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简单的科技小制作
七彩小珠粘成的“鲜花送给最可爱的人”,废可乐瓶做的纸杯抽取器和小纸抽,易拉罐做的桌椅、板凳……8月26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组织了“八角街道社区文化节 中小学生科技小制作作品展”。此次活动共有101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送展作品有113件。古城南路社区的汪轶伟同学制作的“台灯”和八角北里社区的巩润宇同学的“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分别获得中学生组和小学生组的一等奖。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小制作作品展一方面丰富了社区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使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小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制作
f
小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制作
f

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比赛获一等奖的有40人,获一等奖的比三等奖的少7分之2,获三等奖的有多少人?
40/(1-2/7)=56人
1-7分之2=7分之5 40÷7分之5=40×5分之7=56
40÷(1-2/7)=56
1-7分之2=7分之5 40÷7分之5=40×5分之7=56
40÷(1-2/7)=56

简单的科学小发明
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自制 彩色蜡烛材料:彩色蜡笔、蜡制作方法: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自制壁挂花篮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制作方法: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自制蟑螂捕捉盒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材料:大橡皮、废毛笔。工具:剪刀、胶水。制作方法: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 好,干净橡皮擦做成了。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⑴一个马达,一个电池,用硬纸剪一个点风扇的叶片,之后用导线链接马达 电池,(不要用手摸导线)之后电风扇就好了.⑵做针孔照相机方法:针孔照相机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制成小孔成像仪,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装上感光底片,还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来,这就成了针孔照相机;不过这得要做一个“快门”和一个装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制作一般的小孔成像仪要求更严格些。针孔照相机的构造如图10.6-l所示,机身全部用马粪纸粘合而成,分前盖和后罩两部分。【制作方法】按图10.6-2、10.6-3、10.6-4的尺寸(δ为马粪纸的厚度)画在马粪纸上,并沿各图的实线剪开,再用小刀沿各虚线轻轻刻过,切勿刻透,以便在折弯时折出一个直棱来。然后将各片的两面均涂上黑色。将剪下的前盖外层展开图(图10.6-2)沿诸虚线折弯90°,围成一个五面纸盒,(小舌粘在盒的外侧)用胶带纸条粘好。再把一片120胶卷黑色衬纸贴在开有圆孔的一面上,用针在圆孔中心衬纸上刺一个小孔,直径约0.4毫米(12号缝衣针直径约0.4毫米)。再按图10.6-1所示,在小孔的侧边张贴一纸槽,纸槽内插一硬纸条,既可充当快门,又可保持小孔清洁。将剪下的前盖内层展开图(图10.6-3)沿诸虚线折弯90°,使之成一个方筒,并将接口处粘好(小舌粘在方筒内侧)。再将有缺口的一端诸梯形小舌折倒成一纸框,并把加固框(图10.6-4)拿来对准缺口粘在一起。按加固框的尺寸再用硬纸片剪一个纸框,对齐缺口附在加固框上,并用胶带条在外部把这个纸框与方筒粘牢,加固框与硬纸框之间就形成一个纸槽,底片即可从有缺口的一边装进或取出,缺口是为装卸底片方便而设的。内层做好后,应与外层粘在一起,即将方筒另一端的各梯形小舌沿虚线折弯90°,涂好胶水,对齐缺口,边套进外层,边在各面的内外层之间插一马粪纸片,以保证各面内外层的间隙相同,待内层前端与外层有圆孔的一面粘牢后,再抽出插进的马粪纸片,前盖就做好了。关于后罩的制作,除侧边宽度为80+26毫米和底面无小孔外,其他都与前盖外层制作相同,参照前盖外层展开图和相应的尺寸下料制作即可。【使用方法】1.