节制,则必然会使人身心受到伤害。大自然阴晴变化,风云雨雪天气交替,如果不超出一个度,那么能使自然万物顺利生长。如果雨雪阴晴变化没有规律,暴风暴雨暴雪或者干旱无风云雨雪,这样的环境都不利于万物生长。人与自然都遵守一定规则与规律,才能呈现稳定和谐的气象。 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缺一不可,同样哪种情绪过于泛滥也都不可以。过喜过怒过悲,对人的身心都会造成损害。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生气发火只针对值得的事情,而且不宜过度,这是有修养的人具有的品质。荀子说:水与火有气,但是它们没有生命;草木等有生命但是没有知觉,飞禽走兽虽然有知觉但是不懂得礼义廉耻;人有生命,有知觉,又懂得礼义廉耻,因此人是天下最高贵的。 37 去混心自清,去苦乐自存 原文: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译文:水面没有被风吹起波浪自然平静,镜子没有被灰尘遮盖自然明亮。所以人的心灵没有必要去刻意清洗,驱除心中杂念与邪念,心灵自然平静清明;没有必要去刻意寻找快乐,驱除心中烦躁,那么自然会感觉到幸福快乐。 解读:孔子的弟子曾参,年纪虽小,勤奋好学。别人问他为什么进步很快。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就是说他每天多次反省自身,看自己替别人谋划考虑问题是不是全心全意,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心实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一旦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立刻改正。养成每天自我反省的好习惯,长时间坚持下来,自然能获得很大进步。 38 心虚则性现,意净则心清 原文: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译文:心中没有杂念,人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不使自己内心保持平静却想发现人的本性,那就如拨动水波去捞取月亮一般,只落得一场空;意念保持澄净清明,心灵才能澄净清明,假如不能了解存在的意念而想使内心澄净清明,那就像在落满了灰尘的镜子上又增添了一层灰尘。 解读: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位僧人,他们在一起修行。在荒山废庙之中,这两个僧人多年在此修行悟道,几十年都没有下山。食物简陋,有时候还没有食物,他们也毫不介意,就饥一顿饱一顿,心无杂念,坚持修行。有一天晚上,左边的僧人在寂静的夜晚,突然听到有哭声与恶斗的声音传来。这位僧人本来想置之不理,奈何这声音非常响亮,他被搅扰得无法静心修行。就在心中烦乱不已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怪物跑到自己面前。这怪物非常庞大,面目怪异,张牙舞爪,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白森森的牙齿来咬左边僧人。左边僧人大惊失色,站起来跌跌撞撞向山下飞奔。怪物在僧人身后一路追赶,左边僧人掉进一口枯井中,结果在枯井中发现一具尸体,由此惹上一场官司。左边僧人被抓起来询问,吃了许多苦,挨打受饿,差点被冤枉成杀人凶手。虽然最终查明僧人不是杀人凶手,但是左边僧人已经吃了非常多的苦。后来左边僧人回到修行的地方,右边僧人说那天晚上他没有看到什么怪物,只是看到左边僧人突然发狂,飞奔下山。右边僧人虽然不解,为什么左边僧人要这样做,但是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左边僧人在静坐之中,看到自己的前世故事,原来自己与井中被杀死的女子有前世孽缘。前生自己亏欠了这个女子,所以今生听到她的哭声,便堕入魔障,无法静心修行,由此惹来祸事。这种前生今生的说法,虽然是佛教因果轮回转世的说法,但是这个故事说明了修行悟道需要虚心无杂念、意净心清,这样才能修成正果。修行悟道需要心虚意净,修身养性同样需要如此,驱除心中私心杂念,才能培养崇高品德。 39 节义济和衷,功名承谦德 原文: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译文:一个有节操的人,看问题容易偏激,增加一些温和的想法与态度调剂,这样才不会和别人无谓地愤怒争斗;取得功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解读:一个有节操的人,因为自己有优秀的德行,经常比平常人更加不能容忍他人的不良品行。清正廉洁的君子,往往看不起小人,不屑于和小人来往。现实生活中人数众多的不是君子与小人,而是普普通通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的平常人。平常人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人们都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那么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矛盾争执将会无休无止。品格高洁的人,对待他人多些宽容与理解,生活便会多些和谐与温暖。唐朝时,女皇帝武则天对大臣狄仁杰很是器重。狄仁杰为人心胸宽广,待人宽厚。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想不想知道从前有哪些人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很坦然地说:“臣不想知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会改正,至于说有人向朝廷告状,讲臣的是非,臣不想知道他是谁。”宋朝时的宰相吕蒙正待人也宽容,他第一次进入政事堂时,有一个人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人也能参政事吗?” 40 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 原文: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译文:禅宗有一句话说:“感觉到饿了就吃饭,感觉到困了就睡觉。”作诗的要领是:“写眼前的景致,运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语。”因为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中。最难懂的理论,存在于最简单易懂的道理中;刻意去寻觅真理,反而离真理更远了,没有刻意寻觅真理,顺其自然反而得到真理。 解读:世界上没有最高深的道理,如果刻意去寻找高深的道理,那注定是无法找到的。因为世界上最高深、最难懂的道理,其实是存在于最平凡的道理中。一切顺其自然,不必去刻意寻找。饿了吃饭,困了就睡觉,这样也是一种悟道。就是写诗这样的雅事,也不能脱离生活。诗歌的审美价值有助于人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与健康的人格。孔子说阅读研究诗歌,能够增添人的生活情趣,能够使人们抒发自己的感情,能够使人们了解认识各地民土风情,可见诗歌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中国历史上那些能感动人的诗歌,往往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唐朝大诗人杜甫,他的诗歌深刻描绘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难困苦,引发阅读者的共鸣。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李白,他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样受到后代人的喜爱。读李白的诗歌,能排遣心中积郁,唤起人生豪情壮志。写诗的要领在于,内容要写眼前景致,取材于生活,语言要优美通俗易懂。一首好诗语言要优美,同时要清晰流畅,便于人们理解。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写出来的诗,这样的诗不能算是好诗。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认为如果一首诗写得大家都看不懂,那么这首诗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他每写完一首诗,就把这诗读给别人听,有时候还找不认识字的老太太来听。如果别人听得懂,他就很高兴,如果别人听不懂,他就修改这首诗,一直修改到大家能明白诗中意思为止。
