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关于武汉重启一周年个人观后感通用版

发表时间:2021-04-08 热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汉重启一周年个人观后感通用版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一

  如果给解封后的武汉拍一张照片,你最希望拍什么?

  答:想拍下所有被继续的普通生活。

  2020年4月8日,历经76日封城,武汉迎来解封。

  媒体将聚光灯对准第一辆驶离高速路口的私家车,第一班起飞升空的航班。而在某个被无意捕捉的瞬间,4位老友拿着啤酒等在高速路口的角落,在一片“武汉回来了”的呼声里,彼此碰杯,互道“新年快乐”。

  4月7日,爸妈开车载雪莉到离家5.5公里的献血站。“当时已经有五六个人在排队、填表格、做检查了。”雪莉在疫情期间一度高烧,38.6摄氏度,在机场被确认为疑似病例,“当场就哭了,爸妈也很害怕”。所幸无事。

  随后,“武汉市血液紧缺血库告急”“武汉市发出无偿献血倡议”等消息传开。3天内,无偿献血量达到近百万毫升。“大家就想为武汉解封做点事。”

  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湖北人冯林的朋友圈里,大家刷着“今天,一起点亮武汉”,八卦着驶离高速路口的第一辆是什么车、车牌号多少。但冯林的爸妈“闹腾”着,要当天回去。

  17时06分,爸妈乘坐的G1716次列车停靠武汉。“在有些人急着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爸妈硬要回去。”冯林后来在想,父母辈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本就由人情构成。渴望回老家,就是渴望那个熟悉的人情社会,“在熟悉的世界里,他们才自在”。

  4月8日,王萌收到了“晚安短信湖北计划”的最后一条短信。37天里,晚安短信将284910位身在湖北的人,以及442335位湖北之外的人连接起来,大家互享心事,互道晚安。

  短信说,今后要有很多力量,很多傲气,很多爱。“相信行动有价值,相信生命胜过死亡。”隔离在家76天后,王萌惟愿,往后都是善良的日子,有爱有希望。

  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186人撤离武汉,成为最后撤离的一支医疗队。驻地酒店到机场的路上,一位武汉市民举着“感谢首都,因为有你,武汉不怕”的标语,追车送别。医疗队合影留念时,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辑柴选绕到队列背后,发现一位医疗队队员脚部有伤,遂记录下这个细节。4月19日,为推动复市、提振消费信心,市政府陆续投放5亿元“武汉消费券”,涵盖餐饮、商场、超市、文体旅游四大领域。有数据统计,消费券累计投放数量超过4300万张,拉动消费超过50亿元。4月22日,武汉公共交通全面恢复运营。时隔91天,王霜再次坐上777路公交,前往离家16.7公里的公司上班。不同于记忆中的拥挤与热闹,车上,除了司机、王霜,还有另外一名坐在前门处的乘客,“一度觉得自己包下了一整辆车。”

  4月26日,国家卫建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宣布,截至当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两天前,有“风暴之眼”之称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实现“患者清零”,从2019年12月29日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开始,到重归风平浪静。

  5月14日,武汉市开始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核酸检测。市卫建委表示,全员检测,将有利于精准防控,消除社会恐惧。有人说,“4月8日是物理解封,全员核酸检测,才是整座城市的心理解封。”

  5月18日,“五星级酒店转行开大排档自救”一事被各大媒体报道。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外,羊肉串6元一串,烤鸡翅10元2个,小龙虾138元两斤......异曲同工,餐饮自救形式还包括幼儿园开包子铺、餐厅通过电商卖盐焗鸡等等。“高级厨师也是在零基础的条件下现场学习如何烧烤,还是等师傅再钻研一下,再来打卡也不迟。”武汉旅游博主小离在微博上和粉丝分享了打卡心得。

