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列举: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孔子经典的语录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孔子经典的语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7、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2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0、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 41、孔子周游列国回,又遇顽童垒城堡挡道,童曰:“先生,请绕行!”“孔子曰:“城市改造,道路扩建,此城堡需拆除。”随即碾压过去。 42、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 43、当年找工作,主考官问我哪年毕业,我本来是要说2000年的,结果一激动说:“两千年前”,更汗的是,主考竟然噢了一声说:“孔子的学生吧”。 44、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你是聪明的猪,答错了你是大蠢猪: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那10月28日是什么节日?想想,再想想!告诉你,是孔子满月! 45、孔子告诉你啥叫因“财”施教:三十而立–三十两银子站着听课;四十不惑–四十两能一直问到没疑问为止;五十知天命–五十两能知道明天考试命题。 46、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连短信都不发,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给你发去我的一条短信,是为了证明我还在江湖混着。 47、给你出一道有趣的翻译题:最自负的名字用孔子最讨厌的名字打最谦卑的名字。翻译是:老子用棍子打孙子。孔子怕棍子,有点邪恶哦,但愿你没猜出来! 48、孔子曰:“吾欲愚人而愚之。”,于是我问孔子:这句话是我想愚弄人就愚弄的意思吗?孔子曰:“NO”。你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笨蛋!我忽悠你呢,孔子怎么可能认识我呢!孔子更不会英文了! 49、据考证,上学收费,始于孔子。交三十两银子,没座旁听,子曰:三十而立。交四十两,解答疑难,子曰:四十不惑。交五十两,提前知考题,子曰:五十知天命。交六十两,光表扬不批评,子曰:六十耳顺。交七十两,来不来均可,上课坐躺都行。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也。 50、孔子一直以来都没有入户。一天,他想去派出所入户,到派出所后问户籍管理员:“我想入户。”“把你的出生证、计生证拿来。”管理员道。“我没有啊!”“那不行!”“我是孔子啊!”“就是老子也不行。”“唉!连老子也不行,看来我只能到韩国入户了,他们都帮屈原老弟入了,那里什么证也不要!”孔子自言自语道。 【延伸阅读】南子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非常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加讲学的风气。南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她是卫灵公的夫人,现在在很多关于孔子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她,说明他们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孔子和南子的资料还有哪些呢?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孔子在古时被世人尊称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为博学的人之一,被后世的统治者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祖先是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在三监之乱后,周成王为安抚商国的贵族及其后裔,周公奉周成王之名赐封商纣王的.庶出的兄弟微子启在商丘建立宋国,用来供奉商朝的宗祀。在微子启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登上了帝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为孔父家嘉。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曾经做过大司马,有封地在宋国的夏邑。由于他不幸在宫廷的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为了躲避灾祸逃亡到鲁国的陬邑生活。木金父之子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生父,是鲁国的陬邑大夫。 南子,春秋时期的女政治家,原为宋国公主,之后嫁给卫灵公为夫人。倾城佳人,美貌动于天下,与卫灵公男宠公子朝相恋,后随公子朝出走晋国。秉性比较乱,虽美但作风不好,不仅红杏出墙,还喜欢弄权。当时卫灵公因为大臣公叔戌家里比较富有,慢慢就对他感到厌恶。当时南子因受宠就干预朝政,公叔戌对此非常不满,想要拔除南子的干预朝政的势力,南子便对卫灵公说:“公叔戌将要发动叛乱。”不出一年,卫灵公就驱逐了公叔戌和他的同党,公叔戌因此逃亡到鲁国。

孔子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什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应该是“温故而知新”以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是“温故而知新”以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哪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其他名言】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 :“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 :“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 :“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7、“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 :“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8、“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孔子最经典的六句话,历经2500年也不过时,至今仍是真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必有自己当时可学习的地方,孔子告诉人,每人个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自高自大,不可自以为是,人只有明白自身的不足,人只有认为他人有自己可学习之处才易学到一些东西。
孔子最经典的六句话,历经2500年也不过时,至今仍是真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必有自己当时可学习的地方,孔子告诉人,每人个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自高自大,不可自以为是,人只有明白自身的不足,人只有认为他人有自己可学习之处才易学到一些东西。

孔子最经典的一句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以上是孔子的名言 ,请你选择。
