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道家经典名句(老子道德经名句)

发表时间:2022-11-03 热度:

道家经典名言有哪些?

道家经典名言有: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家经典名言有哪些?

道家的名言有哪些?

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6、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9、乐之为道,总在能顺。致乐之道,总在能顺时而动。 10、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道家的名言有哪些?

道德经 名句

道德经 名句 《道德经》十则经典名句,带给您智慧人生!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1、无贪欲就不会迷失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2、像水一样适应环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第八章》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3、心灵从容,贫富皆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译文: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4、修养在言行举止间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5、养生贵在适度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道德经 第五十章》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6、把自己放在下位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7、不要得意忘形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8、不要试着去改变他人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译文: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9、藏起你的锋芒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译文: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10、常怀一颗善心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 第三十一章》 译文:战争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道可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第1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 ——出自第1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出自第2章圣人处无为之事。——出自第2章行不言之教。——出自第2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出自第3章虚其心,实其腹。——出自第3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出自第4章和其光,同其尘。——出自第4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二声)狗。——出自第5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第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二声)龠(yue:四声)乎。——出自第5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四声)。——出自第6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出自第7章水利万物。——出自第8章居善地。——出自第8章心善渊。 ——出自第8章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第8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出自第9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出自第9章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第9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出自第9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出自第10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出自第10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出自第10章三十辐,共一毂(gu:三声)。——出自第11章五音令人耳聋。——出自第12章五味令人口爽。——出自第12章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自第12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出自第13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出自第13章听之不闻,名曰希。——出自第14章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出自第14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出自第15章澹兮其若海。——出自第15章旷兮其若谷。——出自第15章致虚极,守静笃(du:三声)。——出自第16章太上,下知有之。——出自第17章其次,亲而誉之。 ——出自第17章悠兮其贵言。——出自第17章大道废,有仁义。——出自第18章国家昏乱,有忠臣。——出自第18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出自第19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出自第19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出自第20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出自第20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自第21章少则得。——出自第21章敝则新。——出自第22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第23章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出自第23章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出自第23章企者不立。——出自第24章自伐者无功。——出自第24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自第25章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自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第25章重为轻根。——出自第26章静为躁(zao:四声)君。——出自第27章善行无辙迹。——出自第27章善言无瑕(xia:二声)谪(zhe:二声)。——出自第27章知其白,守其黑。——出自第28章知其荣,守其辱。——出自第28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出自第29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自第29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出自第30章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出自第30章战胜以丧礼处之。——出自第31章道常无名、朴。——出自第32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出自第32章知人智者,自知者明。——出自第33章强行者有志。——出自第33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出自第34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出自第35章将欲歙(xi:一声)之,必固张之。——出自第36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自第37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出自第38章万物得一以生。——出自第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出自第39章反者道之动。——出自第40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出自第4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第42章天下之至柔。——出自第43章身与货孰多?——出自第44章清静为天下正。——出自第45章大直若屈。——出自第45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出自第46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ou:三声),见天道。——出自第47章为学日益。——出自第48章为道日损。——出自第48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第49章生之徒,十有三。——出自第50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第51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出自第52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出自第53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出自第54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出自第55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第56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出自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出自第57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出自第58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第60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in:四声),天下之交也。——出自第61章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出自第62章为无为,事无事。——出自第63章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出自第64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第65章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出自第65章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出自第66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自第67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出自第67章善用人者,为之下。——出自第68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出自第69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出自第70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出自第71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出自第71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自第72章勇于敢则杀。——出自第73章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o:二声)。——出自第74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出自第75章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出自第75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出自第76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出自第77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自第78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出自第79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出自第80章
道德经 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

道德经》是诸子百家之一道家的代表作,也是古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哲学著作。 涵盖修身、治国、用兵、养生多个领域,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词约义丰,内涵包罗万象,历代注家如云。在此我引述二十条经典名句,与大家共同学习老子的智慧。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老子喜欢用水来比喻上德者的品格,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柔软、停留在最低点、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灾祸有幸福倚靠在它旁边; 幸福又有灾祸潜伏在它之中。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灾祸与幸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好事情既可以发展出好结果也可以发展出坏结果,警示世人要谦虚谨慎,做事情要有临渊履薄的态度。 对于这句话还有个最贴切的典故就是“塞翁失马”。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有两个关键词“不仁”与“刍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会扔掉,没人拿它当宝贝,所以天地、圣人对万事万物都一样看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物壮则老”,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在告诫世人要学会适可而止,知进而不知退、知争而不知让,结果往往都是祸患。
1、言有宗,事bai有君。——《道德经du·第七十章》 说话一定要有宗旨,zhi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烹小dao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

道家经典名句300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道家经典名句300句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