  5月31日,万谦家楼下的施工工地终于安静一些了。“夜间施工”四个字,被一些武汉市民搬上了社交媒体平台,主要是吐槽环境嘈杂,影响休息。刚刚过去的一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1326个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已建成四环线、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202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排名全国第九。

  6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5月14日至6月1日,共查出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概率为十万分之三,共耗资约9亿元。随后,李兰娟在远程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些(检测数据)都证明武汉是安全的,武汉出来的人也都是健康的。”

  6月21日,珂珂和朋友从湖北回到北京。5月,她加过一个群,群名叫“湖北人返京群”。群里的人年龄各不相同,来自湖北不同县市,有学生有工人。那段时间,大家每天在群里相互鼓励,分享返京经验,有问必答,“没有任何政策公告的时候,在群里了解了全套返京流程”。6月初,北京解除湖北人进京限制。那天,群里前所未有的快乐,群名变成了“湖北人在北京”。随后,北京疫情暴发,群里又“热闹”了起来,每天有人及时更新北京疫情情况,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在那段日子,这个群就是很多人心里小小的依靠,难过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8月17日,武汉水上电音节现场照片“火”了。法新社在推特上以“武汉音浪”为开头,视频、图、文三连发。BBC称“武汉,从寂静的街道到拥挤的游泳池”。随后,面对记者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这显示了武汉抗击疫情已经获得了战略性胜利。

  重新热闹的武汉街道。图源:受访者供图9月1日,正值开学第一天,街上很热闹。那天,吴同在街上见到了很多背书包的孩子,提着行李来武汉的大学生。“这么热闹的场景,好像还是解封后的第一次。”早上去买早饭时,早餐店里一屋子穿校服的学生兴高采烈,叽叽喳喳说着假期的小事。吴同觉得挺吵,但久违的热闹听起来也很有意思。

  12月31日,武汉同济医院门口的一座天桥上,刻满了各省、直辖市、解放军援鄂医疗队的名字、人数和对口支援城市。有数据显示,1月24日至3月8日,全国共有346支医疗队,共计4.26万人抵达湖北。其中,重症专业医护人员1.9万人,女性医务工作者2.8万人。“这座桥给武汉人心中留下了烙印,这么多省医疗队支持我们武汉,没有他们来,我们就不行了。”一位老人在视频里哽咽道。

  2021年跨年夜,一位中年男子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手举“2021武汉平安”横幅。“那天晚上真的很冷,大叔就这么举着横幅,一直举,突然想到那句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当天晚上,一直在想那个画面,一直睡不着,真的很感慨。”照片拍摄者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回忆。

  1月11日,#河北一确诊病例曾到过汉正街#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该话题下,不少武汉网友呼吁大家理性对待。“因为经历过,所以懂。”

  2月11日,除夕,武汉有“烧清香”的习俗,一般祭献用菊花。这是马人人家第一次集体出门去亲戚家“烧清香”,妈妈的大姨因疫情期间未能及时送医去世,妈妈的二姨在武汉解封后去世,“今年想特别上门表达一下心意”。随后,马人人把市民排队买菊花的照片发到网上,被一些网友质疑“戾气太重”。“我们已经没有把它当成一个悲伤的东西了,最悲伤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需要一点点去面对,去收拾,去消化。”3月12日起,武汉18至59岁市民可免费接种新冠疫苗。随后,可接种年龄范围调整为18岁至69岁。武汉市政府倡议: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要以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去年隔离在家,不添麻烦就是做贡献,今年接种免费新冠疫苗也是做贡献。”方婷接种完后,在朋友圈分享了心得。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24时,湖北省已有544.46万人完成第1剂次接种,有87.77万人完成两剂接种。从2020年4月8日到2021年4月8日,每一个湖北人心中都有一整年的记忆胶片。“这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在疾病面前真的很渺小,但也感受到了很多普通人的坚强和勇敢。”雪莉说。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二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与机器在流水线上分工协作,把一件件零部件送下线……