针孔照相机的像距约64毫米和透光孔径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实验得知光圈数约为160。当被摄景物亮度不同时,只能用曝光时间来调整。由于一般照相机的光圈数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时间来,因此可根据曝光时间之比等于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来确定。例如,摄某景物时,用光圈16曝光时间为1/30秒,则用针孔照相机光圈160时曝光时间就应为3.3秒。最佳曝光时间还应该通过实验来确定。2.用针孔照相机拍照片时取景方法如图10.6-5所示。用一只眼睛贴紧一边中点,向对边两端点“瞄准”看出去,那么,夹在这个角内的部分就是被摄取的范围。移动相机与所摄景物间的距离,可改变像的大小。3.曝光:取好被摄景物,计算好曝光时间,把遮盖小孔的硬纸片拉开,到预定曝光时间关闭即可。4.装片和卸片:单张60×60毫米2的底片常不易买到,需用大的底片加以裁剪。装片,卸片,裁剪底片都要在不透光的暗室中进行。【注意事项】1.制作时要仔细,不能有漏光现象。2.针孔要圆而且边缘要光滑。3.由于曝光时间较长,故以拍静物为宜。⑶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还有啊,你一定要小心,别烫着!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 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⑷科技小制作——鱼缸换水器1、制作思路:金鱼的寿命其实很长,但由于饲养不当,比如在给鱼缸换水过程中动静很大使金鱼受到惊吓,就会使金鱼的寿命变得很短。如何在换水时尽量减少动静呢?我想到了利用虹吸原理制作一个鱼缸换水器。2、材料:空饮料瓶一个,约2米长的软胶管(内径约7毫米),万能胶。3、制作过程:在饮料瓶的盖上打两个眼(比管略小),将软胶管剪成130厘米和70厘米两端,分别插入盖内一厘米,用万能胶将接口处粘好,拧紧瓶盖。4、用法:将长管的一端插入鱼缸底部,挤一下瓶子,排出部分空气,同时捏紧短管的口,然后松开瓶子,使水进入瓶中,最后再松开短管,鱼缸里的水就流出来了。注意:饮料瓶的高度和出水口液面都必须低于鱼缸的液面。5、原理:虹吸原理 6、优点:可以尽量减少对鱼的惊扰,不必将鱼拿出就可将鱼缸底部混有鱼的排泄物的脏水吸出。
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愿你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方法的启迪,产生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会心地说一声:“我能行!”。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小发明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一件优秀的小发明应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好客鞋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虫树裙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二小发明选题思路1、列举缺点找选题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四用防触电插座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气压水瓶的改进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充气太阳灶太阳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蜡烛灯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d
⑴一个马达,一个电池,用硬纸剪一个点风扇的叶片,之后用导线链接马达 电池,(不要用手摸导线)之后电风扇就好了.⑵做针孔照相机方法:针孔照相机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制成小孔成像仪,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装上感光底片,还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来,这就成了针孔照相机;不过这得要做一个“快门”和一个装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制作一般的小孔成像仪要求更严格些。针孔照相机的构造如图10.6-l所示,机身全部用马粪纸粘合而成,分前盖和后罩两部分。【制作方法】按图10.6-2、10.6-3、10.6-4的尺寸(δ为马粪纸的厚度)画在马粪纸上,并沿各图的实线剪开,再用小刀沿各虚线轻轻刻过,切勿刻透,以便在折弯时折出一个直棱来。然后将各片的两面均涂上黑色。将剪下的前盖外层展开图(图10.6-2)沿诸虚线折弯90°,围成一个五面纸盒,(小舌粘在盒的外侧)用胶带纸条粘好。