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名诗名句
屈原的名诗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屈原的诗词及赏析
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背景简介 《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大致言之成理。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 内容述评 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二、屈原的感情寄托和读者的连类出发 《湘夫人》的意境内涵是多层面的,上面的分析只是展开了其中神的爱情生活层面。另外还有三个层面也值得注意,那就是水神的祭祀仪式、屈原的情感寄托和读者的连类生发。关于水神的祭祀仪式,放到艺术特色中去谈,下面谈谈二、三两个层面。 《湘夫人》是屈原根据祭祀水神的乐歌加工而成的。加工祭祀乐歌必须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这一切,都会在乐歌的加工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与湘君的处境、心情、追求发生同构共鸣和同频共振。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相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是否有时会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相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是否寄托着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相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是否融进了屈原在人生偃蹇路途中的宽解自慰?文学作品中的作者情感渗透,一般不能说这里一定有什么,那里肯定是什么,但它确实处处有,时时在,须由读者在潜心体味中感悟得之。 《湘夫人》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因此,我们又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当时楚地民间的爱情诗来读。但这还不够,因为诗的水神祭祀底蕴不是爱情,屈原的情感寄托也不是爱情。而且读者的自由阅读,也总是要冲破题材的局限而进行更广泛的异质同构连类发生。这是必然的规律。当我们由湘君期约难遇的处境,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时,当我们由湘君在沅、湘两岸到处追寻相夫人时,联想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帝子降兮北渚”,不就是“宛在水中央”吗?)的情景时,《湘夫人》的意境空间一下子就扩大得难以穷尽了: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一切由虽执著追求却始终虚幻难得所引发的忧愁、懊恼、惆怅、失望,似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同构感应和精神寄托。这就是《湘夫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意境空间,也是诗之所以为诗的真正魅力所在。
情诗三百首辞典/宫云维编著, 2006 诗词曲赋鉴赏/叶树发, 杜华平主编, 2006 古诗词今唱: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歌曲集/王志新编著, 2006 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林庚主编, 2006 书家锦囊:传统节令诗稿/西子, 王志敏编著, 2006 从诗到诗:中国古诗词英译/任治稷,余正译, 2006 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讲;叶嘉莹笔记, 2006 风雅百代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 2006 美人如玉剑如虹/孙涛编著, 2006 楚辞/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古诗源/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中国历代诗歌选:先秦至隋代/林庚主编, 2006 梅兰竹菊题画诗/马成志编, 2006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黄霖主编;羊列荣著, 2006 诵读中国.小学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诗品》译注/[南朝梁]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 2006 古诗源/诸泉,傅英毅,熊蓉注释, 2006 咏茶诗词曲赋鉴赏/李莫森编注, 2006 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初中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千家诗/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中国古代文人人生方式与诗学特色/戴武军著, 2006 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著, 2006 王国维评点的百首中国古代诗词/张弘, 俞伽编著, 2006 升沉不过一秋风/孙涛编著, 2006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诗意的建筑: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马禄荷, 翟瑞祥, 刘自献主编, 2006 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萧兵著, 2006 学生版古诗学习辞典/刘琦主编, 2006 神韵诗学/王小舒著, 2006 洪恩古诗神童/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 2006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黄念然,胡立新,官春蕾著, 2006 诵读中国·高中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孙康宜著;钟振振译, 2006 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大学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诵读中国·初中卷·现当代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柏宏军编著, 