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关于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1-04-08 热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1

  2021年4月8日,距离武汉“解封”整整一年过去了。

  那些疫情时为武汉“拼过命”的医护人员,那些身处绝境、经历过生死的患者,那些穿行于危险、百般服务的志愿者,以及无数忍受过孤独、痛苦、低潮,最终挺过来的普通武汉人。

  如今已经一年过去,当我们再次见到汪勇时,他依然忙到停不下来,处理工作,组织志愿活动,帮忙解决各种问题......将更多的热血投入平凡的生活中。

  同事们陆续下班离去,寂静的办公室里,当甘如意再次讲起那次不一样的“冒险”,讲述得知疫情严重时想要回武汉的焦急,一个人在318国道上冒着冬雨、忍着膝盖的疼痛骑行,讲述自己一路上搭过献血车、骑过共享单车、徒步过,最后终于到达岗位......言语有些磕绊,有时会陷入长长的沉思,却依然让人无比震撼和感动。

  相比于自己在家待着的时候,内心惶恐不安;回到单位之后,做着自己的检验工作,在面对疫情的时候反而会更加坦然,更加有信心。

  4月8日武汉“解封”后,是我在回医院之后第一次回家,回到家里,看到爸妈都平安,他们也看到我平安,觉得当初自己做的这个决定,虽然有一点不考虑过程,但是结果还是比较好的。

  为他们买过笔记本,捐过微薄的钱,现在每次回去我都会去看他们,写一些励志的话鼓励他们,希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争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2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尽管天公不作美,武汉各大商圈、景点,依旧人流如织。踏青、购物、外出就餐,人们尽情享受难得的春日时光。

  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这才是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武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方雅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2天,今年春天,她专门带着新婚丈夫来汉赶赴“樱花之约”。眼前的变化让她感叹不已:这里根本不像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

  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到“健康安全的城市”,一年来,湖北武汉始终铭记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殷殷嘱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累计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这场全员检测,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也让历经70多天禁足的武汉人放心走出家门,整座城市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迎来活力奔涌。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

  一套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武汉全面整合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汉有活动轨迹。获悉消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便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如今的武汉,疫情防控已成为市民的自觉之举。昔日的“江夏方舱医院”变身“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人们排队走进接种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疫做贡献。

  为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一年间,湖北全省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42个,规划总投资1381亿元。在武汉,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疫后完成标准化建设,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正如火如荼,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3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3月12日中午,当武汉天河机场广播里又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当来自新疆、贵州等地的援鄂医疗队员们又出现在航站楼大厅,武汉机场集团湖北空港商旅服务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室副主管陈星和姐妹们重新跳起了去年3月排练的舞蹈,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欢迎你们明年再来武汉!”去年3月下旬,陈星等14名青年团员自发组织“欢送志愿队”,每次在登机口送别,都会这样邀请。“援鄂医疗队员回来了,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最美的武汉。”陈星说。

  3月13日一早,江苏援鄂医疗队员来武汉赏樱,想尝尝地道的武汉热干面。在江夏区一家早餐店刚坐下,他们就因为队服上的字被市民认出,“儿子,记住,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为我们拼过命的白衣天使!”一位女士见到“恩人”,立刻上前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泣不成声,“谢谢!谢谢……”整个小吃店沸腾了,人们纷纷用鞠躬、鼓掌表达着发自内心的感谢。小吃店老板李正执意坚持:“今天我免单!”

  去年,全国人民为“热干面”加油;今年,“热干面”感恩全国。“我们不会忘记去年我们做出的庄重承诺,来年3月樱花开放时,邀请你们和家人一起来武大看樱花!”3月13日,在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开幕式上,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动情地说。这一天,武汉大学迎来了包括3000名援鄂医护人员在内的一万多位抗疫英雄。武大樱花、东湖樱园,是武汉樱花的两张名片,去年寂寞空庭,今年人气爆棚。今年3月盛花期,武汉大学每日预约游客过万人,东湖樱园更是刷新历史纪录,两天游客数高达8万人。整个3月,东湖樱园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太惊喜了!”3月17日,四川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护士许秋英和爱人彭宇一同回武汉赏樱、拍婚纱照。来到许秋英去年曾住过的酒店房间时,大红的“囍”字、大红的床品、大红的气球,让这对战疫伉俪倍感惊喜。开春以来,金盾酒店集团传媒部经理徐敏说:“今年3月以来,我们酒店几乎每天都是‘满房’状态,感谢医护人员逆行武汉、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旅游、餐饮、酒店、交通等行业,曾是武汉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去年8月,湖北省文旅厅开启“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全国人民“打卡大武汉”的热情高涨。纳入活动的4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100余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7.5%。武汉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以上。武汉酒店餐饮业全面恢复,今年前两个月,20家年收入过亿元的餐饮企业中,有11家餐饮收入同比2019年增长10%以上。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言语里透着激动:“感恩全国人民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最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

  “山河无恙,武汉真棒!”看繁华街市、赏满城樱花、登黄鹤楼、游知音号,援鄂医疗队员纷纷赞叹:“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创下了战疫和发展双重奇迹!”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4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声声叮咛,句句嘱托,暖在心间,催人奋进。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短板,一年来,武汉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让居民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疫情大考中,武汉4.45万名党员干部紧急支援社区抗疫。在常态化防控下,14.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下沉党员与社区自管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结对组团”,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力量,扩大了服务范围。

  “随时电话咨询,休息时间还上门。”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怡和苑南区,700多名在职党员下沉报到,让居民袁超英老人有了自己的“健康顾问”——住在同一社区的医护工作者陈丹。

  东湖新城社区是一个住有3000多户、1.2万人的还建小区。去年4月8日重启当日,总书记曾专门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要求抓细抓实社区防控工作,用心用情为居民服务。

  “现在社区凝聚力越来越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大家都希望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介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社区老党员自发成立“老东湖巡逻队”,从最初的6人迅速壮大到76人。他们平均年龄65岁,在楼栋间巡逻,劝导不文明行为,查找安全隐患。

  社区居民“下单”提出需求,社区“派单”,下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接单”,下沉干部“抢单”服务……一年来,居民与下沉单位之间实现了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11项共建项目全部完成。一批新的园林绿化工程建好了,社区停车位问题解决了,陈年的“牛皮癣”小广告清理了,商铺乱搭乱建现象杜绝了,物业管理更智能了,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5

  2020年初,武汉成为全球最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城市,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在全国支援下,这座英雄城市挺了过来。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封后,从上到下积极复工复产,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用优异的答卷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站在武汉重启一周年的时间节点,记者采访多家上市公司,看他们是如何从逐步复苏到全面开花,了解他们浴火重生、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春天的故事”。

  2021年4月7日,春雨绵绵,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内,数千人正忙着布置展台。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此开幕,西门子、联影、九州通等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共同见证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人们戴着口罩,小心翼翼走出家门,扫码、测温、登记,回到工厂,回到办公室,间隔一米成为社交第一准则;一年后的今天,“间隔一米”的标语在一些地方依然可见,但人们的生活早已恢复常态,大家排着队买奶茶,围坐着聊最新的八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年前的今天,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公司内部发出公开信,鼓励员工们走到客户中间去,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年后,华工科技在2020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我们赢得了疫情阻击战、复工复产战“疫”的双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经济“满血复活”的路上,留下了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的身影,彰显了武汉人民众志成城的信念。一方面,他们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他们加强研发,加快转型,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经历了疫情考验之后,更坚定了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念。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