再把一片120胶卷黑色衬纸贴在开有圆孔的一面上,用针在圆孔中心衬纸上刺一个小孔,直径约0.4毫米(12号缝衣针直径约0.4毫米)。再按图10.6-1所示,在小孔的侧边张贴一纸槽,纸槽内插一硬纸条,既可充当快门,又可保持小孔清洁。将剪下的前盖内层展开图(图10.6-3)沿诸虚线折弯90°,使之成一个方筒,并将接口处粘好(小舌粘在方筒内侧)。再将有缺口的一端诸梯形小舌折倒成一纸框,并把加固框(图10.6-4)拿来对准缺口粘在一起。按加固框的尺寸再用硬纸片剪一个纸框,对齐缺口附在加固框上,并用胶带条在外部把这个纸框与方筒粘牢,加固框与硬纸框之间就形成一个纸槽,底片即可从有缺口的一边装进或取出,缺口是为装卸底片方便而设的。内层做好后,应与外层粘在一起,即将方筒另一端的各梯形小舌沿虚线折弯90°,涂好胶水,对齐缺口,边套进外层,边在各面的内外层之间插一马粪纸片,以保证各面内外层的间隙相同,待内层前端与外层有圆孔的一面粘牢后,再抽出插进的马粪纸片,前盖就做好了。关于后罩的制作,除侧边宽度为80+26毫米和底面无小孔外,其他都与前盖外层制作相同,参照前盖外层展开图和相应的尺寸下料制作即可。【使用方法】1.针孔照相机的像距约64毫米和透光孔径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实验得知光圈数约为160。当被摄景物亮度不同时,只能用曝光时间来调整。由于一般照相机的光圈数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时间来,因此可根据曝光时间之比等于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来确定。例如,摄某景物时,用光圈16曝光时间为1/30秒,则用针孔照相机光圈160时曝光时间就应为3.3秒。最佳曝光时间还应该通过实验来确定。2.用针孔照相机拍照片时取景方法如图10.6-5所示。用一只眼睛贴紧一边中点,向对边两端点“瞄准”看出去,那么,夹在这个角内的部分就是被摄取的范围。移动相机与所摄景物间的距离,可改变像的大小。3.曝光:取好被摄景物,计算好曝光时间,把遮盖小孔的硬纸片拉开,到预定曝光时间关闭即可。4.装片和卸片:单张60×60毫米2的底片常不易买到,需用大的底片加以裁剪。装片,卸片,裁剪底片都要在不透光的暗室中进行。【注意事项】1.制作时要仔细,不能有漏光现象。2.针孔要圆而且边缘要光滑。3.由于曝光时间较长,故以拍静物为宜。⑶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还有啊,你一定要小心,别烫着!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 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⑷科技小制作——鱼缸换水器1、制作思路:金鱼的寿命其实很长,但由于饲养不当,比如在给鱼缸换水过程中动静很大使金鱼受到惊吓,就会使金鱼的寿命变得很短。如何在换水时尽量减少动静呢?我想到了利用虹吸原理制作一个鱼缸换水器。2、材料:空饮料瓶一个,约2米长的软胶管(内径约7毫米),万能胶。3、制作过程:在饮料瓶的盖上打两个眼(比管略小),将软胶管剪成130厘米和70厘米两端,分别插入盖内一厘米,用万能胶将接口处粘好,拧紧瓶盖。4、用法:将长管的一端插入鱼缸底部,挤一下瓶子,排出部分空气,同时捏紧短管的口,然后松开瓶子,使水进入瓶中,最后再松开短管,鱼缸里的水就流出来了。注意:饮料瓶的高度和出水口液面都必须低于鱼缸的液面。5、原理:虹吸原理 6、优点:可以尽量减少对鱼的惊扰,不必将鱼拿出就可将鱼缸底部混有鱼的排泄物的脏水吸出。
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愿你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方法的启迪,产生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会心地说一声:“我能行!”。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小发明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一件优秀的小发明应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好客鞋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虫树裙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二小发明选题思路1、列举缺点找选题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四用防触电插座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气压水瓶的改进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充气太阳灶太阳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蜡烛灯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d