2006 神话与诗/闻一多著, 2006 杜甫/陈才智编著, 2006 辛弃疾/刘中昧编著, 2006 诗词审美/张文勋著, 2005.1 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迹六百首/陈振藩选注, 2005.07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李达五编著, 2005.04 历代诗词名句鉴赏/游光中主编, 2005.01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 2005 为谁风露立中宵/孙涛编著, 2005 古诗词中的逻辑/彭漪涟著, 2005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最新版/张秀玲,张晋萍主编, 2005 诗词例话 [专著]/周振甫著, 2005 朗诵诗歌/赵春香主编, 2005 袖珍版漫画古诗词名句/董杰等编绘, 2005 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郭春鹰,孙丕任,王维阁选评, 2005 小小书童·认知系列·快乐读古诗/登亚工作室编绘, 2005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李春青著, 2005 清诗三百首译析/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 2005 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刘乃昌著, 2005 王铎诗稿墨迹/江山编, 2005 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 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 诗词欣赏入门/郭惠宇主编, 2005 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莫砺锋著, 2005 名家读古诗/西渡编, 2005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 2005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古典诗词:插图珍藏本/王成纲主编;文怀沙等书画配图, 2005 古诗绝唱100首:注音·散文·鉴赏·故事/康桥编著, 2005 白居易/陈才智编著, 2005 王维/陈殊原编著, 2005 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著, 2005 苏轼/董森, 杨哲编著, 2005 诗文地理/方东来主编, 2004.9 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 [专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2004.5 古代诗文阅读鉴赏指南/王先海,王树华编著, 2004.12 岭南状元传及诗文选注/仇江,曾燕闻,李福标编, 2004.10 唐伯虎文集/刘洪仁选注, 2004.07 高中生必读必背古诗文/云山主编;徐姗姗,李子云编著, 2004.07 中国茶诗/刘景文编著, 2004.05 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品赏本/朱纯深译, 2004.01 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高级本/麻晓晴编, 2004 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中级本/陈月红编, 2004 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初级本/杨洋编, 2004 巧学古诗/新雨编著, 2004 文学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诗歌/颜邦逸,赵雪沛编著, 2004 楚辞/[(战国)屈原…[等]著];黄学森选注, 2004 诗情词境堪吟哦:古典诗词学习例说/何庆善著, 2004 楚辞/[(战国)屈原等著];刘庆华译注, 2004 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张永芳著, 2004 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 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韩高年著, 2004 古诗鉴赏辞典/主编贺新辉, 2004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考古诗经典分类鉴赏/杨翼等著, 2004 千年经典绝妙诗文·美文卷/金元浦主编, 2004 千家诗精选/王青子编, 2004 国学经典·诗/谢佩嫒,李永田主编;杨小亮编著, 2004 名家品诗坊·楚辞/姜亮夫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著, 2004 中国古代常用文体规范读本·诗/盛广智著, 2004 中国古代常用文体规范读本·诗/盛广智著, 2004 汉魏六朝诗文赋/程怡选注, 2004 汉魏六朝诗文赋/程怡选注, 2004 千家诗/(宋)刘克庄,(宋)谢枋得,(清)王相选编;邓启春注释, 2004 特级教师高中古诗文译解/程翔等编著, 2004 名家品诗坊·元明清诗/钱仲联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词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元明清诗/钱仲联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词典编纂中心编, 2004 纵放悲歌/骆玉明著, 2004 名家品诗坊·宋诗/缪钺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官场诗客/高章采著, 2004 清诗的春夏/周劭著, 2004 建安风骨/李宗为著, 2004 诗言志辨/朱自清[著], 2004 诗香雅韵:古典诗词名句赏读/王昶编著, 2004 读古诗入门 [专著]/吴丈蜀著, 2004 诗词话趣/宋效永,宋立效著, 2004 南朝诗魂/杨明著, 2004 萧瑟金元调/李梦生著, 2004 花卉诗注析/程龙,宋宝军著, 2004 咏物诗注析/孟繁森著, 2004 爱情诗注析/杨实诚,杨辇宗著, 2004 中国诗词/王铁麟编著, 2004 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陶文鹏著, 2003.5 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陆玉林著, 2003.08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胡大雷著, 2003.06 古诗词曲英译论稿/顾正阳著, 2003. 