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上册数学书课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课本答案(一) 第51页复习题 1.解:如图1-6-5所示. -3.5<-2<-1.6<-1/3<0<0.5<2<3.5. 2.解:将整数x的值在数轴上表示如图1-6-6所示. 3.解:a=-2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2,-1/2; b=-2/3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3,2/3,-3/2; c=5.5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5.5、-5.5,2/11, 4.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0;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1. 5.解:(1)100;(2) -38;(3) -70;(4) -11;(5)96;(6)-9;(7)-1/2;(8)75/2; (9)(-0.02)×(-20)×(-5)×4.5=-0. 02×4.5×20X5=-0.09X100=-9; (10)(-6.5)×(-2)÷(-1/3)÷(-5)=6.5×2×3×1/5=7.8; (11)6+(-1/5)-2-(-1.5)=6-0.2-2+1.5=5.3; (12)-66×4-(-2.5)÷(-0.1)=-264-25=-289; (13)(-2)²×5-(-2)³ ÷4=4×5-(-8)÷4=20-(-2)=22: (14) -(3-5) +3²×(1-3)=-(-2)+9×(-2)=2+(-18)=-16. 6.解:(1) 245. 635≈245.6; (2)175. 65≈176; ( 3)12. 004≈12. 00; (4)6. 537 8≈6. 54. 7.解:(1)100 000 000=1×10⁸; (2) -4 500 000= -4.5×10^6; (3)692 400 000 000=6. 924×10^11. 8.解:(1)-2-丨-3 丨=-2-3=-5; (2)丨-2-(-3)丨=丨-2+3丨=1. 9.解:(82+83+78+66+95+75+56+ 93+82+81)÷10=791÷10=79.1. 10.C 11.解:星期六的收入情况表示为: 458-[-27.8+(-70.3)+200+138.1+(-8)+188] =458-420=38>0, 所以星期六是盈余的,盈佘了38元. 12.解:(60-15)×0.002 =0. 09 (mm), (5-60)×0.002= -0. 11(mm), 0.09-0.11=-0.02(mm). 答:金属丝的长度先伸长了0. 09 mm, 又缩短了0. 11 mm,最后的长度比原长度伸长了-0. 02 mrn 13.解:1. 496 0亿km=1. 496 0X10⁸ km. 答:1个天文单位是1. 496 0×10⁸km. 点拨:结果要求用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表示,注意1. 496 0×10⁸与1.496×10⁸的精确度不一样. 14.解:(1)当a=1/2时,a的平方为1/4,a的立方为1/8, 所以a大于a的平方大于a的立方,即a>a² >a³ (0b³>b(-1-3,1/2>-1/3. 16.解:1;121;12 321;1 234 321 (1)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积的结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从左到右由1开始依次增大1,当增大到乘式中一个乘数中1的个数后,再依次减小1,直到1. (2)12 345 678 987 654 321.七年级上册数学书课本答案(二)第56页练习 1.4. 8m元 2.πr² h 3.(ma+nb)kg 4.(a2 - b2) mm²七年级上册数学书课本答案(三)习题2.2 1.解:(1)2x-10. 3x= (2-10. 3)x=-8. 3x. (2)3x-x-5x=(3-1-5)x=-3x. (3)-b+0. 6b-2. 6b=(-1+0.6-2. 6)b= -3b. (4)m-n²+m-n²=(1+1)m+(-1- 1)n²=2m-2n². 2.解:(1)2(4x-0. 5)=8x-1. (2)-3(1-1/6 x)=-3+1/2x. (3)-x+(2x-2)-(3x+5)=-x+2x-2-3x-5=-2x-7. (4)3a²+a² -(2a²-2a)+(3a-a²)=3a²+a²-2a²+2a+3a-a²=a²+5a. 3.解:(1)原式=5a+4c+7b+5c-3b-6a=-a+4b+9c. (2)原式=8xy-X²+y²-x²+ y²-8xy=-2x²+2 y². (3)源式=2x²-1/2+3x-4x+4x²-2=6X²-x-5/2. (4)原式=3x²-(7x-4x+3-2x²)=3x²-7x+4x-3+2x²=5x²-3x-3. 4.解:(-x²+5+4x)+(5x-4+2x²)=-x²+5+4x+5x-4+2x²=x²+9x+1. 当x=-2时,原式=(-2)²+9×(-2)+1=4-18+1=-13. 5.解:(1)比a的5倍大4的数为5a+4,比a的2倍小3的数是2a-3. (5a+4)+(2a-3) =5a+4+2a-3=7a+1. (2)比x的7倍大3的数为7x+3,比x的6倍小5的数是6x-5. (7x+3)-(6x-5)=7x+3-6x+5=x+8. 6.解:水稻种植面积为3a hm²,玉米种植面积为(a-5)hm², 3a-(a-5)=3a-a+5=(2a+5)(hm²). 7.解:(1)πa²/2+4a²=(π+8)/2a² (cm²). (2)πa+2a×3=πa+6a=(π+6)a(cm). 8.解:3(a+y)+1.5(a-y)=3a+3y+1. 5a-1. 5y=4. 5a+1. 5y. 9.解:17a,20a,…,(3n+2)a. 10.解:S=3+3(n-2)=3n-3. 当n=5时,S=3×5-3=12; 当n=7时,S=3×7-3=18; 当n=11时,S=3×11-3=30. 11.解:(1)10b+a;(2)10(10b+a);(3)10b+a+10(10b+a)=11(10b+a). 这个和是11的倍数,因为它含有11这个因数. 12. 36a² cm².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2.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答案2017 3. 7年级数学课本习题答案 4.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北师大版 5.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七)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一)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学习技巧 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渴望 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 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恩、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方法 复习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优良率和平均分,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第五章重点:复习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第六章重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糸中,由已知点的坐标确定这一点的位置,由已知点的位置确定这一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难点:建立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由坐标变化探求图形之间的变化。 第七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重点是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找出坐标;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会。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应用。 第八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 第九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章重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难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复习策略(措施) 预设1.“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 2.“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 3.“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4.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马上寒假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①单项式②多项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 一找:(划线); 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 三合:(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二、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变号(留下靠前)。