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500个
如图所示: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成语】: 门可罗雀 【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解释】: 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成语】: 门可罗雀 【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解释】: 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成语猜猜看带图答案500
成语猜猜看带图答案 【成语】: 山高水长 【拼音】: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解释】: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一般都形容处境困难;或难于作决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辨形】进;不能写作“近”。 【近义词】进退维谷、进退为难 【反义词】进退自如 【辨析】(一)~和“进退维谷”都包含“进退都有困难”;形容处境艰难;常可通用。但有细微差别。“进退维谷”是比喻性的;含有“陷入困境”之意;语义比~重;~是直接陈述。(二)~和“骑虎难下”;都表示处于艰难的境地。但~可以用于实指的前进和后退;也可以比喻事情进行或停下来都有困难;“骑虎难下”只能用于比喻义;表示事情想要停止却不能。 【例句】主人热情地再三劝酒;她喝也不好;不喝也不好;~。
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一般都形容处境困难;或难于作决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辨形】进;不能写作“近”。 【近义词】进退维谷、进退为难 【反义词】进退自如 【辨析】(一)~和“进退维谷”都包含“进退都有困难”;形容处境艰难;常可通用。但有细微差别。“进退维谷”是比喻性的;含有“陷入困境”之意;语义比~重;~是直接陈述。(二)~和“骑虎难下”;都表示处于艰难的境地。但~可以用于实指的前进和后退;也可以比喻事情进行或停下来都有困难;“骑虎难下”只能用于比喻义;表示事情想要停止却不能。 【例句】主人热情地再三劝酒;她喝也不好;不喝也不好;~。

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500个
一、酒囊饭袋[jiǔ náng fàn dài] 1、释义: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2、出处:《三侠五义.第六回》:这样的酒囊饭袋的人,也敢称个“侠”字,真真令人可笑! 3、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二、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 1、释义: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2、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3、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三、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 1、释义:意思是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出处: 叶圣陶《得失》:祸不单行,那个私立中学因为吃了一家钱庄的倒帐,发不出薪水了。 3、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常与“福无双至”连用。 四、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1、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2、出处:曲波《桥隆飙》九:十七八个 宋 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 3、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借机欺压别人。 五、平分秋色[píng fēn qiū sè] 1、释义: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 2、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当然不能和一个成人,况且是世袭基督徒,平分秋色。” 3、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双方各得一半。
一、扬眉吐气 扬眉吐气,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g méi tǔ qì,意思是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出自《与韩荆州书》。 二、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 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在句子一般作谓语、状语 。 “水滴石穿”不宜写作“滴水穿石”。 三、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bàn gōng bèi,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四、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xīng dài yuè,意思是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出自元·郑廷玉《冤家债主》。 五、苦口婆心 苦口婆心,汉语成语,拼音是kǔ kǒu pó xīn,意思是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出自《宋史-赵普传》。
无独有偶wú dú yǒu ǒu [释义]独:一个。偶:一对。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语出]清·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辨形]偶;不能写作“隅”。[近义] 成双成对[反义] 独一无二 举世无双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一、酒囊饭袋[jiǔ náng fàn dài] 1、释义: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2、出处:《三侠五义.第六回》:这样的酒囊饭袋的人,也敢称个“侠”字,真真令人可笑! 3、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一、扬眉吐气 扬眉吐气,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g méi tǔ qì,意思是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出自《与韩荆州书》。 二、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 指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能的功劳。在句子一般作谓语、状语 。 “水滴石穿”不宜写作“滴水穿石”。 三、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bàn gōng bèi,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四、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xīng dài yuè,意思是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出自元·郑廷玉《冤家债主》。 五、苦口婆心 苦口婆心,汉语成语,拼音是kǔ kǒu pó xīn,意思是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出自《宋史-赵普传》。
无独有偶wú dú yǒu ǒu [释义]独:一个。偶:一对。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语出]清·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辨形]偶;不能写作“隅”。[近义] 成双成对[反义] 独一无二 举世无双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一、酒囊饭袋[jiǔ náng fàn dài] 1、释义: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2、出处:《三侠五义.第六回》:这样的酒囊饭袋的人,也敢称个“侠”字,真真令人可笑! 3、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看图猜成语85个图答案
