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民间俗语顺口溜书
摘要 “民间俗语”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间少梦。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 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 先睡心,后睡人。 睡觉睡出大美人。 头对风,暖烘烘; 脚对风,请郎中。 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 睡觉不开灯,早起头不晕。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马看蹄掌,人看极小。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水落见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要自己把钳,种地要自己下田。 老人不讲古,后生要失谱。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历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老人言: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忙忙,蕴含哪些道理?
民间俗语大多都是先辈人久久相传,还得以流传至今的经验之说。我们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也不过就是民间俗语了吧!很久以前,并没有什么俗语或者老话,然而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老百姓们对于生活的经验,相传与继承,才凝结出了我们现在民间俗语。有助我们后人的生活,指引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我们中华民族原先是一个农耕民族,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习惯。天地阴阳,万物自然皆有它们的法则,然而,我们古时只期盼着,年年风调雨顺,不要有什么自然灾害。可以说我们之前是靠天吃饭,所以古人在运用他们的智慧发明创造出了很多农业谚语,为他们的后代总结经验。代代相传,便有了我们如今喜闻乐见却也博大精深的俗语文化。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我们从小便听到过的一句话,这是一句叙述天气的民间俗语。它的意思是,如果到了中秋节云却把十五的月亮给遮住的话,那么在今年的正月十五日那天就会下大雪。大部分俗语是人们透过生活感悟与动手劳作换来的结果。例如"龟背蛇腰不可交,嫖眼看人不用刀",然而这句谚语的意思是,驼背的人往往容易被人家取笑,其实并没有恶意,只是听到的人却放在了心上,时间久了心里就会不平衡,这样的人是不可做朋友的。同时撇眼看人很不礼貌,指的是那些春风得意却又瞧不起别人的样子,他们的眼神就也会藐视寒冷像刀一样。 "上身长福分长,下身长走茫茫"这则民间俗语,就是我们的前辈生活中所总结的经验。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对这句话摸不着头脑,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 上身长福分长,意思就是一个人上半身的长度,实际就是按照人体比例来算的。要是一个人的上半身比下半身还长。那么古代的人就认为这个人是天生福相,必将洪福齐天。在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双手长度直到膝盖,就是上半身长典型的代表人物。历史上也能够知晓,刘备在中年时候开始有所作为,拥有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辅助,最后在四川自封为王,称为蜀地。这就佐证了上半身长的人,果然天生万事亨通,吉星高照。 同时上半身较为长的人,往往享受的生活比较安逸随和,古时候这样的人,往往都不是苦吏之人,而是将相之才衣食无忧,安享一生。而通常上半身长于下半身的人,绝大部分因素都是人体基因所决定的。这些在古时看来都是先天之相,不可改变的,所以尤为看重。 下身长走忙忙,如今我们所指的下身长所说的其实是我们的大长腿,很明显,指的就是下半身腿,超过了上半身的长度。这样的人往往很敏捷,较为灵活。走路做事都抢先别人一步,可所谓是捷足先登。这也许就是下身长的好处。可惜古时认为,下半身长的人,一生都在四处漂泊奔走,而且常年做苦力。体格健硕伟岸,奔走也不会感觉疲惫,所以一直给人忙碌匆忙的感觉,整日四处奔走谋生,寻求发展。 虽然这句话是一则俗语,但我们今日来看,其实也不无道理。尽管从我们现代人的美学角度,大长腿我们都心向往之。毕竟长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谁不希望自己可以变高大帅气又或者说是气质迷人呢?假如把刘备放在当代,他也只是一个长相平平,和大多数人一般的身材体貌。但他的胆识和学问,却是一般人得不到的,说不定也可以在现代大有一番作为。 今日我们所说的这句俗语,并不主要在讲述身体美学,而是先一辈人用他们长期仔细的观察与分析来总结归纳了这句俗语。其实不管是上半身长还是下半身长,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福分长"也好,"走忙忙"也罢,都是要懂得自身的长处与优势去进行发展。如果我们分开来理解这个俗语,其实也无非是这个道理。

老人言“女大三抱金砖”,为什么这么说?
