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全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搞笑说说 个性说说 经典说说 过春节说说 国庆节说说 结婚的说说 劳动节说说 母亲节说说 下雨的说说 中秋节说说 清明节说说 励志说说 圣诞节说说 端午节说说 父亲节说说 过小年说说 腊八节说说 生日的说说 青年节说说 重阳节说说 妇女节说说 元旦节说说 情人节说说 植树节说说 愚人节说说 教师节说说 儿童节说说
放假安排
春节放假表 元旦节放假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中秋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父亲节放假 母亲节放假 青年节放假 儿童节放假 妇女节放假 圣诞节放假 情人节放假 重阳节放假 愚人节放假 建军节放假 建党节放假 教师节放假 植树节放假 寒假放假 暑假放假 高速免费 放假游玩 加班工资 放假通知
节日祝福
端午节祝福 中秋节祝福 国庆节祝福 劳动节祝福 元旦节祝福 母亲节祝福 情人节祝福 感恩节祝福 圣诞节祝福 建军节祝福 儿童节祝福 父亲节祝福 新年祝福语 元宵节祝福 妇女节祝福 愚人节祝福 平安夜祝福 除夕夜祝福 教师节祝福 结婚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 护士节祝福 青年节祝福 植树节祝福 腊八节祝福 生日祝福语 乔迁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周末祝福语
句子大全
唯美的句子 好词和好句 骂人的句子 经典的句子 正能量句子 励志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心酸的句子 心烦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 无奈的句子 回忆的句子 想家的句子 暗恋的句子 感人的句子
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夸张句 排比句 反问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绕口令 歇后语 十万个为什么
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师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 电气工程师 执业中药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资格 成人高考专升本 法律职业资格 教师资格证 高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自学考试 二级造价工程师 护士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毕业赠言 岗位职责 入党志愿 调研报告 活动策划 评语寄语 规章制度 入职培训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工作计划 合同范本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 转正申请 辞职报告 员工手册 行政公文 自我鉴定 自我介绍 检讨书 导游词 演讲稿 道歉信 慰问信 表扬信 辞职信 感谢信 介绍信 演讲口才 保证书 请假条 主持词 证明书 担保书 讲话稿
口号标语
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 国庆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七夕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情人节由来 平安夜由来 龙头节由来 元旦节由来 圣诞节由来 下元节由来 寒衣节由来 感恩节由来 教师节由来 中元节由来 建军节由来 建党节由来 儿童节由来 母亲节由来 护士节由来 青年节由来 劳动节由来 愚人节由来 植树节由来 妇女节由来
网名大全
微信网名 情侣网名 游戏网名 男生网名 女生网名 搞笑网名 励志网名 快手网名 抖音网名 英文网名 一字网名 二字网名 三字网名 四字网名 五字网名 六字网名 七字网名 古风网名 微博网名 伤感网名
签名大全
伤感签名 微信签名 情侣签名 励志签名 英文签名 搞笑签名 暗恋签名 节日签名 分手签名 生日签名 经典签名 游戏签名 快手签名 抖音签名 霸气签名 古风签名 唯美签名 幸福签名 女生签名 男生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节气知识
霜降节气 谷雨节气 清明节气 春风节气 雨水节气 立春节气 夏至节气 小满节气 芒种节气 立夏节气 惊蛰节气 小暑节气 秋分节气 寒露节气 立冬节气 小雪节气 大雪节气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 大寒节气 大暑节气 立秋节气 处暑节气 白露节气
经典台词
十二生肖
鼠的生肖 羊的生肖 牛的生肖 虎的生肖 兔的生肖 龙的生肖 蛇的生肖 马的生肖 猴的生肖 鸡的生肖 狗的生肖 猪的生肖
心语大全
对联大全
成语大全
古诗词句
经典语录

佛教经典语录修心(修心三不经典语录超霸气)

发表时间:2023-07-11 热度:

佛语静心经典简短句子

静心是减压的好方法,心静则意定,意定则慧生。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佛经经典静心名句,供大家参考。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为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 求生净土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拓展资料: 佛语:佛之言说,与佛说、金口等同义。 依北本涅盘经卷三十五载,佛之所说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之三语。佛语法门经以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谤非不谤、不生不起、无想无处、无往无没、非寂非行等为佛语。又佛教之专门语,亦称为佛语。(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观经疏散善义) 【经典佛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
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3.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5.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6.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8.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9.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10.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叶障目,什么都看不见,怎能不一片苦海? 11.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12.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3.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14.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净慧法师 1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6.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着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17.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1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9.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0.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1.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2.人生百味,情最浓,人生繁华,淡最真,人生一路,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给自己一份淡然,不困于情,不憾于心,无悔于生命,充实于生活,平和于心态,守一份心净,淡淡就好。3.当前的困难终究都会过去,从容应对;当下的福运不要使尽,福尽祸至。众生皆苦,人生一切起落皆有定数,待人、待物都要留有余地。4.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缘,缘了,终要散去。珍惜每一次遇见,当缘分已尽,适时放手,学会坦然面对,才是淡定之举。5.随缘不是无奈,而是智慧、自在。外在的因缘适合做什么,我们就顺应而为,不执着、不妄想,而又积极不懈怠,就是随缘。春时播种,秋收冬藏,都是随缘而为。6.在滚滚红尘中,坚持做一个清醒的人。在物欲横流中,坚持做一个干净的人。在众人都说人心叵测时,坚持相信人性的善良。在礼崩乐坏时,坚持信守心中的道德和理想。在天下人都笑我傻时,坚持用简单的心,天真的眼睛看世界。坚持自己的心灵和信念,哪怕这坚持只剩下自己孤独一人。7.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人,不会在乎表面上吃亏,他们看重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8.缘来缘去,缘生缘灭,万物之间的纠葛,怕是世人永远都无法一一参透的。我们记得珍惜这已经参透了的就好。我们来到这世上,本身就是一场缘分。一个人的好,要记一辈子;一个人的坏,即便是忘不了,也不要想着报复。缘分在的时候,好好珍惜,缘分不在了,偶尔想起。9.我认为一个人在中年以后应有的心的境界,它们都源自一种看破红尘名利、回归生命本质的觉悟。如果人到中年以后仍没有善心、闲心、平常心会怎样呢?据说老年人容易变得冷漠、贪婪、自负,这也许就是答案吧。10.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一、不要把自己当做别人,也不要把别人当作自己,人生不同,各自修行。 二、人生看淡的诱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许多做人的欢乐,却因心的简单而少去更多的烦恼。 三、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 四、我们来到人间,与别人欢聚一场,是为了追欢逐乐的,我们不是来生气的,更不是来气别人的。——石康 五、要相信相由心生,要相信时间会积蓄下能量许多事,总是前半生用来实践,后半生慢慢应验,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每一个轮廓都有出处,这是对每天最好的态度。 六、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变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纠结于心,那就选择放下;一些人,交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真诚,那就选择离开;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断、舍、离,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七、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星云大师 八、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九、生活的那些辛苦,不是增加生活的负担,而是提醒一个人的眼界懂得看开,学会淡然,生活不是背负着那些酸楚前行,而是让那些心态豁然开朗,活出生命的展望。 十、当你遇到一件事,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接受不下,那么处理它;难以处理,那么就放下它。人最难的是“放下”,放下了,就释然了。 十一、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宁可藏拙,也不要露怯。话说得越多,反而会显得自己越浅薄。所以,人要实,话要藏,用做事的结果来征服人,而不是说服人。 十二、幸福,是用来感觉的,而不是用来比较的。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付出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粉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十三、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 十四、一生很短,不必追求太多;心房很小,不必装的太满。家不求奢华,只愿充满温馨;爱不求浪漫,只愿一生相伴。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实在。 十五、不要再去抱怨生活如何刁难,也不要再去嗔恨人生如何坎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间久了自然苦尽甘来,而这份难能可贵的甘甜,只有能理解生活,才能享受生活赐予的这份厚重。 十六、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十七、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佛语静心经典简短句子

佛学净心语录非常经典

佛学是用来净化我们的心灵的,让我们的心灵从此得到净化。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学净心语录,希望你喜欢。 佛学净心语录【精选版】1) 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2) 佛说,你恨的人,来生不会再见,所以别在她身上浪费时间;你爱的人,来生也不会再见,所以今生要好好对他。 3)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4) 不要总想改变别人,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信任你,拥护你。 5) 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6)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7) 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8) 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9) 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10)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佛学净心语录【最新版】1)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2) 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3) 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 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5)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6) 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7) 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8)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9) 不要认为,我是我,佛是佛,这都是分别,就会离开佛,我们和佛是没有距离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0) 在人群中偷看你的笑脸,恍惚间彷佛回到从前。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再一次地偶然相遇,一见钟情,然后彼此相恋? 11) 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2)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3) 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我不在把自己当人看,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 14) 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15) 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16) 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17)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8)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9) 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20) 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佛学净心语录【热门版】1) 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2) 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3)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5)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6) 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7) 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8) 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9) 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10)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1)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2) 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13) 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14)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15)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16)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7) 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18)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19) 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20)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1) 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2) 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23)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4)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5)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26)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7) 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28)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29)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30)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1)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32) 好和坏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执着了,一切都是好的,坏的也会变好,如果执着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会变坏了。 33) 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猜你喜欢: 1. 佛学经典语录 2. 十大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3. 最新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4. 南怀瑾经典佛学语录 5. 2017佛教语录经典版
佛学净心语录非常经典

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

关于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一起来看看吧^^ 1.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2.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6.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8.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9.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10.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1.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12.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3.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4.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5.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6.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7.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9.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20.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21.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22.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23.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24.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25.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2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7.真心是菩萨净土。 28.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29.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3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31.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32.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3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34.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35.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6.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37.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38.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39.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40.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41.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42.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43.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4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45.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46.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47.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4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49.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50.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
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佛家禅语语录,仅供参考!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一) 1. 不可说。 2. 一切皆为虚幻。 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0.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11.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4.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6. 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 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二) 1.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2.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3.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5.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6.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7.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8.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9.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10.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三) 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3.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4.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6.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8.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9.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0.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着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2.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4.如果你能每天呐喊遍(我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7.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8.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19.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0.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
经典佛家禅语语录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120句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佛家佛语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1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51、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52、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5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5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5、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58、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6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66、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6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6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9、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7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1、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7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7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74、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7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76、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78、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80、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82、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83、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4、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85、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86、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87、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9、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90、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91、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92、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93、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9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96、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9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8、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9、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100、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2 1、寻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觉者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国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禅静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凡圣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澄境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心尘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四季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沙门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过客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过堂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静心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幻灭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猜你喜欢的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