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关于收看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经典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1-04-08 热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收看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经典观后感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一

  在武汉解封一周年的节点,我们再次向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致敬。

  今天,4月8日,对武汉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2020年4月8日0点,湖北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被按下暂停键76天的“英雄之城”开始重启。江城水暖,春光复苏。

  2021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在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成效,而全球疫情阴影尚未完全离去之际,回望这个中国抗疫的“历史性”节点,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有太多情愫需要表达。

  去年初,新冠疫情突袭武汉,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在此危急时刻,中央作出武汉封城决定,1月23日10时,千万级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拉开了武汉封城抗疫的序幕。而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武汉就实现解封,书写了世界疫情防控的一段重要历程,如今看来,仍旧动人心弦。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解封,于武汉、湖北意义重大,但其意义又不止于武汉、湖北一城一地,而是关涉全国抗疫这盘大棋的走向。所以,武汉解封,其实质是开启了中国抗疫的新篇章,是武汉、湖北与全国一道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加快复工复产的一个重要拐点。

  解封一年的武汉在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相结合上的表现,实际也是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社会复苏的一个缩影。

  202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40.5%恢复到全年下降4.7%,走出了一个坚挺的V字形轨迹。而就在2021年的春天,武汉樱花重新盛开,全国各地的赏樱人群也重回江城。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湖北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武汉还入围了清明假期热门出游目的地前十。

  种种迹象表明,在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硬仗之后,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一个充满活力的武汉,一个韧劲十足的武汉,再次回归。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千万武汉人民的坚守、付出乃至牺牲,也仰仗于全国各地众志成城的驰援。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一幕幕生离死别,也目睹了太多感人的瞬间;我们看到了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坚韧与担当,也感受到顽强的抗疫精神滋润着武汉在“后疫情”时代的蓬勃发展。

  解封一周年之际,回望武汉在解封前所作出的抗疫努力,复盘武汉在解封后一年来所走过的经济社会重启路径,有助于我们更深刻了解中国社会为抗疫所付出的代价和贡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以及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重要性。

  从目前来看,包括武汉在内,中国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抗疫答卷,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疫情,为践行“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承诺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疫情整体上仍处于高风险状态,抗疫持久战还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尤其是在全球流动逐步加速的大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在“外防输入”上的压力仍不可小觑。最近边境城市瑞丽的“二次疫情”就给出了现实提醒。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重点已转向疫苗接种,在这个新阶段,中国坚持继续尊重科学防疫原则,方能最大程度捍卫已经取得的抗疫成果。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前行。武汉解封一周年的节点,我们再次向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致敬。同时,武汉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的疫情防控成果,也启发我们应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局面,将科学防疫、精准防疫进行到底。

  最重要的是,那些在防疫最紧要关头所凝聚的同心抗疫的合力,那些在大灾面前所激发的同理心、公民责任感,那些不打胜仗不凯旋的坚硬精神气质,应该内化成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尽快使国人回归更安全、安心的正常生活。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二

  4月6日下午4时,武汉市民柯先生扫码检票后进入武汉站,准备乘动车返京工作,结束3天的小长假。

  “没有感觉,就是最好的感觉。”假期里,他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购物、踏青出游,“如果不是戴着口罩,大家几乎已忘了疫情这事儿。”

  2020年春节,柯先生没能回汉。当时,一场疫情突袭荆楚大地,武汉告急!

  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一场气壮山河的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响。

  从不安到勇敢,从封控到重启,历经疫情淬炼,如今的武汉已形成医防协同机制和立体应急网络,正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成为健康安全的城市。

  “去年十一回来,已感受到武汉复苏的活力。今年一开年,单位同事都向我打听武大樱花何时开,想来这座美丽的英雄之城看看。”柯先生说。

  “医防协同”织密防控网——

  “不仅有医院发力,更有全社会的参与”

