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经典诗歌10首
郭沫若的诗句汇总如下 1、《春寒》凄凄春日寒,中情惨不欢。隐忧难可名,对儿强破颜。儿病依怀抱,咿咿未能言。妻容如败草,浣衣井之阑。蕴泪望长空,愁云正漫漫。欲飞无羽翼,欲死身如瘫。我误汝等耳,心如万箭穿。 2、《中折瀑》奇峰传二百,大小有龙湫。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新松待千尺,水量富更犹。 3、《宿庐山美庐》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龄美寇斯为美,涂炭涂穷岂异涂?浑身都是人民血,对面犹存虎豹居。中正题名文字在,教材反面胜于无。 4、《春雷》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5、《水调歌头归途》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6、《雾中游含鄱口偶成》人到含鄱口,望鄱新有亭。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无中实有有,有有却还无。 东风吹万里,空山也画图。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天色昏黄了,香木集高了,凤已飞倦了,凰已飞倦了,他们的死期将近了。凤啄香木,一星星的火点迸飞。凰扇火星,一缕缕的香烟上腾。凤又啄,凰又扇,山上的香烟弥散,山上的火光弥满。夜色已深了,香木已燃了,凤已啄倦了,凰已扇倦了,他们的死期已近了。啊啊!哀哀的凤凰!凤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壮!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飞来观葬。凤歌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哪里来?你坐在哪里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里来?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昂头我问天,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低头我问地,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鸣(口邑)。
郭沫若的诗歌: 1、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这上海市上的赁家不是一些囚牢吗?我们看不见一株青影,我们听不见一句鸟声,四围的监墙把清风锁在天上,只剩有井大的天影笑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我们这样的生涯不是一些囚徒吗?我们囚在述茫的雾中,我们囚在惨毒的魔宫,金色的魔王坐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啊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我们到兵间去吧!我们到民间去吧!朋友哟,怆痛是无用,多言也是无用!2、洪水时代一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使我的中心如醉。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汇成了一片汪洋;只剩下几朵荒山好象是海洲一样。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二我看见,涂山之上徘徊着两个女郎:一个抱着初生的婴儿,一个扶着抱儿的来往。她们头上的散发,她们身上的白衣,同在月下迷离,同在风中飘举。抱儿的,对着皎皎的月轮,歌唱出清越的高音;月儿在分外扬辉,四山都生起了回应。三“等待行人呵不归,滔滔洪水呵几时消退?不见净土呵已满十年,不见行人呵已满周岁。儿生在抱呵儿爱号啕,不见行人呵我心寂寥。夜不能寐呵在此徘徊,行人何处呵今宵?──唉,消去吧,洪水呀!归来吧,我的爱人呀!你若不肯早归来,我愿成为那水底的鱼虾!”四远远有三人的英雄乘在只独木舟上,他们是椎髻、裸身,在和激涨的潮流接仗。伯益在舟前撑篙,后稷在舟后摇艄,夏禹手执斧斤,立在舟之中腰。他有时在斫伐林树,他有时在开凿山岩。他们在奋涌着原人的力威想把地上的狂涛驱回大海!五伯益道:“好悲切的歌声!那怕是涂山上的夫人?”后稷道:“我们摇船去吧,去安慰她耿耿的忧心!”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宇宙便是我的住家,我还有甚么个私有的家庭。我手要胼到心,脚要胼到顶,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苍生?”……六哦,皎皎的月轮早被稠云遮了。浪漫的幻景在我眼前闭了。我坐在岸上的舟中,思慕着古代的英雄,他那刚毅的精神好象是近代的劳工。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 3、黄浦江口
广东省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经典诗歌都是非常多的喜欢,他到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天色昏黄了,香木集高了,凤已飞倦了,凰已飞倦了,他们的死期将近了。凤啄香木,一星星的火点迸飞。凰扇火星,一缕缕的香烟上腾。凤又啄,凰又扇,山上的香烟弥散,山上的火光弥满。夜色已深了,香木已燃了,凤已啄倦了,凰已扇倦了,他们的死期已近了。啊啊!哀哀的凤凰!凤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壮!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飞来观葬。凤歌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哪里来?你坐在哪里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里来?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昂头我问天,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低头我问地,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鸣(口邑)。
郭沫若的诗歌: 1、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这上海市上的赁家不是一些囚牢吗?我们看不见一株青影,我们听不见一句鸟声,四围的监墙把清风锁在天上,只剩有井大的天影笑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我们这样的生涯不是一些囚徒吗?我们囚在述茫的雾中,我们囚在惨毒的魔宫,金色的魔王坐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啊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我们到兵间去吧!我们到民间去吧!朋友哟,怆痛是无用,多言也是无用!2、洪水时代一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使我的中心如醉。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汇成了一片汪洋;只剩下几朵荒山好象是海洲一样。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二我看见,涂山之上徘徊着两个女郎:一个抱着初生的婴儿,一个扶着抱儿的来往。她们头上的散发,她们身上的白衣,同在月下迷离,同在风中飘举。抱儿的,对着皎皎的月轮,歌唱出清越的高音;月儿在分外扬辉,四山都生起了回应。三“等待行人呵不归,滔滔洪水呵几时消退?不见净土呵已满十年,不见行人呵已满周岁。儿生在抱呵儿爱号啕,不见行人呵我心寂寥。夜不能寐呵在此徘徊,行人何处呵今宵?──唉,消去吧,洪水呀!归来吧,我的爱人呀!你若不肯早归来,我愿成为那水底的鱼虾!”四远远有三人的英雄乘在只独木舟上,他们是椎髻、裸身,在和激涨的潮流接仗。伯益在舟前撑篙,后稷在舟后摇艄,夏禹手执斧斤,立在舟之中腰。他有时在斫伐林树,他有时在开凿山岩。他们在奋涌着原人的力威想把地上的狂涛驱回大海!五伯益道:“好悲切的歌声!那怕是涂山上的夫人?”后稷道:“我们摇船去吧,去安慰她耿耿的忧心!”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宇宙便是我的住家,我还有甚么个私有的家庭。我手要胼到心,脚要胼到顶,我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的苍生?”……六哦,皎皎的月轮早被稠云遮了。浪漫的幻景在我眼前闭了。我坐在岸上的舟中,思慕着古代的英雄,他那刚毅的精神好象是近代的劳工。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 3、黄浦江口
