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多音字组词
藏(zang四声):西藏、藏族、藏民、川藏、藏羚羊 藏(cang二声):藏品、收藏、藏书、藏东西、藏宝图、藏猫猫、藏经阁、东躲西藏
拼 音 cáng zàng [ cáng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cáng 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收~。~品。~书。储~。 zàng 宝~。道~。~族。西藏。
藏(zang读第四声)组词:西藏 藏(cang读第二声)组词:捉迷藏
一
拼 音 cáng zàng [ cáng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cáng 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收~。~品。~书。储~。 zàng 宝~。道~。~族。西藏。
藏(zang读第四声)组词:西藏 藏(cang读第二声)组词:捉迷藏
一

藏的多音字是什么怎么组词
一、藏是一个多音字,拼音分别是cáng和zàng,组词有 1、藏cáng:躲藏、储藏、埋藏、隐藏、掩藏、私藏等。 2、藏zàng:西藏、库藏、藏族、三藏等。 二、基本字义 藏cáng 1、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 2、收存起来:收藏。藏品。 藏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解析 1、宝藏 [bǎo zàng] 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开发地下的~。 2、窝藏 [wō cáng] 指隐藏犯罪分子或为犯罪分子隐藏罪证和赃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侦查和审判的犯罪行为。藏(cáng)。 3、窖藏 [jiào cáng] 用窖储藏:保存白薯的最好办法是~。 4、隐藏 [yǐn cáng] 藏起来不让发现:~在丛林中。 5、躲藏 [duǒ cáng] 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他~在门后。
藏的拼音是cáng和zàng。藏组词有:藏书、蕴藏、躲藏、埋藏、西藏、珍藏、收藏、宝藏、藏匿、三藏、冷藏、藏香、藏蓝、道藏、藏历、藏青、藏拙、藏锋、窖藏、包藏等。 一、藏书 [ cáng shū ] 1、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 2、书名。也叫《李氏藏书》。明末李贽著。作者自称:“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 故名。共六十八卷。体裁采纪传体,论述战国至元亡的历史人物约八百人。另有《续藏书》二十七卷,记载明代历史人物。因书中立论多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正统观念不合,故在明清两代被列为禁书。 二、蕴藏 [ yùn cáng ]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引证释义: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三:“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躲藏 [ duǒ cáng ] 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引证释义:鲁彦周《找红军》:“我和爸爸妈妈躲藏在莲花山的一个山洞里。”
[ cáng ]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古同“脏”。相关组词 藏书 躲藏 蕴藏 储藏 埋藏 收藏 隐藏 西藏 珍藏 宝藏 贮藏 藏匿潜藏 窖藏
拼 音 cáng zàng [ cáng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还有个藏第三声
藏的拼音是cáng和zàng。藏组词有:藏书、蕴藏、躲藏、埋藏、西藏、珍藏、收藏、宝藏、藏匿、三藏、冷藏、藏香、藏蓝、道藏、藏历、藏青、藏拙、藏锋、窖藏、包藏等。 一、藏书 [ cáng shū ] 1、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 2、书名。也叫《李氏藏书》。明末李贽著。作者自称:“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 故名。共六十八卷。体裁采纪传体,论述战国至元亡的历史人物约八百人。另有《续藏书》二十七卷,记载明代历史人物。因书中立论多与当时统治阶级的正统观念不合,故在明清两代被列为禁书。 二、蕴藏 [ yùn cáng ]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引证释义: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三:“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躲藏 [ duǒ cáng ] 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引证释义:鲁彦周《找红军》:“我和爸爸妈妈躲藏在莲花山的一个山洞里。”
[ cáng ]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古同“脏”。相关组词 藏书 躲藏 蕴藏 储藏 埋藏 收藏 隐藏 西藏 珍藏 宝藏 贮藏 藏匿潜藏 窖藏
拼 音 cáng zàng [ cáng ]1.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古同“脏”。
还有个藏第三声

藏的多音字组词
cáng:蕴藏、冷藏、隐藏 zàng:西藏、宝藏、藏族
藏,读:cáng、zàng 藏cáng1.隐藏;潜匿。2.收藏;储藏。3.怀,藏在心中。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藏zāng1.草名。2.通"臧"。善。 3.通"赃"。窝主。
西藏 隐藏
zang 藏(宝藏)
ZANGZANG
藏,读:cáng、zàng 藏cáng1.隐藏;潜匿。2.收藏;储藏。3.怀,藏在心中。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藏zāng1.草名。2.通"臧"。善。 3.通"赃"。窝主。
西藏 隐藏
zang 藏(宝藏)
ZANGZANG