谁有超简单的科技小发明呀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大全 1、多用拔火筒我家煤球炉要用拔火筒拔火,每次用完,火筒很热。我想,应该利用这些热,替人们做事。因此,我在拔火筒外,焊了一个水壶。这样,火也拔起来了,壶里的水也烧热了,又省煤,又有热水用。2、烧不烫的锅耳用普通铝锅烧饭,当炉火很旺的时候,火苗会把锅耳烧得很烫,甚至把锅耳烧坏。为了使火苗烧不着锅耳,我在锅耳下边缠上一圈铁丝,再把一块铁片剪两个缺口,插在锅耳下方的铝片上。铁片里端卡在锅沿下边,铁片中部有铁丝支着,就掉不下来了。这块铁片可以挡住火苗,使火苗烧不着锅耳,端锅再也不烫手了。3、锅盖挂钩从锅里盛饭时,往往要把锅盖放在桌子上,这样容易烫坏桌面,或把蒸馏水流到桌子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锅盖挂钩。像图示那样,先找一块圆木塞,粗细要和锅盖钮的内径差不多。再用铅丝弯一个钩,钩的直端插到圆木塞里,把木塞塞入锅盖钮里。掀开锅盖,就可以把它挂在锅沿上,又方便,又卫生。4、不掉盖的水壶一般的水壶,冲开水时,壶盖往往容易掉出来,烫人。用手抵住壶盖,也不安全。我在水壶口两端边缘上,将铝片剪开,折成两个弯卡。然后在壶盖上锉两个缺口。当灌满冷水后,把盖上缺口对准弯卡盖下,旋转一个角度,盖就卡住不会掉了。这样灌开水时就放心了。5、防掉盖子的水壶我很愿意帮妈妈做家务事,但却害怕灌开水。因为我家的铝壶盖子很松,开水快倒光的时候,盖子常常会自己翻下来。滚热的蒸汽正好冲到手上,烫得我好疼。后来,学校号召我们搞小发明。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壶盖在灌开水时不掉下来呢 经过反复琢磨和实验,终于想出了这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在一根3—4寸长的铝片或铁片的一端卷一个筒,穿一根铁丝,先弯一个铁丝方框,再把方框紧紧绑在壶梁上。灌水时,壶梁倾斜,铝条自动下垂,正好把壶盖压住,壶盖就翻不下来了。6、防烫的小垫圈刚做好的菜很烫,直接放在桌上,容易把桌子或塑料桌布烫坏。我制作了一个小圆环,把碗碟放在圈上,就不会烫坏了。找一块比较硬实的纸板,剪成宽3厘米的长条,弯成一个圆圈,用订书钉把两端钉在一起。最好比菜碗或碟子的底圈稍大一点。然后,我在圆圈上开一些小孔。滚烫的菜碗放在小圈上,热空气从小孔里散出来,不会烫坏桌子和桌布。你担心纸圈经不住碗的重量吗 我曾做过试验,把小圆圈放在椅子上,一个人坐上去也压不坏呢。7、方便箅现在农家做饭也用上了铝箅[bì] 子。算下煮面条或米粥,算上蒸菜很方便。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往锅里下米和面时,须端出箅子;一家人若不一起吃饭,为了让晚吃饭的人能吃上热饭,就要把饭菜都温在锅里,盛饭时,把箅子端上端下,挺麻烦。我设计了一个方便箅。在原来的箅子上靠近边缘处挖一个能客下勺子的孔,在孔上面安一个小铝箅,小箅上拴一圆坏,便于掀开,它的边缘要能灵活地固定在大箅上。这样,要盛面条或粥,只要打开小箅就可以了。方便的淘米器你帮过妈妈淘米煮饭吗 淘米简单,倒水就麻烦了。一不小心,米就会流失,不但浪费,妈妈还会皱眉头说:"唉!真是越帮越忙!"怎么办,动个脑筋吧!用粗铁丝围成饭锅大小的圆圈圈,上面加半圈铁丝网(网眼应比米粒小)。你看!这一来就不怕米流失了。要注意,粗铁丝的缺口不要绑住,使用的时候才能伸缩自如!8、给油瓶戴"围巾"妈妈炒菜,每次倒油以后,总有些油顺着瓶颈往下流。油瓶放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圈油迹。油容易沾灰,所以油瓶表面沾满了灰尘,很不卫生。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块布条缠在橡皮筋上,做成一个圆环,套在瓶颈上。这样,油流到外面,马上被布条吸收了,不会再流下去。从此油瓶外面和放油瓶的地方总是干干净净的。隔一段时间,要把布条换下来洗一下。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到酱油瓶或其他瓶子上。9、自动瓶盖妈妈烧菜的时候,倒油倒酱油总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手拿瓶子,另一只手取下瓶盖,很不方便。我设计的自动瓶盖(如图),用一条铁片,一截铅丝和一个螺母就可以制成。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动揪开瓶盖;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复位,瓶盖又自动盖好。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脚乱了。只要把铅丝支架松一松,把自动瓶盖拆下来,然后换上一个瓶塞,就可以到商店买油了。方便饭菜挂罩,夏天存放饭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篮里吧,孔大,苍蝇能爬进去,篮底面积又有限,放不下多少。我设计的饭菜挂罩很简单:用铅丝弯五个圆盘,用四根结实的线绳连结起来。上面装挂钩,外围用网眼窗纱罩住,搭接处可用尼龙搭扣封住。用时,把挂罩挂起来,把碗放在各层圆盘上。苍蝇蟑螂都进不去。不用时,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地方。