06 中国名家茶诗/蔡镇楚,施兆鹏编著, 2003 诗海采珠/罗会同编, 2003 诗海采珠/罗会同编, 2003 读故事学古诗:奇异的旅行/丁丁主编, 2003 诗心沧桑:历史与人物的另类解读与追述/庄锡华著, 2003 诗人帝王:权利意志者的性情与意境/王振羽著, 2003 古诗文新读·古诗词卷/黄玉峰,苗金德编著, 2003 古诗文新读·文言文卷/苗金德编著, 2003 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张港著, 2003 名诗/朱丽云编著, 2003 唐宋诗学论集/谢思炜著, 2003 中国历史诗词名篇鉴赏·上,先秦~中唐/梁权伟编著, 2003 中国历史诗词名篇鉴赏·下,晚唐~清代/梁权伟编著, 200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吴建民注 释, 200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何雄健主编, 2003 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张晶等著, 2002.12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张双平注释, 2002 昨夜星辰:中国古典诗歌品鉴/孙明君编著, 2002 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周先慎著, 2002 陆游诗选注/[(宋)陆游著];李淼等选注, 2002 宋诗三百首/喻朝刚,周航编注, 2002 扬州琼花诗词/郭明道校注, 2002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曹旭撰, 2002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2002 丰子恺古诗新画/丰子恺图;史良昭,丁如明解读, 2002 宋诗三百首辞典/李梦生选编, 2002 宋诗三百首辞典/李梦生选编, 2002 精彩醒世歌/白岭,筝鸣选编, 2002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王峰, 马奔腾注释, 2002 古诗词文吟诵/陈少松著, 2002 中国诗歌源流史/莫林虎著, 2001.2 楚辞选:汉英对照/[战国]屈原著;杨宪益,戴乃迭译, 2001.08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李春青著, 2001 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张炳星选译, 2001 高中古诗文译注导读/汪丽炎著, 2001 初中古诗文译注导读/汪丽炎著, 2001 中国诗词/王铁麟编著, 2001 中国古代爱情诗名篇赏析/杨文鹤主编, 2001 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陈铭著, 2001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马美信,贺圣遂主编, 2000.05 书画题跋必备 [专著]/张同标, 李健强编著, 2000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陆,诗偈卷·书画卷/赖永海主编;张宏生,章利国著, 2000 千古好诗/徐中玉主编;萧华荣选注, 2000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傅德岷主编·爱国卷, 2000 唐宋诗词名篇鉴赏辞典/天人主编, 2000 历代爱情诗名篇赏析/丁放编著, 2000 中国诗学大辞典/傅璇琮等主编, 1999 青年必读古诗手册/乔继堂,叶桂桐主编, 1999 朱自清说诗/朱自清撰, 1998
情诗三百首辞典/宫云维编著, 2006 诗词曲赋鉴赏/叶树发, 杜华平主编, 2006 古诗词今唱: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歌曲集/王志新编著, 2006 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林庚主编, 2006 书家锦囊:传统节令诗稿/西子, 王志敏编著, 2006 从诗到诗:中国古诗词英译/任治稷,余正译, 2006 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讲;叶嘉莹笔记, 2006 风雅百代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 2006 美人如玉剑如虹/孙涛编著, 2006 楚辞/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古诗源/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中国历代诗歌选:先秦至隋代/林庚主编, 2006 梅兰竹菊题画诗/马成志编, 2006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黄霖主编;羊列荣著, 2006 诵读中国.小学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诗品》译注/[南朝梁]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 2006 古诗源/诸泉,傅英毅,熊蓉注释, 2006 咏茶诗词曲赋鉴赏/李莫森编注, 2006 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初中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千家诗/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中国古代文人人生方式与诗学特色/戴武军著, 2006 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著, 2006 王国维评点的百首中国古代诗词/张弘, 俞伽编著, 2006 升沉不过一秋风/孙涛编著, 2006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 诗意的建筑: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马禄荷, 翟瑞祥, 刘自献主编, 2006 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萧兵著, 2006 学生版古诗学习辞典/刘琦主编, 2006 神韵诗学/王小舒著, 2006 洪恩古诗神童/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 2006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黄念然,胡立新,官春蕾著, 2006 诵读中国·高中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孙康宜著;钟振振译, 