  4月8日,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台资企业——武汉和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和盛公司”)车间看到,企业生产忙碌进行。

  2020年初,和盛公司曾因疫情停摆47天。自当年4月中下旬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公司调整战略、穷追猛赶,在2020年实现营业额4.18亿元(人民币,下同),与2019年相比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公司已超额完成当季度预算营业额。

  “说实话,没想到恢复会这么快!”该公司总经理胡恒银坦言,亲历武汉疫后重振,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近期,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启动新建一条全自动涂装生产三线,预计年底投产,以满足华中地区各主机厂和配套厂商的订单需求。

  芳菲四月天,武汉生机盎然,早晚高峰的堵车、人潮熙攘的商圈、热火朝天生产的工厂……这一幕幕,让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斯米克美加集团总裁萧永瑞不禁感慨:“武汉挺过来了。”

  萧永瑞表示,在艰难的2020年,武汉能快速爬坡,经济总量重返大陆城市前十,展现了“英雄之城”的活力和自愈力。在她看来,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是武汉的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优势并没有改变。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武汉将大有作为。

  据了解,斯米克美加集团旗下的教育、房地产产业在疫后稳步恢复。该集团在湖北孝感市打造的美珈职业学院已完成一期建设,目前正在招生,预计今年9月份开学;总投资110亿元,在武汉市江夏区打造的大型康养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沉淀下去的巨龙,再度从水面下一跃而上的时候,它的爆发力会比疫情之前来得更猛。”台湾青年王天山同样对武汉疫后发展充满信心。

  王天山在武汉创业多年,深耕中药材种植与研发。2020年6月从台湾返回武汉后,瞄准中医药发展商机,他迅速投入到医疗器械喷剂生产线筹建中。今年4月下旬,公司与湖北天门一家企业合建的医疗器械喷剂生产线将投产。今年下半年,另一处位于湖北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内的喷剂生产线也将投产。

  王天山透露,今年8、9月份,其公司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建立的185亩国际本草种植示范基地,将完成基本设备配置和基础药材种植。该基地还将打造台湾青年农业创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农业直播基地等,“希望更多台湾青年在这里找到舞台,共享武汉疫后发展机遇。”

  记者从湖北省台办获悉,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是在一些大项目的拉动及复工复产优惠政策的推动下,2020年湖北省台资企业投资总额达192785.16万美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41.6%。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关闭离汉通道。同年4月8日零时,历经76天封城之困的武汉,在春暖花开之际迎来苏醒。

  一年过去了,春已至,花又开,凭借强大的韧性和蓬勃的活力,武汉被誉为疫后重振的风向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新窗口。

  春色满城重回烟火气

  轻敲钟锤,曾侯乙编钟演奏出悠扬动听的乐声。4月8日,正值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一场以浴火重生为主题的编钟音乐会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为涅槃重生的武汉祈福。

  去年,武汉樱花寂寞盛放;今春,樱花树下再相逢!

  3月的武汉,以最高礼遇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共赴樱花之约。武汉赏樱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时下,新花城武汉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樱花、杜鹃花、油菜花、茶花次第开放,争奇斗艳;乡间田野,勾勒富有诗情的田园画卷。

  不久前湖北发出相约春天赏樱花的邀约,以赏樱带动赏百花,推出数百个赏花点,上百条赏花路线,搅热文旅市场。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湖北接待游客1170.3万人次,黄鹤楼等景区更入列华中地区人气景区前十。