10、烤馍器妈妈正忙着做饭,弟弟非要急着吃烤馒头,一个火怎么能同时派两个用场呢 做一只简易烤馍器,就帮大忙了。找一个漏了底的小铁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几个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铁片向里掰一掰(见上图),就成了烤馍盒。做饭的时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馒头切成片放在烤馍盒中。这样,上面炒菜,下面的馒头片也烤好了。11、自动防溢装置煮饭的时候,如果没人在锅旁边,水开时饭锅很容易溢出来,这一直是件很恼人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自动防溢装置。构造如图所示:在锅盖钮处固定一块圆铁片,在两个锅提把间搭一条木横梁,在正对锅盖钮处装一块磁铁(可以用扬声器的磁铁),仔细调整磁铁与圆铁片的距离,使得锅盖稍一掀开,就能被磁铁吸上去。在横梁上,还可以用旧闹钟改作一个报警铃。先把闹铃发条上满,当锅盖被吸开时,能撞开闹铃钮自动报警。有了这套装置,煮饭时就可以放心了。开锅的时候,只要锅里的泡沫稍稍把祸盖顶起一点,磁铁会立即把锅盖吸开,这样就防止了溢锅。同时闹铃报警,呼叫主人。12、简便机械手鸡蛋刚在开水里煮好,用手去拿会烫手。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来试试看,包你满意。准备一个洗衣夹和两把调羹,如图绑好。瞧!拿热鸡蛋多方便!怎么样 这个方法不错吧!13、水开报警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开。怎么办呢?我把水壶盖顶上的顶钮旋下来,按壶顶口大小削一块小木塞。找一只金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开条槽。把哨嘴插入槽里。烧水时,把带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壶顶口。水一开,哨子便"嘟嘟嘟"地叫起来。这样可以等听到哨子响以后再去灌开水,多方便啊!14、余温热水为了充分利用两用炉的热量,我用铁皮焊制了一只弧形水箱,用铁丝将它紧紧地固定在两用炉的炉壁上。水箱的顶部开一个洞,装上漏斗灌水,水箱的下部装上一个水龙头放水。这样既不影响做饭取暖,而且随时有热水可用。15、油满自动停灌我家煤油炉上用的煤油指示计断了,妈妈加油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加满了没有,油常常溢出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装了一长一短两根空心塑料管。长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边的那头和短的一般齐。灌油的时候,将两根塑料管同时插到煤油炉的注油孔里。这时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炉里灌油,煤油炉里的空气顺着长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当煤油炉里的油灌到油面和长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时候,长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气流动,煤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动,这时候你就知道油已经灌满了。16、自动水位报警每天晚上我都要帮妈妈把水缸挑满,因为屋里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太多,水从缸里漫出来,流了一地。于是我做了一个自动水位报警器,就像图上画的那样。浮在水面上的是热水瓶上用的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根铁丝或铜丝,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属片。贴墙钉了一个硬铁丝做成的圈架,用来固定软木塞使它不至于乱漂动。然后,利用干电池在墙上装了一个电灯的线路。这样,当水倒到一定水位的时候,铁丝上的金属片就会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属片相接触,使线路接通,灯泡就会自动发亮。它告诉我,缸里的水已经满了。16、捣蒜的一个新方法夏天,人们经常用蒜调凉菜。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捣蒜的时候,蒜会从碗里蹦出来。我有一个方法,不会使蒜从碗里蹦出来:用一块纱布,绑在捣蒜锤的把上,纱布刚好盖在碗上。捣一下,纱布也随着捣蒜锤落下来,盖严了碗,蒜就不会蹦出来了。17、做煤球不脏手有时候买来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阴雨天气,煤球还不容易干。我自己动手做了个做煤球器,既不会弄脏手,又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来不要太阳晒,可以随做随用。