看图猜成语游戏题目的例子: 1、踉踉跄跄、窃窃私语、喋喋不休、跃跃欲试、抱头鼠窜、盲人摸象、调兵遣将、东倒西歪、左顾右盼、偷偷摸摸。 2、眉飞色舞、连蹦带跳、左顾右盼、嬉皮笑脸、愁眉苦脸、东倒西歪、蹑手蹑脚、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暴跳如雷。 3、狼吞虎咽、见钱眼开、摇头晃脑、昂首挺胸、捧腹大笑、幸灾乐祸、贼眉鼠眼、牛头马面、虎头蛇尾、兔死狐悲。 4、龙腾虎跃、狗急跳墙、号啕大哭、自言自语 、摇头晃脑、撒腿就跑、垂头丧气、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5、眉开眼笑、大惊小怪、从容不迫、目瞪口呆、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幸灾乐祸、神气十足、唉声叹气、哭笑不得。 6、捧腹大笑、指手划脚、东张西望 一瘸一拐、挤眉弄眼、蹑手蹑脚、废寝忘食 闻鸡起舞、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7、长吁短叹、盲人摸象、狼吞虎咽、抓耳挠腮、哈哈大笑、恍然大悟、一五一十、三心二意、争先恐后、一刀两断。 8、闻鸡起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怒发冲冠、一目十行。 9、一日千里、百发百中、一步登天、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 10、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专心致志、手舞足蹈、笨手笨脚、挤眉弄眼、得意忘形、喜笑颜开、呆若木鸡。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悲喜交加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扬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剑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跳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惊天动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花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魑魅魍魉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桑骂槐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盟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因后果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将心比心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昂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箭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窜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欢天喜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在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鬼灵精怪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鸡骂狗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崩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歌后舞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悲喜交加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扬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剑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跳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惊天动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花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魑魅魍魉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桑骂槐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盟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因后果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喜上眉稍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悲喜交加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扬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剑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跳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惊天动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花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魑魅魍魉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桑骂槐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盟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因后果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将心比心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昂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箭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窜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欢天喜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在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鬼灵精怪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鸡骂狗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崩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歌后舞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3、余音绕梁4、盲人摸象5、鸡飞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凉8、刀光剑影9、七嘴八舌10、悲喜交加11、雷声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传情14、猪朋狗友15、一针见血16、愁眉苦脸17、指腹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圆20、骑虎难下21、虎头虎脑22、吹吹打打23、鸡口牛后24、趾高气扬25、恶语伤人26、望眼欲穿27、一鸣惊人28、掩人耳目29、鸡飞狗跳30、刻舟求剑31、犀牛望月32、一见钟情33、心口不一34、吉人天相35、心心相印36、吹牛拍马37、群龙无首38、鸡飞狗跳39、车水马龙40、吉凶祸福41、惊天动地42、望穿秋水43、人仰马翻44、掩耳盗铃45、走马观花46、鸡犬升天47、九九归一48、携手并肩49、守株待兔50、笔走龙蛇51、千真万确52、一锤定音53、杯水车薪54、鸡鸣而起55、归心似箭56、笔头生花57、魑魅魍魉58、嘴甜心苦59、猴年马月60、零零星星61、马马虎虎62、指桑骂槐63、人山人海64、移花接木65、狼烟四起66、心照不宣67、琴棋书画68、千夫所指69、海啸山盟70、人声鼎沸71、全心全意72、衣食父母73、众望所归74、生龙活虎75、星罗棋布76、侯门似海77、红男绿女78、前因后果79、书香门第80、拨云见日81、放虎归山82、飞鸟依人83、耳目一新84、海枯石烂 85、返老还童
喜上眉稍

看图猜四字成语及图片大全
上图看图猜成语答案 第一行:异曲同工 自圆其说 可圈可点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 第二行:口直心快 无与伦比 哭笑不得 里应外合 三姑六婆(左边是三姑 右边是六婆,尼姑 道姑 卦姑) 第三行:五音不全(宫商角徵羽) 面面俱到 一塌糊涂 多此一举 左右开弓 第四行:天方夜谭 羊入虎口 白纸黑字 俯首称臣 石破天惊 第五行:能屈能伸 三从四德 风花雪月 四大皆空 德高望重 第六行:四脚朝天 三言两语 入木三分 扬眉吐气 比翼双飞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释义]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语出]《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正音]正;不能读作“zènɡ”。[辨形]经;不能写作“径”。[近义]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反义]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嘻皮笑脸[用法]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偏正式。[辨析] 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释义]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语出]《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正音]正;不能读作“zènɡ”。[辨形]经;不能写作“径”。[近义]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反义]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嘻皮笑脸[用法]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偏正式。[辨析] 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