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的诗词有哪些?
1、《元旦》 唐 · 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2、《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拜年》 明 ·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元日》 (清)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5、《元旦试笔》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旦的古诗词有哪些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端午》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七夕》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8、《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9、《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2、《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3、《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4、《浣溪沙》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5、《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关于元旦的古诗 1、《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3、《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关于元旦的古诗 1、《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3、《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关于元旦节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关于“元旦”的古诗包括: 1、北宋王安石《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唐朝孟浩然《田家元日》 原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3、《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明·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译文:城里还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聚十几里天气却如此不一样。是否知道造物主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进阵阵寒意。有棉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4、宋代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原文: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译文: 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今年春未到时我就开始探询花期,但花期短暂,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应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这一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 5、北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原文: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井悬冻酒。在这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我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喝醉了只有春神还似以往一样做我的相知。

庆祝元旦的古诗有哪些?
庆祝元旦的古诗如下: 1、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元旦》唐代成文斡 翻译: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翻译: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旦》 翻译: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翻译: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5、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元代叶颙《己酉新正》 翻译:日历上又添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气象。

关于元旦的古诗
关于元旦的诗句古诗1、《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团闷贺树作飞花。2、《元旦》唐·成文斡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3、《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罩腔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塌派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AhxmsKyR_yOUwVdCGQGnA ?pwd=g5e7 提取码: g5e7
1、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2、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3、新年 唐代: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 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 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 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闷饥候都长出了新草。 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 4、新蚂枝返年 唐代: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译文: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搭腔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5、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近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1、《元日》 [ 宋 ]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激桥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友铅族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好弊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3、《 田家元旦 》[ 唐 ]孟浩然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译文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4、《新年作》[ 唐 ] 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译文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5、《守岁》[ 宋] 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译文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描写元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册早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宋·陆游《已酉元旦》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3、唐·卢照邻《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4、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扩展资料: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滑猛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信姿桥“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誉备。庆雹毁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肆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2、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3、新年 唐代: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译文: 从早到晚都点着灯火,肉体逐渐年长。 还没从紫阁回归,就又要投入青门了。 坐关不觉寒冷的天气都已过尽,开定的时闷饥候都长出了新草。 心中自然有在禅林的乐趣,谁会对一年的过去而惊讶呢。 4、新蚂枝返年 唐代: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译文: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搭腔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5、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近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1、《元日》 [ 宋 ]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激桥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友铅族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好弊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3、《 田家元旦 》[ 唐 ]孟浩然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译文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4、《新年作》[ 唐 ] 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译文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5、《守岁》[ 宋] 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译文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描写元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册早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宋·陆游《已酉元旦》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3、唐·卢照邻《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4、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扩展资料: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滑猛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信姿桥“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誉备。庆雹毁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肆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