  医院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最前线。

  多家医院表示,一年来,医防协同机制不断完善,医院从医疗救治转变为救治防控相结合,在预警监测、院感防控等日常工作中,守牢疫情防控红线。

  在武汉儿童医院,增加6间负压留观室、1间标准CT室,完成21间负压病房、9间重症隔离病房和专用电梯通道、3间负压手术室的改造。

  在武汉肺科医院,由院感科牵头,坚持每日对各重点科室部门院感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发热门诊所有就诊患者及家属,测量体温,严守“入院关口”及“住院关口”,对所有新入院患者均开展血常规、胸部CT、核酸筛查……

  这是武汉多家医院常态疫情防控的硬核之举,也是各级医院走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缩影。

  武汉解封后,各级医疗机构防控并未松懈,从单纯“人防”,走向“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人脸识别、体温监测系统,查证健康码、体温等,已然成为各级医院标配。

  “一年来,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密切协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监督监管、相互制约,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形成了更为紧密有效的防治结合体系。”武汉市卫健委介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还作为该市疾控中心的临床基地,实现防治一体化。

  疫情期间,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接管了江汉区17个集中隔离点、16个社会福利院和36个康复驿站的医疗救治工作,派出的移动医疗专家团队每日奔赴各点位开展医疗指导、核酸采样。如今,该院承担起江汉辖区6个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医疗保障工作,承办富豪社区疫苗接种点,还成立核酸采样小分队为境外返汉人员核酸采样,对江汉区13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

  “经历疫情,深知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中的责任。”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熊念说,一年来,医院承担的责任更重了,但无论何时,疫情防控都是医院的重要任务。

  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教授赵雷曾在抗疫一线,他说:“一年来的防控,不仅有医院发力,更有全社会的参与。”

  “武汉市已形成医防协同和全社会群防机制,疾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街道社区常态化联动,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等共治共管,社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网络已建立和完善。”武汉市卫健委介绍。

  应急任务“一键达基层”——

  “确保队伍拉得出、顶得上、用得好”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武汉有活动轨迹。获得信息后,武汉在一天之内,迅速完成了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这充分体现出武汉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疫后,武汉市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监测预警能力逐日提升。

  去年秋冬,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市民在武汉任一药店购买感冒、退热、止咳药,购药人信息会立即被收录进卫生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购药信息可追溯,出现异常会及时预警。

  武汉市卫健委介绍,该应用系统中建立了症候群、重点人员、场所、传染病动态监测等13类风险预警指标,实现智能预警多点触发和数据全程闭环管理。目前,该系统每日自动实时比对各类数据,基本可实现全场景、广覆盖。

  武汉去年一场集中核酸检测排查令世界惊叹。10余天检测了近千万人口,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不到一年,武汉迅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配备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一批日单检量达到1万的城市检测基地和国家公共检测平台已经建成。目前武汉市共有核酸检测实验室92家,移动核酸检测车6台,日单检量可达35万人次。

  与此同时,武汉市组建了1000人流调队、1000人消杀队、1000人检测队、1000人管控队四支防控队伍,平时他们根据社区、商超、市场等场景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出现疫情,确保队伍能“拉得出、顶得上、用得好”。

  武汉市卫健委介绍,风险排查、应急处置等指令任务,完全可以“一键达基层”。

  接种新冠疫苗——

  “我们全家一起‘苗苗苗’”

  扫码、测血压、打疫苗……4月2日下午2时许,居民吕华芳和丈夫李钢两人,来到汉阳区晴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接种新冠疫苗。

  “我们全家一起‘苗苗苗’,读大三的女儿3月初就接种了。”吕华芳是武汉市水务局排水泵站管理处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她下沉社区连续值守了36天。“当时听到解封的消息,就知道武汉从此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她说。

  “目前我们已完成近2万剂新冠疫苗接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黄传芬介绍,该中心是汉阳区首批新冠疫苗接种点,去年12月25日开始为紧急人员、重点人员接种,今年3月12日起开展居民接种,目前街道3.3万余名常住人口中,两成居民已完成接种,“每日接种量从最初的100多人次,到高峰期一天接种500余人次。”