2006 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大学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诵读中国·初中卷·现当代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柏宏军编著, 2006 神话与诗/闻一多著, 2006 杜甫/陈才智编著, 2006 辛弃疾/刘中昧编著, 2006 诗词审美/张文勋著, 2005.1 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迹六百首/陈振藩选注, 2005.07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李达五编著, 2005.04 历代诗词名句鉴赏/游光中主编, 2005.01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 2005 为谁风露立中宵/孙涛编著, 2005 古诗词中的逻辑/彭漪涟著, 2005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最新版/张秀玲,张晋萍主编, 2005 诗词例话 [专著]/周振甫著, 2005 朗诵诗歌/赵春香主编, 2005 袖珍版漫画古诗词名句/董杰等编绘, 2005 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郭春鹰,孙丕任,王维阁选评, 2005 小小书童·认知系列·快乐读古诗/登亚工作室编绘, 2005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李春青著, 2005 清诗三百首译析/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 2005 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刘乃昌著, 2005 王铎诗稿墨迹/江山编, 2005 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 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 诗词欣赏入门/郭惠宇主编, 2005 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莫砺锋著, 2005 名家读古诗/西渡编, 2005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 2005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古典诗词:插图珍藏本/王成纲主编;文怀沙等书画配图, 2005 古诗绝唱100首:注音·散文·鉴赏·故事/康桥编著, 2005 白居易/陈才智编著, 2005 王维/陈殊原编著, 2005 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著, 2005 苏轼/董森, 杨哲编著, 2005 诗文地理/方东来主编, 2004.9 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 [专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2004.5 古代诗文阅读鉴赏指南/王先海,王树华编著, 2004.12 岭南状元传及诗文选注/仇江,曾燕闻,李福标编, 2004.10 唐伯虎文集/刘洪仁选注, 2004.07 高中生必读必背古诗文/云山主编;徐姗姗,李子云编著, 2004.07 中国茶诗/刘景文编著, 2004.05 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品赏本/朱纯深译, 2004.01 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高级本/麻晓晴编, 2004 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中级本/陈月红编, 2004 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初级本/杨洋编, 2004 巧学古诗/新雨编著, 2004 文学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诗歌/颜邦逸,赵雪沛编著, 2004 楚辞/[(战国)屈原…[等]著];黄学森选注, 2004 诗情词境堪吟哦:古典诗词学习例说/何庆善著, 2004 楚辞/[(战国)屈原等著];刘庆华译注, 2004 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张永芳著, 2004 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 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韩高年著, 2004 古诗鉴赏辞典/主编贺新辉, 2004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考古诗经典分类鉴赏/杨翼等著, 2004 千年经典绝妙诗文·美文卷/金元浦主编, 2004 千家诗精选/王青子编, 2004 国学经典·诗/谢佩嫒,李永田主编;杨小亮编著, 2004 名家品诗坊·楚辞/姜亮夫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著, 2004 中国古代常用文体规范读本·诗/盛广智著, 2004 中国古代常用文体规范读本·诗/盛广智著, 2004 汉魏六朝诗文赋/程怡选注, 2004 汉魏六朝诗文赋/程怡选注, 2004 千家诗/(宋)刘克庄,(宋)谢枋得,(清)王相选编;邓启春注释, 2004 特级教师高中古诗文译解/程翔等编著, 2004 名家品诗坊·元明清诗/钱仲联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词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名家品诗坊·元明清诗/钱仲联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词典编纂中心编, 2004 纵放悲歌/骆玉明著, 2004 名家品诗坊·宋诗/缪钺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 官场诗客/高章采著, 2004 清诗的春夏/周劭著, 2004 建安风骨/李宗为著, 2004 诗言志辨/朱自清[著], 2004 诗香雅韵:古典诗词名句赏读/王昶编著, 2004 读古诗入门 [专著]/吴丈蜀著, 2004 诗词话趣/宋效永,宋立效著, 2004 南朝诗魂/杨明著, 2004 萧瑟金元调/李梦生著, 2004 花卉诗注析/程龙,宋宝军著, 2004 咏物诗注析/孟繁森著, 2004 爱情诗注析/杨实诚,杨辇宗著, 2004 中国诗词/王铁麟编著, 2004 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陶文鹏著, 2003.5 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陆玉林著, 2003.08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胡大雷著, 2003.06 古诗词曲英译论稿/顾正阳著, 2003. 