  浴火重生的武汉,重回蓬勃朝气。登临黄鹤楼,凭栏远眺,桥面车水马龙,江面货船穿行如梭。

  作为大学之城,武汉在校大学生逾百万,疫后武汉孕育新机遇,热气腾腾的职场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留汉发展。202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42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吸纳大学生6.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浴火重生的武汉,寻回熟悉的烟火气。户部巷、吉庆街,万松园街坊邻里互道一声过早冒,用一碗冒着热气的热干面开启新的一天;夜幕下,食客排着长队等待心仪已久的美食店排位。路边摊,三两好友举杯畅谈,大快朵颐;江滩广场,休闲的民众跳起广场舞……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4月8日,一场以健康命名的世界级盛会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如期举办,再次展现武汉的底气与自信。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作为中国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从被动防控,到主动应战;从千万居民完成核酸检测,再到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对照疫情防控这面镜子,武汉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4月7日,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沙湖港北路和礼和路交汇处的洪山区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它将与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一起,填补武汉市最后一个中心城区无三甲综合医院的空白。

  在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和黄陂区,4家平战结合性质的三甲医院拔地而起,均将于今年7月交付。与此同时,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质子诊疗中心、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也在同步建设。

  过去一年,武汉针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速医疗资源布局。根据规划,2025年前,武汉将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新城区12分钟急救圈,届时,全市急救站至少达到110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冯占春认为,这些项目是武汉重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大提高武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救治能力。

  与此同时,疫后武汉大健康产业跑出加速度,线上问诊、医疗电商、互联网健康管理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迈瑞、稳健等一批知名医疗企业纷纷落户武汉,助力当地大健康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疫后经济重振步履不停

  从2020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逆袭到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5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重回全国城市前十。过去一年,武汉绘就了一条来之不易的经济重振V型曲线。

  在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支持下,疫后重启的武汉,依旧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数据统计,去年全年武汉新增市场主体18.65万户,自4月8日以来,每日新增市场主体超过900户,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

  站在十四五起跑线上,武汉开局便做好了全力冲刺的准备:一季度,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3300亿元,创下全市单次集中开工之最;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3462亿元,为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量破千万票,超去年全年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

  疫后重振以来,武汉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5G、工业互联网、北斗、区块链、数字、云等相关产业链及生产要素迅速集聚。

  对此,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认为,处于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的武汉,长期积累的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将更加凸显,借势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未来大有可为。

  浴火重生的武汉,重回活力,在春天里,再出发!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四

  2021年4月7日,春雨绵绵,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内,数千人正忙着布置展台。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此开幕,西门子、联影、九州通等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共同见证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人们戴着口罩,小心翼翼走出家门,扫码、测温、登记,回到工厂,回到办公室,间隔一米成为社交第一准则;一年后的今天,“间隔一米”的标语在一些地方依然可见,但人们的生活早已恢复常态,大家排着队买奶茶,围坐着聊最新的八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年前的今天,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公司内部发出公开信,鼓励员工们走到客户中间去,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年后,华工科技在2020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我们赢得了疫情阻击战、复工复产战“疫”的双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经济“满血复活”的路上,留下了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的身影,彰显了武汉人民众志成城的信念。一方面,他们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他们加强研发,加快转型,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经历了疫情考验之后,更坚定了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念。”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

  创新驱动 自强自立“站得稳”

  “抗击疫情,武汉是英雄之城;推进成果转化,我们也要有英雄之胆!”3月29日,武汉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说,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抚平创伤,靠的是科技创新;展望武汉未来,我们创造奇迹,还是要靠科技创新。

  92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130多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依托强大的高校资源及创新平台,华工科技、长飞光纤、华中数控等一批当地高科技上市企业,过去一年里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创新驱动,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实现了新的突破。

  “每一次‘危’都酝酿着大机遇,谁能把握住这个机遇?我认为,只能是创新。对一家高科技企业来说,任何时候,创新都是要心无旁骛地做好的一件大事。”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华工科技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予以谋划,以公司层面重大研发项目管理和IPD管理模式为抓手,建立高效协同的产品创新管理体系,效果明显。以光通信业务为例,公司组建完成了硅光技术团队,围绕“光联接+无线联接”向产品多元化演进,紧抓全球5G建设的市场契机,实现5G系列产品全覆盖。

