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包三角粽子 三角粽子的包法步骤详解
准备材料:粽叶:适量、棕绳:适量、馅料:适量。 1、粽叶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烫一下备用。 2、取一片烫好的粽叶,从尾部折出一个小三角。 3、放入准备好的馅料。 4、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叠成三角形,然后把多余的粽叶剪去。 5、用棕绳绑结实即可。
准备材料:猪后腿肉(带肥带皮)500g、白糯米1000g、芦苇叶400g、鸡蛋8个、老抽适量、味精适量、盐适量、白糖一点点、黄酒(崇尚原味可以不放)适量、棉线适量、彩色丝线(编网袋的) 制作步骤: 1、准备好粽子馅和粽子叶 2、三张芦苇叶叠好围成一个三角 3、先放一点糯米一块肉 4、再一层糯米一层肉,最后盖上一层糯米,压实 5、盖上芦苇叶 6、把芦苇叶围一圈 7、再用一张张芦苇叶包边 8、用棉线系紧,一个三角包粽子完成。 依次包好所有粽子。
wed114为您解答 如何包三角粽子,三角粽子的包法步骤详解 步骤如下: 1.取2片粽叶,抹于水分,使两片叶尖向外,重叠平放在手中。 2.双手捏住粽叶两端,同时向内交叉重叠,折成漏斗形,然后将内侧的粽叶在漏斗内旋转1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使漏斗变成圆锥形。 3.在漏斗中先插入l根筷子,再填入适量的糯米,然后用筷子向下戳动几下,将锥尖的糯米压实,不能留有空隙。 4.接着将上端多余的两片粽叶向前折叠,盖住上面的糯米,再将中间的粽叶捏紧,然后向一侧折叠压好。 5.用绳子环绕粽子两角数圈,将粽子紧紧裹住,并在顶端扎紧打结。(此步骤非常重要,如果绳子捆得不够结实,在煮制过程中粽叶会有松开的可能,这样就前功尽弃了)
三角粽子,四角粽子,不漏米不夹生,慢动作包法,全程讲解详细。
包粽子的包法、こんにちは,巴卡
准备材料:猪后腿肉(带肥带皮)500g、白糯米1000g、芦苇叶400g、鸡蛋8个、老抽适量、味精适量、盐适量、白糖一点点、黄酒(崇尚原味可以不放)适量、棉线适量、彩色丝线(编网袋的) 制作步骤: 1、准备好粽子馅和粽子叶 2、三张芦苇叶叠好围成一个三角 3、先放一点糯米一块肉 4、再一层糯米一层肉,最后盖上一层糯米,压实 5、盖上芦苇叶 6、把芦苇叶围一圈 7、再用一张张芦苇叶包边 8、用棉线系紧,一个三角包粽子完成。 依次包好所有粽子。
wed114为您解答 如何包三角粽子,三角粽子的包法步骤详解 步骤如下: 1.取2片粽叶,抹于水分,使两片叶尖向外,重叠平放在手中。 2.双手捏住粽叶两端,同时向内交叉重叠,折成漏斗形,然后将内侧的粽叶在漏斗内旋转1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使漏斗变成圆锥形。 3.在漏斗中先插入l根筷子,再填入适量的糯米,然后用筷子向下戳动几下,将锥尖的糯米压实,不能留有空隙。 4.接着将上端多余的两片粽叶向前折叠,盖住上面的糯米,再将中间的粽叶捏紧,然后向一侧折叠压好。 5.用绳子环绕粽子两角数圈,将粽子紧紧裹住,并在顶端扎紧打结。(此步骤非常重要,如果绳子捆得不够结实,在煮制过程中粽叶会有松开的可能,这样就前功尽弃了)
三角粽子,四角粽子,不漏米不夹生,慢动作包法,全程讲解详细。
包粽子的包法、こんにちは,巴卡

三角粽怎么包慢动作
三角粽慢动作包法如下: 1.粽叶小尾巴剪掉,搞成漏斗状。看清楚2片粽叶基本上是平行叠放的。 2.放一点米进去。但是边沿要留一点出来的,米不要太满。 3.旁边一圈叶子边沿,折叠包起来。注意看手的先后顺序。 4.换个方向,好绑绳。绑的稍微紧一点。 5.打个活结。 6.剪刀把多余叶子剪掉。但是注意不要剪的太短,留一点点在外面。毕竟这东西下水以后会膨胀一点的。绳子绑紧。 7.成品图——中等大小的粽子。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如下所示: 材料:糯米、红豆、粽叶、食用碱、粽绳 1、选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顺方向对齐,一般大叶在下,小叶在上。 2、取叶中折成一个漏斗形,关键是漏斗的底部需要有叠折角,这样的漏斗才不会漏米。 3、叶柄是在外层,叶尖是在内层,叶柄和叶尖要相对重叠齐。 4、糯米的量是漏斗的8分满最佳,太满易爆米。 