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1 1、《清明》 唐·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3、《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青门引·春思》 宋·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6、《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8、《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9、《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0、《红窗月·燕归花谢》 清·纳兰性德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 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鸟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 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 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11、《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2、《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3、《清明日独酌》 宋·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14、《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5、《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2 1、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2、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8、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9、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0、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1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2、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5、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6、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7、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9、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0、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1、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22、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3、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5、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2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27、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28、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9、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30、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1、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2、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3、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4、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6、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37、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3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39、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0、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41、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42、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43、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4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46、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7、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9、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50、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5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53、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4、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5、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6、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58、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5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6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6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6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64、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65、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66、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67、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68、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9、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7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7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72、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7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74、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75、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76、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7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9、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0、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81、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82、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83、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4、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85、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8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87、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88、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89、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90、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2、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3、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闾门即事》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王禹俏《清明》 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6、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唐·戴叔伦《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7、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8、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唐·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9、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0、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1、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1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13、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14、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1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唐·白居易《清明夜》 16、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8、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19、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20、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21、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24、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 25、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唐·李峤《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26、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27、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唐·宋之问《途中寒食》 2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9、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30、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31、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32、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3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 34、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35、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36、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3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38、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0、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4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4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4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4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5、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46、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8、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9、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50、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内容如下: 1、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清明节的古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的古诗1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作者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作者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作者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与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作者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与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作者,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作者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作者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与快意……,这些作者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作者与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与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与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简析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清明 作者: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作者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作者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与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注释 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 蛰:动物冬眠。 “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鉴赏 这是作者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作者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作者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清明节的古诗2 1、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11、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6、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7、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8、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9、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0、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1、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2、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3、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24、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5、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6、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8、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30、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1、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3、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3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3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7、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38、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9、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0、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1、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3、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6、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47、燕子飞来春又晚,去年曾此看清明。——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白沙翠竹长干寺》 48、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欧阳修《洞天春·莺啼绿树声早》 49、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仇远《和韵胡希圣湖上》 50、画桥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觉芳情较懒。——史达祖《杏花天·软波拖碧蒲芽短》 51、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韩偓《残花》 52、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觉芳情较懒。——史达祖《杏花天·软波拖碧蒲芽短》 53、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韦庄《河传·锦浦》 54、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55、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56、暖床寂寞听风雨,孤负清明又一年。——释文珦《清明》 57、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58、怕清明几度伤怀,关节得荼老且慢开,春已听榆钱断买。——张可久《沉醉东风·琼花蝶粉霜》 59、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60、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初见花王披衮绣。娇云瑞日明春昼。——毛滂《蝶恋花·三叠阑干铺碧瓦》 61、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62、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63、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64、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65、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66、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刘辰翁《临江仙·闲居感旧》 67、青郊绿野无穷意,寒食清明三月时。——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城脚粼粼水一陂》 68、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9、杨柳垂村麴尘色,殊乡时节近清明。——张嵲《劝农六首·皇恩力本劝农耕》 70、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71、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72、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史达祖《蝶恋花·二月东风吹客袂》 7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74、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张说《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有关清明的古诗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处:唐代,杜牧《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开满杏花的山村。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处:明,于谦《石灰吟》 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出处:唐,李商隐《咏 史》 释义: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处:唐代,杜牧《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开满杏花的山村。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处:明,于谦《石灰吟》 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出处:唐,李商隐《咏 史》 释义: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