《菜根谭》修身篇:意净则心清

《菜根谭》修身篇:吉人多和气

2022.05.18周三晴D138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7 《菜根谭》修身篇 31 为鼠常留饭,怜蛾纱罩灯 原文:为鼠常留饭,怜蛾纱罩灯。古人此点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即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译文:因为怕老鼠饿死,所以经常留一点剩饭给老鼠吃;因为怕灯火烧死喜欢扑火的飞蛾,所以夜晚用纱把灯给罩起来。古人的这种慈悲之心、仁慈之念,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没有这点仁慈之心,人也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与泥雕木偶相差不多了。 解读:杜甫的诗歌之所以享有盛名,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诗中往往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这种慈悲之情历久弥传,穿越千年依然能深深打动读者。斗转星移,时空变幻,中华民族的善良品质却代代相传。时至今日,这种善良的品质依然是鼓舞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有一位叫丛飞的歌手,他并不是多么著名的歌手,但他是一位令人感动的歌手。因为他曾经在十多年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做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他自己却身患胃癌,物质生活并不优越。有一位靠收废品为生的老人,他无儿无女,老伴早已经过世。收废品赚一点小钱,有时候他也捡点废品卖钱。他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地方住,有饭吃就满足了。他没有别的爱好,吃东西也只挑便宜的。对生活要求很低,他赚的那点小钱足够他开销,有时候还会剩下一点钱。他把这点钱攒起来,又捐出去,资助那些考上大学却读不起的孩子。他捐钱是匿名的,受捐助的孩子们都不知道资助他们上学的人是谁。老人一直默默捐款,自己过着非常俭省的生活,直到他去世之后,他资助孩子们上学的事情才被人们发现。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善良与同情心。 32 定云止水中,有鱼跃鸢飞 原文: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鱼跃鸢飞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好动的人就好比云彩、闪电、大风、灯火,飘忽不定、变化多端而又短暂容易消逝。过分喜欢清静的人,好比没有生机的死灰与枯木。过于好动与过于喜欢清静,都不是理想的人生态度。能停在天空缓缓移动的云彩与寂静的水面中,看到飞翔的鸢与跳跃的鱼,这才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解读:静与动本是一对矛盾,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过于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恰当。过分爱好动,那就成了飘忽不定,短暂容易消逝,形不成稳定可靠的品质。宁静致远,过分爱好寂静,那也就像死灰与枯木一样,没有一点生机可言,这也不可取。不管动还是静,都不可太极端。做任何事情,如果走向极端,那就会促使事情向相反方向转化,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与人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动与静相对应,任何人都具有静与动两个方面。最爱好寂静的人,也有好动的时候。 33 居卑知高危,处晦知明露 原文: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处在位置低的地方向高处看,才知道攀登到高的地方非常危险。待在昏暗的地方,才知道处在光亮的地方太刺眼。保持清静无为,才知道爱好活动非常劳累。不多说话才知道多说话是急躁的表现。 解读:处于事物的对立面,对事物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与透彻。登高望远何等惬意,但是在低处向高处看,才知道走到高处不仅能令人感到愉悦,登高的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待在高处也是有危险的。待在昏暗的地方可以对光明的地方多一层了解,清静之中可以回想好动的辛劳,沉默之中才醒悟自己过往话太多是急躁的表现。推而广之,处在贫困之中,能省悟安逸生活中也隐藏危险;处在悲伤之中,能体会从前的幸福原来不是天长地久,原来幸福中已埋伏不幸福的因子。 34 吉人多和气,凶人多杀机 原文: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译文:善良的人,言行举止都是和气镇定的样子,即使在睡梦中也洋溢着吉祥和气;凶恶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凶狠毒辣,甚至声音与笑脸,都洋溢着杀气。 解读:中国古代官吏断案故事中,有许多观察疑犯气质举止,最后发现案情真相的故事。唐朝时,某地方官审理一个盗窃案。疑犯是一伙江洋大盗,做盗贼已经多年。他们盗窃的是当地有名大富之家。案情已经很明朗,赃物与盗贼都已经抓到,但是审理此案的官人还有一处有些不解。按照律法,盗贼的头领所犯的罪是最严重的,所受到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这伙盗贼的首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看着这个贼头,断案官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观察这个贼头,觉得此贼头气质相貌都没有凶恶的感觉,倒像是一个读书人。于是断案官和颜悦色问贼头,他原来是做什么的,什么时候开始做贼头。贼头看见审案子的官态度很温和,胆子一大便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说出来了。原来他本来确实是一个读书人,只因为家中贫困,缺衣少食,才被盗贼们怂恿做了贼。贼人们许诺,这次得手多分些金银给他。这读书人想着就做这一次,分到些金银,以后就再也不干这事。