  4月1日中午1时30分,在晴川街辖区内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300余名学生排队有序接种新冠疫苗。“我刚打完,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大二学生周旭是安徽人,打完疫苗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父母。疫情期间,在老家的他和身在武汉的室友,一直在网络上互相关心和鼓励。“我清楚记得,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我们在群里欢呼——终于可以返校啦!”周旭说,校园防疫措施也已常态化,学生每天都会上报体温进行健康打卡。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杨勇介绍,每天早上8时30分至晚上7时,医护人员一天不休,居民随来随接种。每天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后,我们会清理库存,整理上报接种人员信息,并申报预约次日的疫苗,下班时常常已是九十点,最晚一次都转钟了。

  “经过这次疫情,大家更有凝聚力了。”谈及过去这一年,杨勇深有感触地说,从最初的战“疫”,到后来为防汛提供医疗保障,在机场对境外来汉人员进行采样,再到现在的全民新冠疫苗接种,虽然一天都没有停歇过,但大家依旧干劲十足,“因为居民、患者更理解、更信任我们社区医护工作者了,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以前大家生病都爱往大医院跑,现在首先想到的就是咱们社区医生。”黄传芬说,该中心是武汉市设立的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此一“疫”,基层医疗水平得到提升,全科诊疗流程更加规范,得到更多居民的认可。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三

  在中国武汉封城防控措施解禁一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民健康覆盖及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任明辉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解封”是新冠大流行防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事件,给世界最终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经过76天艰苦卓绝的战“疫”,武汉市于2020年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任明辉指出:“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表明,武汉的封城防控措施结合中国全国范围内的一些人员、交通限制措施,包括自我隔离,减少了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持续传播,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遏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明辉指出,随着疫情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印度等很多国家也陆续采取了类似的封城措施。“甚至在当前,一些疫情出现反复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采取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持续蔓延。”

  任明辉说,武汉封城措施不仅仅是限制人员进出,还包括建立方舱临时医院、加强社区检测、对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居家隔离、保持间距、戴口罩、洗手等一揽子防护措施。

  他强调:“武汉的解禁不仅是中国新冠防控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为全球的新冠防控带来了希望,说明面对这一罕见的、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新发传染病暴发,采取封城等一揽子严格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已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和实施中得到验证”。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四

  武汉所处的位置十分的优越,处于那片地区的中心点,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去哪里都比较方便,作为一个地方性的中心城市,它拥有很多的高校,其中就有7所211高校,这还不算其他的学校,所以引进的周边人才是非常多的。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黄鹤楼和樱花就足够吸引人了,还有新的东湖景区,让很多人们都会在闲暇的时间来这里逛一逛。

  然而一场疫情让这座城市受到重创,昨天“武汉重启一周年”的视频刷爆网络,作为疫情最初爆发的地方,在创伤后重启,从街道上旺盛的“人间烟火气”到黄鹤楼的灯火阑珊,再到邀请大家一同观赏樱花,这一年它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经历了很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GDP可能会重新回到全国前十的位置,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同看看这座城市将迎来什么样的大动作吧。

  今年正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对于这个地方的发展建设尤为重视,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大力扶持它的经济,加上招商引资会的新力量不断的注入这里,使它的活力空前的饱满,经济的发展也跟坐上火箭一样,速度非常的快。

  今年的第一个季度,陆续开工了215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一共投资了3300亿元,在这些项目之中还有7个超100亿元的投资项目,创造了单次投资的规模之最。这所城市的一个处长也表示他们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能开好局、做到高质量发展,这些项目的开工必然会带动当地人民的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这所城市的重启也吸引来了_这个互联网巨头的加盟入驻,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工,要建设一个集生活、商业为一体的新兴智慧产业园区,引进人才在这里工作、创业。就在前几日,主播薇娅急忙还奔赴这里为它带来了一场公益直播,把武汉的鸭脖、热干面等一些特产推荐给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去年的时候这些特产已经成了直播间的畅销好物,可见大家对这座城市复苏的鼓励和支持。

  政府和新人才的入驻,能够带动这座城市的新发展,经过人们的努力也会使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加。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五