06 中国名家茶诗/蔡镇楚,施兆鹏编著, 2003 诗海采珠/罗会同编, 2003 诗海采珠/罗会同编, 2003 读故事学古诗:奇异的旅行/丁丁主编, 2003 诗心沧桑:历史与人物的另类解读与追述/庄锡华著, 2003 诗人帝王:权利意志者的性情与意境/王振羽著, 2003 古诗文新读·古诗词卷/黄玉峰,苗金德编著, 2003 古诗文新读·文言文卷/苗金德编著, 2003 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张港著, 2003 名诗/朱丽云编著, 2003 唐宋诗学论集/谢思炜著, 2003 中国历史诗词名篇鉴赏·上,先秦~中唐/梁权伟编著, 2003 中国历史诗词名篇鉴赏·下,晚唐~清代/梁权伟编著, 200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吴建民注 释, 2003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何雄健主编, 2003 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张晶等著, 2002.12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张双平注释, 2002 昨夜星辰:中国古典诗歌品鉴/孙明君编著, 2002 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周先慎著, 2002 陆游诗选注/[(宋)陆游著];李淼等选注, 2002 宋诗三百首/喻朝刚,周航编注, 2002 扬州琼花诗词/郭明道校注, 2002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曹旭撰, 2002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2002 丰子恺古诗新画/丰子恺图;史良昭,丁如明解读, 2002 宋诗三百首辞典/李梦生选编, 2002 宋诗三百首辞典/李梦生选编, 2002 精彩醒世歌/白岭,筝鸣选编, 2002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王峰, 马奔腾注释, 2002 古诗词文吟诵/陈少松著, 2002 中国诗歌源流史/莫林虎著, 2001.2 楚辞选:汉英对照/[战国]屈原著;杨宪益,戴乃迭译, 2001.08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李春青著, 2001 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张炳星选译, 2001 高中古诗文译注导读/汪丽炎著, 2001 初中古诗文译注导读/汪丽炎著, 2001 中国诗词/王铁麟编著, 2001 中国古代爱情诗名篇赏析/杨文鹤主编, 2001 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陈铭著, 2001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马美信,贺圣遂主编, 2000.05 书画题跋必备 [专著]/张同标, 李健强编著, 2000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陆,诗偈卷·书画卷/赖永海主编;张宏生,章利国著, 2000 千古好诗/徐中玉主编;萧华荣选注, 2000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傅德岷主编·爱国卷, 2000 唐宋诗词名篇鉴赏辞典/天人主编, 2000 历代爱情诗名篇赏析/丁放编著, 2000 中国诗学大辞典/傅璇琮等主编, 1999 青年必读古诗手册/乔继堂,叶桂桐主编, 1999 朱自清说诗/朱自清撰, 1998

屈原的诗词名句解读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长。修:长。兮:语气词,相当与“啊”。将:将要,还要。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汨”指汨水。“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意识是说: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9、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意识是说:我在竹林深处一直见不到天,因为道路比较艰险所以我一个人迟到了。“幽篁”就是竹林。 1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意思是:虽然春秋代序,年复一年,但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11、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一抽一思》 表面意思是在说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别人的心和自己的不一样。深层意应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在表示自己孤独却执着的信念。 1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一抽一思》 翻译: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深层的意思乃是把蕴藏在内心深处像乱丝般的愁情一抽一绎出来,抒写诗人对楚国炽烈的怀念和忧愁。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意识是说: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哪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 1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意识是说: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1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意识是说: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16、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这句话是屈原《招魂》里的诗句,表现的是诗人远离故国,担忧国家的悲伤情感,直接翻译就是:我的眼睛看着千里之外的故土,心里伤心极了。

《屈原》诗词名句精选有哪些?