找一根700毫米长的自来水管,做一根直径和水管内径相等的50毫米长的圆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长,比木柱细一些的钢筋(或木棍),插在木柱里,另一端装上把手,放进自来水管内,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当你把自来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许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压,压几次就把手轻轻往下一推,一个煤球就出来了。18、两用小铁铲我家有把小铁铲,用来铲垃圾,蜂窝煤灰等东西。小铲铲了东西,不容易端平,小铲里的东西常常往下掉。有时用手或扫帚压住铲里的东西,拿着很别扭。我设计了一把两用小铁铲,使用效果很好。找一根较粗的,比小铁铲柄长的铁丝,一端按小铁铲铲面的大小,做成环形。环形的下端敲扁,向下扩成90°角(如图)。最好能在环形铁丝边沿装一块薄铁皮,成勺形。铁丝的另一端,绕一圈后,缚在小铁铲把柄的端头(如图)。铲上东西以后,用手捏紧把柄与铁丝,铲里的东西就再也掉不下来了。松开铁丝,铁丝向上弹起,铲里的东西倒出来很方便。19、改良簸箕提着簸箕去倒垃圾,最怕刮风。一刮风,簸箕中的垃圾被吹起来,灰尘和纸屑满天飞。即使不刮风,碎纸也容易撒在地上。于是,我在簸箕上加了个盖,使用时,把盖子打开,扫进垃圾以后,把盖子放下来。这样,既卫生又美观。20、让蟑螂进瓶一天,我把喝过的汽水瓶放在门后,第二天看见里面有一个蟑螂,怎么也爬不出来。于是,我就在家里有蟑螂的地方放了好几个汽水瓶,瓶里装一点有味的东西,吸引蟑螂。这样,蟑螂闻到气味,就往瓶里爬,只要一进去就出不来了。21、液控水龙头我们这里自来水的供水时间不定,家家备有水缸,来水时把缸注满。可是,有时上班时才来水,有时夜间来水,这样用水很不方便。如果能在来水时自动把水注满,然后自动关闭龙头就好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液控水龙头,龙头柄上接一段连杆,连杆与浮球杆和浮球相连。浮球放在水缸里,无水时浮球下降,通过连杆把龙头打开。水注满缸后,浮球升到水面,通过连杆把龙头关闭。这样,不用人来照管,我家的水缸总会注得满满的。22、水中吸管我家水缸底常常堆积许多污物,很不卫生。我做了一只小小吸水管,可以除去这些污物。找一根长与水缸差不多高,直径约为3~3。5厘米的竹筒。除了在竹筒的一端留下两个节头以外,其他节头用烧红的小铁棍烫通。再在节头下部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如图),吸水管就做好了。用手指抵住小孔,把打通节头的一端放入水缸底部。放开小孔,水下压力把空气从小孔排出,污水流入筒内。再用手指抵住小孔,把吸管提出水面。这时候空气的压力把管内污水托住,使它流不出来。只有放开小孔的时候,污水才会流出来。这样连续几次,就可以把水缸底的污水吸干净。23、虹吸管淋浴器把一个小铁块拴在塑料管的一头,沉入厕所的水箱中,塑料管的另一头装上蓬蓬头,就制成了虹吸管淋浴器。用的时候,先往管内充满水,把上头插入水箱,就可以喷水了。不用时,只要把莲蓬头挂得比水箱内水面稍高的地方,就不流水了。24、自动下水道塞现在,不少家庭都把自来水装进室内,同时也装了下水管道。但是,下水管道往往没有水封弯,下水道里的臭气可以冒进室内,很不卫生。为了随时把下水道口塞住,我设计了这种自动下水道塞,效果还满不错呢!材料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小皮球或者乒乓球,放在下水槽内。下水槽的底面要抹的略向下水道口倾斜。平时,皮球可以顺着斜坡自动滚到下水道口处,把口塞起来,防止臭气溢出。倒水时,皮球会自动浮起来,打开管口,水流畅行无阻。25、两用牙刷市场上卖的牙刷,毛大都是平的,刷牙很不方便。我设计了一种牙刷,可以内外两用。如图,将牙刷毛剪成波浪形,刷牙外面时,用凹进去的部分;刷牙里面时,用凸出部分。希望工厂也能生产这样的牙刷。26、改进牙刷用普通牙刷刷牙时,牙膏沫往往顺着牙刷把儿流到手上,很不方便。我在牙刷把上作了一点小改进,克服了这个缺点。像图示那样,找一块直径3厘米左右的橡胶圆片,中心扎一个孔,套在牙刷把儿的中部。这个圆片就会把毛刷部分和手柄部分隔开。有了牙膏沫,会从圆片部分滴下去,不会再流到手上了。27、自动牙签盒我设计了一个自动牙签盒,按一次按钮就能自动竖起一根牙签。在盒子里,有一个三角形的签槽。签槽底部有一条窄缝,缝里装着托签板,托签板与按钮杆相连。按下按钮,托签板下落,牙签落到板上;松开按钮,弹簧把托签板顶起,同时,托签板的上部凹槽里托起一根牙签。由于牙签的一端被挡住,牙签就竖了起来。28、自动出水瓶小孩端凉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我想了个办法,在凉水瓶上装一个软木塞,软木塞上钻两个孔,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接近瓶底:叫出水管:另一根短的叫进气管。进气口下头接一根不长的软皮管,从侧面切开一个10毫米的口子,下头用圆木棒堵死,这是进气阀。找一个软塑料玩具,头上钻一个小进气孔,去掉圆哨,插在玻璃管上当作打气的球。要喝水的时候,用指头按住小孔,来回地捏玩具,瓶内气压增高,水就会从出水口自动流出,流到杯子里,使用方便又安全。