  今年2月,华工科技完成校企改革,公司实控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伴随着校企改革的完成,华工科技进入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的新阶段。”马新强说,公司将实现从高校背景的企业到全面市场化企业的转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两大基础:一是治理结构的优化大大提升了决策效率,增强了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二是一直制约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问题也有了突破,核心骨干参与到持股平台,将公司发展与核心骨干利益深度绑定。

  “去年公司停产了1个多月,现在的长飞光纤已‘满血复活’,光纤光缆的订单都排到好几个月之后。”在近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长飞光纤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表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供应商,长飞光纤2020年保持了主营业务的平稳发展,光棒及光纤产品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年报显示,在2020年中国移动普通光缆集采中,长飞光纤获得第一,份额占19.4%,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长飞光纤累计研发投入达13.46亿元。

  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华中数控,2020年也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净利润2777万元,同比增长81%。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板块和特种装备板块的业务出现爆发式成长。

  年报显示,2020年,华中数控的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实现收入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据工信部组织第三方进行的数据统计,2020年华中数控在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场领域占有率近50%,居全国第一位,继续引领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场。

  据介绍,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能力,已在国内多家机床企业小批量配套应用。在本月中旬举行的CIMT2021北京国际机床展上,华中数控将召开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产品发布会。同时,公司与多家机床企业联合研发的智能机床也将在展会上推出。

  线上经济 顺势转型“飞得高”

  与制造类企业扎实创新一样,消费类企业也需要创新,不过发力点主要在销售渠道上,直播、视频等线上经济成为新的突破口。

  当地政策大环境的扶持功不可没。2020年6月,武汉市发布《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促进线上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根据相关方案,到2022年,武汉线上经济发展将实现三个倍增,即万亿线上经济交易额倍增,达2万亿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达4到5个;百亿企业及平台倍增,达2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末,将武汉打造成业态创新策源地、市场主体活跃地、线上线下融合引领地,让武汉成为全国领先的线上经济发展标杆城市。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互联网巨头_的入驻。2020年11月,_华中总部在武汉开工,将建成_华中总部暨产业社区基地,汇聚包括_经济体及产业生态企业、新零售等业态,打造集人才、创业、工作、商业及生活为一体的智慧产业集聚区。开工仪式上,_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感谢武汉给阿里一个温暖的家。”

  中百集团,这家武汉市国资委旗下的老牌零售企业,在新零售领域也玩得有声有色。年报披露,2020年度,公司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O2O到家业务累计上线门店1056家,销售同比增长133.44%,订单总数同比增长95.92%。同时,积极探索社区团购等新兴销售模式,自主研发到家业务中台,共有962家门店上线社区团购小程序,开展线上拼团、接龙等新业务。

  此外,中百集团千方百计增强线上线下互动体验,中百仓储开展专题直播带货,围观粉丝370万人次;中百超市开展直播带货,累计访问人数近20万人;中百罗森累计直播成交17万单。

  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完善的网络布局,中百集团是武汉疫情防控期间的后勤担当。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公司1000多家门店坚持营业,承担了武汉市一半以上的民生基本生活需求的供给,高峰时段日销售蔬菜600吨,占全市商超蔬菜日销售总量的85%以上,日均配送量是平时的5倍。

  作为“云上市”第一股,良品铺子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近79亿元,同比上升2.32%。其中,线上销售收入增长8.3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0.68%,首次过半。

  此外,面对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兴起,良品铺子专门组建社交电商团队进行社交电商平台运营,针对社交电商渠道用户的需求单独研发了新的产品阵容及产品包装形式,包括“幸运的小豆柴”“傲娇的小野喵”“花束大礼包”等产品备受社交电商渠道用户喜爱。2020年,公司社交电商全渠道累计终端销售额1.23亿元。

  聚焦主业 做实做强“沉得住”

  在疫情发生后,还有一批企业决定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归核”“聚焦”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湖北省内唯一旅游类A股上市公司,三特索道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2.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