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9.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三、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0的绝对值是0。 3、可用字母表示为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0,那么|a|=-a; (3)如果a=0,那么|a|=0。 4、可归纳为 (1)a≥0,<═>|a|=a(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2)a≤0,<═>|a|=-a(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5、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 (1)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a|=0;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 (3)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 (4)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a>0),则x=±a;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a+b=0,则|a|=|b|; (6)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或a=-b; (7)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a|+|b|=0,则a=0且b=0。(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 (2)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四、代数式 1、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n,-1,2n+500,abc。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3、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4、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5、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 6、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7、代数式书写规范: (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中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2)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4)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人教版初中数学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有什么区别?
初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一、出版时间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作者是吴江媛。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三、章节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分为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中数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出版时间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作者是吴江媛。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三、章节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分为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初中数学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关于人教新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的区别主要是编写顺序不同。现在的教材都是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知识内容区别不大,主要是各章出现的顺序可能不同。最初的北师大版习题很少,说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学生由于练习少,掌握知识不太好,后来再编时就增多了练习。人教版教材老版本一直以逻辑严密,知识编排层次清晰著称,是许多老教师老专家多年修订成的。 从两种版本教材比较中 (1)、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课程教材观。 (2)、在教材的内容上,本着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加强基础、突出本质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统盘考虑。 (3)、在教材结构上,将减少内容繁复的程度,在螺旋上升的基础上使知识结构更系统化、简约化,强化基本内容,突出数学本质,减少不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学习的迁移和提高教学效率。 (4)、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
一、出版时间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作者是吴江媛。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三、章节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分为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中数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出版时间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作者是吴江媛。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三、章节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数学:分为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2、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初中数学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关于人教新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的区别主要是编写顺序不同。现在的教材都是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知识内容区别不大,主要是各章出现的顺序可能不同。最初的北师大版习题很少,说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学生由于练习少,掌握知识不太好,后来再编时就增多了练习。人教版教材老版本一直以逻辑严密,知识编排层次清晰著称,是许多老教师老专家多年修订成的。 从两种版本教材比较中 (1)、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课程教材观。 (2)、在教材的内容上,本着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加强基础、突出本质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统盘考虑。 (3)、在教材结构上,将减少内容繁复的程度,在螺旋上升的基础上使知识结构更系统化、简约化,强化基本内容,突出数学本质,减少不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学习的迁移和提高教学效率。 (4)、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师用书电子版
初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你可以登录人民教育出版社,那里有你需要的。 http://www.pep.com.cn/czsx/jszx/czsxtbjxzy/czsxdzkb_1_1_1/czsxdzkb7s_1_1_1_1_1/
你可以登录人民教育出版社,那里有你需要的。 http://www.pep.com.cn/czsx/jszx/czsxtbjxzy/czsxdzkb_1_1_1/czsxdzkb7s_1_1_1_1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