结果第一次偷窃,就被抓了进来。而且实际上动手偷盗的人也不是他,他不过是被推举为首领,偷盗当时他仅在外面望风而已。了解了这些情况,审案子的官便判了这读书人轻罪,没有按贼首的重罪处罚他。 35 与人相观治,一方便法门 原文: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译文:每个人的遭遇各有不同,有的人遇到好机会,有的人没有遇到好机会,人怎么能要求自己一定要遇到好机会呢?人的情绪有时好有时坏,人怎么能要求自己事事顺心呢?对照着别人的境遇来思考自己的问题,这也是领悟人生道理、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解读:每个人的遭遇都不同,这个世界是一个有差异的世界。正因为有差异,这个世界才显得如此多姿多彩。有的人事业成功,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生来聪明,有的人天生比较拙笨。有的人灵巧秀美,有的人笨拙粗糙。有人说老天是公平的,也有人说老天根本就是偏心的。无论人们怎么样认识世界,都不得不先承认这个世界确实是有差异的。这个世界不是整齐划一的,也不是完全平均与绝对平等的。无论人们如何认识,这个事实不会因为人们的认识改变。抱怨老天不公平,或者是感叹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都不会使老天从此就变得更公平或者是更加不公平。因此关键在于人们怎么认识对待它,当生活不如意时抱怨无济于事。抱怨自己运气差,这个世界总能找出运气更差的人。抱怨命运不公平,这个世界也能找出遭受命运更加不公平待遇的人。懈怠时想想比自己勤奋的人,可以使自己更加努力。抱怨生活条件苦的时候,可以想想那些生活更加困苦的人。这样对照比较,自己的不平之心,郁闷的情绪,都能得到纾缓。
《菜根谭》修身篇:吉人多和气

《菜根谭》修身篇:养性立命

2022.05.13周五阴D13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2 《菜根谭》修身篇 06拨开世尘氛,消却心鄙吝 【原文】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译文】不受人世间各种各样庸俗杂念的影响,心中自然没有炎凉惊惧的感觉。消除心中的卑鄙庸俗,开阔心胸,眼前常见明月,时有清风吹来。 【解读】俗话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身处社会中,人们难免不受社会影响。社会对人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完善自己品行,应尽量减少社会对自己的不良影响。人世间有种种世俗灰尘,人们想一丝一毫都不沾染这种灰尘,这很难做到。沾惹了世俗灰尘,要记得时时清扫。清除身心沾染的世俗灰尘,驱除种种不良卑鄙庸俗的念头。保持身心宁静平和,才会留出时间、保持闲适心境去欣赏清风明月。 人们常常觉得生活中烦恼很多,其实仔细想来,有很多烦恼是由于自己心胸狭窄、争强好胜、贪念过多招惹而来。如果驱除自己身上这些如灰尘污垢般的不良念想,那么人生的烦恼会减少许多。 07 扫去面上甲,涤除胸中尘 【原文】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译文】剥开脸上的层层伪装,露出真面目,这时面貌才不让人讨厌;清除掉心中沾染的各种俗世邪念歪思,话语才会让人觉得真诚有趣。 【解读】人的脸上挂着重重伪装,剥掉一层,还有一层。直到剥开最后一张假面具,露出此人的真面目,那时候这张虚伪的脸才不那么令人讨厌;卑鄙庸俗的人,他们需要狠狠洗涤掉心中隐藏的卑鄙污秽的想法。作者刻画虚伪卑俗之人的面貌,可谓入木三分。 不论身处哪个年代,我们身边似乎从不缺少虚伪卑鄙的人。中国古代有句话“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其令人厌恶,毫无可爱之处。内心隐藏着污秽邪恶的想法,脸上挂着虚伪的假面具,这样的人确实令人厌恶,避之唯恐不及。稚嫩的小孩子,无论长相如何,都有可爱之处。踏入社会不久的少年,沾惹世俗尘垢少,往往更显真诚可爱。 在社会中为人处世,有时候由于迫不得已,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性情展现出来。适当隐藏真实自我,这是一种生存之道。如果过分隐藏就成了虚伪,一个人在自己脸上挂上厚厚的假面具,那就只能令人厌恶。虚伪的为人,只能骗过一时,却不能骗过一世。 08 日欺人夜愧,少失志老悲 【原文】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译文】白天欺骗了别人,难以逃脱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必然产生的羞愧之感;年少的时候没有立下奋斗志向,到年老的时候就会因为白头却无所成就而悲伤。 【解读】就白天欺骗别人夜晚羞愧而言,其实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情况是不同的。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些人正因为白天欺骗了别人,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夜晚想起时沾沾自喜、大为得意,而根本不会感到羞愧。对于那些本性存有良知的人而言,如果做了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情,欺骗别人却难以逃脱自己良心的拷问。因此我们当以此为戒,坦诚对待别人,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有很多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虚度了一生的光阴。等到头发白了,再也不能做事情的时候,才开始后悔这一生白白浪费,一事无成。那个时候空留下一腔悔恨,却于事无补。想到这里,不禁令人胆寒。因此在我们年少时,应该为自己立下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付出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同时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努力奋斗都不会晚,不要以自己的年龄为障碍挡住自己前进的脚步。 09 养性即立命,尽人自回天 【原文】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译文】性格过于偏执任性的人福气少,性格圆通不固执的人福禄多;性格急躁严厉的人寿命短,性格宽厚温和的人寿命必然长。所以君子不说命,修身养性就是立命;君子也不谈论天,做好自己责任内的事情,就可以挽回天命。 【解读】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以及评书中,秦琼都是一位英雄,但他在英雄榜上排名不在最前面。李元霸与裴元庆以及秦琼的表弟罗成都排在秦琼前面。还有另一位福将程咬金,据说他的本事只有三招,三板斧使完之后就再没有其他招数。从英雄榜排名来看,比秦琼与程咬金武功高强的大有人在。但是到尘埃落定大唐建立之时,秦琼与程咬金这两位却成为耀眼的功臣,英雄榜上数一数二的英雄反而早已烟消云散。这当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性格执拗与圆融,性格操切与宽厚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李元霸与裴元庆以及罗成,俱是本领大脾气也大的人。他们性格操切急躁,容易固执己见,常恃才傲物,不能圆融处事待人。最终这些英才多早逝,福禄不厚,寿命不长。秦琼与程咬金虽然不是本领最大之人,却最终建功立业,安享天年。 10 得意处水月,拂意时火莲 【原文】 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译文】得意的时候谈天说地,都如水底捞月般虚幻不真实;在不顺自己心意的逆境中,吃冰咽雪,经受这样艰苦锤炼,才能如烈火中莲花一般真实可贵。 【解读】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无论是修养自己德行,还是求学工作,都需要有这种认识。 身处顺境,吃饱喝足之后,发一番感慨,说一通道理,这种言论并没有真正认识人生,无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只有经历一番艰苦锤炼之后才能取得;人生的真味,只有经历一番艰苦锤炼之后才能体悟。