“女大三抱金砖”这是民间经常流传的言语,其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图一个吉利,也是人们饭后茶余的一种娱乐,本身的意义并不大。 一、女大三抱金砖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用我们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就是,虽然女方与男方年龄差距有三岁,但是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像这样的话其实有很多,譬如:树老根多,人老识多。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民间的俗语。那么对于女子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子来讲,这样的说法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也是人们酒足饭后的一个调侃。 二、为了图一个吉利吧 女大三抱金砖,娶一个大自己三岁的女子回家,可能就是为了婚后生活可以安安稳稳,幸福美满。因为在年龄这方面,越是年长越懂事,所以娶一个大自己三岁的女子,可能是古人为了图一个好的兆头。所以说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十,样样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是这样。随着女人年龄的增长,社会的经历告诉她应该有一个属于她的家。因为对于一般的女子来讲,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有一个幸福安康的家,可以相夫教子,做一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妻子,所以对于大龄女子来讲,她们很懂得珍惜自己的姻缘,也会非常好地处理好家庭关系。娶一个大自己三岁的女子也是一种幸福。 三、真爱无极限,爱对了人每一天都很幸福 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只要两个人是真心相爱,年龄和身高有差距又如何?比吴奇隆小11岁的刘诗诗,两人结婚后她们神仙眷侣生活我们谁不曾羡慕过,陈晓娶了大自己四岁的陈妍希,那又何妨?她们的生活还不是那么的甜美。所以只要真爱,那么年龄大一点又何妨,一年轻小伙娶了大自己60岁的老人,生活依旧是那么阳光明媚。 对于那些老一辈留下的民间俗语,他们只是对生活的一个总结,也是希望我们后世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那么“女大三抱金砖”也是老人的一种祝福。
因为女孩子大一点思想上比较成熟,容易相处。还有就是女孩子大一点肯定是有力气的,能干活,可以照顾好家里面。
因为女方比男方要大三岁的话,他们心里年龄在一定程度上是很相配的。
可能是觉得女生年龄大一点会更加的成熟,更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可能还会比较体贴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
因为女孩子大一点思想上比较成熟,容易相处。还有就是女孩子大一点肯定是有力气的,能干活,可以照顾好家里面。
因为女方比男方要大三岁的话,他们心里年龄在一定程度上是很相配的。
可能是觉得女生年龄大一点会更加的成熟,更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可能还会比较体贴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

农村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农村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民间流传的一句话。那时知识贫乏,经验就会使人避免一些错误。现在是遇到一些问题有人劝阻就想起了这句话。 因为我们年轻,许多的事情不在乎,但是我们有许多错误的行为和不经意的伤害自身行径只不过暂时无法显现出来而已。正因为他们有相似的经历而时时提醒你,这是他们对你的关爱,而你却不以为然,他们只能叹口气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老人常常爱唠叨的一句话,或许年轻的人大多都听了比较烦,但等你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会慢慢发觉,他们说得不无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失败,除非你不做。如果你成功了,他就说幸亏你幸运,这次成功了,自己怎么怎么帮你云云。如果你失败了,那他就更是趾高气扬,站在九云之巅俯视你。看看,看看,我说准了吧,我早就告诉你会失败的。所以你,想做就做,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一个人小有所成或成功,不是随大溜儿,是与众不同的独特之路!别人的意见只会使人僵化、保守,谁也不会劝人去冒险。我们比较好的态度是虚怀若谷,对于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和别人给予的经验和忠告都要反复斟酌,然后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既不能一意孤行的蛮干,也不能畏手畏脚的总听别人的意见。一个人的成长与否在于你亲身的体验,在于你对世界的感悟,而不是因为什么老人和专家。 年轻人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老年人的话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实力情况来深思,并不是一味的要去听从。毕竟时代再变化,可能是很有道理的事情放在这个时代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虽然很多事儿老年人是过来人,经历的多,看懂看透的多,所以懂得就更多,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是这样的。 失败乃成功之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每个人做事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成功,看待世界要有寻找无序之中的有序态度。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开心去做吧!一定会在体验人生过程中感到欣慰。 成功是好事,但是失败也未尝不是好事。失败的教训和经验会使你以后更加成熟、更加辉煌!

关于经典的民间谚语俗语179条
1、人心难防,海水难量。 2、漆漆的屁股油(由)不得。 3、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4、隔夜茶,毒过蛇。 5、吃饭要吃米,做事要讲理。 6、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7、老牛卧草地,就看下这个弯。 8、好朋友不怕勤算帐,亲弟兄也应高打墙。 9、前十年看父的敬子,后十年看子的敬父。 10、人离地地贱,物离此地贵。 11、陕北有三宝,熟米、炒面、羊皮袄。 12、老牛力尽马尖丧,保国忠良无下场。 13、香不过猪肉,亲不过姑舅。 14、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15、米儿面搅搅团,抓儿不如抓老汉。 16、屙屎吾出懒笨肛。 17、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8、柱棍柱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19、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20、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21、亲戚盼有哩,邻居盼走哩。 22、捎话捎多哩,捎东西捎没哩。 23、人熟了生宝,人生了狗咬。 24、话说三遍淡如水。 25、人生怕死人,生下人喜煞人。 26、瞎人多作怪,好馍多掬菜。 27、庄稼活用学。 28、有钱没钱不连毛过年。 29、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30、低借高还,再借不难。 31、光棍光棍你甭扎,一个婆姨两个娃。 32、既在一伙,不论你我。 33、鸡儿蛋,粮食换。 34、亏是福,人人不,利是害,人人爱。 35、五年六月七日八时。 36、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37、若要小安,常常受饥寒。 