29、自来水瓶暑假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去了,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年纪小,提不动水瓶,遇上我正在做作业,也只好停下来给他倒水喝。要是弟弟自己能倒多好啊。后来,我想到了虹吸管。于是,找来了一长一短两根橡皮管和一段玻璃管。在水瓶的软木塞上开了个孔,把玻璃管捅过去。在玻璃管的上端套了根长橡皮管,下端套了根短橡皮管。我又在瓶塞上开了个孔。这样,轻轻一吸,就有水流出来。弟弟也可以自己倒水喝了。不用的时候,把出水口向上卷起,用夹子夹紧;用的时候,松开夹子,水就会不断地流出来。30、自流气压热水瓶气压热水瓶很方便,用手一压瓶盖,水就流出来。但是,它也不能放手,手一松,水就不流了。如果要接满一杯水,手要压几次才行。我设计的自流气压热水瓶,只要用手一压,水就源源不断地流下来。手松开,照样流。当杯子接满水以后,按一下漏气阀,水就不流了,非常省劲。这种改进的气压水瓶是根据虹吸原理来工作的。当用手压瓶盖时,水面受到压力,把水压进虹吸管,当虹吸管的出水头比瓶内液面低时,水就一直会流出去。如果需要停止放水,只要按一下漏气阀,使虹吸管漏气,虹吸破坏了,水就不再流了。31、能挂盆的脸盆架家家都有脸盆和脚盆,但如何放置它们却是个问题。叠在一起放,不卫生;分开放,太占地方。我发现脸盆架下面有好大一块地方,挂脚盆非常合适。可是,盆边的斜度太大,用普通形状的挂钩挂不住。经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只要把挂钩制成"C" 形,就可以把盆挂住。制法:找一段和钢笔差不多粗的废塑料棒,在火上烤软,弯成"C"形,冷却后打上孔,用螺钉固定到脸盆架的合适位置上。使用时,先把盆边平推入口,再轻轻放下就可以挂住了。32、安全水果刀用一般水果刀削水果,皮不容易削薄,而且不安全。我制作了一把水果刀,安全又方便。它由塑料瓶和转笔刀上的刀片组成。瓶上开一个洞,便于出果皮,刀片用轴固定在瓶上,可以旋转,用时倾斜在瓶里,刀刃露在瓶外。露出长短可以调整,这样就可以削不同的水果了。33、省力的螺丝刀我们人小,用螺丝刀拧螺丝,往往拧不动。怎么办呢?有办法。在螺丝刀的木柄上,钻一个小孔。并找一根能插进小孔的铁棍,备用。使用的时候,小铁棍插进小孔,一手扶住螺丝刀,一手用力拉动铁棍 作圆周运动。本来拧不动的螺丝,现在就能较容易的拧下来。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虫树裙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二小发明选题思路1、列举缺点找选题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四用防触电插座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气压水瓶的改进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充气太阳灶太阳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蜡烛灯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超简单有趣的科技奇趣小发明,真的太好玩了,这创意我给满分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虫树裙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二小发明选题思路1、列举缺点找选题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四用防触电插座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气压水瓶的改进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充气太阳灶太阳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蜡烛灯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超简单有趣的科技奇趣小发明,真的太好玩了,这创意我给满分

小学二年级科技制作,必须简单,一等奖
所需材料:鸡蛋壳、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第一步:准备好做不倒翁所需要的材料:蛋壳、彩纸、彩笔、胶水和剪刀。第二步:把鸡蛋从尖的一端打开,把蛋液倒出来,把蛋壳洗干净,并放入一个有重量的东西(可以是小石子、螺丝或者其他的,最好是可以固定到底端)。第三步:在彩纸上画一个圆形,并用剪刀剪下来。第四步:剪掉圆形四分之一的部分。第五步:把彩纸整理成圆锥的形状。第六步:把圆锥形粘到鸡蛋壳上。第七步:用彩笔在蛋壳上画出可爱的表情,这样一个不倒翁就做好了。不倒翁的原理:利用物理重心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会飞的飞机,会跑的汽车
做纸飞机
会飞的飞机,会跑的汽车
做纸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