《菜根谭》修身篇:养性立命

菜根谭名句修身经典语句集锦

菜根谭名句修身经典语句集锦 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洪应明 《菜根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 《菜根谭》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洪应明 《菜根谭》 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菜根谭》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菜根谭》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 --洪自诚 《菜根谭》 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 缲出。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洪应明 《菜根谭》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洪应明 《菜根谭》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洪应明 《莱根谭》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遇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菜根谭》处世经典名言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 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 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守拙无巧。 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精髓菜根谭名言名句 精髓菜根谭名言名句集锦 1、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洪应明《菜根谭》 2、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一日。《菜根谭》 3、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莱根谭》 4、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菜根谭》 5、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菜根谭》 6、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菜根谭》 7、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菜根谭》 8、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菜根谭》 9、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菜根谭》 10、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菜根谭》 11、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洪应明《菜根谭》 12、醉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菜根谭》 13、拔开世上尘纷,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跟尽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事之事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跟。——洪应明《菜根谭》 14、乐极生悲,哭苦尽甘来。《菜根谭》 15、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菜根谭》 16、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洪应明《菜根谭》 17、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菜根谭》 18、蒙对了才叫考试,蒙错了才叫青春。《菜根谭》 19、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菜根谭》 20、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洪应明《菜根谭》 21、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菜根谭》 22、放得心下,入圣脱凡。《菜根谭》 23、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处事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胸襟。——洪应明《菜根谭》 24、抱朴守松,涉世之道《菜根谭》 25、"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洪应明《菜根谭》" 26、降魔者先降此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菜根谭》 27、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洪应明《菜根谭》 28、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洪应明《菜根谭》 29、此身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厉害谁能瞒眯我。——洪应明《菜根谭》 30、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洪应明《菜根谭》 31、认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执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菜根谭》 32、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洪应明《菜根谭》 33、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洪应明《菜根谭》 34、纷扰固溺志之场,枯寂亦槁心之地。