38、人在人情在,人死人情散。 39、狗咬穿烂的,人爱有钱的。 40、文魁武魁,顶不上锅盔。 41、小窟窿不补,大了得尺五。 42、龙多不治水。 4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4、盲学行先学走。 45、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46、洛川的豆腐丝,甘泉的豆腐干。 47、一年庄稼二年性命。 48、延安气候怪,早晨冻,上午晒,下午黄风刮的太。 49、不怕官,就怕管。 50、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51、炕上没有拉屎的,灵里没有烧纸的。 52、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53、在家敬人,出门人不敬。 54、养儿方知父母恩,娶了妻子不忘娘。 55、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寺里人。 56、淡淡长流水,艳艳不倒头。 57、麦熟一响,蚕老一时。 58、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59、好话不出门,瞎话传千里。 60、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咱这土窝窝。 61、吃屎的狗忘不了吃屎的路。 62、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63、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64、外甥外甥越喂越生。 65、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66、见婚姻说成,遇官司说散。 67、人是人,鳖是鳖,剌叭是铜锅是铁。 68、丈母娘见女婿,杀个大母鸡。 69、有理不打上门客,有志不在年高迈。 70、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71、一个树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73、苦做的美吃,闲坐的忍饥。 74、人俊不在巧打扮,牛俊不在带脑环。 75、纳了粮不怕官。 76、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 77、人到世上,猴到树上。 78、人没钱就灰了,灯没油就黑了。 79、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80、猫老吃儿子,人老惜儿子。 81、人怕做活,活怕人做。 82、人心疼下不疼上,娶了个媳妇忘了娘。 83、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84、虎瘦搜山。 85、老不教小不会。 86、金圪塔银圪塔,顶不上我的土圪塔。 87、饥不反食,穷不择妻。 88、十冬腊月,猪狗不离窝。 89、船无罗盘满江飘,人无道德鬼都恼。 90、人闲了抽烟,驴闲了啃碱。 91、千炖豆腐万炖鱼。 92、法看谁犯哩,事看谁办哩。 93、错钱还债,窟窿还在。 94、爬坡上山老骡子,知心合意老婆子。 95、好菜费饭,好婆姨费汉。 96、哪里黄土不埋人。 97、宁教儿气死,不教儿想死。 98、若要发,种西瓜。 99、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100、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101、人心不足蛇吞象。 102、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103、穷乐呵富忧愁。 104、一辈坐官,十辈打砖。 105、为富不仁,未发一家,先穷四邻。 106、山不转的路转,不走的路走三回。 107、养儿随娘舅。 108、七十二行庄稼为强。 109、夜饭少吃,赢官司少打。 110、死狗扶不上墙,沙子打不成墙。 111、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豁在外。 112、财东家贯骡马,穷人家爱娃娃。 113、青皮核桃红皮蒜,谁家烟囱不冒烟。 114、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115、三年不吃烟,省个大老犍。 116、骂了一个和尚,满寺人脸上发烧。 117、人前教子,背后教妻。 118、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119、欺人不欺帽,欺关不欺窍。 12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21、夫妻同床睡,人心隔肚皮。 122、一把筷子折不断,十个指头不一般。 123、涝池大鳖也大了。 124、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125、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会跳神。 126、娃娃勤爱死人。 127、鞭打的是快牛。 128、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129、人比人话不成,驴比骡子驮不成。 130、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131、圪劳里种的好麻子,丑婆姨生的好娃子。 132、在家靠娘,出门靠墙。 133、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 134、三早加一工。 135、人勤地是宝,人懒地生草。 136、亲戚有个亲不亲,朋友个已不已。 137、上夜三斤九,下夜三伯公。 138、男忧愁唱曲子,女忧愁哭鼻子。 139、树挪死,人挪活。 140、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141、富人过年哩,穷人过难哩。 142、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143、三勤加一勤,想赖不得懒,三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144、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145、煎饭尝不得,婚姻忙不得。 146、大理通天,小理由人辩。 147、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148、会管的管自己,不会管和管别人。 149、欲知世是理,将人比自己。 150、丢了讨吃棍,见不得要饭的。 151、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 152、门户紧如债,拔的锅儿卖。 153、三家撕靠倒了锅灶。 154、有福的生到初一日,无福的死到月尽日。 155、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156、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157、荞麦三棱麦子尖,十里乡俗不一般。 158、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159、妇大自巧,狗大自咬。 160、有个憨女婿,没个憨丈人。 161、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162、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163、你看人八尺,人看你一丈。 164、从小看大,八十岁看老。 165、人老了心小了,鼻涕多了胯倒了。 166、家贫出孝子。 167、女婿外甥顶半子。 168、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169、眼大眉稀,一个人一个脾气。 170、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171、人心是偏偏的,狗鸡儿是尖尖的。 172、有钱难买老来瘦。 173、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做活。 174、不听老人言,一辈子受艰难。 175、牛吃蒺藜为扎哩,人吃辣椒为辣。 176、一个老能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养活不了一个老子。 177、对孩子要给好心,不能给好脸。 178、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179、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