  江城春日,姹紫嫣红。

  “过早了吗?打疫苗了吗?”上班路上,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网格员陈玲见到社区居民便热情打招呼。去年清明,她挨家挨户为居民送米送菜送药品;今年清明,她也不曾休息,一直忙着为居民安排接种疫苗时间、叮嘱注意事项。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我从武汉回来后,一直牵挂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你们社区在内的武汉各社区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我感到很高兴。”

  一年来,陈玲和全体社区工作者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勉励,“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东湖新城社区和武汉市所有社区一样,“解封”却并未“解防”,至今,社区出入口仍备着测温仪,也有志愿者值班。

  陈玲说:“忙归忙,但特别有意义,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2020年5月中旬起,武汉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市近千万人口的核酸检测。眼下,武汉正展开大规模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截至目前已接种超过400万剂次。

  早起吃碗热干面,晚上跳个广场舞,得空游公园逛商场……眼前这再熟悉不过的日常,让陈玲感慨万千,“武汉挺过来了,我们挺过来了!”

  英雄城市日日新

  医疗器械、中医中药、防护物资……4月6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和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厅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布展。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此举办,展示大健康领域最前沿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

  在离汉通道关闭的76天里,博览中心和会展中心一夜之间化身为方舱医院,如今已恢复了原有功能。去年下半年至今,各大会展排期满满,央企民企接踵而至,大投资大项目纷至沓来。紧邻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武汉客厅,去年仅承办了6场会展,而今年已经排满37场,预计全年超过50场。2020年11月20日,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武汉克服疫情影响,2020年经济总量重回全国城市前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40%左右。

  武汉医疗界也捷报频传。今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第100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3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医院“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排名结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综合医院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

  刘宇航、李旭阳、史开友都是中建三局的建设者。去年初,他们在汗水和泥水中摸爬滚打、争分夺秒;今年,他们或在湖北最大的装配式还建房示范工程建设工地添砖加瓦,或在华中地区最大的智能物流园顺丰武汉电商产业园挥汗如雨……他们说,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时候,拼的是信念和热血,现在拼的是干劲和豪情,“我们为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而自豪,相信武汉会越来越好!”

  楼台草木,重归静好;大街小巷,再现生机。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街之一。去年4月8日零时,江汉关的钟声,曾随着网络响彻大江南北,成为人们难忘的记忆。如今,这条疫情后全面改造升级的百年老街热闹非凡,今年一季度客流量达到1625万人次。

  “我看到霓虹在舞蹈,想念这城市的味道……”3月24日晚,伴着《相见在武汉》优美的旋律,江汉路步行街的老式建筑被绚烂的灯光秀点亮。“‘花young武汉’樱花市集活动,让我们店销量翻番!”湖北森马总经理陈小汾说,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后,政府出台减租免租、刺激消费等许多好政策,“现在,我们的信心完全回来了!”

  温暖服务换真心

  晨光熹微,燕语莺啼。以“六点半晨步工作法”而出名的汉阳区江堤街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明荣,依然每天早晨6点半就深入社区,认真了解居民诉求。

  去年2月疫情防控工作中,胡明荣每天都在不停地打电话、协调各项事项,嗓子嘶哑。她和社区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忙碌着,每天要接听拨打近600个电话。如今,胡明荣依然有忙不完的事儿。为更好收集民情民意、服务居民群众,她率领社区工作人员进家入户,变“坐等”为“上门”。胡明荣创造性探索“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单元长”的“六级组织服务体系”,将组织的根须延伸至楼栋单元和家庭。“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换居民的真心。”

  一年来,通过新建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居民志愿者服务联盟,武汉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得以普遍提升。小区有组织、治理有队伍、服务有载体、运转有机制、工作有保障,既有效解决了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增添了市民对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力量。

  家住春天里小区的钟呼毅,曾感染新冠肺炎。一开始担心没有床位,很快就受益于政府出台的“应收尽收”政策;住院后担心治疗费用昂贵,又是政府全部兜底;出院后担心回到家中成为一座“孤岛”,结果社区居民“楼上楼下一家亲、左邻右舍一家人”。痊愈后,他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负责包保自己所住楼栋的环境卫生等。