藏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1、藏[zàng]的组词 西藏(xī zàng)、宝藏(bǎo zàng)、库藏(kù zàng)、藏蓝(zàng lán)、地藏(dì zàng)。 2、藏[cáng]的组词 藏书(cáng shū)、埋藏([mái cáng)、储藏(chǔ cáng)、躲藏(duǒ cáng)、收藏(shōu cáng) 藏的基本解释 藏[cáng] 1、隐避起来 :埋藏。 2、收存起来 :收藏。 藏[zàng] 1、储放东西的地方 :藏府。 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道藏。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藏族。 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词汇解释 1、藏书[cáng shū] 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 2、蕴藏[yùn cáng]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大沙漠下面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3、躲藏[duǒ cáng] 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他藏在门后。 4、埋藏[mái cáng] 藏在土中:山下~着丰富的煤和铁。 5、宝藏[bǎo zàng] 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开发地下的藏。
1、藏[zàng]的组词 西藏(xī zàng)、宝藏(bǎo zàng)、库藏(kù zàng)、藏蓝(zàng lán)、地藏(dì zàng)。2、藏[cáng]的组词藏书(cáng shū)、埋藏([mái cáng)、储藏(chǔ cáng)、躲藏(duǒ cáng)、收藏(shōu cáng)藏的基本解释藏[cáng]1、隐避起来 :埋藏。2、收存起来 :收藏。藏[zàng]1、储放东西的地方 :藏府。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道藏。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藏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相关词汇解释1、藏书[cáng shū]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2、蕴藏[yùn cáng]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大沙漠下面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3、躲藏[duǒ cáng]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他藏在门后。4、埋藏[mái cáng]藏在土中:山下~着丰富的煤和铁。5、宝藏[bǎo zàng] 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开发地下的藏。
cáng:矿藏,冷藏,隐藏 zàng:西藏,宝藏,藏族
矿藏、冷藏、隐藏、
1、藏[zàng]的组词 西藏(xī zàng)、宝藏(bǎo zàng)、库藏(kù zàng)、藏蓝(zàng lán)、地藏(dì zàng)。2、藏[cáng]的组词藏书(cáng shū)、埋藏([mái cáng)、储藏(chǔ cáng)、躲藏(duǒ cáng)、收藏(shōu cáng)藏的基本解释藏[cáng]1、隐避起来 :埋藏。2、收存起来 :收藏。藏[zàng]1、储放东西的地方 :藏府。2、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道藏。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藏族。4、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相关词汇解释1、藏书[cáng shū]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2、蕴藏[yùn cáng]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大沙漠下面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3、躲藏[duǒ cáng]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他藏在门后。4、埋藏[mái cáng]藏在土中:山下~着丰富的煤和铁。5、宝藏[bǎo zàng] 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开发地下的藏。
cáng:矿藏,冷藏,隐藏 zàng:西藏,宝藏,藏族
矿藏、冷藏、隐藏、

藏的多音字组词是什么?
[ cáng ] 储藏、冷藏、收藏、藏匿、隐藏、藏书、包藏、蕴藏、藏品、藏污纳垢 [ zàng ] 宝藏、藏族、唐三藏、西藏、藏文、藏民、大藏经、道藏、藏府、藏户 藏 [cáng] [ chǔ cáng],本意指把一样东西长久的保管起来。[ lěng cáng ],为防食物腐烂变质而将其贮藏于低温设备中。[ shōu cáng ],收集保藏,收起来保存,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唐.杜牧《阿房宫赋》。[ cáng nì ],潜藏隐匿。[ yǐn cáng ],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 cáng shū ],收藏图书;收藏的图书。[ bāo cáng ],蓄含大海包藏着许多秘密;隐藏包藏祸心。[ yùn cáng ],积存。[ cáng pǐn ],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 cáng wū nà gòu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出 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藏[ zàng ] [ bǎo zàng ],一般指储藏的大宗珍宝或珍贵物品,也指蕴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zàng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四百五十九万多。分布在 西藏自治区 和 青海 、 四川 、 甘肃 、 云南 等省的部分地区。[ táng sān zàng ],唐 代 玄奘法师 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xī zàng ],全称西藏自治区 ,中国西南部的民族自治区。[ zàng wén],指藏族使用的藏语文字。[zàng mín ],藏族人。[ dà zàng jīng ],佛教典籍的总称。[ dào zàng ],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cáng fǔ ],府库;中医学名词,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藏,通“脏”。[ cáng hù ],仓库的出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