《屈原》诗词名句精选: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7、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1 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4、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5、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7、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8、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0、愁人兮奈何 原若今兮无亏 11、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12、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13、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14、纷总总兮九州 何寿夭兮在予 15、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16、高飞兮安翔 乘清气兮御阴阳 1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8、固人命兮有当 疏离合兮可为 19、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20、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21、魂兮归来!《招魂》 22、结桂枝兮延伫 羌愈思兮愁人 23、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2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25、君回翔兮以下 逾空桑兮从女 26、老冉冉兮既极 不寖近兮愈疏 27、乐莫乐兮新相知。 28、灵衣兮被被 玉佩兮陆离 29、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30、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2、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33、买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34、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35、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3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37、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38、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9、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4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41、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42、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43、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4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4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4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47、吾与君兮齐速 导帝之兮九坑 48、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4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50、壹阴兮壹阳 众莫知兮余所为 5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5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5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5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55、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5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5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8、折疏麻兮瑶华 将以遗兮离居 5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2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8、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10、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8、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21、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22、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23、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24、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25、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26、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27、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28、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29、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30、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31、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32、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33、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34、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35、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36、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37、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38、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39、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40、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41、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42、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43、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44、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45、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46、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47、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48、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49、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50、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51、”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52、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53、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54、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55、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56、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57、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58、归来兮!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59、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60、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61、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62、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63、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64、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65、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66、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67、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68、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69、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70、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71、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72、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73、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奸些。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74、像设君室,静闲安些。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75、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76、冬有宎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77、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78、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79、二八侍宿,射递代些。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80、盛鬰不同制,实满宫些。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81、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姱容修态,絙洞房些。蛾眉曼瞗,目腾光些。 82、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83、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悲帷翠帐,饰高堂些。 84、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85、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86、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87、紫茎屏风,文缘波些。文异豹饰,侍陂陁些。轩辌既低,步骑罗些。兰薄户树,琼木篱些。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88、魂兮归来!何远为些。 89、室家遂宋,食多方些。 90、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91、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3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3、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之迟暮——屈原《离骚》 9、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10、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11、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12、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4、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1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1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9、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2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2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2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2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5、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⑨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26、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27、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2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29、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30、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屈原 3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32、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3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35、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36、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9、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4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4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5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湘夫人》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屈原 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 《楚辞》 4、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 ——屈原 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屈原 《楚辞》 6、仿佛听见美人在呼唤着我,我要立刻驾着飞腾的马车和她一起远走高飞。(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 — —屈原 《湘夫人》 7、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 ——屈原 《招魂》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离骚》 9、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屈原 10、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 《楚辞》 11、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去归来兮,哀江南。 ——屈原 《招魂》 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 《渔父》 13、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 《楚辞》 1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楚辞》 1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 雄! ——屈原 《九歌·国殇》 17、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 18、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九歌》 1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 《国殇》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2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屈原 《楚辞》 22、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 《楚辞》 2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 《离骚》 2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屈原 25、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少司命 》 26、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 《离骚》 27、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屈原 《楚辞·渔父》 28、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 《楚辞·渔父》 29、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 ——屈原 30、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 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 《九歌》 31、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屈原 3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33、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屈原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3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离骚》 36、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 《离骚》 37、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楚辞》 38、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3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离骚》 4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4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楚辞》 4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屈原 《渔父》 43、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 《楚辞》 4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楚辞》 45、"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九歌》" 46、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屈原 《橘颂》 4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48、山中人兮芳杜若。 ——屈原 《九歌》 49、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楚辞》 50、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 《离骚》 51、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 少司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