  疫情期间,武汉的广大下沉党员打造出“敲门不见人、服务不见面、隔离不隔爱、宅家不宅心”的暖心服务。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后,武汉14.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179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覆盖对口联系全市1428个社区。报到党员开展认事、认岗、认亲,通过定人、定时、定片、定责,包栋、包单元、包户、包人的“四定四包”方式,全方位对接居民需求。

  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后,江岸区二七街韦桑社区78岁的独居老人周凤双给下沉干部杨溪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能再见到她。收到信件后,杨溪先是打电话嘘寒问暖,还帮老人买菜送上门。常态化下沉社区后,她主动加入了社区“护老队”,和周凤双老人“认了亲”,经常登门看望、照顾老人,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俩”。杨溪说:“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发光,就是一束光。英雄的武汉人民,用牺牲和努力换来的温暖和爱,足以让我们的生活散发出犹如金子般灿烂的光。”

  疫情过后,武汉的人情味更浓了。因为市民们深知,身边的每个平凡人,也许就是战疫时的英雄。萦绕着热干面香味的每个平凡的早晨,都是这座城市所有的平凡英雄不懈努力换来的。

  相约春天赏樱花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3月12日中午,当武汉天河机场广播里又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当来自新疆、贵州等地的援鄂医疗队员们又出现在航站楼大厅,武汉机场集团湖北空港商旅服务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室副主管陈星和姐妹们重新跳起了去年3月排练的舞蹈,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欢迎你们明年再来武汉!”去年3月下旬,陈星等14名青年团员自发组织“欢送志愿队”,每次在登机口送别,都会这样邀请。“援鄂医疗队员回来了,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最美的武汉。”陈星说。

  3月13日一早,江苏援鄂医疗队员来武汉赏樱,想尝尝地道的武汉热干面。在江夏区一家早餐店刚坐下,他们就因为队服上的字被市民认出,“儿子,记住,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为我们拼过命的白衣天使!”一位女士见到“恩人”,立刻上前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泣不成声,“谢谢!谢谢……”整个小吃店沸腾了,人们纷纷用鞠躬、鼓掌表达着发自内心的感谢。小吃店老板李正执意坚持:“今天我免单!”

  去年,全国人民为“热干面”加油;今年,“热干面”感恩全国。“我们不会忘记去年我们做出的庄重承诺,来年3月樱花开放时,邀请你们和家人一起来武大看樱花!”3月13日,在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开幕式上,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动情地说。这一天,武汉大学迎来了包括3000名援鄂医护人员在内的一万多位抗疫英雄。武大樱花、东湖樱园,是武汉樱花的两张名片,去年寂寞空庭,今年人气爆棚。今年3月盛花期,武汉大学每日预约游客过万人,东湖樱园更是刷新历史纪录,两天游客数高达8万人。整个3月,东湖樱园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太惊喜了!”3月17日,四川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护士许秋英和爱人彭宇一同回武汉赏樱、拍婚纱照。来到许秋英去年曾住过的酒店房间时,大红的“囍”字、大红的床品、大红的气球,让这对战疫伉俪倍感惊喜。开春以来,金盾酒店集团传媒部经理徐敏说:“今年3月以来,我们酒店几乎每天都是‘满房’状态,感谢医护人员逆行武汉、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旅游、餐饮、酒店、交通等行业,曾是武汉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去年8月,湖北省文旅厅开启“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国人民“打卡大武汉”的热情高涨。纳入活动的4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100余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7.5%。武汉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以上。武汉酒店餐饮业全面恢复,今年前两个月,20家年收入过亿元的餐饮企业中,有11家餐饮收入同比2019年增长10%以上。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言语里透着激动:“感恩全国人民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最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

  “山河无恙,武汉真棒!”看繁华街市、赏满城樱花、登黄鹤楼、游知音号,援鄂医疗队员纷纷赞叹:“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创下了战疫和发展双重奇迹!”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