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带班育人方略3
三、乘势而上,助力家校沟通——“作品传情” 在走班制的影响下,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值得我们重新梳理。 我是语文老师,走班之前,家长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定位一定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而走班之后,我自己班里的学生,有一部分可能三年都没机会听一节我的语文课。面对这部分家长,沟通起来,我难免是底气不足的。 建班初的家访是建立家校沟通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为了实现走班制度下有效的家校沟通,同时为初二引领学生自主发现铺路,我坚持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作品化”, 以“作品”为媒介进行家校的沟通,用作品在学生和家长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语文学习进行到朗诵单元时,我会利用班会课带领全班学生到录课室开展《朗读者》活动,将学生的视频剪辑整理后发送给家长;期中家长会前,我会组织学生写“家书”,装好信 封,在家长会上递给每位家长;遇到一个好的契机,我会组织学生在班级写诗或写随笔,上个学期,班级集结两本作品集,一 个是《迎着风》随 笔集,另一个是《星空》诗集,在期末时都发给了家长;学生在各类选修课上的作品,我也会让每人挑选一个最满意的,回归班级,拍照整理后,将照片集结成册发给家长。 这样 的一个个“作 品”,为 班级的“走班族”创建了相互学习和欣赏的平台,同时也实现了班级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正向沟通。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班级也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现,为初二学段的目标做准备。 我所带班级的班情其实并不理想,但我们包揽了本届学生入校以来第一次校运会、第一次板报评比、第一次博识展示的一等奖。与年级其他走班班级相比,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班级凝聚力的整合。在学习方面,班级的优秀率突出,后进生在自主性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受益。璞玉的可塑性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彰显无遗。 来源《玉,佩于心——走班背景下带班育人方略探索》 ◎ 王镓(?)

那个不属于带班育人方略
带班育人方略:1、班情分析。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其班风班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校风校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和班貌,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必须要有符合本班班情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事做强。2、确定班级发展目标。鉴于本班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监督他人的班干部,同时也受他人监督。在相互监督的带动下,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归属感,都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3、端正思想,以理服人。班主任工作多是育人的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在班级工作中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道德素养的基本载体,抓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抓行为规范落实入手。在学期提出希望,确定学生自己努力的目标。4、让学生做班级真正的主人。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不断培养班干部。抓住典型度来教育大家,这样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他们主动去帮助后进生,为班级做实事,班干部心中有同学、有集体,增度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管理。充分利用校讯通,把班级管理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流。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家访,两次家长知会,与家长共同研究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法。通过家校的沟通,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促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带班育人方略有哪些?
带班育人方略: 1、班情分析。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其班风班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校风校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和班貌,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必须要有符合本班班情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事做强。 2、确定班级发展目标。鉴于本班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监督他人的班干部,同时也受他人监督。在相互监督的带动下,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归属感,都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 3、端正思想,以理服人。班主任工作多是育人的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在班级工作中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道德素养的基本载体,抓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抓行为规范落实入手。在学期提出希望,确定学生自己努力的目标。 4、让学生做班级真正的主人。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不断培养班干部。抓住典型来教育大家,这样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他们主动去帮助后进生,为班级做实事,班干部心中有同学、有集体,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管理。充分利用校讯通,把班级管理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流。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家访,两次家长会,与家长共同研究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法。通过家校的沟通,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促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班主任基本功】带班育人方略
班主任在制订和实施带班育人方略时,要明确区分并善于整合两个教育目标——装在心里的“大目标”和每个课堂、每次活动的“小目标”。 “大目标”是方向,是班主任要把班级引向何方、把学生带往何处。“小目标”是班主任每一次课、每一次活动所要达成的教育结果,是每次学科课程或主题班会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班主任要严格区分这两个目标,如果用心里的“大目标”取代每次具体课程或活动的“小目标”,教育极有可能 演变成空洞的说教,变成大道理的宣讲。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整合两个目标,理顺“小目标”和“大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小目标群”的设计和有效达成,最终实现自己带班育人的“大目标”。 “远路不须愁日暮”,意指人走远路的时候不必担心太阳就快下山了,只要肯坚持下去,终会达到目的地。班主任在明确了班级建设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后,也应该把带班育人当成一次教育的远行,在自己谋划的班级教育“大棋局”里,以从容、笃定的心态处理班级事务,协调教育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行动研究中,彰显教育智慧、体味育人幸福。毕竟,教书育人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不是一节课的事儿,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的事儿。

小学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
一、学会做一个“两面派” 班主任不光要具备“一张冷脸,一张笑脸”,重要的是能做到收放自如,适时转换。记得那一年初次接班时,我为了震慑住学生,总是板着一张脸,就怕自己露出笑脸管不住学生。 那一年,我用面具将学生和我隔开了距离,我了解不到真实的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慢慢的我才发现班主任既得当“严父”又得当“慈母”,一张冷脸、一张笑脸要做到收放自如,适时转换。 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一定要笑脸相迎, 及时表扬几句、鼓励几句,当他违反班级纪律时冷下脸来批评教育。前一秒是和煦春风,后一秒就有可能是雷霆万钧,一味的“冷脸”会让学生惧怕远离,一味的“笑脸”又会让学生得寸进尺。 二、端正思想,以理服人 班主任工作多是育人的工作,我重视德育工作,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在班级工作中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道德素养的基本载体,抓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抓行为规范落实入手。在学期提出希望,确定学生自己努力的目标。 结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强化学生“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关爱同学,学会合作,建立为他人服务的幸福观。从大事着眼,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重视学习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做到以理服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教育指导。 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重要性。 三、让学生做班级真正的主人 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不断培养班干部。抓住典型来教育大家,这样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他们主动去帮助后进生,为班级做实事,班干部心中有同学、有集体,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班实行了“人人有岗位,人人要负责”的活动。关门窗,关电灯,检查桌椅摆放,放学路队组织,都有同学负责。没有参与到这些活动的同学也有帮助同桌,互相督促的责任。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班级日常工作很容易走上正轨。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管理 我充分利用校讯通,把班级管理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流。每学期,我都会开展一次全面家访,两次家长会,与家长共同研究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法。通过家校的沟通,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促使我们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年来,我们的班集体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有很大提高,学习,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以前也有很大改观,在同年级班级中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我们班在运动会中成绩突出。我们的集体在不断地进步,孩子们一天天茁壮成长。 作为一个小学的班主任,每天能看到让孩子们快乐地学到知识,健康地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做得更好,陪伴我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小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