5、注意盛好糯米后的手势,一只手呈V字形抓住漏斗,另外一只手要准备盖帽子。 6、帽子盖下来以后,顺势捏住帽舌,呈现出来的两个“上角”也顺势往下折。 7、再看看帽子的两个“上角”,上角1呈现叠折角,这样就不会漏米。 8、上角2,同样呈现叠折角,这样才不会漏米。 9、帽子盖好后就是准备折帽舌。 10、帽舌顺帽沿一并往上折起,帽舌和帽顶高度平齐。 11、帽舌与帽顶相对平齐捏紧。 12、以上步骤都做好后就可以缠粽绳了,在帽子的中间缠绕系紧即可。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1、将三四片粽叶一层压一层的叠摞在一起。 2、由芦苇叶尖尖叶子一端向尾部先折一个小角,然后抵着折痕卷成漏斗的形状。这样粽子角基本被“密封”起来了,糯米很难漏出来。 3、右手做漏斗状,将粽叶卡在手里,起到自然固定的作用。此时手劲儿很自然,能感觉到糯米在手里是有分量的。 将糯米灌至与粽身齐平就可以了,装的太亏包的粽子形状不好还松散,包的太满更会导致漏米。其次,手不要刻意捏紧,因为捏的太紧米灌不满,导致粽子松散或是将粽身弄散粽叶弄破的悲剧。 4、包好米之后就可以封盖了。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掐在折痕处,并且由外向中间收米(就是把粽叶往里推紧),这样可以保证这两角处密封的更严实,不会轻易漏米。 5、然后将粽叶尾部盖住糯米,再把两侧多出的芦苇叶向下折叠,盖住侧边。 6、最后将冒出头的芦苇叶尾部捏成角,往一侧一折。这样粽子就完全包好了。 7、左手固定粽子不动,用牙咬着稍短一头的绳子,另一头从折叠处向另一端依次绕圈,捆的时候尽量多绕几圈并且紧实点儿。
最简单的三角粽子包法: 1、将三四片粽叶一层压一层的叠摞在一起。 2、由芦苇叶尖尖叶子一端向尾部先折一个小角,然后抵着折痕卷成漏斗的形状。这样粽子角基本被“密封”起来了,糯米很难漏出来。 3、右手做漏斗状,将粽叶卡在手里,起到自然固定的作用。此时手劲儿很自然,能感觉到糯米在手里是有分量的。 将糯米灌至与粽身齐平就可以了,装的太亏包的粽子形状不好还松散,包的太满更会导致漏米。其次,手不要刻意捏紧,因为捏的太紧米灌不满,导致粽子松散或是将粽身弄散粽叶弄破的悲剧。 4、包好米之后就可以封盖了。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掐在折痕处,并且由外向中间收米(就是把粽叶往里推紧),这样可以保证这两角处密封的更严实,不会轻易漏米。 5、然后将粽叶尾部盖住糯米,再把两侧多出的芦苇叶向下折叠,盖住侧边。 6、最后将冒出头的芦苇叶尾部捏成角,往一侧一折。这样粽子就完全包好了。 7、左手固定粽子不动,用牙咬着稍短一头的绳子,另一头从折叠处向另一端依次绕圈,捆的时候尽量多绕几圈并且紧实点儿。

怎样包三角粽子视频
包三角粽子分三步。1、挑取两片煮好的粽叶,让叶片光滑的一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方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2、加入适量糯米,至漏斗二分之一处,用汤匙按压一下,使底部更加充盈。之后加入一块腌好的五花肉或者红枣,也用汤匙稍微按压一下。再次加入糯米,用汤匙压实,使之与漏斗口齐平。不能加太少,以免粽子看上去干瘪;也不能加太多,以免粽子在煮的过程中散架。 3、将上端的粽叶压下来,盖住漏斗面。用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裹严。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用绳子捆住粽子,打个活结,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出来。

包粽子4步慢动作讲解,棱角分明煮不散,包法窍门全在,一看就会
