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手抄报复杂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每逢国庆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去外滩看灯。 今年的9月30日晚上,我们照常带好了望远镜上了公交车。刚下车就看见有许多人,我人矮,只能看人头了。妈妈和爸爸带着我挤到了前面去。看见从岸上打到河里五颜六色的灯光,像千万条会发光的小鱼在河里游动着,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来到了一条宽阔的大街,街上房子的屋顶在灯光的衬托下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快要走到头时,妈妈提议说:“回头看效果肯定好。”果然,那里像是一张照片,爸爸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我们又去了南京路步行街,那里也人山人海,我根本看不见步行街的最顶头。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头戴骷髅面具、身披黑色斗篷的人,我吓得差点叫了出来。那人把面具摘下,用标准的普通话问我:“小朋友,要不要这个面具?” 妈妈马上站出来说:“我们不要,要了晚上觉也睡不着了。”那人重新戴上了面具,继续向后走。他刚走,就听到了“啊”的一声尖叫,我惊讶地回头一看,原来,那个卖骷髅面具的人,又把一个小姑娘给吓着了。 爸爸说:“天空上好像有大雁,你快用望远镜看看。”果然,一群排成“人”字形的银色大雁,整齐地向南方飞去。 夜深了,但人们还没有回家。 10月3日的夜晚,我、妈妈和奶奶去了大宁灵石公园看水上烟花。 一开始,是用烟花放出来“大宁灵石公园欢迎您”9个大字,在夜幕中光彩夺目。 水上烟花正式开始了,先是烟花像瀑布一样流入河中,然后,激光烟花拼成了一个英文字母“W”,接着,烟花像流星雨一样飞上天空,让人看也看不过来。烟花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突然,一颗烟花在空中爆炸,就像刚喷出来的雾气一样,还发出“滋滋”的响声。我回头一看,在场的许多人都嘴巴微微张着,非常惊讶。 这次的国庆节让我感到快乐!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一、国庆节简介: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新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因此全国各地人民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2016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纪念日。二、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国庆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的10月1日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三、国庆节的意义:1、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2、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3、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四、歌颂祖国的诗歌:1、《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2、《庆祝国庆》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图,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一、国庆节简介: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新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因此全国各地人民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2016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纪念日。二、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国庆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的10月1日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三、国庆节的意义:1、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2、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3、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四、歌颂祖国的诗歌:1、《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2、《庆祝国庆》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图,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
国庆节由来: 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 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手抄报文字素材: 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这个辉煌的日子,见证了中华民族过去那段血与泪的峥嵘岁月;这个辉煌的日子,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 十月一日,当我们举杯欢庆时,当我们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华英豪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不断奋斗的身影:在千钧一发危急时刻,董存瑞毅然用自己的身躯挺起了炸药包,在他生命最后时刻那号角般的高呼中,我们听出了挺起新中国的伟大力量;面对敌人金钱利禄的引诱与严刑拷打的强暴,刘胡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宁死也决不向敌人低头,在铡刀落下的那一刻,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凋落了,但那花蕾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它蕴涵的中国共产党那伟大的精神的芬芳永远充盈天地;被敌人围困后,杨靖宇将军用他坚韧的毅力孤身与敌人周旋了数天,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他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让敌人为之震惊,当他被杀后,敌人剖开他的腹部,令所有人吃惊的是,杨靖宇将军的胃里竟全是树皮与草根……杨靖宇将军所焕发出的生命光辉刺痛了敌人的眼睛,照亮了新中国光明的前途。 十月一日,当我们望着那五星红旗太阳般冉冉升起时,我们应牢记过去、牢记中华英豪那峥峥铁骨,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是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支撑起了新中国。 十月一日,五湖举杯,四海同庆。在这个举国欢腾的节日里,我们不能只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我们要牢记过去,开创未来,用我们勤劳的双手为祖国妈妈奉上甜美的蛋糕,让我们用歌喉唱一曲赞美祖国的生日恋歌,祖国啊!我们会永远为您歌唱!让祖国妈妈青春永驻,光彩永驻!

国庆、中秋节手抄报的图片、内容有什么?
国庆、中秋节手抄报的内容: 一、国庆节简介: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二、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三、节日传说或来源: 1、“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2、嫦娥奔月: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国庆主题手抄报
国庆主题手抄报画法如下: 工具:笔、纸、颜料。 1、首先在手抄报的底部画上红旗一角,在手抄报的中间画上横幅,横幅上写上主题,上方画上气球。 2、顺着手抄报的边缘画上花边,并在左上角画上太阳,右上角画上灯笼,左下角画上天安门城楼。 3、继续在主题的左右两侧画上方形边框,就可以涂色了,先给底部红旗涂红色,五角星涂金黄色,主题文字涂金黄色。 4、再来给气球涂彩色,太阳涂黄色和红色,天安门涂红色和黄色,小花涂红色和绿色,灯笼涂红色和黄色,边框涂黄色和红色。 5、最后,我们在边框中画上横线,一份漂亮的国庆节手抄报就完成了。

国庆节手抄报怎么画好看,教你画一幅漂亮的国庆节手抄报,快收藏
国庆节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是马叙伦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的风俗: 1、张灯结彩: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国庆。 2、国庆长假: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3、高速公路免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家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