——洪应明《菜根谭》 35、水清则月影明心静而本体现《菜根谭》 36、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菜根谭》 37、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洪应明《菜根谭》 38、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菜根谭》 39、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菜根谭》 40、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愁顽金钝铁之不易稍落;我果为长江巨海,何患污渍横流之不能容纳。——洪应明《菜根谭》 4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洪应明《菜根谭》 42、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菜根谭》 43、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牧唱樵歌;谈今人失德过差,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洪应明《菜根谭》 44、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洪应明《菜根谭》 45、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菜根谭》 46、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视,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 47、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菜根谭》 48、贫之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之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洪应明《菜根谭》 49、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菜根谭》 50、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回理路上来。一起便觉,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洪应明《菜根谭》 51、人生原是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洪应明《菜根谭》 52、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洪应明《菜根谭》 53、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莱根谭》 54、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55、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数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洪应明《菜根谭》 56、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洪应明《菜根谭》 57、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洪应明《菜根谭》 58、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洪应明《菜根谭》 59、若觅了时无了时《菜根谭》 60、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菜根谭》 61、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慠王公《菜根谭》 62、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子;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洪应明《菜根谭》 63、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洪应明《菜根谭》 64、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困。——洪应明《菜根谭》 65、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洪应明《菜根谭》 66、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菜根谭》 67、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菜根谭》 68、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不责人之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洪应明《菜根谭》 69、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菜根谭》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菜根谭名句修身经典语句集锦》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伤感名句经典 专题。
菜根谭名句修身经典语句集锦

菜根谭里面最经典励志句子

菜根谭里面最经典励志句子如下: 1、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菜根谭·概论》 2、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菜根谭·评议》 3、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菜根谭·闲适》 4、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菜根谭·概论》 5、养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菜根谭·概论》 6、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菜根谭·概论》 7、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菜根谭·概论》 8、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菜根谭·概论》 9、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菜根谭·应酬》 10、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概论》 11、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菜根谭·应酬》 12、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菜根谭·修身》
菜根谭里面最经典励志句子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