广东省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经典诗歌都是非常多的喜欢,他到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郭沫若的代表诗集有哪些?
郭沫若,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等。
记得上学时,学过他的《天上的街市》。
记得上学时,学过他的《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代表作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有:《女神》、《星空》、《南冠草》、《高渐离》、《十批判书》等。《女神》收入了郭沫若从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其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等。 郭沫若的创作分析: 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五四”时期。主要作为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以《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 这是郭沫若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自我实现的程度很高。这当然跟“五四”时期特定氛围有关,那种宽松、自由、充满朝气的环境也有利于形成郭沫若浪漫的人格与创作风格。 第二个段落是三、四十年代,郭沫若变为“诗人—社会活动家”。由“文学革命”、“两个口号”论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郭沫若常因其文名簇拥到政坛,虽然其浪漫的个性并不宜于政界,却也以相当多的精力投入社会活动。

郭沫若代表作
1、《女神》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2、《星空》 《星空》是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载于1923年出版的诗集《序诗》中。其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3、《南冠草》 《南冠草》是郭沫若1943年作于重庆的一部历史剧,所写内容是明末夏完淳抗清事迹。《南冠草》也是越剧历史剧。建华(毕华琪)1953年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本改编。 4、《高渐离》 《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收入《沫若文集》,并改名为《高渐离》。 5、《十批判书》 《十批判书》作者是郭沫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讲述了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沫若
郭沫若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基本诗集中:分别是《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瓶》 其中《女神》的成就最高,因而被成为他的代表作。1921年,郭沫若同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等人共组创造社,这年,郭沫若的《女神》出版,收藏在《女神》中的作品有‘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梅花树下的醉歌’‘夜步十里松原'‘光海’‘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天狗’‘凤凰涅盘’‘匪徒颂’‘三个泛神论’等 其中比较出彩的是‘天狗’‘凤凰涅盘’
郭沫若的代表作是《女神》。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扩展资料:作品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4、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诗歌有《天狗》《凤凰涅槃》《炉中煤》《太阳礼赞》现代戏剧有《卓文君》,《王昭君》《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基本诗集中:分别是《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瓶》 其中《女神》的成就最高,因而被成为他的代表作。1921年,郭沫若同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等人共组创造社,这年,郭沫若的《女神》出版,收藏在《女神》中的作品有‘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梅花树下的醉歌’‘夜步十里松原'‘光海’‘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天狗’‘凤凰涅盘’‘匪徒颂’‘三个泛神论’等 其中比较出彩的是‘天狗’‘凤凰涅盘’
郭沫若的代表作是《女神》。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扩展资料:作品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4、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诗歌有《天狗》《凤凰涅槃》《炉中煤》《太阳礼赞》现代戏剧有《卓文君》,《王昭君》《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

郭沫若代表作是哪首诗歌?
主要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女神》共分三辑。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凤凰涅盘》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盘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第三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26年7月,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去世,终年8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