“五月五, 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在端午节这天,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有:为了纪念屈原的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人们为了驱瘟压邪的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不少上班朋友的单位一般都会在端午节发粽子,一个包装里有各种馅料,拿出来加热后就可以吃,很方便。不过,也有不少朋友喜欢自己包粽子,就拿我来说,家里人都比较吃传统的红枣糯米粽,不太喜欢吃其他杂馅的,单位发的粽子还是老字号,不过红枣粽里只有2个小小的红枣,吃起来味道和口感都不太够、不过瘾,所以,我家里几乎每年都会自己包红枣粽,每个粽子里放上3、4个枣子,自己包吃起来倍感香甜。 粽子的形状是从古时沿袭下来的。在古代,粽子被称为“角黍”,角是牛角,祭器;黍是糯米。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糯米按在牛角里,做出三角形状的“角黍”。由于屈原投河自尽了,传说老百姓为了救他就用大米包成了带角的粽子投在江里面喂鱼,这样就能卡住鱼的嘴巴。于是粽子就做成了有角的形状。 今天,我就来介绍传统四角粽的包法,我总结为“ 1环2放3盖4二折 ”的方法,喜欢的朋友不妨试试: 原料:糯米1斤,粽叶40片,红枣4两 制作方法: 1:糯米用清水投洗二遍后,再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干粽叶放入淡盐水中浸泡2-3个小时后,用刷子将叶子刷洗干净,再剪去头尾的干叶和较硬的叶柄;红枣清洗干净备用。 2:“1环:环成圆锥形 ”取二片粽叶,正面朝上排好,用手捏住两头, 环成一个圆锥形,在圆锥形的尖头部位最好折出来一个小小的折痕,这样可以避免包、煮时漏米。[注意这个圆锥形刚好就是一个粽子的大小,不要太大。] 3:“2放:放馅料 ”左手捏紧四片叶子的交接处,右手取少许糯米 放入,然后再放入3、4枚红枣,最后再盖上糯米,并用勺子压实。 4:“3盖 ”左手握住锥筒,用拇指和食指掐紧前端成三角形,这时,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粽子的2个角,把上面的叶子折下, 盖在糯米上、盖紧盖实。 5:“4二折 ”把上面多余的叶子往下 压折时,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松开、让上面的叶子压住下面的叶子,先把二边压平、折直,再把多余的叶子 右折(或者左折),同时,左手大拇指帮忙固定好,这样,三角形便牢固了。 6:最后用线绳捆实,如果手使不上力,可以用牙齿帮忙咬紧捆牢~ 7:将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然后倒入没过粽子的清水,上面盖上篦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煮2个小时。 8:关火后,让粽子浸泡2-3个小时,取出再吃会更加香甜软糯~ 1:糯米一定要提前浸泡,最好泡发一晚,让糯米粒变膨胀,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更粘更香。 2:使用干粽叶时,有朋友喜欢将其放入热水中煮过再用,我觉得在热水中煮后会流失掉许多粽叶的清香。我一般是这样操作的: 1) 用淡盐水将干粽叶浸泡2-3小时,让干粽叶通体变成绿色、吸饱水,这样,粽叶会更加有韧性、不易断裂。 2) 然后再用刷子反复将粽子叶上的灰尘及脏物刷洗干净,就可以用了。 3) 如果家里人多,包粽子数量也多,要注意将粽叶放在水中,边拿边用,保持粽叶一直湿润、不变干。 3:煮粽子是冷水还是热水下锅? 有朋友说应该像煮饺子一样,水开再下粽子。不过,这样的粽子容易外熟内生、或者松散、露馅。正确的做法是冷水下锅,让粽子和水一起均匀受热,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一点儿不夹生、而且吃起来更加粘糯可口。 4:粽子吃不了怎么保存呢? 1) 由于粽子很难煮熟,所以粽子最好煮熟后再放入冰箱保存。 2) 煮熟的粽子放入冰箱之前,要先彻底冷却、并且沥干水分(否则很容易变质发霉),然后将粽子放入保鲜袋中,冷藏3-4天、或者冷冻半个月。 3) 从冰箱拿出的粽子再吃时一定时彻底加热后再吃,免得吃坏肚子。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粽子多为三角形的四角粽,不过,也有像枕形的长的湖州四角粽、四川马蹄粽、广东牛角粽、遂昌长龙粽等等,不论形状如何,吃起来都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虽说现在粽子想什么时候吃都能买到,但总感觉每逢端午时,与家人一起吃更应景儿,味道也更香甜~不知你家里今年包粽子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