  旅游业无疑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三特索道为何能逆势实现利润增长?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三特索道旗下多个项目均不同程度、不同时长地暂停营业,为此,公司一方面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另一方面转让了部分公司股权。

  更重要的是,三特索道对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划,强调聚焦。如投资地域方面,公司未来计划以猴岛项目所在的海南地区、东湖海洋乐园所在的武汉地区、千岛湖项目所在的江浙沪地区为重点片区,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拓展城际旅游,打造区域发展平台。

  人福医药的“归核-聚焦”已进行了多年,战略也早已清晰:一方面坚持集中资源发展既定专业细分领域,以实现业务聚焦;另一方面陆续剥离非核心医药资产,持续优化业务、资本结构。

  2020年度,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当年11月,人福医药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人福新加坡转让其持有的乐福思集团40%股权,转让价格为2亿美元,预计此次出售将给上市公司带来约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

  同时,人福医药强化了对核心资产的控制。2020年以来,公司顺利完成对宜昌人福药业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10亿元。宜昌人福主营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麻醉药领域的龙头企业,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8亿元和11亿元,原股东承诺宜昌人福2020年至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20亿元、16.31亿元和18.54亿元。

  正是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武汉市快速稳住了经济底盘,并实现“深V反弹”。数据显示,2020年四个季度,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数据依次为-39.7%、-2.3%、1.6%、8.1%。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

  政策助力 资本运营“跑得快”

  4月9日,共同药业将在深交所挂牌,这是湖北今年第3家新上市公司。此前的3月18日,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将积极向中国证监会争取延长支持湖北资本市场发展政策的时限,并协调加快推进湖北在会待审IPO和再融资等项目审核进程。

  疫情发生后,包括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在内,资本市场各方加大了对湖北企业的支持力度。

  2020年2月24日,良品铺子在上交所挂牌,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地区第一家上市的企业,也是上交所第一家“云上市”的企业。据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统计,2020年,湖北全省直接融资总额5869.29亿元,新增境内上市公司9家,总数达到1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4家,四板挂牌企业5881家,为湖北省经济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借助政策红利窗口期,部分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转型。如汉商集团,原主业规模较小,且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在疫情发生后启动向大健康领域的拓展,于2020年10月完成对迪康药业的收购。正是在并入迪康药业后,2020年第四季度,汉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净利润1.15亿元。

  大型国企东风汽车集团的回归A股已指日可待。据深交所官网披露,东风汽车集团的上市申请已于2020年12月11日获得审核通过。招股书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0%的股份,所募集资金中的70亿元投向岚图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77亿元投向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

  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后,岚图将更有底气征战市场。据了解,岚图已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用户。

  与资本市场的密切接触,也让当地政府部门更积极作为。近日,_董事长雷军宣布造车。有武汉网友随即在城市留言板建言:抓住机会,把_智能电动汽车引入武汉,为武汉注入更多活力。武汉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回复,已成立了工作专班,会积极对接_。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五

  在中国武汉封城防控措施解禁一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民健康覆盖及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任明辉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解封”是新冠大流行防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事件,给世界最终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经过76天艰苦卓绝的战“疫”,武汉市于2020年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任明辉指出:“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表明,武汉的封城防控措施结合中国全国范围内的一些人员、交通限制措施,包括自我隔离,减少了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持续传播,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遏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明辉指出,随着疫情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印度等很多国家也陆续采取了类似的封城措施。“甚至在当前,一些疫情出现反复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采取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持续蔓延。”任明辉说,武汉封城措施不仅仅是限制人员进出,还包括建立方舱临时医院、加强社区检测、对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居家隔离、保持间距、戴口罩、洗手等一揽子防护措施。他强调:“武汉的解禁不仅是中国新冠防控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为全球的新冠防控带来了希望,说明面对这一罕见的、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新发传染病暴发,采取封城等一揽子严格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已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和实施中得到验证”。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